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30册》
作者 | 编者 |
---|---|
出版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参考页数 | 950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171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二五一法华授手十卷 卷首一卷 科一卷 清智祥集(依驹本印)1
序1
缘起5
凡例6
妙法莲华经大意7
弘传序11
科14
卷一23
释题23
序品第一24
卷二 方便品第二41
卷三 譬喻品第三59
卷四81
信解品第四81
药草喻品第五92
卷五100
授记品第六100
化城喻品第七104
卷六121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121
授学无学人记第九127
法师品第十129
见宝塔品第十一135
卷七141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141
持品第十三146
安乐行品第十四149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158
卷八164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164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170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175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178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183
卷九186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186
嘱累品第二十二190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191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198
卷一○204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204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213
妙庄严正本事品第二十七216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220
二五二 指月录三十二卷 明瞿汝稷集 海明重梓227
序227
发愿偈230
目录230
引用宗乘书目230
卷一235
七佛235
附诸师拈颂诸经语句238
卷二应化圣贤239
卷三 西天祖师247
卷四 东土祖师255
卷五265
六祖下第一世265
六祖下第二世265
卷六 旁出法嗣268
卷七 未详法嗣(五十一人)278
卷八 六祖下第三世281
卷九291
六祖下第三世291
南岳青原宗派未定法嗣301
卷一○ 六祖下第四世302
卷一一 六祖下第四世308
卷一二 六祖下第四世316
卷一三 六祖下第五世321
卷一四 六祖下第五世327
卷一五 六祖下第五世334
卷一六 六祖下第五世339
卷一七 六祖下第六世343
卷一八 六祖下第六世351
卷一九 六祖下第七世357
卷二○ 六祖下第七世367
卷二一 六祖下第八世373
卷二二 六祖下第九世380
卷二三 六祖下第十世385
卷二四 六祖下第十一世393
卷二五 六祖下第十二世404
卷二六 六祖下第十三世412
卷二七 六祖下第十三世416
卷二八 六祖下第十四世418
卷二九 六祖下第十五世(原书叶三十五、三十六误,以水月斋指月录辑补)427
卷三○ 六祖下第十六世436
卷三一 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要上441
卷三二 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要下455
序469
凡例469
二五三 毗尼止持会集十六卷 清读体集(依驹本印)469
纲要470
一教起因缘471
二藏乘所摄471
三教义通局472
四辩定宗趣472
五教所被机473
六总释题目473
附译人传略476
七别解戒相476
一波罗夷法477
第一淫戒477
第二盗戒480
第三杀戒485
第四妄语戒487
二僧伽婆尸沙法489
第一故弄失精戒489
第二女身相触戒490
第三粗恶语戒491
第四叹身索欲戒492
第五媒嫁戒492
第六私房过量戒495
第七大房不处分戒496
第八无根谤戒496
第九取片谤戒497
第十不舍坏僧法戒497
第十一不舍恶党破僧戒499
第十二被摈不服戒500
第十三不舍恶性戒502
初三不定法504
次二不定法504
三不定法504
四尼萨耆波逸提法505
第一衣过十日戒505
第二离衣异宿戒507
第三衣过一月戒508
第四从尼取衣戒508
第五使尼浣衣戒509
第六非亲乞衣戒510
第七知足受衣戒512
第八贪好乞求戒512
第十索衣过六反戒513
第九贪好共索戒513
第十一乞绵作具戒514
第十三减分作具戒515
第十二黑毛作具戒515
第十五不贴作具戒516
