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史资料丛刊》 第15期 巴西的发展和危机》
作者 | (巴西)路易斯·卡洛斯·布雷塞尔·佩雷拉著;罗捷译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234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338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 巴尔博扎·利马·索布里尼奥1
作者前言4
第六版前言7
第一章:发展的概念9
本书的内容13
巴西的民族革命15
第二章:经济的发展21
巴西工业革命的开始:1930-19392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194527
战后的十年:1946-195529
工业发展的巩固:1956-196134
巴西经济发展的模式43
发展的模式56
第三章:社会的发展61
传统的社会结构63
新的阶级:企业主和工人67
中层阶级的变化69
第二次工业革命76
巴西社会进程中阶段的超越77
管理人员和中层阶级78
技术界82
结论83
第四章:政治的发展85
思想斗争86
社会经济集团与思想斗争91
左派的作用93
引起结构变革的新情况97
左派和工业企业主联盟的破裂102
改良主义反对保守主义104
恐慌主义和激进主义106
结论110
第五章:巴西的危机111
决定性危机112
经济危机的中期原因119
从需求通货膨胀到价值通货膨胀134
政治危机的中期原因142
经济危机的短期原因145
政治危机的短期原因151
卡斯特洛·布兰科政府的社会和思想格局152
工业企业主和巴西危机156
科斯塔·席尔瓦政府158
政治危机167
第六章:巴西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性171
是否是自我推动的发展173
类似于虚假的工业革命175
替代进口造成的畸形177
基本考验:工业品的出口179
巴西不发达的结构循环论法183
积极因素188
三种可行的资本主义思想190
发展的民族主义191
对领袖的评价199
工业化的技术界和四种选择201
收入的分配和经济的恢复205
动力工业的发展214
巴西发展的新模式216
注释226
作者简介232
编印者说明234
1983《《巴西史资料丛刊》 第15期 巴西的发展和危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巴西史资料丛刊 第13期
- 1982 武汉师范学院
-
- 巴西
- 1983
-
- 巴西史纲 (上册)
- 1975年11月第1版
-
- 巴西
- 1983年12月第1版
-
- 巴西史纲 (下册)
- 1975年11月第1版 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巴西诗选
-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巴西之根
- 巴西驻中国大使馆
-
- 巴西侯传
- 1991 北京:中华书局
-
- 巴西史纲 下
- 1975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巴西近代史 下
- 197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巴西经济
- 1983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巴西经济发展研究
- 1980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哑巴西施
- 1987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