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及其辑佚书研究》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方法论1

一 研究目的2

二 研究范围3

三 研究取材及方法5

第二节 永乐大典纂修资料之汇集——明文渊阁藏书考6

第二章永乐大典之纂修17

第一节纂修之始末17

一 文献大成之纂修17

二 永乐大典之纂修19

三 纂修之动机19

第二节纂修机构之组织及其纂修过程23

一 永乐大典馆之组织23

大典纂修过程25

编纂26

分韵27

钞写27

第三节纂修人补略31

一 大典纂修与事臣工总数31

二 大典纂修之征召33

纂修人爵賚及索引35

永乐大典纂修人索引36

第三章永乐大典之体制及其内容61

第一节 大典之外形61

第二节 大典书体探源64

第三节 大典凡例考释69

第四节 大典内容之特点107

第五节大典之优劣得失及其批评115

一 批评115

二 缺点120

三 优点128

第六节 大典之归类129

第四章永乐大典之录副及其沿革156

第一节大典之录副156

一 沿革156

二 副本之校勘158

大典录副人考158

永乐大典录副人索引160

第二节 大典之聚散168

第三节 大典之刊印171

第五章永乐大典之利用186

第一节 大典之价值及其影响186

第二节大典之整理191

乙编 永乐大典于辑佚学上之贡献及其价值191

第六章辑佚学之定义及其在学术上之价值233

第一节辑佚之滥觞233

一 「辑」、「佚」考释233

古籍散亡之情形及其原因234

散亡大略234

散亡原因236

三 辑佚之始241

第二节 辑佚之理论及其方法245

第三节 辑佚与类书之关系255

第四节 辑佚之价值265

第七章永乐大典之辑佚及其批评278

第一节大典辑佚之发轫278

一 清代学风之影响278

二 全祖望钞辑大典及其影响281

第二节清乾隆四库馆之大典辑佚及其方法289

一 议起289

二 求阙295

三 人员297

四 纂辑306

五 种数310

六 影响311

第三节四库馆大典辑本之批评317

一 四库馆大典辑本之缺失317

二 四库馆大典辑本之优点336

三 四库馆大典辑本之影响340

第四节 四库馆迄今之大典辑校341

第五节 大典辑本目录沿革350

第八章永乐大典辑本对学术之贡献377

第一节 辑佚补阙377

第二节 校雠比勘387

第三节 辑本还原大典390

第四节 大典辑佚示例—元政书「经世大典」之辑佚400

第九章永乐大典存本待辑书目414

凡例418

检字索引420

永乐大典存本待辑书目431

第十章结论499

第一节 前人治理永乐大典之成绩499

第二节 今后研究永乐大典之方向504

附录一永乐大典研究之资料与论文索引并提要513

凡例513

目次516

索引并提要517

作者索引621

二 辑永乐大典佚卷卷目表629

三 英文提要及目次637

重要参考书目642

附图一览表13

附图一永乐大典书影(七帧)13

之一 大典封面14

之二 嘉隆钞本一15

之三 嘉隆钞本二16

之四 仿钞本17

之五 传钞本19

之六 大典内附图20

之七 大典内方志地图22

二 永乐大典纂修据本承转图12

三 四库全书纂辑永乐大典佚书签条307

四 松崎鹤雄「永乐大典に就へ」内别本「永乐大典」书影(二帧)315

附表一览表28

附表一 永乐大典馆组织表28

二 永乐大典分工组织及其纂修实例表29

三 永乐大典纂修征召岁次表34

四 永乐大典纂修人数统计表54

五 重录永乐大典馆组织表157

六 永乐大典储地变易表170

七 永乐大典刊印简表177

八 辑佚用主要类书书目表261

九 全祖望签钞永乐大典书目表284

十 四库修书时永乐大典存缺卷帙简表292

十一 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人员表298

十二 四库全书纂辑永乐大典种数简表311

十三 四库馆迄今之永乐大典辑校年表341

十四 永乐大典辑本目录各家著录统计表(之一至之五)353

十五 永乐大典内辑出佚书目总表(示例)357

十六 援引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辑本还原「永乐大典」原帙表397

民国74.09《永乐大典及其辑佚书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顾力仁著 民国74.09 文史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