第十四减年作具戒516
第十七使尼染羊毛戒517
第十六远持羊毛戒517
第十八受金银戒518
第十九卖买宝物戒520
第二十贩卖戒521
第二十一畜长钵戒522
第二十二畜钵求好戒523
第二十五与衣瞋夺戒524
第二十四劝织好衣戒524
第二十三非亲织衣戒524
第二十六过七日药戒525
第二十八过时畜急施戒526
第二十七雨衣求用非时戒526
第三十回僧物入已戒527
第二十九後月离衣过六夜戒527
第二毁呰戒(原书第六下半页及第七上半页缺由?续抄补)529
第一故妄语戒529
五波逸提法529
第三两舌戒530
第五与未受大戒三宿戒531
第四与妇女同室宿戒531
第六与未受戒人共诵戒532
第八向外人说法戒533
第七说他粗罪戒533
第十掘地戒534
第九与女人过说法戒534
第十一坏鬼神村戒535
第十三嫌骂戒537
第十二异语恼他戒537
第十四敷僧卧具不举戒538
第十六强夺止宿戒539
第十五僧房不举卧具戒539
第十九虫水浇泥草戒540
第十八重阁坐脱脚床戒540
第十七牵他出房戒540
第二十一自往教尼戒541
第二十覆房过三节戒541
第二十二教尼至暮戒542
第二十六与尼屏坐戒543
第二十五与非亲尼作衣戒543
第二十三讥论教尼戒543
第二十四与非亲里尼衣戒543
第二十八与尼同船戒544
第二十七与尼同行戒544
第三十妇女同行戒545
第二十九尼赞得食戒545
第三十二展转食戒546
第三十一过受一食施戒546
第三十三别众食戒547
第三十四过三钵受请戒548
第三十五不作余食法戒549
第三十六使他犯余食法戒550
第三十七非时食戒551
第三十九自取食戒552
第三十八残宿食戒552
第四十无病索美食戒553
第四十二诣余家不嘱授戒554
第四十一与外道食戒554
第四十五独与女人坐戒555
第四十四食家屏坐戒555
第四十三食家强坐戒555
第四十七过受药戒556
第四十六故使他不得食戒556
第五十观军事戒557
第四十九军中过三宿戒557
第四十八观军阵戒557
第五十一饮酒戒558
第五十四不受谏戒559
第五十三相击攊戒559
第五十二水中戏戒559
第五十七露地然火戒560
第五十六过洗浴戒560
第五十五恐怖他戒560
第六十衣不坏色戒562
第五十九辄著净施衣戒562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562
第六十二饮用虫水戒563
第六十一杀生命戒563
第六十四覆地粗罪戒564
第六十三故恼他戒564
第六十五授戒不如法戒565
第六十八恶见不舍戒566
第六十七同贼伴行戒566
第六十六发起诤事戒566
第六十九党恶见不舍戒567
第七十畜被摈沙弥戒568
第七十三无知戒569
第七十二轻诃说戒戒569
第七十一拒谏难问戒569
第七十五不与欲戒570
第七十四违反羯磨戒570
第七十七屏听诤後语戒571
第七十六与欲後悔戒571
第八十无根僧残瞋谤戒572
第七十九瞋搏比丘戒572
第七十八瞋打比丘戒572
第八十二捉宝物戒573
第八十一辄入宫阈戒573
第八十五兜罗绵贮褥戒575
第八十四作高床戒575
第八十三非时入聚落戒575
第八十七过量作坐具戒576
第八十六作骨牙角针筒戒576
第八十八过量作覆疮衣戒577
第一受非亲里尼食戒578
六波罗提提舍尼法578
第八十九过量作雨浴衣戒578
第九十等佛衣量戒578
第三学家受食戒579
第二不止尼代索食戒579
第四恐处受食戒580
当齐整著涅槃僧应当学第一581
七众学法581
不得白衣舍内蹲坐应当学第十一582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582
当齐整著三衣应当学第二582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三582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四582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五582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六582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七582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八582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九582
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八583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七583
不得叉腰行白衣舍应当学第十二583
不得叉腰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三583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四583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五583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十六583
羹饭等食应当学第二十九584
