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上册》
作者 | 林剑鸣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01 |
出版时间 | 1989年10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052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
一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
二 专制制度的形成和文化思想的统5
三 文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7
第二节 秦汉史基本史料介绍12
一 文献资料12
二 文物、考古资料20
第三节 秦汉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8
一 秦汉史研究的历史29
二 秦汉史研究的现状36
第二章 秦王朝的建立46
第一节 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统一王朝46
一 皇权和皇位的确立46
二 社会阶级构成51
三 秦代统一初期的版图60
一 “百越”的统一62
第二节 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统一62
二 加强对“西南夷”的统治70
第三节 秦王朝同北方各民族的关系72
一 匈奴和秦王朝的关系72
二 匈奴以外的北方各民族78
第三章 秦王朝的统治93
第一节 封建政权机构的建立93
一 秦代的中央官制93
二 地方政权机构及官制105
三 选官制度和等级制度114
第二节 土地、赋税、军事、徭役和法律制度119
一 土地和赋税制度119
二 军事制度和徭役123
三 法律制度128
第三节 巩固统一、加强集权的政策和措施140
一 经济政策140
二 统一文字,端正风俗147
三 加强统治的其他措施151
第四节 秦始皇的残暴统治154
一 暴虐和愚蠢的“焚书坑儒”155
二 专断残忍,穷奢极欲158
第五节 秦始皇巡游全国164
一 人民对秦暴政的反抗和秦始皇出巡165
二 五年中的三次出巡167
三 第五次巡行和始皇之死170
一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191
第一节 农民战争的爆发191
第四章 农民大起义和秦王朝的灭亡191
二 起义的爆发和反秦战争的初步胜利195
第二节 起义军的凯歌行进和暂时失利200
一 向秦王朝统治中心进攻200
二 起义军的挫折203
第三节 反秦浪潮的复起和秦王朝的灭亡209
一 农民起义军重振军威209
二 秦末农民战争的最后胜利217
一 “约法三章”——农民战争结束的标志227
第五章 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厮杀——楚汉战争227
第一节 农民战争性质的变化227
二 项羽入关和“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230
第二节 割据形势的重现233
一 咸阳大火和项羽的分封233
二 割据战争的开始——田、项火并237
第三节 楚汉战争的全面展开239
一 刘邦进入汉中及还定“三秦239
二 刘邦还都栎阳和对楚宣战241
三 从反楚联盟的出现到楚汉相峙244
四 项羽的败亡252
第六章 西汉王朝的诞生和汉初的统治261
第一节 西汉王朝的诞生和刘邦统治时期262
一 刘邦称帝及初期的政权建设262
二 同异姓诸侯王的斗争272
第二节 “无为而治”下的西汉王朝282
一 “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282
二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292
三 “吴楚七国之乱”298
第三节 西汉初年的民族关系303
一 西汉统治者对匈奴的退让和妥协304
二 汉初的“南越国”310
第七章 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322
第一节 “卓然罢黜百家”323
一 汉武帝继位前后的统治思想变化323
二 提倡儒学328
第二节 官制和军制的变革331
一 “中外朝”的形成332
二 刺史制度的建立339
三 选官制度的新内容341
四 军队实力的加强345
第三节 强化和完善封建法制349
一 立法指导思想350
二 立法概况和法律形式353
三 西汉法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59
第四节 打击不法地方豪强和削弱诸侯王势力363
一 地方豪强和诸侯王同中央政权的矛盾364
二 打击豪强和抑制诸侯王势力膨胀的措施367
三 镇压诸侯王的叛乱369
第五节 财政、经济政策371
一 经济状况和财政危机371
二 币制的改革374
三 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378
四 算缗和告缗382
第一节 汉王朝同匈奴关系的根本改变399
第八章 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399
一 汉王朝反击匈奴的准备阶段400
二 拉开全面反击匈奴的序幕403
三 汉王朝向匈奴全线出击406
四 双方暂时休战412
五 战局重开及汉军失利418
第二节 西汉王朝同西域诸国的关系424
一 西汉政府与西域诸国的正式接触425
二 征楼兰、破姑师、通乌孙434
三 伐大宛、争姑师439
第三节 汉王朝统治下的西南、东南和东北各民族443
一 通“西南夷”443
二 东瓯、闽越、南越的统一449
三 汉武帝时期的东北各民族452
第九章 繁荣兴旺的“昭宣中兴”时代466
第一节 武帝末年的社会矛盾466
一 逐步尖锐的阶级矛盾466
二 皇室内部的残杀471
第二节 “与民休息”政策再度登场476
一 昭帝继位后的“轻徭薄赋”政策476
二 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盐铁会议”480
三 燕盖谋反及其失败486
四 宣帝时期的政治488
第三节 昭宣时期的民族关系493
一 汉王朝和匈奴、乌桓的关系493
二 汉王朝同西域诸国关系的新发展498
三 羌人的叛乱及重新归汉504
四 西南和南方的诸族509
第十章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528
第一节 社会关系的新变化528
一 地主阶级内部结构的调整528
二 农民阶级的浮沉535
三 奴婢刑徒及手工业工匠的地位537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发展542
一 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的进步542
二 水利工程的兴建550
三 畜牧业的状况557
第三节 手工业的发展562
一 手工业生产的经营方式562
二 手工业发展的水平567
第四节 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579
一 发达的商业579
二 水陆交通和运输585
三 繁荣的城市589
1989年10月第1版《秦汉史上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剑鸣 1989年10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秦汉史
- 1962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
-
- 中国事典 下卷
- 1993
-
- 秦汉史
- 1947
-
- 秦汉史
- 民国36.04 商务印书馆
-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 1982.03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社会史
- 1995年09月第1版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秦汉史下册
- 1989年10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秦汉史 上
- 台湾开明书店
-
- 秦汉史 下
- 198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秦汉史
- 1993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秦汉简史
- 199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秦汉史
- 198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上古秦汉文学史
- 1948 商务印书馆
-
- 秦汉史 下
-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秦汉史 上
-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