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先集 上》
作者 | (明)李开先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374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0043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闲居集之一1
四言古诗1
大河久旱而雨志喜也僖公闵雨喜雨春秋书之见其有志于民是故雨旱民命也闵喜人情也作大河1
客有问唐朝科目何如我朝者因为是诗应之1
赠武定兵备饶湖田2
五言古诗2
游山庄2
观马和之诗经图3
悯农3
纪旧事3
富村翁4
元夕4
将除服有作4
暑夜读史4
京友怪予久无书问解以是诗5
林居追忆往事5
喜得脉泉李方伯还家5
九子诗共九首有序6
李愚谷舜臣7
刘嵩阳绘7
罗念庵洪先7
吕江峰高8
熊南沙过8
唐荆川顺之8
赵浚谷时春8
王遵岩慎中9
潘春谷高9
平阳哀10
勉军士三首13
自叙13
边事 二首13
赠王南岷14
风雪中重游玉泉寺14
纪梦15
苦热15
月15
七言古诗15
寄题葛芝山藏书歌有序15
曳石歌16
杪秋村田乐17
残菊歌17
前象棋歌18
后象棋歌19
喻意21
苦热书怀21
夏日闻倭报21
国朝辅弼歌22
白发叹23
庄上曲23
寓言23
以马远松图寄寿春谷潘母24
陈翁六十寿诗泰峰父也24
从军行25
仙子跨凤图为高鹤泉乃堂庆寿题25
鱼图为马惟则秀才题26
田舍翁歌赠云峰王士登26
题瑶池春晓图寿衡王27
古镜歌27
游仙引寿南冶马济周28
思德堂有序28
海山谣寿少溪谢亚卿29
啸庵吴相士歌30
医士黄承佑歌有序30
隐居歌31
射歌31
农歌32
边报行32
说者任良歌32
宛陵山水歌赠三尹胡胡山34
赠疡医吉迁34
渔隐歌为邑人刘翦赋34
杂体诗34
宪副黄崖李公诔34
侍姬张二诔35
处士袁西野像赞35
自赞35
处士王云峰赞36
雄镇天邦赞36
?涯丁二尹像赞36
雉朝飞37
高秋思子辞37
樵妇吟五首37
车遥遥38
村女谣38
闲居集之二39
五言律诗39
罢官抵家简乔龙溪佥宪39
久雨39
归休家居病起蒙诸友邀入词社二首同韵39
冬日送乔龙山之任山西府属39
寄乐安令郭玄池40
寄巩令谢慎庵40
寄洧川令申长白40
怪石40
夹竹桃40
赠王敬夫秀才下第40
废寺41
秋夜狂吟41
贺林雄连举二子41
卢地远在山南有寺名曰云山买以避喧作诗纪实41
?辣芥41
秋冬之交雨多未为不善也诗以喜之41
计处古北口42
咏老翁 二首42
镊白42
寄题务本宗贤旌孝卷42
雨不歇43
题花封纪最43
寄赠郭似庵43
暑雨43
范张二姬弹筝43
冬夜留吴客邹太湖共酌44
闻倭寇杀伤山东民兵 二首44
山居44
游山晚归 一韵三首44
感兴 叠韵二十四首45
哭母 一韵三首48
闻朝议将调边军备倭感而有赋 一韵四首48
春日赋事 一韵九首49
地震 一韵十首50
三月念又八日同众客游危山51
答潘春谷书感赋51
哭子52
忧时事52
望远人52
村会夜归52
田间诗 三首 后二首同韵52
习静53
哀姜园53
闲居53
家居学道53
暑月夜游忆旧 一韵十四首54
暑夜口占55
积书省悟56
自壮56
忧时56
读离骚56
闻复征东兵责在无将也感而有赋 一韵五首56
伏日57
夏日即事写怀 十四首57
中伏热59
六月十五日59
立秋日作 一韵十六首59
立秋后作 一韵十四首62
南园小集63