平钵受羹应当学第二十八584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十九584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二十584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一584
静默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二十二584
静默入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三584
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应当学第二十四584
不得戏笑白衣舍坐应当学第二十五584
用意受食应当学第二十六584
当平钵受食应当学第二十七584
不得大张口待饭食应当学第三十七585
不得大抟饭食应当学第三十六585
以次食应当学第三十585
不得挑钵中而食应当学第三十一585
若比丘不病不得自为己索羹饭应当学第三十二585
不得以饭覆羹更望得应当学第三十三585
不得视比座钵中应当学第三十四585
当系钵想食应当学第三十五585
不得污水捉饮器应当学第四十七586
不得手把散饭食应当学第四十六586
不得含食语应当学第三十八586
不得抟饭遥掷口中应当学第三十九586
不得遗落饭食应当学第四十586
不得颊食食应当学第四十一586
不得嚼食作声应当学第四十二586
不得大噏饭食应当学第四十三586
不得舌?食应当学第四十四586
不得振手食应当学第四十五586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一587
不得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第五十587
不得洗钵水弃白衣舍内应当学第四十八587
不得生草菜上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第四十九587
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为守护故应当学第六十588
不得为骑乘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九588
不得与反抄衣不恭敬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二588
不得为衣缠颈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三588
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四588
不得为裹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五588
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六588
不得为著革屣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七588
不得为著木屐者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五十八588
不得著革屣绕佛塔行应当学第六十四589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三589
不得藏财物置佛塔中除为坚牢故应当学第六十一589
不得著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二589
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除浣染香熏应当学第七十三590
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应当学第七十二590
不得著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五590
不得手捉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第六十六590
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应当学第六十七590
不得担死尸从塔下过应当学第六十八590
不得塔下埋死尸应当学第六十九590
不得在塔下烧死尸应当学第七十590
不得向塔下烧死尸应当学第七十一590
不得安佛塔在下房己在上房住应当学第八十五591
不得向塔舒脚坐应当学第八十四591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应当学第七十四591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应当学第七十五591
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应当学第七十六591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应当学第七十七591
不得在佛塔下嚼杨枝应当学第七十八591
不得向佛塔嚼杨枝应当学第七十九591
不得佛塔四边嚼杨枝应当学第八十591
不得在佛塔下洟唾应当学第八十一591
不得向佛塔洟唾应当学第八十二591
不得塔四边洟唾应当学第八十三591
不得上树过人除时因缘应当学第九十四592
不得携手在道行应当学第九十三592
