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财政局志》求取 ⇩

概述1

上篇中华民国时期的财政(1912——1949)9

第一章民国时期财政机构设置概况9

第一节 机构设置沿革9

第二节 财政机构名称及任职姓名10

第二章民国初期、防区时期(1912—1934)12

第一节 二十一军的军用专款——禁烟罚金12

第二节 增筹保安经费13

第三节 农民奖券摊销始末14

第四节 田赋公债票和剿匪奖券的摊销15

第五节 其他摊派16

第三章川政统一、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17

第一节 一九三五年之租石清理及粮税征收17

第二节 清理及催缴粮税陈欠18

第三节 建立县级预算对地方财政的整理19

第四节 整理县级财政的主要内容——整理屠宰税及修正保甲经费22

第五节 验换不动产契的实质及修订契税章程的主要内容23

第六节 抗日时期发行的各种债券28

第七节 实施新县制对县市地方财政的整理30

第八节 一九四一年开始田赋征实及以后之征购征借34

第九节 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之土地陈报及改订科则38

第十节 抗日战争后期的我县人民负担40

第四章全面内战、全面崩溃时期(1946—1949)43

第一节 追收田赋征实归欠43

第二节 一九四六年的田赋征借及附加钱粮44

第三节 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发行的债券45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下的公数人员待遇46

第五节 财政的总崩溃48

下篇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三年的财政(1950—1982)51

第一章建国三十三年来财政机构设置沿革51

第一节 财政机构的演变及住址变迁51

第二节 历届财政部门领导干部任免情况56

第三节 一九八二年末财政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58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在财政部门的基层组织64

第五节 财政部门的共青团组织及治保、妇女工作65

第二章经济恢复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0—1956)67

第一节 一九五○年追收一九四九年的公粮67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供给制概况70

第三节 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及收支状况73

第四节 踊跃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75

第五节 农业税征收79

第六节 财政预算外收支82

第三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84

第一节 财权下放后的县级财政体制及收支决算84

第二节 合作化后的农业税征收及一九六四年的册籍整理90

第三节 建立乡(镇)财政的尝试92

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概况95

第五节 全民大炼钢铁——弥补冶金亏损96

第六节 “三清”核销、“三差”报损及其他损失99

第七节 纠正“平调”错误 实行财政退赔105

第八节 “大跃进”中的基本建设投资106

第九节 “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的设置及使用107

第十节 克服经济困难的措施之一——冻结存款和控制结余资金109

第十一节 财政预算外收支决算表111

第十二节 认购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和地方经济建设公债113

第十三节 严格财政管理的重要保证——财政六条114

第十四节 建立“地方财政支农基金”115

第四章“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1976)11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中财政体制变动频繁,收支失平116

第二节 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五年进行的农业税负担调查123

第三节 基本建设拨款及“五小”企业投资126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经费128

第五节 城市知识青年安置经费129

第六节 清理偿还“四化”资金情况130

第七节 财政预算外收支决算131

第五章拨乱反正以后(1977—1982)133

第一节 比较稳定的“收支挂钩、超收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133

第二节 清理处理一九七六年底冻结存款和控制使用一九八○年底结余资金140

第三节 贯彻“休养生息”方针,实行农业税起征点办法141

第四节 清仓利库及清产核资的情况143

第五节 简述国家对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些办法145

第六节 自然灾害救济专款支出最多的一年——一九七七年147

第七节 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年的抗洪救灾专款148

第八节 试行“预算包干”及初步成效149

第九节 物价补贴151

第十节 认购国库券,支援国家建设151

第十一节 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二年城市维护费收支概况155

第十二节 一九八二年末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产值、利润157

第十三节 一九七七——一九八二年财政预算外收支162

附录有关币制沿革摘抄163

后记166

1984《丰都县财政局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