十月朔日祭茔毕偶述64
十月望日游远庄回64
杨东江书报得女64
秋日有怀柜山田希古64
赠谢少溪 有序64
赠刘次禹秀才65
赠少庵弭来夫65
春日台集忆唐荆川 有序65
十月村居遇雨与李龙塘胡胡山马峰亭并弟继先相守数日得诗三首66
初冬感述66
寄致政梁玉庵内翰旧尝从予学66
寄崔平桥举人近从予学者67
题高廷重城南别墅墅有水碾磨及藏修室庐 二首67
送谢龙盘应贡入太学 二首67
赠王小村秀才 二首67
赠月溪温节推68
赠清渠霍克深秀才68
题世续楼 有序68
端惠王挽诗68
赠门人田子濯秀才69
赠医士王静庵69
送王绣川秀才夏月入劳山访广阳师69
寒食南庄宴李九河马南冶魏东皋李胡川黄孔村李龙塘胡胡山诸客作69
清明日雨至夜少霁已而复雨且闻祭墓回有哭声者 共二首69
谢少溪园与张柏岩夏?山共四同年赏牡丹分韵赋诗予得看字70
初夏江上送李九河携借书还邺 三首70
再同众同年在予园赏牡丹仍限韵赋诗分得?字70
赠良医李少鹤70
送罗国山还慈溪因讯陈闲山慈溪近被倭寇残害闲山独免昔年同为吏部郎有文才予尝比之陈仲众仲众名旅盖元儒之出色者也71
再用前韵怀吕东汇东汇早负才名善谈吐有胆略受知于罗峰张相国遭谗中废后以平倭有赞画功升通政使仍旧致仕予之改吏部虽遵岩王子荐之亦由吕子能听之怀之为其人非私之云尔71
贺西亭宗贤生子71
送安轩张佥宪由武定兵备升山西少参分守冀南道71
八月十三夜楼集72
游近城小园72
贝江刘凤鸣秀才喜其逢而惜其去也诗以送之时正暮秋 二首72
雨中祖居请众客陪苏雪蓑书先母墓文72
遥贺赵王寿六十岁十月初六其降辰也72
游百脉泉 一韵五首73
答远书相问73
季秋晦日作 一韵二首73
先茔冬祭毕谢陪祭诸客74
初冬夜与客赏菊74
悯老74
悯贫74
赠良医时杏庄 有序75
寒食依岩亭客兼观蹴踘秋千二戏 三首75
暮春游城东水村 四首75
春阴 二首76
春画76
春夜76
春愁77
春望77
春泛77
赠陈道人寻得其师崇阳77
杨升庵状元以草字诗见寄依韵奉答77
附升庵原诗77
送长洲主簿张子陈之任78
挽外祖翁78
挽外祖母78
齐东送外祖丧途遇大风78
携家众齐东送葬由船路回四首78
寿云峰王母79
怀许石城旧寅长79
挽林东城旧寅长79
挽旧尹祝静庵80
中秋月食 一韵二首80
书寄临桂直斋屠尚书80
挽陈东?旧刑部80
暮春回军镇道中简刘后峰80
仲夏携家过城东诸村81
怀伊钝庵 一韵二首81
赠逯小峰画士81
村况81
客不至抵暮仍具柬奉速81
庚申仲秋月复食82
谢四溟自赵府惠书与诗附使酬谢即用其韵共三首末首兼及郑虚舟82
附四溟诗82
过甯先夫墓感旧有述82
因客问述往事 有序83
赠伊钝庵 有序83
旸谷祁举人且远从予学于其避席首问勉以是诗84
静斋李儒士就学于其表兄董沄溪在章旬余日一疾不起将返葬燕门诗以挽之84
赠燕都刘西坡84
送钱塘尹张凤台84
张龙冈用谢四溟韵惠诗作此酬谢85
附龙冈诗85
有怀郭艮山通政作诗奉寄二首85
拨闷 二首85
秋千86
蹴踘86
投壶86
傀儡86
打球86
围棋87
角抵87
琵琶87
笙87
笛87
水盏 有序88
箫88
琴88
瑟88
磬89
箜篌89
画角 有序89
钟90
鼓90
胡笳90
笔策90
挽右川康太守90
冬月明水镇送右川康太守葬回暂憩玉泉寺是日晴暖91
寄石州州判逯西墅原从泺州改任91
寄莱芜旧尹曹东山91
寄浚县分教张东山 二首91
逢元颂圣 有序91
观秋千作 有序二首92
伤祭墓者92
赠蹴踘客阙美93
忆雪山刘晬甫贡士93
晒书93
寿许医93
樵夫93
述我94
画日观水上烟火次夏?山韵别有一种制造繁华不减夜间94
