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基本知识讲义 下 初稿》
作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师范学校训练部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31 |
出版时间 | 195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825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八章 农民问题1
第一节 工农联盟1
一、工人阶级与农民劳动群众结成战斗联盟的重要意义1
二、工人阶级与农民劳动群众结成战斗联盟的基础5
三、工人阶级在工农联盟中必须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7
第二节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11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对农民的政策12
二、我国过渡时期中的工农联盟15
第九章 民族殖民地问题24
第一节 民族和民族运动24
一、什麽是民族24
二、民族、民族运动的产生和发展27
三、民族的消亡31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32
一、民族殖民地问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份32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34
三、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同时,必须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作坚决的斗争3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39
一、中国民族问题的情况与党在民族问题上的任务39
二、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1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模范的执行党的民族政策48
第十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50
第一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0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50
二、社会意识的阶级性58
第二节 社会意识对於社会发展的反作用60
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60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发展的空前伟大作用63
第三节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思想水平65
第十一章 基础与上层建筑69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构造——基础与上层建筑69
一、基础的定义69
二、上层建筑的定义71
第二节 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72
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72
二、上层建筑对基础的反作用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基础与上层建筑79
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巨大特殊作用79
二、我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81
第十二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86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86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86
二、无产阶级及一切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的伟大作用91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95
一、先进的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95
二、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98
三、工人阶级革命领袖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98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中央领导机关是人民群众的集体领袖102
五、正确估计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反对夸大个人作用和盲目崇拜个人的思想104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109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109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共同特徵109
二、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不同特徵110
第二节 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途径115
一、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115
二、消灭城市和乡村间的重大差别的途径117
三、消灭脑力和体力劳动间的重大差别的途径122
四、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原则过渡125
1955《马列主义基本知识讲义 下 初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专题讲座 初稿
- 1956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出版
-
- 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
- 1984.11
-
-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知识讲话
- 1984
-
- 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问答
- 中共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委员会党校;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政治部宣传处等翻印
-
-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 试用本
- 197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
-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 初稿 下
- 1960
-
-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 征求意见稿
- 1979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
- 1973
-
- 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讲义 初稿
- 1960 湖北大学
-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初稿
- 广东省高等院校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读本
-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马列主义基础知识概说
- 198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
- 195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