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论述》
作者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组编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382 |
出版时间 | 197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3447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四、十月革命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1
(一)十月革命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
1、十月革命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
2、十月革命使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由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8
3、十月革命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13
(二)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国的革命运动都在日益增长21
1、东方亿万被压迫人民的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21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不但是解放中国的旗帜,而且是具有国际的革命意义的28
3.土耳其基马尔式的革命是民族商业资产阶级的上层革命37
4.印度、摩洛哥、阿富汗、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革命运动40
(三)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45
(一)布尔什维主义建立了第三国际的思想基础,各国猛烈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许多国家共产党的成立,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创造了条件53
五、第三国际高举着红色的革命的大旗,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53
(二)第三国际是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它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路线和策略,规定了列宁主义的新型政党的基本原理56
(三)第三国际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它已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伟大的口号——无产阶级专政69
(四)第三国际的解散,不是为了减弱各国共产党,而是为了加强各国共产党,使各国共产党更加民族化,更加适应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72
六、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资本主义的腐朽稳定76
(一)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76
1.这个体系的主要基础在远东是九国公约,在欧洲是凡尔赛条约以及一系列其他条约76
2.凡尔赛条约是野蛮的掠夺性的条约,它促使一切资本主义矛盾都尖锐化,靠它来维系的整个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77
3.国际联盟是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的联盟96
4.华盛顿会议缔结的四国同盟是极不巩固的帝国主义同盟。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00
(二)资本主义的腐朽稳定103
1.资本主义的稳定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和腐朽的稳定103
2.资产阶级奉行民主主义的“和平主义”,是资产阶级从露骨的帝国主义转到隐蔽的帝国主义,是为了准备新的战争而用和平这种响亮的词句来欺骗群众135
3.从局部稳定中产生出资本主义危机的剧烈化,日益增长的危机又破坏着稳定,——这就是现今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法152
七、斯大林捍卫列宁主义,反对托洛茨基、布哈林等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巨大财富175
(一)斯大林捍卫列宁主义,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175
1.保卫党、保卫列宁,粉碎托洛茨基妄图篡党夺权,用托洛茨基主义代替列宁主义的阴谋175
2.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反对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揭露托洛茨基主义的投降主义实质191
(二)斯大林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反对“新反对派”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党联盟的斗争213
1.托季反对派联盟是一切机会主义分子的集合点,它的纲领是右倾的纲领,他们的骨子里充满投降主义213
2.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反对“新反对派派”和托季反党联盟的反党路线218
3.托洛茨基派完全变成了反苏维埃的秘密组织232
(三)斯大林坚持农业社会主义集体化方针,反对布哈林右倾投降主义集团的斗争。托洛茨基反革命阴谋集团的被粉碎237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反对布哈林的“阶级斗争熄灭论”237
2.坚持农业社会主义集体化的方针,反对布哈林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248
3.托洛茨基派变成了一伙暗害分子、破坏分子、间谍和杀人凶手组成的匪帮。托洛茨基反革命阴谋集团的被粉碎263
(四)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巨大财富268
八、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275
(一)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全世界逼近到革命与战争的第二个新周期275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全世界逼近到革命与战争的第二个新周期275
2.193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斗争的进一步尖锐化306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企图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311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的开始314
1.德、日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14
2.第一次大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崩溃,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的开始及其片面性特点328
(四)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338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38
2.党领导中国人民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东方慕尼黑”阴谋和抗日战争中的投降主义的斗争354
(五)社会主义苏联坚持反对侵略战争的和平政策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369
197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论述》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工作的论述
- 1996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世界近代史
- 1983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世界史
- 1975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论述摘编
- 国防大学训练部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世界近代史 下
- 北京大学历史系
-
-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
- 1985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世界上古史
- 1972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
- 1959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 1976 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教研室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教育
- 195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中国近代史
- 1974 近代中国史稿编写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