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讲义 业余教育试用教材 上 1》求取 ⇩

第一章 阴阳1

第一篇 中医基础1

第二章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3

第一节 脏腑3

一、五脏4

(一)心 附:心包4

(二)肝4

(三)脾5

(四)肺5

(五)肾 附:胞宫(子宫)6

(四)大肠8

附:三焦8

(五)膀胱8

(一)胆8

(三)小肠8

(二)胃8

二、六腑8

三、内脏之间的关系9

(一)脏与腑之间的关系9

(二)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0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11

第二节 经络11

一、经络的含义与内容11

(四)治疗方面12

(三)诊断方面12

二、经络的作用12

(二)病理方面12

(一)生理方面12

三、经脉走向规律的病候13

第三节 气血津液15

一、气15

(一)气的生成及其作用15

(二)气的病征16

二、血16

(一)血的生成及其作用16

(一)津液的生成及其作用17

三、津液17

(二)血的病证17

(二)津液的病证18

第三章 病因19

第一节 六淫 附:疫疠19

一、风19

二、寒20

三、暑20

四、湿21

五、燥21

六、火(热)22

第二节 七情22

第四节 痰饮23

第三节 饮食所伤23

第四章 诊法25

第一节 望诊25

一、望神25

二、望色26

三、望形态27

四、望舌27

五、望目、鼻、口、咽、指甲30

六、望指纹31

第二节 问诊32

一、问寒热32

三、问头身33

二、问汗33

四、问二便34

五、问饮食、口味34

六、问胸腹35

七、问妇科病35

八、问儿科病36

第三节 闻诊36

一、听声音36

二、嗅气味37

第四节 切诊37

一、脉诊38

二、按诊42

一、表里主证44

第五章 辨证44

第一节 八纲及八纲证候分类44

二、寒热主证45

三、虚实主证45

四、阴阳主证46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相互关系46

一、表里的辩证关系46

二、寒热的辩证关系47

三、虚实的辩证关系48

四、阴阳的辩证关系49

一、五脏辩证50

(一)心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0

第三节 脏腑辩证50

(二)肝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1

(三)脾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2

(四)肺的病证及辨证要点52

(五)肾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3

二、六腑辩证54

(一)胆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4

(二)胃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4

(三)小肠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5

(四)大肠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5

(五)膀胱的病证及辩证要点55

三、脏腑兼证及辩证要点56

一、卫气病候57

(一)风热袭表57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辩证57

(二)暑兼寒湿袭表58

(三)湿温袭表58

(四)燥邪袭表58

二、气分病候58

(一)热炽阳明58

(二)热?于肺58

(三)热结胃腑58

(四)热郁于胆58

(二)热陷心包59

(四)阴虚风动59

(三)热动肝风59

(一)热入血分59

四、血分病候59

三、营分病候59

第六章 治则61

第一节 治疗原则61

一、扶正祛邪61

二、标本缓急61

三、同病异治62

四、异病同治62

五、正治反治62

三、下法63

二、吐法63

第二节 常用治法63

一、汗法63

四、和法64

五、温法64

六、清法64

七、补法64

八、消法65

第三节 几种治法的配合应用65

一、汗下并用65

二、攻补并用65

三、消补并用65

四、寒温并用65

一、采集66

总论66

第一节 中草药的采集和种苗66

二、种植67

三、保管67

第二节 炮制与制剂68

一、炮制68

二、制剂69

第三节 中草药的作用70

一、药物的性能71

二、中药的用法72

第一章 解表药73

一、辛温解表药73

1.麻黄73

2.桂枝74

3.紫苏叶(附:紫苏梗)76

4.荆芥76

5.防风77

6.羌活78

7.藳木79

8.白芷79

9.细辛80

10.生姜81

11.葱白81

12.香薷82

13.芫荽82

15.辛夷花83

14.西河柳83

二、辛凉解表药84

1.薄荷84

2.牛蒡子84

3.蝉蜕85

4.桑叶86

5.菊花86

6.野菊花87

7.蔓荆子87

8.淡豆豉88

9.浮萍88

10.木贼89

11.谷精草89

12.葛根90

13.柴胡91

14.升麻92

第二章 泻下药93

一、攻下药93

1.大黄93

3.番泻叶95

4.芦荟97

二、润下药98

1.火麻仁98

2.郁李仁99

