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教材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作者 | 西北政法学院函授部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342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5919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
二 人们的生产关系4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8
四 经济规律11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13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6
第四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应注意的几个关系问题19
第二章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23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23
一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23
二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25
三 氏族组织26
四 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和灭亡28
第二节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30
一 奴隶社会的产生30
二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2
三 奴隶制度的历史地位35
四 奴隶制度的灭亡36
第三节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38
一 封建社会的产生38
二 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0
三 封建社会的阶级和国家44
四 封建社会的解体47
五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49
第三章商品和货币56
第一节商品56
一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56
二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60
三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62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64
一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4
二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66
三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67
第三节价值形式的发展69
一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9
二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71
三 一般的价值形式72
四 货币形式73
第四节货币的职能75
一 价值尺度75
二 流通手段77
三 贮藏手段79
四 支付手段80
五 世界货币81
第五节价值规律81
一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82
二 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84
第六节商品拜物教86
一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86
二 商品拜物教的根源87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91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91
一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91
二 劳动力成为商品96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99
一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99
二 价值增殖过程100
三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02
四 剩余价值率104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06
一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06
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108
三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111
第四节工资114
一 工资的本质114
二 工资的形式116
三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19
四 各国工资的差异120
第五章资本积累123
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23
一 再生产的一般概念123
二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24
三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27
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130
一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30
二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132
三 批判马尔萨斯的“人口论”136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138
一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38
二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139
三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140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144
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47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147
一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47
二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152
三 产业资本循环是资本循环三种形态的统一155
第二节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156
一 资本主义流通的二重性156
二 流通时间157
三 流通费用161
第三节资本的周转164
一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64
二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166
三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69
四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71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75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175
一 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175
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77
三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180
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81
一 简单再生产在社会总资本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181
二 简单再生产的图式183
三 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184
四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86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88
一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188
二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89
三 扩大再生产的图式190
四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93
五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195
第四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矛盾197
一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表现197
二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的必然性199
第八章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202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202
一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02
二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204
三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09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212
一 商业资本212
二 商业利润214
三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217
四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219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信用220
一 借贷资本的产生220
二 借贷利息的来源222
三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223
四 股份公司和股息225
第四节地租228
一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228
二 级差地租229
三 绝对地租234
四 垄断地租235
五 土地价格236
第九章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39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39
一 经济危机的实质239
二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241
三 经济危机的现实性243
第二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46
一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247
二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248
三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250
四 农业危机及其特点251
第三节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253
一 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尖锐化253
二 凯恩斯主义的破产255
第十章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60
第一节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260
一 生产集中和垄断261
二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268
三 资本输出272
四 资本家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276
五 帝国主义列强从领土上瓜分世界280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84
一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84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287
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历史过渡性290
第十一章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293
第一节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293
一 生产和技术发展的两种趋势293
二 生产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295
三 停滞腐朽是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299
第二节经济危机的加深,“滞胀”困境的出现301
一 垄断使经济危机日益加深301
二 帝国主义经济中“滞胀”局面的出现303
第三节食利国的形成和修正主义的产生307
一 食利者阶层的出现307
二 食利国的形成309
三 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产生310
第四节政治上全面反动。法制危机和社会危机加深311
一 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311
二 帝国主义国家的法制危机312
三 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314
第十二章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317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317
一 生产的全面社会化和社会主义客观前提条件的逐步成熟317
二 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社会主义胜利的主观条件日趋成熟322
三 批判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325
第二节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327
一 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327
二 帝国主义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的可能性328
三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332
第三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必然胜利335
一 两种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处和斗争336
二 民族独立国家及其经济发展的特点337
三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必然趋势340
1984《函授教材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 199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讲授提要 (资本主义部分)
- 1983
-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试用教材
- 1972.09 吉林大学经济系
-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 1982.02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教材(资本主义部分)
- 1993年07月第1版 中国物资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 1980年05月第1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函授教材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资本主义部分)上
- 1980 辽宁大学经济系函授部
-
- 函授教材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84
-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 1963
-
- 政治经济学教材 资本主义部分
- 安徽大学《政治经济学》函授教材编写组
-
- 趣味英语成语故事
- 南昌市: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八院校函授教材编写组
- 198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材 资本主义部分
- 1985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 1987.05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 198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