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土资源 下》求取 ⇩

第三篇 山西经济资源1

第一章 农业1

第一节 种植业1

一 概况2

二 作物布局和结构7

三 经营方式31

四 农业增产措施32

五 展望32

一 概况33

第二节 畜牧业33

二 资源34

三 经营方式44

四 经济结构45

五 展望46

第三节 林业46

一 发展概况46

二 资源评价52

三 存在的问题53

四 发展的展望53

一 概况54

第四节 水产业54

二 养殖面积分布56

三 养殖品种60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61

五 规划设想和措施61

第五节 农副土特产63

一 果品63

二 蚕桑101

三 药材104

四 其它112

第六节 社队企业126

一 社队企业的产生及发展127

二 社队企业的构成127

三 社队企业的布局133

四 社队企业的主要产品和产量134

五 社队企业的设备及资金137

六 今后展望139

第七节 农业生产地域特征及其开发利用140

一 一级类型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141

二 二级类型的地域特征及开展利用展望142

一 历代煤炭开发情况152

二 近代煤炭的开发152

第一节 开发简史152

第二章 煤炭工业152

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53

四 解放以来煤炭工业的发展153

第二节 煤炭工业现状154

一 煤炭工业体系154

二 技术装备155

三 基本建设155

四 职工队伍156

二 产销情况157

一 布局特点157

第三节 布局及产销157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展望159

一 存在问题159

二 展望161

第五节 国统煤矿162

一 大同矿务局162

二 阳泉矿务局162

三 西山矿务局163

四 汾西矿务局163

五 潞安矿务局163

八 霍县矿务局164

七 晋城矿务局164

六 轩岗矿务局164

九 国统地方煤矿165

第六节 县以上地方煤矿166

一 建国以来地方煤矿的发展166

二 县以上煤矿的现状167

三 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方针与奋斗目标168

第七节 社队煤矿173

一 发展概况173

二 安全整顿和技术改造176

三 今后设想177

一 发展简史178

二 解放后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现状178

第一节 概述178

第三章 电力工业178

第二节 展望189

一 指导思想189

二 发展速度和目标190

三 结构与布局192

四 经济效益195

五 实现电力工业发展目标应采取的措施196

第四章 化学工业198

第一节 概述198

一 发展简史198

二 建国以来化学工业的发展199

一 化学矿开采业202

第二节 主要化工部门概貌202

二 化肥及农药工业203

三 无机化工原料工业205

四 有机化学工业212

五 塑料工业213

六 橡胶工业215

七 染料、油漆和颜料工业215

八 煤炭化学工业219

第三节 展望219

一 春秋到鸦片战争时期(公元前513~公元1840年)220

第五章 冶金工业220

第一节 发展简史220

二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1840~1919年)221

三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年)222

第二节 建国后冶金工业的发展223

一 概述223

二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224

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224

四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229

五 三年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230

六 “文革”时期(1966~1976年)230

七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7~1982年)244

第三节 展望246

一 指导方针246

二 展望目标246

三 展望重点248

三 偏辟山区有不少“三线”工业254

四 实现展望目标的主要措施254

第一节 概况256

一 历史发展概述256

第六章 机械工业256

二 建国后山西机械工业发展过程260

一 概况272

第二节 现状272

二 分布与结构276

三 在调整中稳步前进285

四 山西机械工业当前存在的主要差距287

第三节 展望288

一 未来二十年发展的主要目标289

二 需要认真研究不失时机地解决的几个问题296

第七章 建筑材料工业307

第一节 发展概况307

一 解放前307

二 建国后308

第二节 现状与展望316

一 现状316

二 “六五”规划和今后二十年设想319

第三节 建材工业的非金属矿产资源320

一 水泥石灰岩320

二 玻璃石英砂岩322

三 陶瓷粘土323

四 长石、大理石、沸石324

五 石膏、石棉、石墨324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325

一 发展简史与现状326

第一节 轻工业326

第八章 轻纺工业326

二 主要部门及分布330

三 存在的问题338

四 展望339

第二节 纺织工业340

一 发展历史与现状340

二 主要部门及分布341

三 存在问题与展望343

第九章 工业分布与地域组合347

第一节 工业分布基本特征347

一 工业发展简史347

二 三十年的回顾348

第二节 工业结构特征349

二 部门工业结构350

三 生产结构分析350

四 规模结构350

一 轻重工业结构350

第三节 工业布局特征353

一 集中于盆地和铁路沿线的少数城市353

四 工业地域分布的外向性354

五 工业的技术力量装备与水平354

二 集中于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好的地区354

第四节 工业地域组合357

一 太原市、阳泉市及晋中地区357

二 大同市及雁北地区361

三 忻州地区363

四 晋南地区365

五 长治市及晋东南地区368

第十章 交通运输374

第一节 铁路374

一 山西铁路的历史和现状378

二 自然资源与货源基础379

三 客货运输及其特点389

四 山西铁路面临的形势与规划设想391

第二节 公路397

一 公路交通发展概况397

二 主要交通干线的布局399

第三节 民航事业403

一 概述403

二 历史概况及现状403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403

四 今后设想404

一 解放前的邮电通信历史405

第四节 邮电通信405

二 三十三年建设成就408

三 到本世纪末发展规划414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433

第一节 概述433

一 历史概况433

二 城市基本情况433

第二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439

一 存在问题439

二 城镇发展展望440

一 人口总量变化445

第一节 人口发展445

第一章 人口445

第四篇 山西社会资源445

二 人口自然变动447

第二节 人口结构452

一 民族结构452

二 性别、年龄结构453

三 城乡结构456

四 经济结构458

五 行业、职业构成462

第三节 人口分布465

一 人口的行政区分布465

二 人口的自然区分布466

三 城镇人口分布472

四 人口总体分布变化474

第二章 教育科技476

第一节 教育现状476

一 全日制高等院校476

二 广播电视大学、工农高等教育477

三 中等专业学校478

四 普通教育479

五 教育事业展望479

一 历史发展情况481

第二节 科技概况481