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六592
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七592
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八592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八十九592
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592
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一592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二592
现前灭诤法第一593
八七灭诤法593
不得络囊盛钵贯杖头著肩上而行应当学第九十五593
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六593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七593
人持鉾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八593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九十九593
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第一百593
忆念灭诤法第二595
觅罪灭诤法第五596
自言治灭诤法第四596
不痴灭诤法第三596
多人语灭诤法第六597
草覆地灭诤法第七598
凡例599
序599
二五四 毗尼作持续释十五卷 唐道宣撰集 清读体续释599
一明如来出世说法制戒之由600
释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羯磨原序600
二明世尊灭度教法流传分律之端601
篇目602
三明宣祖撰集羯磨删补随机之意602
集法缘成篇第一(前略明缘集後辩缘成坏)603
三随文续释603
一释本题603
二释人题603
白二羯磨604
单白羯磨604
一僧法羯磨604
众法心念法(以上略明缘集)605
对首心念法605
白四羯磨605
二对首羯磨605
但对首法605
众法对首法605
三心念羯磨605
但心念法605
一称量前事606
前明僧法606
三集僧方法607
二法起托处607
四僧集约界608
五应法和合609
六简众是非610
七说欲清净611
九问事端绪613
八正陈本意613
一者非法非毗尼羯磨614
僧法羯磨具七非614
十答所成法614
中明众多人法614
後明一人法(以上略辩成法具缘)614
三事非615
二法非615
二者非法别众羯磨615
三者非法和合众羯磨615
四者如法别众羯磨615
五者法相似别众羯磨615
六者法相似和合羯磨615
七者呵不止羯磨615
义立七非615
一人非615
三事非616
二法非616
四人法非616
五人事非616
六法事非616
七人法事非616
对首羯磨亦具七非616
一人非616
二法非616
三事非616
四人法非 五人事非 六事法非 七人法事非616
众法对首亦具七非616
一人非616
僧界结解法第一617
诸界结解篇第二617
四人法非乃至第七具三非617
心念羯磨亦具七非617
一人非617
二法非617
三事非617
四人法非乃至第七具三非(以上略明非法之相)617
结初大界法618
结戒场法619
结三小界法620
结摄衣界法622
结解衣界法第二622
解净地法623
结摄食界法623
解摄衣界法623
结解食界法第三623
受三归法624
诸戒受法篇第三之一624
结库藏法 差人守库藏法624
受五戒法626
受八戒法627
出家授受戒法629
度沙弥法630
与度人法630
乞度人法630
受戒体法631
授十戒法631
与剃发法631
授比丘戒缘635
比丘受戒法635
诸戒受法篇第三之二635
二安受者所在637
初明请师法637
正授戒体前具八法637
五白召入众法638
四出众问法638
三差人问缘638
八正问法639
六明乞戒法639
正授戒体法640
次说随相法641
授四依法641
请依止师法644
与外道住法644
诸戒受法篇第三之三644
乞学戒法645
与学戒法645
授式叉摩那尼法645
次教受戒645
尼众授戒法645
授沙弥尼戒法645
次说戒相法646
授比丘尼戒646
四教师出众问法647
五唤入众法647
三差教师法647
乞畜众法647
正授戒前具八缘647
一明请和尚647
二佛言当安受戒人离闻著见处立647
戒师和尚问法648
正问遮难法648
乞受戒法648
六明乞戒法648
七戒师白和尚法648
八对众问法648
正授本法羯磨文648
本法尼往大僧中受戒法648
请羯磨师法648
次说四依法649
次受戒相649
正授戒体法649
衣药受净篇第四650
受僧伽黎法653
受缦衣法653
受郁多罗僧法653
受安陀会法653
受尼师坛法654
心念受舍衣法654
尼受余二衣法654
舍衣法654
受钵多罗法655
受时药法656
药无过七656
受药法656
自受三法657
正食五观657
授有三种657
受七日药法658
受尽形寿药法658
受非时药法658
心念说净法659
正说净法659
请施主法659
衣说净法659
金粟净法660
诸说戒法篇第五661
僧说戒法661
初明卷首十二颂662
说戒和法662
次明戒序并总结664
