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津文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 |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288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638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另一种“双城记”》陈平原(北京大学)1
《“北方左联”与上海“中国左联”关系辨析》范伟(天津师范大学)5
《“东京左联”和“北方左联”》小谷一郎(琦玉大学)11
《天津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间考辨》鲍国华(天津师范大学)11
《革命文学在中学校园的兴起与展开——北方左联与三十年代中学生文艺的历史考察之一》马俊江(浙江师范大学)17
《历史现场:回忆中的鲁迅与北方左联》商昌宝(天津师范大学)26
附:《元气淋漓的“新文学之当代史”——读林庚〈新文学略说〉》32
《朱光潜、〈文学杂志〉与中国现代诗学》张松建(首都师范大学)43
《一个人的战争——从〈益世报·文学週刊〉看梁实秋对鲁迅的认知》杨爱芹(天津师范大学)59
《〈大公报·文艺副刊〉与书评》刘玉凯(河北大学)63
《舞场与战场——对天津〈华北新报〉禁舞言论的考察》王羽(天津师范大学)64
《以最庄重最热诚的态度引导中国文艺界——朱光潜主编天津〈民国日报·文艺〉》商金林(北京大学)69
《抗战胜利后北平文学刊物扫描》段美乔(中国社会科学院)78
《“爱智者”的理性观照——一九三○、四○年代周作人对儒家的接受》林分份(北京师范大学)79
《周作人三四十年代旧体诗管窥》耿传明(南开大学)94
《周作人南下演讲发微》张业松(复旦大学)102
《“怀废名”与叹知堂——周作人与废名1937年之后的师生情谊之分析》高恒文(天津师范大学)103
《废名新诗观念的形成与1930年代中期北平学院诗坛氛围》冷霜(中央民族大学)121
《废名诗中的禅趣》罗振亚(南开大学)133
《相濡以沫在战时——现代文学互动行为及其意义例释》解志熙(清华大学)137
《知识分子与政治及命运:以蒋廷黻、张申府为中心》葛飞(南京大学)155
《“民族魂”鲁迅的生成——以鲁迅葬仪为中心》程振兴(海南师范大学)167
《关于胡风的〈林语堂论——对于他的发展的一个眺望〉》下出铁男(东京女子大学)174
《从故事到小说——沈从文的叙事历程》吴晓东(北京大学)181
《试论沈从文早期作品的文体演变》刘子凌(山东师范大学)190
《沈从文的上海体验与京海派论争的发生》刘进才(河南大学)199
《论“第三种人”在京派与海派论争中的角色及影响》吴述桥(浙江师范大学)200
《“群体心理学”视角中“京派”的文学活动》刘卫东(天津师范大学)203
《梁宗岱与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分歧》桑农(安徽师范大学)211
《“归哏”:刘云若“津味”的形成——〈北洋画报〉时期的刘云若研究》陈艳(中国现代文学馆)212
《归哏:刘云若小说的消解性叙述策略》李荣明(中山大学)221
《“故都故都奈若何”: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现代主义诗歌》季剑青(北京社会科学院)230
《凭吊、寄怀与批判:卞之琳北平时期诗歌的情感矛盾》张林杰(天津师范大学)255
《一场关于新诗格律的试验与讨论——梁宗岱与〈大公报·文艺·诗特刊〉》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256
《从“诗人”到“文人”:闻一多“北平六年”述略》江锡铨(江苏教育学院)269
《“苏谢事件”:“正刊”与“副刊”之间的青年作家之争》田露(天津工业大学)272
《〈直报〉与清末维新思想的传播》郭长保(天津师范大学)28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津文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二)
- 1980年05月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三)
- 1980年05月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下
- 1992
-
- 学术研究论文集(讨论稿)院庆十三周年
- 1965
-
- 宋史座谈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
- 1994
-
- 金陵刻经处一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 金陵刻经处
-
-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 1992
-
- 纪念文天祥逝世七百周年学术讨论会 论文集
- 1983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