三、峻下逐水药99

1.牵牛子99

2.甘遂100

3.芫花101

4.大戟(附:红芽大戟)102

5.商陆(附:广东商陆)102

6.续随子103

7.葶苈子104

8.乌柏根皮104

第三章 清热药105

一、清热泻火药105

1.石膏105

2.知母106

3.栀子108

5.夏枯草110

4.淡竹叶(附:竹叶卷心)110

6.寒水石111

7.莲心112

8.芦根112

9.决明子113

10.青箱子113

11.密蒙花114

12.夜明砂114

13.熊胆115

14.青天葵116

二、清热凉血药116

1.犀角(附:牛角)116

2.生地黄117

3.玄参119

4.牡丹皮120

5.紫草121

6.白骨皮122

7.白薇122

8.银柴胡123

三、清热澡湿药123

1.黄芩123

2.黄连125

3.黄柏126

4.龙胆草127

6.?皮128

5.苦参128

7.胡黄连129

四、清热解毒药129

1.金银花(附:?)130

2.连翘(附:连翘?)131

3.大青叶(附:?)132

4.板蓝根132

5.蒲公英133

6.紫花地丁134

7.败酱草134

8.鱼腥草135

10.穿心莲136

9.金沙藤(附:海金沙)136

11.白花蛇舌草137

12.地胆头137

13.白头翁138

14.鸦胆子138

15.马齿苋139

16.白鲜皮140

17.寺茯苓(附:薇葜)140

18.贯众141

19.马勃141

20.山豆根142

21.射干143

22.土牛膝143

23.草河车144

24.金果榄145

五、清热解暑药145

1.荷叶145

1.茯苓(附:赤茯苓、茯神、茯苓皮)145

2.绿豆146

3.西瓜(附:西瓜皮)146

4.扁豆(附:扁豆花、扁豆衣、南豆花)147

第四章 利水渗湿药149

2.猪苓151

3.泽泻151

4.茵陈蒿152

5.广防已153

6.汉防已154

7.滑石155

8.薏苡仁155

9.冬瓜仁(附:冬瓜皮)156

10.木通157

11.通草157

12.灯心草158

13.瞿麦158

14.?159

15.?159

16.?160

17.车前子(附:车前草)160

18.冬葵子161

19.萆?162

20.金钱草163

21.赤小豆164

22.半边莲165

23.玉米须165

第五章 祛风湿药166

1.独活167

2.秦艽167

3.威灵仙168

4.海桐皮169

5.木瓜169

6.蚕砂170

7.五加皮171

8.苍耳子172

9.桑枝172

10.狶莶草173

11.络石藤173

12.石楠藤174

13.海风藤174

14.清风藤175

15.千年健175

16.鹿衔草176

17.寮刁竹176

18.虎骨177

20.乌梢蛇178

19.白花蛇178

21.蛇蜕179

22.半枫荷179

23.宽筋藤180

24.松节180

第六章 ?祛?药181

1.附子(附:乌头)181

2.干姜(附:炮姜)183

3.肉桂185

4.吴茱萸186

6.丁香187

5.川椒(附:椒目)187

7.小茴香188

8.高良姜188

9.豆豉姜(附:毕?茄)189

10.荜拔189

11.胡椒190

第七章 芳?化湿药191

1.藿香191

2.佩兰192

3.厚朴(附:厚朴花)192

4.苍术193

5.白豆蔻(附:豆蔻壳、花)194

7.草果195

6.草豆蔻195

8.砂仁(附:砂仁壳)196

第八章 理气药197

1.陈皮(附:橘红、橘络、橘核、橘叶、橙皮)198

2.青皮199

3.大腹皮200

4.枳实(附:枳壳)200

5.香附201

6.木香202

7.乌药203

8.沉香204

10.薤白205

9.檀香205

11.佛手(附:佛手花、香橼皮)206

12.素馨花206

13.玫瑰花207

14.川楝子207

15.荔枝核(附:荔枝肉)208

16.柿蒂(附:柿霜饼)209

第九章 理血药210

一、止血药210

1.蒲黄210

2.仙鹤草211

3.三七212

4.白芨213

6.地榆214

5.大蓟(附:小蓟)214

7.槐花米(附:槐角)215

8.茜草根216

9.侧柏叶217

10.艾叶218

11.伏龙肝219

12.血余炭219

13.降香220

14.藕节220

15.莲房220

17.花蕊石221

16.陈棕炭221

18.紫珠草222

19.白茅根(附:茅花)222

20.牛角腮223

二、活血药223

1.川芎224

2.丹参226

3.鸡血藤227

4.毛冬青228

5.延胡索229

6.郁金230

7.姜黄231

8.益母草(附:茺蔚子)232

10.凌霄花233

9.泽兰233

11.月季花234

12.腊梅花234

13.丝瓜络235

14.赤芍235

15.桃仁236

16.红花(附:藏红花)237

17.莪术239

18.三棱240

19.乳香240

20.没药241

21.牛膝242

22.王不留行243

23.路路通244

24.刘寄奴244

25.落得打245

26.自然铜245

27.血竭246

28.苏木246

29.急性子(附:凤仙花)247

30.五灵脂248

31.瓦楞子248

32.穿山甲249

33.水蛭249

34.土鳖虫250

35.山羊血250

1977《中医学讲义 业余教育试用教材 上 1》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1977 云南中医学院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