二 演变484

三 现状486

四 展望496

第三章 文化、体育、卫生、及广播电视502

第一节 文化502

一 解放前文化事业502

二 解放后文化事业504

三 文化事业现状505

四 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508

二 解放后的发展和现状509

一 历史概况509

第二节 体育509

三 存在问题513

四 今后展望514

第三节 卫生516

一 历史概况及现状516

二 居民健康水平517

三 存在的问题519

四 今后展望522

第四节 广播电视525

一 发展历史525

二 现状532

三 存在问题535

四 前景展望535

第四章 劳动工资与居民生活537

第一节 劳动工资537

一 劳动资源和劳动就业537

二 职工队伍539

三 职工工资542

四 改革设想543

第二节 职工生活546

一 收入变化及其原因546

二 职工收入的几个特点547

三 职工家庭生活调查549

四 消费551

第三节 农民生活555

一 解放后生活不断提高555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突变556

三 山区农民生活变化562

四 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储存增多563

第五篇 山西旅游资源565

第一章 概述565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565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568

第二章 山水名胜571

第一节 名山571

第二节 胜水575

第三章 革命遗迹580

第一节 革命纪念地580

第二节 烈士陵园585

第四章 古文化遗址和石窟造像589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589

第二节 石窟造像592

第一节 概况595

第五章 古建筑及其附属文物595

第二节 主要古建筑及其附属文物597

一 大同雁北旅游区597

二 五台山忻州旅游区599

三 太原晋中旅游区605

四 临汾旅游区609

五 运城旅游区613

六 晋东南旅游区616

第三节 山西境内的万里长城619

二 环境容量与环境质量623

第一节 环境及环境质量概念623

一 环境概念623

第一章 环境保护623

第六篇 山西环境保护623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问题624

一 自然环境特征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影响624

二 社会环境特征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影响625

第三节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626

一 大气污染源626

二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概况629

三 大气污染随时间变化规律636

四 大气污染物浓度区域分布641

五 大气污染质量评价642

六 大气污染原因分析643

七 大气污染的危害648

八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650

第四节 水体环境质量状况651

一 水体的概念651

二 水资源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651

三 污染源及污染状况652

四 山西主要河流水质污染综合评价653

五 地面水污染现状小结657

六 地下水质概况657

七 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对策660

一 概述661

第五节 固体废物污染现状661

二 固体废物的分布与构成662

三 固体废物危害662

四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途径667

第六节 环境噪声污染现状667

一 概述667

二 城市交通噪声669

三 城市交通噪声一般规律671

四 影响交通噪声因素671

五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672

第七节 土壤作物系统污染现状673

一 农药、化肥的施用及污染危害673

二 污水灌溉及其污染危害675

第二章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678

第一节 水土流失概况678

第二节 水土流失因素679

一 地形679

二 土壤679

第三节 水土流失危害680

五 人为因素680

一 侵蚀土壤、破坏耕地、土壤肥力减退680

三 暴雨680

四 植被680

二 自然灾害频繁681

三 淤积水库681

第四节 水土保持现状681

第五节 不同地区水土保持治理方针682

一 黄土丘陵沟壑极强烈侵蚀区682

二 黄土残塬沟壑强烈侵蚀区682

五 土石山区(包括石质山区)轻度侵蚀区685

六 冲积平原轻微侵蚀区685

四 黄土丘陵台地中度侵蚀区685

三 黄土丘陵缓坡风沙次强烈侵蚀区685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691

第一节 主要保护的野生动植物691

第二节 主要保护区692

一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692

二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692

三 历山自然保护区692

四 蟒河自然保护区692

五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693

六 恒山风景名胜区693

七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693

八 老顶山森林公园693

1985《山西国土资源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西藏山南土地资源(1991 PDF版)
西藏山南土地资源
1991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湖南国土资源  下( PDF版)
湖南国土资源 下
重庆国土资源  下(1987 PDF版)
重庆国土资源 下
1987
山西国土资源  上(1985 PDF版)
山西国土资源 上
1985
山西清源县志  下( PDF版)
山西清源县志 下
贵州国土资源  黔西南州卷( PDF版)
贵州国土资源 黔西南州卷
西安国土资源( PDF版)
西安国土资源
陕西国土资源(1986 PDF版)
陕西国土资源
198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锦西国土资源(1992.10 PDF版)
锦西国土资源
1992.10 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
抚顺国土资源(1996 PDF版)
抚顺国土资源
1996 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
鞍山市土地资源(1993 PDF版)
鞍山市土地资源
1993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西藏山南土地资源评价(1993 PDF版)
西藏山南土地资源评价
1993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西藏阿里土地资源(1991 PDF版)
西藏阿里土地资源
1991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山西中药资源(1989 PDF版)
山西中药资源
1989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山西省农业土特名优资源概览(1997 PDF版)
山西省农业土特名优资源概览
1997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