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 第1册》求取 ⇩

1. 工程地质学的目的与任务1

绪论1

2. 工程地质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4

3.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9

4. 工程地质学的实际任务及其应当研究的理论问题10

5. 苏联的工程的质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程地质学13

6. 工程地质学的分类15

7.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工程地质学发展简史。与巨大的水工建筑和农业经济建筑联系着的苏联工程地质学的三?发展及其任务。Φ.Π.萨瓦连斯基院士在工程地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16

8. 在苏联工程地质学领域内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苏联的工程地质勘查2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地质的任务26

1. 作为土的岩石。土质学的目的及其在地质科学中的地位31

第一篇 土质学31

第一讲 作为土的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31

2. 在俄国和苏联的土质学35

3. 工程地质现象的概念。土质学的分类37

4. 岩石的工程地质分类39

1. Α·Π·巴浦洛夫的分类44

2. Π.·М·齐姆巴列维奇的分类44

3. Н·Н·马斯洛夫的分类44

4. Ф·Π·萨瓦连斯基院士的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47

6. В·А·普里克隆斯基的分类57

5. И·В·波波夫的分类57

1. 生岩作用61

第二讲 土的物理技术性质形成的一般特征61

2. 岩石的产状。构造作用所起的作用67

3. 时间因素68

4. 各种不同因素对岩石强度和稳定性的综合影响68

5. 进行岩石工程地质分类和评价的岩石成分和性质的指标70

6. 工程地质研究所用岩石样品的选取77

1. 岩质和半岩质岩石样品的选取77

2. 粘土质和砂质岩石样品的选取78

1. 成因对火成岩的坚固性及稳定性的影响88

第三讲 具有牢固连结的“岩质”及“半岩质”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88

第一分讲 火成岩的工程地质特征88

2. 火成岩的分类及其一般的工程地质特征89

3. 化学矿物成分对火成岩稳定性的影响92

4. 火成岩的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问题95

第二分讲 变质岩的工程地质特征98

1. 从工程地质观点看变质作用98

2. 变质岩主要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100

3. 变质岩的工程地质研究101

1. 碳酸盐类岩石105

第三分讲 岩质和半岩质沉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105

2. 石膏、硬石膏及易溶盐112

3. 砂岩、砾岩和角砾岩112

第四分讲 岩质岩石和半岩质岩石的一般工程地质性质115

第五分讲 岩石裂隙的评价121

1. 裂隙的成因121

2. 岩石裂隙的评价124

第六分讲 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为工程地质目的的评价133

1. 一般知识133

2. 风化作用的特征137

3. 为工程地质目的对风化作用的研究148

第四讲 风化粘土质产物及其基对岩石物理技术性质的影响153

1. 一般原理153

2. 粘土质风化产物的成分及其对粘土质岩石物理技术性质形成的影响157

1. 主要粘土质矿物组的特点157

2. 粘土质矿物成分对岩石物理技术性质的影响163

3. 岩石粘土质部分的电学性质167

1. 粘土中的电动现象167

2. 双电?和电动势169

3. 胶体粒子的构造171

4. 某些风化产物的胶体粒子和结构173

4. 风化产物的雨性性状175

5. 土的吸收能力176

1. 机械吸收176

2. 物理吸收177

3. 化学吸收178

4. 生物吸收179

5. 物理化学吸收或离子交换180

6. 决定土交换能力的因素181

7. 土壤和粘土质岩石中交换阳离子的成分184

8. 交换离子成分对岩石的物理技术性质的影响186

6. 胶体的凝聚和集合体的形成191

1. 电介质的凝聚192

2. 胶体的相互凝聚192

3. 胶溶现象193

4. 粘土质岩石中的集合体类型和胶体的结构联系193

5. 关于粘土质岩石的触变概念195

第五讲 颗粒间无坚固联结的疏松岩石(疏松联结和疏松不联结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197