次明七佛偈665
後明卷末回向颂666
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667
尼差人请教授法667
僧同犯识罪忏白法667
疑罪发露法668
说戒座上忆罪露法668
识罪发露法668
教诫尼法668
差教授尼师法668
告清净法668
非时和合法669
诤灭说戒法669
略说戒法669
解狂痴法670
对首说戒法670
与狂痴法并解670
第一增说戒法 第二增说戒法670
诸众安居篇第六671
安居法671
心念说戒法671
後安居法672
心念安居法672
对首安居法672
受日法673
事讫羯磨受日法673
及界与园成安居法673
忘结便成法673
命梵二难出界法674
受日出界逢难法674
对首受日法674
羯磨受日法674
白僧自恣法675
正自恣法675
差受自恣人法675
诸众自恣法篇第七675
僧自恣法675
一人心念法676
尼差人自恣法676
四人以下对首法676
略自恣法676
诤事增自恣法 第二增自恣法677
受功德衣法677
修道增自恣法677
付功德衣法678
差人守功德衣法678
舍功德衣法679
一二部僧得施法680
二二部现前得施法680
诸衣分法篇第八680
四非时现前得施法681
五时僧得施法681
三时现前得施法681
初明五众死物之所属682
二分法十种682
六非时僧得施法682
七断轻重物 正明处分683
六分物时683
五明嘱授683
三同活共财法683
四负债法683
八量德赏物 正明赏法684
九分轻物法685
十得受衣法686
忏六聚法篇第九之一687
忏悔法687
忏偷兰遮法689
续初忏波罗夷法689
忏僧伽婆尸沙法689
忏波罗夷法689
犯波罗夷覆藏者与灭摈法691
续二忏僧伽婆尸沙法691
半月说戒时白法692
白停行法692
八事失夜692
白僧行覆藏行法692
白摩那埵行满停法693
与出罪法693
日日僧中白法693
白行行法693
行法满已白僧停法693
与摩那埵法693
与坏覆藏者本日治法694
与坏覆藏者摩那埵法694
与坏覆藏及坏摩那埵本日治法695
与不坏覆藏坏六夜本日治法695
与摩那埵本日治法696
犯僧残不覆藏者摩那埵法696
与坏覆藏及坏六夜出罪法696
出罪法697
续三忏偷兰遮法698
忏六聚法篇第九之二698
比丘尼法698
对僧乞忏法699
僧中忏法700
初明舍财700
前忏舍堕700
请忏悔主700
和白法700
正忏悔法700
对四比丘忏法700
对一比丘忏法700
忏波逸提法700
舍罪法701
乞忏悔法701
中明舍心701
还衣法702
初即座转付法702
正舍罪法702
请忏悔主法702
和白法702
对一人舍堕法703
舍衣法703
对四人已下对首法703
後明即座直付法703
忏波罗提提舍尼法704
忏突吉罗法704
忏後堕法704
明忏罪法704
先忏从生法704
忏悔二根本小罪法704
忏根本罪法704
差说粗罪法705
护钵法705
触恼法705
正明忏仪705
舍罪法705
误作忏法705
余语法705
正明护钵法706
制不住学家法并解706
次明行钵法706
初明与钵法706
谏破僧法707
解不礼法707
尼与僧作不礼法并解707
解学家羯磨法707
忏六聚法篇第九之三707
谏助破僧法708
谏恶性法709
谏恶邪法709
谏摈恶邪沙弥二法710
谏随举比丘尼法710
谏习近法711
谏劝习近住法711
谏发诤法712
谏习近居士子法712
谏嗔舍三宝法712
差使告覆钵法713
解覆钵法713
与覆钵法713
呵责法并解714
解呵责法714
摈出法并解715
谏摈谤法715
依止法并解716
解依止法716
解摈法716
遮不至白衣家法并解717
差人忏白衣法717
忏六聚法篇第九之四717
解不见举法718
不忏法并解718
不见举法并解718
解遮不至白衣家法718
不舍法并解719
解不舍法719
解不忏悔罪举法719
忆念法720
不痴法720
第一念日月数721
第二念知食处721
六念法721
罪处所法721
杂法住持篇第十721
第六念身强羸722
白同利食前後入聚法722
第五念念食同别722
第三念知受戒时夏数722
第四念知衣钵受净722
呵责弟子法723
作余食法723
白非时入聚法723
弟子辞和尚白谢法724
谏止犯法725
五种持律725
谏作犯法725
杂法住持篇第十之二725
五种疾灭正法726
毗尼五答726
四种断事人726
持律五功德726
持律五利727
赞叹毗尼诫勿废学十法727
老病比丘畜杖络囊乞羯磨文728
僧与老病比丘畜杖络囊羯磨法728
毗尼四义728
令法久住五法728
差人行筹法729
离衣法729
僧只律二十七事讫羯磨文729
十诵律受三十九夜羯磨文729
十诵律受残夜法729
作小房法730
作大房法730
减六年卧具法730
尼白入僧寺法731
续附731
差分卧具法731
持故房与道俗经营二法731
差比丘料理房法731
一教起因缘733
二藏乘分摄733
凡例733
二五五 梵网初津八卷 清书玉述(依驹本印)733
序733
三辩定时会734
四教观深广734
八翻译传授735
九总释名题735
七宗趣通局735
五所被机宜735
六能诠体性735
(一)释经题736
(二)释人题736
(1)舍那付嘱737
1舍那发起737
(一)序分737
(三)释品题737
十别解文义737
附三教法流颂740
(2)释迦弘传741
(3)劝信受持747
(1)经家叙事750
2 释迦劝发750
(2)释尊自说751
1 十重753
第一杀戒753
(二)正宗分753
第三淫戒756
第二盗戒756
第四妄语戒759
第五酤酒戒761
第六说四众过戒761
