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实用针灸学》求取 ⇩

第一章 经络总论1

一、对经络应有的认识1

二、经络的含义(定义)4

三、经络的具体分类5

四、十二经脉的命名6

五、十二经脉名称的含义6

六、十二经的分布规律7

七、十二经的表里关系8

八、十二经流注次序9

(一)十二经流注总趋势9

(二)十二经运行总示意图(十二经脉流注次序)11

(三)经脉运行十二字歌12

九、人体气血运行规律12

十、经络的作用(功能)14

第二章 经络各论16

一、十二经脉16

(一)手太阴肺经16

(二)手阳明大肠经22

(三)足阳明胃经27

(四)足太阴脾经34

(五)手少阴心经38

(六)手太阳小肠经42

(七)足太阳膀胱经46

(八)足少阴肾经51

(九)手厥阴心包经57

(十)手少阳三焦经60

(十一)足少阳胆经65

(十二)足厥阴肝经71

二、奇经八脉76

(一)督脉77

(二)任脉81

(三)冲脉83

(四)带脉87

(五)阴维脉89

(六)阳维脉89

(七)阴跷脉91

(八)阳跷脉92

三、十五络(别络)96

第三章 腧穴总论102

一、腧穴的分类102

二、腧穴的作用102

三、腧穴的命名103

四、腧穴的定位105

五、特定穴108

(一)原穴、络穴、郄穴108

(二)俞穴、募穴110

(三)八会穴111

(四)八脉交会穴111

(五)五输穴113

六、选穴法116

七、配穴法116

第四章 刺灸法118

一、刺法118

二、灸法129

附:拔罐法130

第五章 腧穴各论132

一、手太阴肺经穴132

中府132

云门133

天府133

侠白133

尺泽134

孔最135

列缺135

经渠137

太渊137

鱼际137

少商138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140

商阳140

二间140

三间141

合谷141

阳溪143

偏历144

温溜144

下廉144

上廉145

手三里146

曲池147

肘髎147

手五里148

臂臑149

肩髃149

巨骨150

天鼎150

扶突151

禾髎152

迎香152

三、足阳明胃经穴154

承泣154

四白154

巨髎154

地仓155

大迎155

颊车155

下关156

头维157

人迎157

水突157

气舍158

缺盆158

气户159

库房159

屋翳160

膺窗160

乳中160

乳根161

不容161

承满161

梁门162

关门162

太乙162

滑肉门163

天枢164

外陵164

大巨165

水道165

归来165

气冲166

髀关166

伏兔167

阴市168

梁丘168

犊鼻168

足三里169

上巨虚170

条口170

下巨虚171

丰隆171

解溪172

冲阳173

陷谷173

内庭173

厉兑174

四、足太阴脾经穴175

隐白175

大都176

太白176

公孙177

商丘177

三阴交177

漏谷179

地机179

阴陵泉179

血海180

箕门181

冲门182

府舍182

腹结182

大横183

腹哀184

食窦184

天溪184

胸乡185

周荣185

大包186

五、手少阴心经穴187

极泉187

青录187

少海187

灵道188

通里189

阴郗190

神门190

少府191

少冲192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192

少泽192

前谷193

后溪194

腕骨194

阳谷195

养老195

支正196

小海197

肩贞197

臑俞197

天宗198

秉风198

曲垣199

肩外俞199

肩中俞199

天窗200

天容200

颧髎200

听宫201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202

睛明202

攒竹203

眉冲203

曲差204

五处204

承光204

通天206

络却206

玉枕207

天柱207

大杼207

风门208

肺俞208

厥阴俞208

心俞209

督俞209

膈俞210

肝俞210

胆俞210

脾俞211

胃俞211

三焦俞211

肾俞211

气海俞217

大肠俞212

关元俞212

小肠俞213

膀胱俞213

中膂俞213

白环俞216

上髎216

次髎216

中髎216

下髎217

会阳217

承扶217

殷门218

浮郄218

委阳218

委中218

附分220

魄户220

膏肓220

神堂221

譩譆221

膈关221

魂门223

阳纲223

意舍223

胃仓224

盲门224

志室224

胞肓225

秩边225

合阳225

承筋226

承山226

飞扬227

跗阳227

昆仑227

仆参228

申脉229

金门229

京骨229

束骨230

足通谷230

至阴230

八、足少阴肾经穴232

涌泉232

然谷233

太溪234

大钟234

水泉235

照海235

复溜236

交信236

筑宾236

阴谷238

横骨238

大赫238

气穴239

四满240

中注240

肓俞240

商曲240

石关241

阴都241

腹通谷241

幽门242

步廊242

神封242

灵墟243

神藏243

或中244

俞府244

九、手厥阴心包经穴245

天池245

天泉246

曲泽246

郄门247

间使247

内关248

大陵249

劳宫249

中冲251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252

关冲252

液门252

