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前有关《水浒》评论摘编》
作者 |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04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3243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次1
一、《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1
第一种观点:《水浒》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只反对1
贪官污吏,而拥护赵宋皇帝和封建制度,维1
护封建正统伦理观念,颂扬统治阶级的好官、1
清官及一般地主,其所反映的基本上是封建1
势力内部忠、奸两派的斗争1
写农民革命2
的小说,但作者没有能完全本质地正确地描2
第二种观点:《水浒》固然是以歌颂梁山英雄为主2
第三种观点:《水浒》是一部经过天才作家加工3
的描写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文学杰3
作,是歌颂富有革命精神的不朽的人民英雄3
史诗,是农民革命教科书,也是我们学习的3
典范3
他农民起义的刽子手17
降主义者,是葬送农民起义的叛徒、镇压其17
第一种观点:宋江始终坚持地主阶级立场,诱骗17
梁山好汉投降了封建统治阶级,是十足的投17
二、对《水浒》中宋江形象的评价17
第二种观点:宋江是人民性、群众性、革命性都24
十足的光辉形象,是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领24
袖、天才的农民革命的组织家和军事战略家,24
而且又是一个民族斗争的英雄24
第三种观点:宋江是个农民起义领袖,但其思想32
性格是复杂、矛盾的,既有革命性的一面——32
这是主要的,又有妥协性的一面32
三、对《水浒》受“招安”结局问题的不同38
观点38
第一种观点:梁山起义军受“招安”就是向封建38
统治者妥协、投降,这是由于代表地主阶级38
之中上中户等级利益的宋江机会主义的领导38
及其推行妥协路线的结果38
与其它失败结局并无什么本质上的不同40
它是农民起义必然失败所表现的一种形式,40
第二种观点:梁山起义军受“招安”虽然是妥协、40
投降,但不能看作是出卖革命,因为受“招40
安”是农民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造成的,40
第三种观点:梁山起义军受“招安”是由于当时49
民族矛盾深重,有志于“扫除边患”、“报49
效国家”的结果,是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民49
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49
第四种观点:梁山起义军受“招安”,作者是把54
它作为悲剧结局来描写的,因而批判了接受54
“招安”的道路,向读者指出“此路不通”,54
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54
四、对《水浒》中农民起义军“忠义”思想61
的评论61
第一种观点:梁山起义军内部存在着被统治阶级61
和统治阶级两种不同的“忠义”道德思想的61
矛盾和斗争61
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民族意识的体现63
君”思想乃是宋元时代民族矛盾尖锐情况下63
第二种观点:《水浒》中的“忠义”是农民起义63
军反对封建统治的一面革命旗帜;而其“忠63
第三种观点:在《水浒》中农民阶级和封建阶级70
两种不同性质的“忠义”思想观念是矛盾而70
又统一地存在于梁山英雄身上的70
五、对《水浒》作者阶级立场问题的评论73
第一种观点:《水浒》作者的立场并不是站在农73
民起义一边,而是倾向于封建统治阶级的73
第二种观点:《水浒》作者是站在人民的立场,74
站在农民起义这一边的,所以能够真实地写74
出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和革命思74
想74
解放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前有关《水浒》评79
论文章目录索引79
《解放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前有关《水浒》评论摘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评论《水浒》的现实意义 《水浒》评论文选
- 1976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水浒评论选
- 1975
-
- 评论《水浒》文章选编
- 1975
-
- 《水浒》评论选
- 厦门市革委会通联站;厦门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
-
- 评论《水浒》资料选编
- 1975
-
- 《水浒全传》有关内容摘编 供评论用
- 1975
-
- 《水浒》评论选编
- 1975
-
- 《水浒》评论参考资料 《水浒》评论集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评论《水浒》文集 3
- 1975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评论《水浒》文集 2
- 1975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评论《水浒》文集 1
- 1975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
- 1989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
- 近年来有关《水浒》问题讨论摘编 1972年1月-1975年6月
- 1975 文汇报编辑部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