附?山原什94
三月十日同茗客游远村94
赠崔生有序94
寄平阳王受甫二首同官同罢官即予忆君知君亦忆予云95
怀陈平冈大参原内翰外谪历府县臬司至今官95
送太谷二尹林雄95
青门沈山人别来久矣忽承过访谈及在京旧事怆然动怀和韵二首95
附青门原什96
贺汤阴旧令张东泉入名宦祠96
挽蒋少济有序96
贺寿光县令沈时秀升任南礼部96
送东野吕中辅自浙回携新制词册再赴新乐王之招97
齐东感旧示袁甥仁有序97
齐东途中书所见97
赠诚庵张茂才97
胡胡山园看花口占97
张良策园赏菊同前韵98
林居98
辟山田为园98
解职后游禅院98
游道院98
送武城旧司训传尧急99
寄怀高熙斋户部上卿99
寄赠翟青石大中丞 二首99
再过玉泉寺赠永福长老99
赠北沙王举人99
宋帘山携书画暑月见访留饮次韵100
附帘山原诗100
客有苦寒热难消遣者问及于予予以是应之100
客有来自钧州者谈张子鱼身后事最详诗以哀之100
夜宴观戏100
骤雨101
喜晴101
园居学道101
赠卜者101
寄尹慎亭参将101
为渔一韵二首101
山水小村饯别少川张挥使102
牧童102
猎户102
逆旅病客102
蚕妇103
闰七月望夜103
退居修养偶忆旧事103
寄大司寇黄葵峰103
历下夏云峰善内养奇术喜其过访赋诗赠之103
赠邹平尹张龙池103
游客黄静斋二十年前曾携其弟相会城南园及再过则复姓为孙颇能走动公卿云104
贺临洮别驾胡少川升任南刑部员外郎104
八月念日与客夜饮104
送门人黄金溪自县教?摺州学正104
仲春邀客游远村 三首104
初冬短述105
明水镇祭康夫人因伤其夫封君子太守君末及脉泉方伯李翁105
同众友游道观夜归105
自述105
候虏信 二首106
冬日访王云峰处士106
赠署印联峰徐三府106
寄赠钝庵伊宪副致政106
虞坡杨尚书索和诗二首107
附虞坡原作107
和三渠王尚书至临潼韵107
附三渠原作108
元夕集客赏假山上莲灯108
戏赠小妓108
纪异108
送西泉李参将访道108
送汪遇野由藩司理问升任益府审理109
挽赵国主109
题西谷李藩伯卷109
送南阳府判栗太行赴任有序109
寄刘贞庵南户部109
游大冶庄追忆马义士110
挽马母金氏110
送静乐司训杨惟绩110
远村赴故旧春酌风雪中行冰途上感而有赋110
忧早旱110
村游111
十月一日祭先垅谢陪祭诸亲友111
送昝条冈由章丘训导升任安化教谕111
赠薛秀才晨111
赠赵县丞111
题思斋霍中丞祖母贞节褒扬卷 四首111
中秋候月饮于贵府至晓始散112
贺西亭中尉奉朝命建乃尊奉国将军崇孝祠落成112
送杏川田主簿升晋府典仪112
挽潜庵华吏目113
过竹川华县丞墓次忆昔病日予往候问见病势料其无生理医言数药可愈予佯许而窃笑之113
和浚谷赵中丞见赠诗韵113
附浚谷原诗113
赠渊泉张琴士113
寄致政内翰梁玉庵114
用六年前诗韵再赠玉庵114
附玉庵和诗114
挽梧冈王太守114
和沈青门赠诗韵有序114
附青门原诗115
闲居集之三116
七言律诗116
早春即事116
白云湖夜泛116
送胡丞还楚116
谷少岱赠诗次韵奉答116
送齐东黄尹升济宁州守116
足被刺伤作117
与客夜话117
戊申得子志喜117
门闻夏桂洲凶报117
赠少岱117
新春触事偶述118
中秋月118
送王杏里上京改任118
柬谢曾石塘保荐118
赠袁西野有序118
丁未除夕119
赠张云霞链师 二首119
江南倭夷作乱杀伤山东民兵 二首119
辛亥生子120
赠虞一峰道者120
见残菊作 有序120
重阳120
亡妻忌辰121