第七自赞毁他戒762
第八悭惜加毁戒763
第九瞋心不受诲戒764
第十谤三宝戒765
2 四十八轻768
第一不敬师友戒768
第二饮酒戒770
第三食肉戒770
第四食五辛戒771
第五不教悔罪戒771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772
第七懈怠不听法戒773
第八背大向小戒774
第九不看病戒774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775
第十一国使戒775
第十二贩卖戒776
第十三谤毁戒776
第十四放火焚烧戒777
第十五僻教戒777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780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780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781
第十九两舌戒782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782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783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784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785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786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787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787
第二十七受别戒788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788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789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790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791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791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792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793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794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795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796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797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798
第四十拣择授戒戒799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802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804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804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805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806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807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807
第四十八破法戒808
(4)重劝奉行810
(5)时众欢喜810
(3)明流通益810
(三)流通分810
1 流通本戒810
(1)举所诵法810
(2)嘱流通人810
(1)赞持戒益811
3 总赞流通811
(4)结显大众奉行811
2 流通本品811
(1)遍结说心地品811
(2)总举说住世界811
(3)标明所说之法811
(2)叙学戒事812
(3)发愿度生813
跋813
凡例815
缘起815
序815
二五六 羯磨仪式二卷 清书玉编(依驹本印)815
卷上时事目录816
一先明悔过法817
二如律审戒法817
第一黑白忏摩篇817
第二半月布萨篇818
一先知净住法818
四呈罪称量法818
三上殿礼佛法818
六诫敕小众法819
七问和行筹法819
五请师升座法819
二起缘说戒法819
三净堂敷座法819
四整仪入众法819
八白时诵戒法821
九续诵大乘法821
十三集结小界法822
十四说已解戒法822
十二心念说戒法822
十难缘略说法822
十一对首说戒法822
五集白差使法823
六白行舍罗法823
四礼拜归位法823
第三受筹结夏篇823
一洒扫敷座法823
