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镇志》求取 ⇩

第一篇概述1

第二篇大事记3

第三篇建置沿革10

第一章 石桥名称的由来10

第二章城镇建制沿革10

第一节 团总保证制10

第二节 联保制11

第三节 镇保制13

第四节 “民意”机构”16

第三章人民政权组织机构18

第一节 政区变化18

第二节 镇人民政府的建立和演变22

第三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24

第四节 镇级机构和镇属机构主要干部花名25

第四篇自然地理34

第一章 地理位置34

第二章人口34

第一节 历年人口统计34

第二节 人口普查35

第三节 死亡人口平均年龄36

第三章山丘和江溪36

第一节 山丘36

第二节 江溪37

第四章矿产和水产37

第一节 盐37

第二节 天然气39

第三节 鱼39

第五章桥梁、水井39

第一节 桥梁40

第二节 水井41

第六章 保坎及河堤41

第七章 地形地貌的变化42

第八章气候44

第一节 概况44

第二节 气温44

第三节 降水量45

第四节 风向和风级45

第五节 霜期46

第六节 雾日数46

第七节 降雪日数46

第九章自然灾异46

第一节 水灾46

第二节 旱灾50

第三节 风灾51

第四节 虫灾51

第五节 冰雹51

第六节 地震51

第七节 瘟疫52

第八节 星象52

第五篇经济53

第一章商业53

第一节 石桥镇是简阳县的商业中心53

第二节 商业中心转移后的演变81

第二章工业94

第一节 制盐业94

第二节 私营工厂95

第三节 国营工厂96

第四节 二轻系统企业103

第五节 区办企业105

第六节 镇办企业106

第七节 个体手工业110

第八节 环境污染113

第三章农副业生产117

第一节 石桥镇果园117

第二节 发展生猪情况119

第四章交通邮电120

第一节 交通运输120

第二节 邮电通讯130

第三节 电力工业131

第五章财税131

第一节 机构131

第二节 税收133

第六章金融134

第一节 机构134

第二节 典当业137

第三节 高利贷138

第四节 公债的发行138

第六篇政党和群团组织141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和群团组织141

第一节 党的性质和纲领141

第二节 石桥镇党组织的建设141

第三节 简阳县地下党外围组织“新研会”144

第四节 石桥镇共青团组织的建设146

第五节 其他群团组织149

第二章国民党、三青团、青年党、民社党15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在石桥的组织机构155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在石桥的组织机构158

第三节 民社党在石桥的组织机构161

第四节 青年党在石桥的组织机构161

第七篇政治162

第一章 保路斗争162

第二章 辛亥革命概况162

第三章国民党中央军入川后的政事163

第一节 石桥政权组织形式的改变163

第二节 地政163

第三节 修碉堡164

第四节 “二五”减租164

第五节 地方势力的统治165

第六节 解放前夕的治安委员会165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66

第一节 石桥镇的解放166

第二节 平息“三·三”武装暴乱167

第三节 减租退押、清匪反霸167

第四节 土地改革169

第五节 禁烟肃毒172

第六节 抗美援朝172

第七节 民主改革173

第八节 三反、五反173

第五章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74

第一节 统购统销174

第二节 调整工商业177

第三节 公私合营179

第六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81

第一节 整风反右181

第二节 交心运动182

第七章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82

第一节 大跃进182

第二节 公共食堂183

第三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84

第四节 四清运动185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186

第一节 《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下达186

第二节 群众组织的建立和夺权186

第三节 成立革命委员会187

第四节 清理阶级队伍187

第五节 工宣队进驻学校188

第六节 “一打三反”189

第七节 评林、批孔、批“水浒”189

第八节 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大院189

第九章历史的伟大转折190

第一节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190

第二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0

第三节 恢复镇人民政府191

第四节 平反冤假错案191

第五节 地富摘帽192

第六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192

第十章民政、治安193

第一节 民事调解193

第二节 治安管理194

第三节 民政工作195

第十一章法制197

第一节 法制概况197

第二节 学习宪法197

第三节 宣传、贯彻婚姻法198

第四节 学习、贯彻刑法和刑事诉讼法199

第十二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00

第一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概况200

第二节 知识青年的安置和领导机构200

第三节 党对在农村的知识青年的关怀201

第四节 知识青年的重新安排202

第八篇军事203

第一章 地方武装203

第二章 驻军205

第三章 四川省水上警察局石桥分局205

第四章 兵役208

第五章 战备209

第九篇文教卫生212

第一章文化212

第一节 图书经营212

第二节 文艺设施212

第三节 民间文娱213

第四节 文化水平215

第五节 体育活动215

第二章教育216

第一节 科举制度216

第二节 书院217

第三节 私塾217

第四节 中小学校218

第五节 专业技术培训班和业余学校225

第三章医药卫生226

第一节 旧有医药卫生概况226

第二节 医疗机构227

第三节 卫生防疫229

第四节 疾病防治231

第五节 计划生育233

第十篇人民生活235

第一章 物质生活235

第二章 文化生活235

第三章 城镇建设237

第十一篇文物古迹238

第一章 会馆、寺庙238

第二章 洞、亭、阁、井239

第三章 石刻、脾坊240

第十二篇人物事略241

第一章 清朝人物241

第二章 民国人物242

第三章 当今人物245

第四章 能工巧匠248

第五章 先进集体、个人和模范人物250

第六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251

第十三篇社会风土254

第一章旧习俗254

第一节 传统节日254

第二节 封建节日258

第三节 婚嫁259

第四节 丧葬259

第五节 祝寿260

第六节 迷信260

第七节 劣习262

第二章新风尚265

第一节 破迷信,讲科学265

第二节 学雷锋,树新风266

第三节 婚姻自主267

第四节 火葬268

第五节 “五讲四美”、文明礼貌268

第六节 新节日271

第三章宗教及会道门274

第一节 佛教、道教、基督教274

第二节 一贯道277

第三节 其他会道门278

第四章社会集团285

第一节 袍哥组织285

第二节 青帮组织294

第三节 其他社会与派系297

第十四篇杂记补遗315

第一章 传说、轶事315

第二章 诗歌316

第三章 方言317

第四章 谚语323

第五章 行话327

第六章 歇后语327

1985《石桥镇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