寄继内121
代内答寄121
忆张二121
咏范四121
赠张三121
送李脉泉宪长之任贵州122
镊白122
秋日观山涨122
携客登江上楼122
寄魏及斋方伯122
初冬出游123
秋日过北村123
题高秋怅离卷123
送萧通府致政124
读农桑纂辑二要有感124
送魏及斋升云南左方伯124
仲夏苦热 三首125
喜暑雨初霁125
直书所事125
客有讹传将起用予者中夜热甚不能安寝独步望月作为此诗125
闲述126
苏人郭第号五游向予索五游诗126
缺题126
游新买磨上庄126
村居秋兴 一韵十一首126
春日遣兴128
寄题李蒲汀尚书藏书楼128
用前韵寄题晁春陵藏书屋128
归田后谢招隐数君子128
孟冬河上遇罗海岳129
庄所书怀129
张顺斋鼎文冬夜月下写诗见访即席奉答129
寄御医意庵王?罢官南归129
岁暮书怀129
立春日席上喜得方城杨状元书130
守岁130
秀才马惟则丧其弟惟一诗以悼之130
上巳 三首130
赠访道芝田高翁131
端午 三首131
暑中大风雨张龙冈寄书适至131
七夕 二首131
题携妓送别图132
谢郑石南惠诗132
赠王杏里亚卿致政用旧赠诗韵132
简杨东江都御史132
崔东洲亚卿寄到中麓草堂诗如韵成二首自咏兼谢东洲云132
附东洲原诗133
孟渭泉大参自川中寄诗依韵奉答二首133
附渭泉原寄诗133
廉访使蔡白石过访奉赠诗 二首同韵133
赠镇山朱方伯过访134
寿李脉泉七十岁八月十六日诞辰134
寿谢南冈用赠脉泉诗韵134
赠马相士 有序134
赠余星士予素不喜谈命余星士恳乞赠诗不得已以此应之135
六十五岁八月二十八日生辰自寿 一韵二首135
西野袁翁寿登八秩亲友咸将往贺焉予以小诗特为之倡云135
贺亚卿霍思斋父母双寿重封 二首135
赏菊用李崆峒九日无菊诗韵136
附崆峒原诗136
赏晚菊用袁西溪十月始见菊韵136
晚菊136
移菊夜宴用荆川唐太史韵136
邀客赏菊兴犹未阑即有欲填枕明目者手采黄花将尽以诗止之不及只存绿叶依依篱落间耳用松菊乔长史题醉杨妃菊诗韵137
隐逸137
归农一韵十四首137
女有美而嫁村夫者叠前韵为诗惜之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古今事其有偶同者哉139
推美妇之意代为答诗139
劝农仍前韵139
秋夜宿水村梦觉已曙因而有作用魏太府见寄诗韵三首139
附兰川原诗140
挽悔庵张州同 三首140
挽贞庵刘郎中 一韵二首140
谢任医士 有序141
哭幼女招弟141
为郑姊丈丧事两过钓鱼台南村村久荒落鲜人烟时正初冬木叶已残而径花犹艳经由乐盘袁长史墓下怆然动怀诗末因及之141
丁卯元日142
戊辰元日142
生日病中142
旧省长许石城自南都惠诗依韵奉答142
附石城原作142
张东沙尚书寄惠芝园文集且以李太白过许久无便力报谢用石城诗韵奉怀以后俱石城韵共七十六首143
寄余姚谢汝湖亚卿143
赠郭似庵 二首143
寄罗念庵143
赠王杏里143
寄邢雉山144
赠谢少溪144
赠刘后峰144
寄翰林旧相知144
赠李脉泉145
赠雪蓑145
咏奇石145
赠田间叟 二首145
村翁145
自咏题扇面兼扇上汉唐四贤画像 三首146
赠门人罗节轩秀才146
贺蔡白石升江西右方伯兼及朱镇山左方伯146
赠少棠张举人146
赠史燕峰托苏雪蓑寄声147
戏赠少棠宠妓刘五147
诵仙学兼自嘲 二首147
书斋题壁147
知止 二首147
闲居忆友 二首148
论仙圣二学 四首148
读史偶述 二首149
自省 三首149
谢客读石函记感悟149