二安祥聚集法823
三次序迎请法823
六心念遥依法824
七请依止师法824
五序记腊次法824
第四依止安居篇824
一鸣椎集众法824
二拈香礼佛法824
三对首安居法824
四注明日课法824
三敷座请师法825
四集僧作办法825
二问缘索欲法825
第五悔过修净篇825
一亲临审戒法825
二具仪呈课法825
第六自恣解夏篇825
一如制采草法825
十展转忆念法826
十一一人心念法826
九难缘略说法826
五差受自恣法826
六行草敷座法826
七白僧随意法826
八遵制结示法826
七四人受衣法827
八三人受衣法827
六为僧授受法827
第七德衣授受篇827
一敷设集僧法827
二问答和白法827
三差人持衣法827
四羯磨付托法827
五张衣示众法827
三权受从衣法828
四舍尼师坛法828
二正受三衣法828
九对首受衣法828
十独受德衣法828
第八出衣遮利篇828
一净堂集众法828
二呈衣复上法828
三问答所成法828
四单白出衣法828
五严禁五事法828
六称量施衣法828
七三二独舍法828
第九舍受衣药篇828
一正舍三衣法828
五念舍应器法829
六念受应器法829
四念受坐具法829
五受尼师坛法829
六舍钵多罗法829
七受钵多罗法829
八证受三药法829
九请净施主法829
十衣药说净法829
十一尼受二衣法829
十二劝策舍衣法829
十三劝策受衣法829
第十心念舍受篇829
一念舍三衣法829
二念受三衣法829
三念舍坐具法829
八长衣说净法830
七念受三药法830
卷下非时事目录831
四先结戒场法832
五正结大界法832
三作前方便法832
第一结解诸界篇832
一预瞻标相法832
二集僧结界法832
三问答所成法833
四称量允可法833
二呈情乞假法833
六量结摄衣法833
七有缘解界法833
第二受日出界篇833
一鸣椎集众法833
四量功赏德法834
五还施亡物法834
三集僧答问法834
五警示出界法834
六对首受日法834
七听受残夜法834
八心念受日法834
九念受残夜法834
第三处分亡物篇834
一如律集众法834
二舍物与僧法834
十一四人直分法835
十二三二人分法835
十施无衣人法835
六差人处分法835
七羯磨付物法835
八示物轻重法835
九称量估价法835
(六)考察从生法836
(七)屏除小罪法836
(五)问答所成法836
十三心念取物法836
第四与覆藏行篇836
一与但覆藏羯磨836
(一)露罪方便法836
(二)鸣椎集众法836
(三)呈白犯缘法836
(四)乞允羯磨法836
(十)白僧行行法837
(十一)论防八事法837
(九)夺五七事法837
(八)僧与羯磨法837
第五与摩那埵篇838
一与无覆摩那埵羯磨838
(二)无覆本日治法838
(十二)布萨白僧法838
(十三)白僧停行法838
(十四)代白停行法838
(十五)白僧起行法838
二与覆藏本日治羯磨838
(一)有覆本日治法838
(五)日日白僧法839
三与摩那埵本日治羯磨839
(四)白僧行行法839
二与有覆摩那埵羯磨839
(一)先白行满法839
(二)正乞意喜法839
(三)当与羯磨法839
(二)呈白行满法840
(三)求僧与法法840
(一)如律集僧法840
四与坏覆藏及坏摩那埵本日治羯磨840
第六行满出罪篇840
一与但行摩那埵出罪羯磨840
二与不坏覆藏不坏摩那埵出罪羯磨841
三与坏覆藏及坏摩那埵出罪羯磨841
(五)开导守持法841
(四)羯磨拔罪法841
(八)忏主回复法842
(九)正忏偷兰法842
(七)屏除小罪法842
四与坏覆藏不坏摩那埵出罪羯磨842
五与不坏覆藏坏摩那埵出罪羯磨842
第七忏偷兰遮篇842
一上品僧中忏842
(一)露罪集僧法842
(二)从僧乞忏法842
(三)请师忏悔法842
(四)答问所成法842
(五)白僧忍可法842
(六)检校八品法842
(六)集僧作办法843
(七)受请白僧法843
(五)从僧乞忏法843
二中品向四比丘忏843
(一)礼请忏主法843
(二)忏主白众法843
三下品对一比丘忏843
第八忏波逸提篇843
先忏畜长离衣二舍堕843
(一)乞求露罪法843
(二)知时集众法843
(三)呈白犯缘法843
(四)舍本犯财法843
(十)僧中舍堕法844
(十一)问导责心法844
(九)屏除小罪法844
(八)考察从生法844
第九忏可呵法篇845
初分别罪体法845
後舍本堕法845
(十二)即座还衣法845
(十三)有缘转付法845
(十四)经宿还衣法845
(十五)四三人忏法845
(十六)对首忏衣法845
後忏故妄语非时食二单堕845
先忏从生法845
次忏默妄语845
次除误作法846
跋846
初除故作法846
次请师悔过法846
第十忏突吉罗篇846
凡例847
序847
二五七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集二卷 清书玉笺记(依驹本印)847
纲目848
後教摄849
三所诠宗趣849
次乘摄849
一教兴因缘849
二藏乘教摄849
先藏摄849
五别解偈文850
早觉850
次释人题850
四总释名题850
初释法题850
闻钟851
著衣851
鸣钟851
出堂852
登厕852
行步不伤虫852
下单852
饮水853
五衣853
洗面853
说水853
洗净853
洗手853
七衣854
大衣854
卧具855
登道场855
礼佛856
赞佛856
供净瓶857
受食859
附供养文859
展钵859
出生860
僧跋861
三匙有节862
五观无违862
举钵862
嚼杨枝863
嗽口863
取杨枝863
洗钵863
结斋863
受?863
睡眠864
