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稿》

绪论1

第一章封建帝国与中国古代报纸7

第一节概论7

一、源远流长的古代传播7

二、整齐划一的古代报纸7

第二节中国新闻传播溯源8

一、史官的新闻传播活动8

二、乐官的新闻传播活动8

第三节朝廷官报9

一、朝廷官报是封建帝国集权政治的需要9

二、朝廷官报的历史沿革9

三、朝廷官报的编发与管理14

第四节非法民报——小报16

一、小报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16

二、小报的历史沿革17

三、小报的主要特征19

四、小报对新闻史的意义20

第五节合法民报——《京报》21

一、《京报》是报房和朝廷两个积极性结合的产物21

二、《京报》的产生与发展21

三、《京报》的主要特征22

第六节对中国古代报纸的几点看法23

一、朝廷官报占主导地位23

二、古代报纸是政治的一种需要24

三、古代报纸只能是“古代报纸”25

第二章列强入侵与在华外报26

第一节概论26

一、在华外报的出现26

二、在华外报的发展27

第二节鸦片战争前在华外报的出现27

一、传教士和教会的办报活动27

二、商人和政客的办报活动31

第三节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33

一、捷足先登的教会报刊33

二、变本加厉的外文报刊35

三、后来居上的外商中文报刊36

第四节对在华外报的文化评价40

一、在华外报是“基督教东来”的结果40

二、在华外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41

第三章中国资产阶级形成与国人办报发轫45

第一节概论45

一、国人办报的发轫是中国资产阶级形成的需要45

二、中国国人办报的艰难曲折道路46

第二节早期办报思想的孕育47

一、魏源“夷情备采”译报思想的提出47

二、洪仁玕对太平天国新闻事业的构想49

三、陈炽、郑观应对报纸的认识50

第三节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纸及其遭遇51

一、汉口:《昭文新报》的创办与夭折51

二、上海:《汇报》提心吊胆,《新报》官商合办51

三、广州:《述报》出版尚可,《广报》终被查封51

第四节王韬开中国报刊政论的先声52

一、从上海到香港52

二、创办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53

三、首创中国报刊政论文体54

四、办报为“立言”55

第五节 对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报纸的评析56

第四章维新运动与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58

第一节概论58

一、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而兴起58

二、“设报达聪”是维新运动的基本方式58

第二节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59

一、筹备、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报》59

二、“设报达聪”思想的提出60

第三节梁启超维新时期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61

一、梁启超生平简介61

二、梁启超维新时期的报刊活动62

三、时务文体问世63

四、“耳目喉舌”论的提出64

第四节严复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65

一、严复与《国闻报》、《国闻汇编》65

二、严复“求通”思想的提出67

第五节唐才常、谭嗣同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67

一、唐才常与《湘学报》67

二、南学会与《湘报》68

三、谭嗣同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68

第六节卓越的报刊事业家汪康年70

一、汪康年的报刊活动70

二、汪康年对报刊业务改革的贡献71

第五章革命改良双重奏与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72

第一节概论72

一、第二次办报高潮是革命、改良双重奏的产物72

二、方兴未艾的改良派报刊活动72

三、风起云涌的革命派报刊活动73

第二节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75

一、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的报刊活动75

二、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的报刊思想76

第三节改良派其他的报刊活动78

一、改良派在美洲、南洋的报刊活动78

二、改良派在港、澳地区及内地的报刊活动79

第四节革命派早期的宣传活动与《中国日报》的创办81

一、革命派早期的宣传活动81

二、《中国日报》的创办81

第五节同盟会成立前革命派的报刊活动83

一、革命派在日本的报刊活动83

二、革命派在国内的报刊活动85

第六节同盟会成立与《民报》创刊86

一、同盟会成立与《民报》的筹备86

二、《民报》的创刊与出版87

三、《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87

第七节1907年后革命派的报刊活动89

一、革命派在上海的报刊活动89

二、革命派在武汉的报刊活动91

第八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93

一、基本要点93

二、主要局限性94

第六章民国建立与中国报刊由政论向新闻时代演变96

第一节概论96

一、演变的标志96

二、演变的原因97

第二节新闻时代的开拓者黄远生100

一、黄远生的新闻生涯100

二、黄远生的新闻思想100

三、《远生遗著》与“远生通讯”101

第三节近代中国的一代名记者邵飘萍103

一、邵飘萍的新闻生涯103

二、邵飘萍的新闻思想104

三、邵飘萍的采访艺术105

第四节民国初年的新闻记者群及其代表人物106

一、徐凌霄106

二、林白水108

三、刘少少109

第五节报纸副刊的发展与文艺小报的泛滥109

一、报纸副刊的发展109

二、文艺小报的泛滥110

第七章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111

第一节概论111

一、启蒙报刊是新文化运动的需要111

二、启蒙报刊的产生与发展112

第二节启蒙报刊的首创者陈独秀113

一、陈独秀的报刊活动113

二、《新青年》的创办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114

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办报态度116

第三节以创造“青春中华”为己任的李大钊118

一、李大钊的报刊活动118

二、《每周评论》的创办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119

三、从批判孔夫子到宣传马克思120

第四节毛泽东、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121

一、毛泽东早期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121

二、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122

第五节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报刊业务改革124

一、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在报刊上广泛应用124

二、副刊改革125

三、报刊文体创新126

第六节中国新闻教育的开始和新闻学研究的发轫127

一、中国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的拓荒者蔡元培127

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128

三、徐宝璜与他的《新闻学》129

第八章大革命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30

第一节概论130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大革命”带来的130

二、黄金时代新闻事业大发展131

第二节无产阶级报刊诞生132

一、《新青年》改组与《共产党》月刊创办132

二、《向导》周报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134