1. 总论197

2. 疏松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及其在评价沉积岩时的作用201

3. 疏松岩石的物质成分及其对岩石物理技术性质的影响207

1. 颗粒组成207

2. 疏松岩石按颗粒组成的分类211

3. 土的颗粒组成的测定方法215

4. 颗粒分析资料的实际意义217

5. 颗粒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218

6. 矿物成分221

7. 松散岩石的化学成分230

8. 测定物理化学的(胶体的)指标237

4. 疏松岩石中的水和气体238

1. 疏松土的基本组成部分238

3. 疏松岩石中的水及其对岩石物理技术性质的影响239

2. 疏松岩石中的气体239

5. 疏松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258

1. 土的比重259

2. 土的容重261

3. 土的孔隙度263

4. 土的湿度266

6. 测定疏松土物理性质基本指标的方法272

7. 疏松土物理状态的一些补充指标272

1. 砂的压实性和紧密度273

2. 粘土质沉积物的压实程度276

1. 粘土质土的稠度和塑性281

8. 粘土质岩石和砂质岩石与水作用时的性质和性状281

2. 粘土质岩石的粘着性288

3. 土的膨胀、崩解和收缩292

9. 土的透水性和给水度的指标293

1. 土的透水性293

2. 土的排水性307

10. 疏松土的力学性质308

1. 塑性粘土质岩石和疏松砂质沉积物的抗压强度308

2. 疏松砂质岩石的压缩311

3. 可塑性岩土质岩石的压缩312

4. 侧压力系数331

5. 非胶结砂质及粘土质岩石的抗剪强度334

6. 砂质岩石抗剪强度指标338

7. 可塑性粘土质岩石的抗剪强度指标342

8. 粘土质岩石的抗拉试验350

第六讲 疏松岩石的成因类型与综合体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简述355

1. 海相沉积355

1. 海相碎屑沉积356

2. 海相砂质沉积357

3. 海相粘土质沉积359

2. 陆相沉积361

А. 冰川杂岩362

1. 冰碛沉积364

2. 冰川沉积369

3. 近冰川静碛物374

4. 间冰碛及冰后碛375

В.陆相流水沉积376

1. 一般特征376

2. 平原河谷的冲积层379

4. 风成沉积390

3. 山区河谷冲积层和洪积层390

4. 河谷外的冲积层和洪积层391

5. 坡积层395

3. 残积层398

5. 湖泊和沼泽沉积404

1. 湖相沉积404

2. 沼泽沉积409

6.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杂岩415

1. 一般概念。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成因415

2.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物质成分423

3.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结构状态433

4.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物理、水理和力学性质435

5.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湿陷性442

6.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湿陷性的评价方法447

7. 在工程地质方面研究黄土和黄土状岩石方法的特点459

第七讲 人工土质改良(土质改良原理)464

1. 总论464

2. 道路、飞机场及运动场建筑所采用的人工土质改良的主要方法464

1. 概说464

2. 以颗粒的增补法改良土质(最优颗粒成分的土的混合物)467

3. 用有机胶结材料加固土471

4. 用矿物胶结材料加固土472

5. 用吸湿盐类的固土474

6. 土的热处理474

1. 概说475

3. 用于工业、民用、矿山和水工建筑上土的加固的主要方法475

2. 水泥胶结法478

3. 矽化法479

4. 粘土灌浆法480

5. 沥青灌浆法480

6. 化学方法481

7. 电化学方法482

8. 冻结法482

参考文献483

土质学中俄专业名词对照表493

1956《工程地质学 第1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Н·В·诺沃日洛夫著;长春地质勘探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翻译组译 1956 东北地质学院出版科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工程地质手册(1992.02 PDF版)
工程地质手册
1992.02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 上册(1979 PDF版)
工程地质学 上册
1979
工程地质学  第2册(1956 PDF版)
工程地质学 第2册
195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第1期  总第1期(1957 PDF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第1期 总第1期
1957
地质文摘  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部分  第1期(1958 PDF版)
地质文摘 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部分 第1期
1958
工程地质学(1997 PDF版)
工程地质学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1995 PDF版)
工程地质学
1995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1993 PDF版)
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
1993 北京:地震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1982 PDF版)
工程地质学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工程地质手册(1975 PDF版)
工程地质手册
197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1984 PDF版)
工程地质学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1988 PDF版)
工程地质学
1988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1988 PDF版)
工程地质学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第1辑(1975 PDF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第1辑
1975 北京:地质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1980 PDF版)
工程地质学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