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作及其配合的实证考察》
作者 | 王建国课题负责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25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3863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改革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及配合1
(一)财政政策运作1
(二)货币政策运作3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运作4
二、改革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及配合6
(一)财政政策运作6
(二)货币政策运作7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运作9
三、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作及配合的评析14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作切忌“一刀切”和“急刹车”14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还存在不自觉配合问题15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执行宏观调控过程中缺乏大致明确的分工,宏观调控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15
(四)宏观调控往往偏倚于一种经济手段,具有明显的非此即彼走极端特点16
(五)忽视国债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宏观调控功能,不利于增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力17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调控的微观基础——企业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影响调控效果18
四、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体制缺陷及困难19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体制缺陷19
(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实际困难20
五、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对策措施21
(一)深化体制改革,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21
(二)增强财政实力,强化财政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22
(三)妥善处理国有企业、财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步关系22
(四)建立凌驾于中央财政和中央银行之上的专门机构,统一协调两大政策的配合运作22
(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应协调同步22
(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有大致明确的分工,合理调整两大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配合关系23
(七)应当贯彻充分协商原则23
(八)中央银行和中央财政在金融监管上应各有侧重,密切配合24
(九)科学把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结合点24
(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密切配合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25
1998《对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作及其配合的实证考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欧洲联盟的财政货币政策
- 1999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改革出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1999年09月第1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
-
- 中外货币政策
- 1931 神州国光社
-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对话
- 1980
-
- 国际金融英语教程
- 1998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199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货币政策
- 1993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财政政策的选择
- 1997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中国货币政策论
- 199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美国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
- 1994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货币政策概论
- 199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改革出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
- 1999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