病中读道德经感悟150
咏仙学150
冬月祖村会客150
讥学仙之失150
咏象棋150
偶述近况 二首151
寿杨东江151
修省151
读西汉书151
皇朝颂 二首151
经过古墓有感152
归隐学道 四首152
挽李愚谷 二首152
悼岳武穆153
无题153
论仙学得失153
元日立春153
元夕 二首154
月下赠郭五游154
解嘲154
玄同之任关中怆然有感于旧游用前韵集唐诗 二首154
与客游古寺再用前韵集唐诗155
赠雪蓑155
田间四时行乐诗序155
田间四时行乐诗次韵一百首间有言及武事者亦安不忘危之意云156
田间四时行乐诗后序168
田间四时行乐诗跋 二十三篇169
中麓山人咏雪诗序178
中麓山人咏雪诗180
五言古诗一首180
冒雪游绣江寺180
七言古诗二首180
席上小雪歌180
寒雪行180
五言律诗十八首181
城南暮雪181
雪夜有客过访181
十二月七日复大雪六首181
雪夜不寐 二首182
正月七日雪夜对客作182
雪剧道逢田猎者182
春日雪宴用妓佐酒183
雪中有感183
雪后有感183
上元夜值雪183
雪晴二首183
五言排律八首184
雪184
夜坐对雪184
咏雪三首184
雪晴自幸安居忽闻海寇复炽感而有作185
雪后送岳丈王古泉由仓副使升南顿巡宰185
正月十七夜雪会185
七言律诗二十首185
喜雪三首185
画雪 三首186
夜雪 三首186
大雪画寒187
大雪夜寒 二首187
阻雪忆友187
雪中游广严寺187
踏雪188
雪中送别188
雪晴188
初春同袁王逯高四子村游归途遇雪入夜转盛188
春雪袁西野张柏岩陈泰峰夜访188
正月廿又三夜微雪189
七言排律五首189
冬至日雪189
至后复夜雪189
再雪喜而再赋二首190
大雪190
五言绝句七首190
雪中杂言三首190
值雪写怀 三首191
触雪怀古191
六言二首191
题雪191
七言绝句十二首191
至日雪韵三首191
席上雪 二首192
因雪感怀 四首192
雪中闻边报 二首192
雪霁夜寒193
清明山行值雪193
茔祭甫毕忽忆城有雅会日薄暮而雪转加自限不能赴矣即有两青衣手持邀简跽而口称众客惟散坐必待予行酒予不得已马选疾足仆用少年冲风冒雪而旋途中作为此诗至则遍呈座客193
雪中友人晚访登楼酌酒摊韵赋诗 共二首194
立春日雪 二首 有序194
立春后再雪 二首195
已未季冬大雪已而因暖成雨俗谓之夹雨带雪195
中麓山人咏雪诗后序195
咏雪诗跋 十一篇196
闲居集之四202
五言排律202
赠永阳子202
夏日游大云寺202
与李脉泉秋日游上方井寺202
秋夜书怀203
中秋书院初成诸友携酒过临将夜半始月203
自叹203
村游晚归感怀204
张林镇感旧204
乐闲204
送种植客范心堐还吴兼讯皇甫百泉204
送良医陈月山205
秋晚王公服郭子慰冯士仰见访南园松下咸称此树苍古难得予因喜而赋之二首205
贺高柏亭鸿胪得请还乡侍母206
忆前川曾给舍206
送李九河由汴梁归赵府206
赠医士郭鹿仙206
雹206
秋日游南村207
初冬村夜言怀207
同李脉泉方伯谢少溪亚卿刘后峰谏议三致政游女郎山207
答客207
自嘲208
五游郭子更号独往向予索独往诗因题其卷208
赠高泉谢方伯208
问予何所事209
秋日怀总督宣大江芳溪尚书因而自壮209
隐居209
寄胡柏泉少司马209
六月中旬重游女郎山追忆同游旧侣半已物故存者又远在一方如郭似庵皇甫百泉辈是已有所感怆作为此诗遍示新同游者210
怀大司马杨虞坡210
上致政大司马东渚陈公210
赠棋客陈国用 有序211
上卢江王211