中渚253

阳池253

外关253

支沟254

会宗254

三阳络255

四渎256

天井256

清冷渊256

消泺257

臑会257

肩髎257

天髎258

天牖258

翳风259

瘈脉259

颅息260

角孙260

耳门261

耳和髎261

丝竹空261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262

瞳子髎262

听会262

上关263

颌厌263

悬颅263

悬厘264

曲鬓264

率谷265

天冲265

浮白265

头窍阴265

完骨266

本神266

阳白266

头临泣267

目窗267

正营267

承灵268

脑空269

风池269

肩井270

渊腋270

辄筋271

日月272

京门272

带脉272

五枢273

维道273

居髎274

环跳274

风市275

中渎276

膝阳关277

阳陵泉277

阳交278

外丘278

光明278

阳辅279

悬钟279

丘墟280

足临泣280

地五会281

?溪281

足窍阴282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283

大敦283

行间283

太冲284

中封285

蠡沟285

中都286

膝关287

曲泉287

阴包287

足五里287

阴廉288

急脉288

章门289

期门290

十三、督脉穴291

长强261

腰俞291

腰阳关293

命门293

悬枢293

脊中294

中枢294

筋缩294

至阳294

灵台295

神道295

身柱295

陶道296

大椎296

哑门296

风府297

脑户298

强间299

后顶299

百会299

前顶300

囟会300

上星301

神庭301

素髎301

水沟302

兑端303

龈交304

十四、任脉穴305

会阴305

曲骨305

中极306

关元307

石门307

气海308

阴交308

神阙309

水分310

下脘310

建里311

中脘311

上脘311

巨厥312

鸠尾312

中庭312

膻中313

玉堂313

紫宫313

华盖313

璇玑314

天突314

廉泉315

承浆316

十五、腧穴各论总复习317

(一)十四经穴的共性与特性317

(二)特性中的共性317

(二)穴位的双重性318

附:常用奇穴一览表318

第六章 耳针疗法325

一、耳针疗法在临床上的价值325

二、耳穴表面解剖名称328

三、耳穴分布规律329

四、耳穴探测方法329

五、探测器的制造法330

六、探测器的使用方法330

七、耳穴的分布与主治333

八、耳穴取穴原则346

九、耳针具体操作347

十、注意事项347

第七章 针灸临床349

一、内科病证349

头痛(附:三叉神经痛、脑震荡后遗头痛、鼻窦炎头痛、单纯性眉棱骨痛)349

胸痛(附:心绞痛)356

胁痛357

胃痛(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痉挛、积气)358

腹痛(附: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362

中风(附:偏枯痧)368

咳嗽(附:百日咳、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370

哮喘(附:肺气肿、肺心病)374

呕吐378

泄泻(附:小儿腹泻、霍乱吐泻)380

痢疾(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中毒性痢疾)385

淋证(附:泌尿系感染、肾结核、肾绞痛、前列腺炎、乳糜尿)388

眩晕(附:高血压、低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393

水肿(附:急性肾炎、慢性肾炎)397

消渴(附:糖尿病)401

瘿气(包括甲状腺肿、甲亢)404

遗精406

阳痿408

遗尿410

癃闭411

腰痛413

痹证415

痿证417

脚气419

二、妇科病证421

月经先期421

月经后期422

月经先后无定期423

月经过多424

痛经425

闭经426

崩漏428

带下429

阴挺432

妊娠恶阻433

子痫434

产后血晕435

产后腹痛436

胞衣不下436

乳少437

《传统实用针灸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实用针灸手册(1995 PDF版)
实用针灸手册
1995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实用针灸内科学( PDF版)
实用针灸内科学
实用神经针灸学( PDF版)
实用神经针灸学
传统实用针灸学( PDF版)
传统实用针灸学
实用针灸学( PDF版)
实用针灸学
实用针灸学( PDF版)
实用针灸学
实用针灸辞典( PDF版)
实用针灸辞典
实用新针灸学( PDF版)
实用新针灸学
实用针灸学( PDF版)
实用针灸学
实用针灸学(1984 PDF版)
实用针灸学
1984 启业书局
实用针灸学( PDF版)
实用针灸学
现代实用针灸学( PDF版)
现代实用针灸学
志远书局印行
实用针灸(1975 PDF版)
实用针灸
197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实用针灸捷钥(1998 PDF版)
实用针灸捷钥
1998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实用针灸学(1981 PDF版)
实用针灸学
1981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