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与文学》
作者 | (美)戴维·霍伊著;张弘译 编者 |
---|---|
出版 |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7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130149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78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前言1
导论1
第一章有效性与作者意图:14
赫尔席阐释学批判14
一、意义和“意指”17
二、作者的意图35
三、意义和意识49
第二章理解的性质:58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58
一、阐释学的两个对立概念60
二、客观性的局限68
三、理解、诠释和应用72
四、理解和“良知”77
五、理解和语言86
六、超越相对主义?97
第三章本文和上下文104
一、写作的间离:109
德里达的无底棋盘109
二、固有和指涉:121
里柯尔的阐释学拱形结构121
三、适用性127
四、诠释的历史性135
第四章真理和批评143
一、艺术的历史性146
二、阐释的和超验的真理:152
卡尔—奥托·阿佩尔152
三、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争论167
四、小结:作为批判的阐释学184
第五章赫尔墨斯和克里奥188
一、文学史:悖论还是规范?188
二、超越历史主义?191
伽达默尔反对巴尔特202
三、 “历史还是文学?”——202
四、历史和文学本文的共同性质210
五、阐释学和实践批评。216
姚斯、斯泰格尔、里法特216
雷和费希216
六、现代性的悖论:230
哈罗德·布鲁姆230
七、文学史和诠释循环:240
提要性说明240
注释244
索引263
译后记286
1988《阐释学与文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戴维·霍伊著;张弘译 1988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
- 1993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
- 1987
-
- 胡风论 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
- 199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
-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文艺心理阐释
- 1989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
- 199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意识与批评 现象学、阐释学和文学的意思
- 1988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东亚:经济、政治与文化阐释
- 1999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艺术现象的符号 文化学阐释
- 198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免疫阐释
- 1992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 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
- 1995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