《铸件形成理论基础》
作者 |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庆春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8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33·509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8106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绪论1
第一章液态金属的结构与性质6
§1-1液态金属的结构6
一、金属原子的热运动6
二、金属的熔化8
三、金属的液态结构9
四、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12
一、液态金属的基本物理性质14
§1-2液态金属的性质14
二、液态金属的粘滞性15
三、液态金属的表面现象20
第二章液态金属在铸型中的流动27
§2-1 液态金属的水力学特点和充型过程的水力学计算27
一、水力学特点27
二、充型过程的水力学计算28
§2-2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基本概念31
§2-3液态金属的停止流动机理及充型能力的计算33
一、液态金属的停止流动机理33
二、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计算35
§2-4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及提高充型能力的措施38
一、金属性质方面的因素39
二、铸型性质方面的因素45
三、浇注条件方面的因素46
四、铸件结构方面的因素48
第三章铸件的凝固50
§3-1铸件与铸型的热交换特点50
§3-2铸件的温度场54
一、数学分析法54
二、数值计算法57
三、铸件温度场的测定69
四、影响铸件温度场的因素72
§3-3铸件的凝固方式75
一、凝固动态曲线75
二、凝固区域及其结构76
三、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77
§3-4金属的凝固方式与铸件质量的关系81
一、窄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81
二、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82
三、中等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84
四、灰铸铁和球墨铸铁85
§3-5铸件的凝固时间86
一、凝固时间的理论计算86
二、经验计算法89
第四章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原理94
§4-1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94
一、液态金属结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94
二、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94
三、铸件的晶粒组织95
二、自发生核(均质生核)98
一、结晶过程的热力学条件98
§4-2生核过程98
三、非自发生核(异质生核)102
§4-3晶体生长107
一、晶体生长的原子过程107
二、晶体的生长速度108
三、晶体的生长表面109
四、固—液界面的结构109
五、界面的稳定性112
六、晶体的生长方式113
一、固—液界面前沿的溶质再分配116
§4-4单相合金的结晶116
二、成分过冷123
§4-5多相合金的结晶137
一、共晶合金的结晶137
二、包晶合金的结晶149
三、偏晶合金的结晶151
§4-6液体流动对结晶过程的影响152
一、浇注和凝固过程中液体的流动152
二、液体流动对铸件结晶过程的影响153
一、表面细晶粒区的形成157
§5-1 铸件典型晶粒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157
第五章铸件晶粒组织的形成和控制157
二、内部柱状晶区的形成158
三、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158
§5-2铸件晶粒组织的控制160
一、等轴晶组织的获得及细化160
二、铸件晶粒的局部细化164
三、单向结晶166
第六章铸件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172
§6-1概述172
一、晶内偏析(技晶偏析)173
§6-2微观偏析173
二、晶间偏析176
§6-3宏观偏析178
一、正偏析178
二、逆偏析182
三、V型偏析和逆V型偏析183
四、带状偏析184
五、重力偏析186
二、气体来源187
一、气体存在的形态187
§7-1概述187
第七章铸件中的气体187
三、气体对铸件质量的影响188
§7-2气体溶解与析出188
一、金属吸收气体的过程188
二、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189
§7-3析出性气孔194
一、特征194
二、析出性气孔的形成194
三、防止析出性气孔的途径197
二、金属与铸型间反应性气孔198
§7-4反应性气孔198
一、特征198
三、金属液内反应性气孔204
第八章铸件中非金属夹杂物206
§8-1概述206
一、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和分类206
二、非金属夹杂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207
§8-2一次非金属夹杂物209
一、形成条件209
二、夹杂物的偏晶结晶211
三、一次夹杂物的长大与粗化212
四、排除金属液中一次夹杂物的途径213
五、夹杂物的分布213
§8-3二次氧化夹杂物214
一、二次氧化夹杂物的形成机理214
二、影响二次氧化夹杂物的因素215
三、防止和减少二次氧化夹杂物的途径216
§8-4合金凝固时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217
一、凝固时夹杂物的形成217
二、夹杂物的形状219
三、夹杂物的大小220
四、夹杂物的分布221
第九章铸件的收缩222
§9-1铸造合金的收缩222
一、收缩的基本概念222
二、铸钢的收缩225
三、铸铁的收缩227
四、铸件的收缩230
一、缩孔232
§9-2铸件中的缩孔和缩松232
二、缩松236
三、灰铸铁和球铁铸件的缩孔和缩松239
§9-3防止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的途径241
一、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241
二、浇注系统的引入位置及浇注工艺245
三、冒口、补贴和冷铁的应用246
四、加压补缩248
第十章铸件的热裂250
§10-1概述250
一、热裂形成的温度范围251
§10-2热裂形成的温度范围及形成机理251
二、热裂形成机理253
§10-3影响热裂形成的因素256
一、铸造合金性质的影响256
二、铸型性质的影响259
三、浇注条件的影响261
四、铸件结构的影响261
§10-4防止铸件产生热裂的途径262
一、热应力产生过程264
§11-2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264
§11-1概述264
第十一章铸造应力、变形及冷裂264
二、影响残余热应力的因素266
§11-3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269
相变应力269
§11-4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机械阻碍应力270
§11-5减小及消除铸造应力的途径270
§11-6铸件的变形272
§11-7铸件的冷裂274
§11-8防止铸件产生变形和冷裂的途径275
附录:国际单位制(SI)及其换算277
1982《铸件形成理论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庆春主编 198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铸件形成理论及工艺基础
- 1994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铸造轧辊 生产理论与工艺基础
- 1962年06月第1版 中国工业出版社
-
- 铸造理论基础
- 1980
-
- 铸工基础知识
- 1973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铸件形成理论
- 199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铸件形成理论
- 199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铸造机械基础
- 1990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
- 基本有机合成理论基础
-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铸造轧辊 生产理论与工艺基础
- 1962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压铸技术基础
- 1978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球墨铸铁 基础、理论、应用
-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铸件的变形与时效
- 198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
- 1999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铸造工艺基础
- 1979 北京:北京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