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求取 ⇩

一、学习中国历史的根本任务和途径1

(一) 古为今用,把历史的斗争和现实的斗争结合起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

(二) 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3

(三) 总结历史经验和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4

(四) 彻底批判史学领域中的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反动思想,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6

(五) 遵循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原则,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8

(六) 学习历史,主要是学近现代史。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和研究,要以对现代的了解为基础。只有以社会为工厂,积极参加三大革命实践,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彻底改造世界观,才能学好中国史10

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13

(一)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13

(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3

(2)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4

(3) 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19

(1) 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20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0

(2)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21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2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4

(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4

(2) 政治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26

(四)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27

(1) 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只有牢牢地把握阶级划分的事实作为基本指导线索,才能找出历史的规律性来27

(2)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28

(3)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9

(4) 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31

(5) 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2

(6) 复辟和反复辟斗争32

(五)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5

(1) 奴隶们创造历史35

(2) 个人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个人活动归结为阶级的活动37

(3) 时代创造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只有善于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条件,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才有价值38

(4) 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41

(5) 对英雄史观的批判41

(六)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42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2

(2)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43

(七) 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44

(八)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斗争46

(1) 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46

(2) 野蛮民族总是被被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48

(3) 民族融合问题48

(九)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49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9

(2) 先进思想的伟大作用50

(3)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51

(4) 道德的阶级性52

(5)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53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资本主义以前诸社会的论述54

(一) 关于原始社会54

(1) 劳动创造了人54

(2) 原始公社制度56

1.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56

2. 氏族制度57

3. 原始社会的几种家庭形式59

(3)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61

(二) 关于奴隶社会64

(1) 奴隶制的出现是合乎规律的现象64

(2) 奴隶制生产关系及其历史意义65

(3) 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镇压奴隶的工具66

(4) 奴隶起义震撼和打击了奴隶制度67

(三) 关于封建社会68

(1)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68

(2) 农奴是土地的附属品72

(3) 劳动地租和产品地租73

(4)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迫使农民进行反抗斗争75

(5)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77

1. 农民战争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打击了其中最黑暗、腐朽、没落的势力,促使封建生产关系发生部分变化77

2. 生产力是由于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农民战争推动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77

(6) 农民战争后封建王朝的政策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社会的进步来自农民的斗争,决不是来自地主阶级的“让步”78

1. 农民战争后封建王朝的政策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78

2.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剥削从不放松79

3. 在农民战争之后,地主阶级只有反攻倒算,哪有什么“让步”?79

4. 必须保证被剥削阶级有能维持其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剥削阶级才有可能压迫和剥削被剥削阶级80

5. 只有群众的革命斗争,才能获得自身状况的改善;革命愈深入,革命失败后保留的成果愈多80

(7) 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81

(8) 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82

(9)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意识形成83

四、毛主席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论述86

(一) 伟大的中华民族86

(二) 关于中国社会的发展87

(三) 中国的封建社会89

(1) 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89

(2) 古代的文化91

(四) 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93

(1) 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93

(2) 农民战争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革命94

(3)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96

(4) 农民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只有反攻倒算,哪有什么“让步”?98

(5) 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00

(1) 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述102

(五) “古为今用”的范例102

(2) 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例的评述106

(3) 对中国古人言论的运用109

(4) 对中国古代神话、寓言和文学作品的运用111

(5) “古为今用”必须注意科学分析,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12

(六) 批判孔孟之道113

五、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121

(一) 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1

(1)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121

(2) 近代文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封建阶级尊孔读经的复古思想的斗争127

(二)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129

(1)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封建统治阶级是帝国主义的走狗129

(2) 反动统治阶级对待人民的反革命两面政策134

(3)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35

(1) 中国革命的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势力137

(三) 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37

(2)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革命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141

(3) 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游民是动摇的阶层144

(4)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和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148

(5)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150

六、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论述154

(一) 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154

(二) 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太平天国战争159

(三) 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反对沙皇俄国侵略的斗争161

(四) 反对法国侵略的中法战争 反对日本侵略的中日甲午战争167

(五) 戊戌维新--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170

(六) 伟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73

(七) 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辛亥革命176

(八) 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斗争184

197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 1976 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教研室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典故辞典(1991.03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典故辞典
1991.03 北京市:蓝天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世界史(1975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世界史
197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论形式逻辑(1979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论形式逻辑
1979 湖南师范学院政教系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1996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
199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孙中山(1973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孙中山
197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1961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
1961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1959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
1959 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要(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要
1987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统计思想研究(1994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统计思想研究
1994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不断革命(1958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不断革命
195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反对教条主义(1958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反对教条主义
1958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教育(1958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教育
195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