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东欧关系 1945-1991》
作者 | 王乃禧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2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902549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1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解放者”和“被解放者”——苏东关系的形成和巩固(1945~1955)1
第一章苏东关系的历史基础4
一、割不断的恩怨:苏东关系的历史渊源4
二、患难与共——二战期间的苏东关系11
三、雅尔塔体系形成:苏东关系定格15
第二章苏东合作关系的初步形成26
一、斯大林的战略构想:东欧屏障26
二、苏联和东欧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33
三、向心力和离心力:制约苏东关系的几个要素37
第三章美苏对抗后苏东关系的扭曲46
一、“冷战”中诞生情报局46
二、苏南关系的破裂56
三、向苏联“看齐”运动69
第四章苏东同盟的巩固79
一、经互会的成立和初期活动79
二、第一次柏林危机:民主德国的成立87
三、华沙条约的建立及其组织机构96
第二编“老大哥”和“小兄弟”——苏东关系的动荡和调整(1955—1965)104
第五章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与苏南和解107
一、苏联对外战略及其政策的调整107
二、苏南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几起几落117
三、欧洲共产党情报局的解散及其影响133
第六章波匈事件和苏东关系的动荡138
一、波兰事件与波苏关系138
二、匈牙利事件和匈苏关系149
三、其他东欧国家离心倾向的发展158
第七章苏联控制东欧的新措施165
一、四个双边条约和苏联的军事控制165
二、经互会推行“超国家计划”168
三、柏林危机与柏林墙178
第八章阿尔巴尼亚——“第二个造反者192
一、战后阿苏关系的发展192
二、阿苏矛盾的由来198
三、阿苏关系彻底决裂206
第九章罗马尼亚——代价不大的独立217
一首次胜利:苏军撤出罗马尼亚217
二、公开独立:1964年罗共《四月提纲》227
三、针锋相对:罗对抗苏联霸权主义234
第三编“大家长”和“小伙伴”——勃列日涅夫主义阴影笼罩下的苏东关系(1965~1984)245
第十章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248
一、改革与偏离:“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的特点248
二、干涉和入侵:从德累斯顿会议到华约5国入侵258
三、反抗和屈从:“正常化”与改革的夭折266
第十一章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形成及其贯彻281
一、勃氏“新发明”:“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和“社会主义大家庭论”281
二、经互会:“经济一体化”286
三、华沙条约的“军事一体化”和对外政治合作298
第十二章70—80年代初苏东关系的基本格局307
一、东欧与苏联国家关系的三种类型307
二、东欧8国间纵横交错的矛盾结构330
三、民间和持不同政见者的抗苏运动336
第四编“西纳特拉”和“作乱魔怪”——苏东关系的剧变和转换(1985—1991)345
第十三章戈氏“新思维”及其初期影响348
一、苏联对外“新战略”和“新思维”348
二、在1955年的起点上起跑:苏南确立新关系358
三、在1956年的终点上加速:对波匈放开缰绳364
第十四章东欧的剧变和苏东关系的大动荡371
一、打开潘朵拉之盒后:1989年东欧六国风暴371
二、“西纳特拉主义”:苏联在东欧全面退却378
三、两德统一:东欧不复存在384
第十五章苏联剧变和苏东同盟的解体392
一、在东欧冲击波下:苏联加速动荡和解体392
二、没有意想到的结局: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401
后记411
1993《前苏联东欧关系 1945-1991》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乃禧等主编 1993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东欧和苏联之间
- 1979 七十年代杂志社
-
- 苏联东欧风云录
- 1990
-
- 苏联东欧风云录
- 1990
-
- 苏中关系 1945-1980
- 1982
-
- 苏联的远东关系
- 1948
-
- 苏联东欧风云录
- 1990
-
- 苏联东欧风云录
- 1990
-
- 苏联东欧演变探究
- 1993
-
- 苏联东欧价格资料
- 1985
-
- 苏联东欧大事记
- 1990
-
- 国际关系与苏联对外政策 1939-1945
- 1955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