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頣》
作者 | 陈郁夫著 编者 |
---|---|
出版 | 东大出版 |
参考页数 | 168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190061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77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甲 结论1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意义和价值3
一、理学、道学、宋学、新儒学3
二、儒者、新儒5
三、儒者的堕落之一——专制、功利、迷信5
四、儒者的堕落之二——佛教6
五、新儒学13
六、宋明理学的缺失14
一、生平17
第二章 周敦颐的生平与著作17
二、著作22
第三章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25
一、时代背景25
(一)新社会阶级的形成25
(二)农工商发达、经济繁荣26
(三)政治、经济方面改革有需要29
(一)纷说的厘清35
一、本体论--[无极而太极]35
乙、本论35
第四章 周教颐的天道论35
(二)[无极与太极]的正解38
(三)佐证--邵尧夫的先天易学41
二、宇宙论--[阴阳]、[五行]、[万物]42
三、人生论--[人]、[圣人]、[生死]45
第五章 周敦颐的人道论49
一、诚--天与人会通处49
(一)诚者圣人之本49
(二)圣,诚而已矣52
(三)静无动有53
(四)易简53
二、诚、神、几--圣人54
(一)诚精与神妙54
(二)几微56
三、志学60
(一)志伊尹之民61
(二)学颜子之学63
第六章 周敦颐的君道论67
一、法天67
二、君本68
三、纯心与用贤69
四、拟议69
五、礼乐70
六、慎刑70
七、势71
丙、结论75
第七章 [濂溪学]的价值与缺陷75
一、[濂溪学]的价值--精微75
二、[濂溪学]的缺陷--[远人]77
(一)主静--与[无欲]连言使人失去动力80
(二)定性--屈从专制权威使主体失去的主性84
(三)不[学]--不足以承先启后不光大文明89
第八章 [濂溪学]对后世的影响93
一、濂溪对宋代理学的影响94
(一)明道所得偏于[主静]--下开陆王一系97
(二)伊川所得偏于[定性]--下开程朱一系98
(三)朱子以<太极图说>为形上学框架100
二、濂溪对明代理学的影响103
(一)陈白沙的[主静致虚]纯走濂溪路子103
(二)阳明的[致良知]有得于濠溪而益加邃密104
(三)阳明江右弟子多得[主静无欲]之旨105
(四)明末顾宪成、刘宗周善藉濂溪学以立说108
附111
通书译释111
周敦颐年表151
主要引用书目161
重要参考书163
索引165
1990《周敦頣》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郁夫著 1990 东大出版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周一良集 第3卷 佛教史与敦煌学
- 199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无法讲述的故事
- 1992
-
- 敦化
- 昭和8.06 小林純吉
-
- 敦煌
- 1987.05 新潮社
-
- 敦煌
- 1988.10 りーち
-
- 敦煌
- 1980.06 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
- 敦煌
- 1974.12 第三文明社
-
- 敦煌
- 1960.03 講談社
-
- 敦煌
- 1965.06 新潮社
-
- 敦煌
- 1981.06 岩波書店
-
- 中島敦
- 1977.04 文泉堂出版
-
- 敦煌
- 1959 株式会社 講談社
-
- 司马敦
- 1998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