取水864
敷单坐禅864
出锡杖864
绕塔865
看病865
赞佛865
浴佛865
附戒相866
一沙弥及尼866
洗足866
剃发866
沐浴866
五德867
十数867
十戒867
二式叉摩那868
六戒868
八关斋戒869
五戒869
三优婆塞及夷869
缦衣869
缘起870
(一)标法题873
(二)标人名873
一标题873
二五八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二卷 清书玉科释 卷後皆附事义(依驹本印)873
序873
凡例873
初标名874
二释义874
1总标门名874
(三)释题义874
二释文874
(一)戒律874
2 别解戒相875
第一杀戒875
第二盗戒876
第三淫戒877
第四妄语戒878
第五饮酒戒880
第六著香花鬘戒881
第七歌舞观听戒881
第九非时食戒883
第八坐高广大床戒883
第十捉金银宝物戒884
(二)威仪886
1 总序缘起886
敬大沙门第一887
2 别列条章887
事师第二888
随师出行第三890
入众第四890
随众食第五892
礼拜第六893
听法第七894
习学经典第八894
入禅堂随众第十895
入寺院第九895
执作第十一896
入厕第十三897
睡卧第十四897
入浴第十二897
至人家第十八898
到尼寺第十七898
在房中第十六898
围炉第十五898
乞食第十九899
市物第二十一900
凡所施行不得自用第二十二900
入聚落第二十900
参方第二十三901
衣钵名相第二十四901
跋902
二五九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一卷 清书玉略释并序跋 有事义(依驹本印)905
凡例917
礼佛大忏悔文917
序917
二六○ 大忏悔文略解二卷 清书玉略解(依驹本印)917
一题目919
二集人919
(一)赞礼920
(二)发心920
三入文920
2通别二号921
通号921
1 无尽三宝921
(三)皈依921
别号 初、五十三佛922
二、三十五佛922
(四)忏悔927
1 长文927
(五)发愿929
1 正发行愿929
2 重颂929
2 结愿无尽932
跋933
缘起935
凡例935
图像935
二六一二部僧授戒轨范二卷 清书玉记(依驹本印)935
二鸣椎集众法936
一净坛敷座法936
授本法尼戒具十八法936
三僧中请师法937
六升坛白众法938
七请慈加护法938
五赞礼三宝法938
四祝延圣寿法938
十差教授师法939
十一教授师出众问难法939
九僧集约界法939
十四戒师单白法940
十五正问难遮法940
十三从僧乞戒法940
十二白召入众法940
十六开道发心法941
十七正授戒体法941
正授本法尼大戒具十八法942
一先陈乞戒法942
十八本法尼往大僧中受戒法942
三鸣椎集众法943
四正明请师法943
二敷设坛仪法943
七升坛白众法944
六赞礼三宝法944
五祝延圣寿法944
八请慈加护法(原书此目仍题为七)945
十一白召乞戒法946
十二单白问难法946
十僧集问和法946
十三开道发心法947
十四正受戒体法947
十六传授戒相法948
十七後说四依法948
十五示记时节法948
十八回向出坛法949
跋950
七戒师和尚问法6396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30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新文丰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24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40册
- 1987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4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14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37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1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32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33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3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16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15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23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28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21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 径山藏版 明版·嘉兴大藏经 第2册
- 新文丰出版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