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藏东特提斯地质》
作者 | 刘朝基等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8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22970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682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川西藏东板块构造体系4
第一节 巴颜喀拉板块构造体系4
一、金沙江结合带5
二、义敦岛弧褶皱带6
三、雅江弧后盆地褶皱带6
四、康滇隆起6
第二节 羌塘板块构造体系7
一、怒江结合带7
二、他念他翁岛弧褶皱带7
三、昌都弧后盆地褶皱带8
四、江达隆起8
第三节 拉萨板块构造体系8
一、雅鲁藏布江结合带8
三、洛隆弧后盆地褶皱带9
二、波密-察隅岛弧褶皱带9
第三章 川西藏东前中生代变质带10
第一节 康滇变质带10
第二节 金沙江变质带11
第三节 他念他翁变质带12
一、吉塘群变质岩系12
二、嘉玉桥群变质岩系16
第四节 察隅变质带18
第四章 川西藏东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21
第一节 古生代沉积21
第二节 三叠纪沉积盆地25
一、金沙江洋盆25
二、白玉-乡城岛弧盆地25
三、雅江弧后盆地27
四、藏东三叠纪被动边缘盆地28
三、昌都弧后盆地30
二、类乌齐-左贡岛弧盆地30
第三节 侏罗纪沉积盆地30
一、怒江洋盆30
四、洛隆侏罗纪被动边缘盆地31
第四节 白垩纪沉积盆地32
一、洛隆弧后盆地32
二、昌都盆地的白垩纪沉积33
第五节 新生代沉积盆地34
一、马尼干戈-理塘盆地34
二、昌台盆地34
三、贡觉盆地34
四、洛隆盆地35
五、古琴盆地35
第六节 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演化35
二、基性超基性岩分类37
三、基性超基性岩体类型37
第一节 几个重要术语37
一、基性超基性岩和镁铁超镁铁岩37
第五章 川西藏东对基性超基性岩带37
四、蛇绿岩与蛇绿混杂岩39
五、对基性超基性岩带41
第二节 川西藏东对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分布及特征41
一、金沙江蛇绿岩带41
二、甘孜-理塘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带42
三、怒江蛇绿岩带43
四、澜沧江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带43
五、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44
第三节 蛇绿岩带和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比较45
一、岩石学与矿物学45
二、岩石化学46
三、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49
四、成矿专属性52
第四节 对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54
一、蛇绿岩的成因54
二、铁质基性超基性岩的成因54
三、对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55
第六章 川西藏东花岗岩带56
第一节 巴颜喀拉板块花岗岩56
一、沙鲁里山花岗岩带56
二、折多山-九龙花岗岩带62
三、康滇花岗岩带63
第二节 羌塘板块花岗岩64
一、怒澜花岗岩带64
二、玉龙花岗岩带65
三、江达-贝拉花岗岩带71
第三节 拉萨板块花岗岩81
第四节 川西藏东花岗岩带的形成机制90
一、花岗岩带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板块构造的关系90
二、花岗岩类的物源和形成机理90
第七章 川西藏东火山活动92
第一节 古生代及其以前的火山岩92
第二节 三叠纪火山活动93
一、金沙江早、中三叠世火山岩带93
二、义敦岛弧晚三叠世火山岩带93
三、昌都三叠纪火山岩带96
第三节 侏罗纪火山活动98
第四节 白垩纪一始新世火山活动98
第五节 始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98
三、白玉-乡城盆地火山-沉积岩系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100
一、金沙江蛇绿岩带铬及铬铁矿型铂族矿产成矿带100
二、中咱地块铅锌及钨铍成矿带100
第八章 川西藏东成矿带及其形成机制100
第一节 巴颜喀拉板块成矿区100
四、沙鲁里山花岗岩带铜锡金成矿带101
五、甘孜-理塘中基性火山岩带金铜成矿带101
六、折多山-九龙花岗岩带斑岩铜钼金和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产成矿带102
七、康滇隆起成矿带102
第二节 羌塘板块成矿区102
一、怒江蛇绿岩带铬及铬铁矿型铂族矿产成矿带102
二、吉塘铁矿成矿带103
三、类乌齐-左贡花岗斑岩带锡钨银金成矿带103
四、玉龙花岗岩带铜钼金银成矿带103
五、江达隆起铁铜银成矿带104
第三节 拉萨板块成矿区104
一、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铬及铬铁矿型铂族矿产成矿带104
二、波密-察隅花岗岩带铜铅锌锡钨成矿带104
二、岩浆成矿专属性和成矿系列105
第四节 区域矿产形成规律105
一、矿带分布与板块构造的关系105
三、主要矿产成矿规律106
第九章 川西藏东特提斯构造演化与青藏高原形成109
第一节 晚二叠世冈瓦纳古陆与劳亚古陆的碰撞拼合109
第二节 三叠纪巴颜喀拉板块构造体系的形成111
第三节 侏罗纪羌塘板块构造体系的形成113
第四节 白垩纪一始新世拉萨板块构造体系的形成114
第五节 始新世以来的板内构造活动115
一、始新世--中新世的褶断造山115
二、上新世以来的高原隆升116
第六节 陆-陆碰撞和青藏高原的形成117
参考文献119
英文摘要121
图版说明143
图版149
1996《川西藏东特提斯地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朝基等著 1996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西藏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研究
-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瓦斯地质
- 1992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
- 195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西藏地衣
- 1986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 川西藏东地区地层与古生物 第1册
- 198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川西藏东地区地层与古生物 第2册
- 198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川西藏东地层与古生物 第3册
- 1985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西藏第四纪地质
-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4 第四纪地质·冰川
-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西藏地层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东海地质
-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带
- 19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地质大学西藏第地于质队联合考察 西藏阿里古生物
- 199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特提斯地质 第22号
- 1998 北京:地质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