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 1983年 第3期》

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问题刘大年1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何理27

解放战争时期平分土地政策剖析王钦民54

百色起义的特点和意义吴忠才70

国民党政府的易货偿债政策和资源委员会的矿产管制 吴太昌83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的产生汪敬虞103

容閎述论袁鸿林129

义和团运动中的“假团”问题李文海158

辛亥革命期间的孙中山与法国(续篇)张振鹍175

沙俄与在华国际银行团刘蜀永185

问题讨论209

对一九二二年四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的质疑童志强周蕙209

武汉国民政府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朱培民221

关于《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象》一文写作情况的调查郑新如237

读史札记240

读孙中山致纽约银行家佚札杨天石240

《闽赣路千里》读后陈铁健243

关于一九三一年临时中央两个问题的考析 杨里昂249

堵截中央红军长征的沿江川军兵力质疑张家德250

否认“华北防共协定”的证据不足邵云瑞253

书讯255

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中国近代史书籍出版简讯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室255

一九八二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书目索引(中文部分)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260

《近代史研究 1983年 第3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