三、《中国青年》与青年团早期报刊136

四、工人报刊的发展139

第三节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瞿秋白140

一、瞿秋白的新闻活动经历140

二、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贡献143

第四节国共合作时期国共报刊新发展与新变化143

一、共产党报刊的新发展143

二、国民党报刊的新变化144

第五节私营企业性报纸的进一步发展146

一、《申报》、《新闻报》及上海企业性报纸的发展146

二、《世界日报》及北京企业性报纸的发展149

三、《大公报》续刊与天津企业性报纸的发展151

第六节中国无线电广播事业的诞生154

一、外国商人把无线电广播舶来中国154

二、国人自办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开始155

三、中国早期无线电广播的管理156

第七节中国通讯社事业的发展156

一、中国通讯社诞生的历史回顾156

二、中国通讯社在20世纪20年代的发展157

第八节中国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发展158

一、新闻学研究的发展158

二、早期新闻教育的发展158

第九章十年内战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形成160

第一节概论160

一、两极政权的出现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形成160

二、私营企业性报纸在新形势下分化161

第二节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建立162

一、“中央社”的创建与改组162

二、“中央台”的创建与扩大163

三、《中央日报》的创办与扩张164

四、《扫荡报》的创办及发展165

第三节国统区内的共产党报刊及左翼新闻活动165

一、共产党报刊的秘密出版165

二、左翼新闻活动167

第四节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169

一、“红中社”的创建169

二、《红色中华》报的创办170

三、《红星报》的创办171

四、《青年实话》的创办172

第五节私营企业性报纸的分化与发展173

一、《申报》改革173

二、《大公报》对蒋介石“小骂大帮忙”176

三、《立报》的创办与成功178

第六节伟大的人民新闻出版事业家邹韬奋181

一、丰富的新闻出版活动181

二、伟大的“韬奋精神”183

第七节现代中国的一代名记者范长江186

一、“西北采访”与“延安采访”186

二、范长江的旅游通讯187

第八节著名新闻教育家的新闻教育活动189

一、顾执中与上海“民治新专”189

二、谢六逸、陈望道与复旦大学新闻系191

第十章八年抗战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共处194

第一节概论194

一、国共第二次合作形势下的两极新闻事业共处194

二、两极新闻事业共处的主要形式194

第二节《救亡日报》的创办与沦陷前上海新闻界195

一、《救亡日报》的创办与宣传195

二、沦陷前上海新闻界196

第三节《新华日报》的创办与沦陷前武汉新闻界197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197

二、“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成立198

三、沦陷前武汉新闻界199

第四节“国际新闻社”的发展与桂林新闻界199

一、“国际新闻社”的创建与发展199

二、文人荟萃的桂林新闻界201

第五节陪都重庆新闻界203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重建203

二、《新华日报》在重庆坚持出版204

三、其他宣传抗战的报纸206

第六节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改革209

一、边区首府延安的新闻事业209

二、各敌后解放区报刊的整顿与发展213

三、解放区新闻界的整风与中共党报理论的形成215

第七节外国记者在中国的采访活动219

一、埃德加·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219

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与《人类的五分之一》222

三、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与《伟大的道路》222

第八节沦陷区的新闻界224

一、敌伪的报刊、通讯社与广播224

二、爱国进步报刊226

第十一章解放战争与两极新闻事业的最后较量229

第一节概论229

一、两极新闻事业的最后较量取决于两极政治军事势力的较量229

二、两极新闻事业最后较量三步决胜负229

三、在两极新闻事业最后较量面前私营企业性报纸的最后抉择230

第二节抗战胜利后两极新闻事业竞相发展230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的膨胀230

二、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231

第三节全面内战爆发后两极新闻事业不均衡发展233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发展到顶峰233

二、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暂时收缩与艰苦斗争234

第四节两极新闻事业在大陆的最后较量237

一、民主报刊的斗争237

二、鼓吹“第三条道路”报刊的破产240

三、王芸生转变与《大公报》新生241

四、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瓦解243

五、共产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胜利244

后记248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廷俊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闻传播导论(1997 PDF版)
新闻传播导论
1997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美国在华早期新闻传播史(1827-1872)( PDF版)
美国在华早期新闻传播史(1827-1872)
新闻传播法规(1978 PDF版)
新闻传播法规
1978
中国新闻传播学史新编( PDF版)
中国新闻传播学史新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新闻与传播评论( PDF版)
新闻与传播评论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 PDF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社稿选( PDF版)
中国新闻社稿选
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1999 PDF版)
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
199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新闻传播总论(1984 PDF版)
新闻传播总论
1984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与传播(1973 PDF版)
新闻与传播
1973 正中书局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1990 PDF版)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
1990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七国新闻传播事业(1988 PDF版)
七国新闻传播事业
1988 重庆:重庆出版社
电视时代  中国电视新闻传播(1997 PDF版)
电视时代 中国电视新闻传播
1997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 PDF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
1978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传播学(1997 PDF版)
新闻传播学
1997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