赠何雪筠文士211
谒范文正公祠212
寿致政总督宣大大司马舜泽苏公212
赠别歌妓212
少年子张玉远谒意欲久在予讲下以试事忽动归兴时正仲冬寒甚诗以送之旧友虽多皆已成翁老见少喜是亦人之常情云213
七言排律213
与客游百花园213
叹老213
秋夜梧桐213
十六夜月214
季冬念日有事西村途中口占214
五十三岁生辰自寿214
忧世214
送棋客吴橘隐兼及吴升甫214
祷雨感应篇为莱芜杨大尹作215
贺谷少岱丧目重明215
冬至夜王凤洲宪副见访近城园中有诗相赠依韵奉答215
用前韵自述215
再叠前韵咏张良216
因衰自警216
挽云冈龚状元216
寿少岱谷知县八十岁216
村中书事一韵二首217
豫作寿藏 有序217
挽南户部刘贞庵217
挽东?魏省祭217
五言绝句218
四戒诗218
戒棋218
戒诗218
戒花218
戒思218
纪梦218
静修219
问仆219
游近城园219
感时219
十七夜219
放居219
夜宿绣江岸219
赠朱挥使嗣勋十二首219
空尘诗为华生时镇赋 三首 华善写画220
六十子诗有序220
刘近山221
马东溪221
韩野田221
王渼陂221
康对山221
李蒲汀222
何柏斋222
马溪田222
吕泾野222
陆俨山222
崔后渠222
顾未斋222
王浚川223
张东谷223
段河滨223
蔡鹤江223
马西玄223
王中川223
毛心夔223
崔岱屏223
吴颐山224
张龙湖224
沈竹东224
伦白山224
潘朴溪224
童内方225
崔东洲225
胡蒙溪225
林方斋225
罗半窗225
高苏门225
廖洞野226
左中川226
姚明山226
翁东涯226
张昆仑226
吴皖山226
李方泉226
左石?226
江午坡227
岳云石227
李石叠227
王梦泽227
袁胥台227
苏太华227
罗浯溪228
皇甫少玄228
谢与槐228
白洛原228
陈龙冈228
袁西溪228
张西?228
林东峰228
左东井229
陈方斋229
田莘野229
冯冶泉229
杜研冈229
梁默庵229
陈寒溪229
即事229
送杏里郭夫人丧途中口占230
纪遇230
高士230
寄题三溪李氏园230
交翠亭230
巢云堂230
环秀亭230
野逸堂230
六言绝句231
同陈泰峰游道院十首231
南园牡丹 六首231
七言绝句232
得新历书因成二绝句232
顷游南村行坐即为乡人所让客有疑而问之者不知予行本尊止以为年高不压职也解以是诗232
送王生还姑苏232
过张二墓232
忧旱233
古意233
即事偶成233
夏日有客相访233
题驿壁233
友有听信星命抱病干进者诗以诮之233
暑月游山前233
戏为一韵七绝句233
邑侯澍应谣234
云峰诗四首为王士登赋234
读皇甫百泉还山诗234
戏题二首234
喜闻唐荆川复官 三首235
贺夏?山以州正擢府贰 二首 末首用一字韵体235
初秋大风雨山水临城纪异 六首235
自嘲并怀邹东郭杨升庵龚云冈三太史 共四首236
惊闻朝廷火灾林下小臣恭为此诗 共六首236
寄致政大参王遵岩 二首237
赠济宁刘九 二首237
戏赠棋士吴橘隐237
赠致政司谏刘后峰 十首237
送右川康太守服满上京候补任 四首238
赠善医游客238
寄鄢陵尹张凤台 四首 原自钱塘调任238
谢上官惠历 二首239
向友人觅菊栽239
秋深村况 三首239
悔作文事239
有怀梧冈王郡守时已丧母将归239
悼中孚李养正举人239
悼亭山刘次甫上舍240
悼静泉李淑荐秀才240
悼东川李子静秀才240
悼太微张孟独比部240
悼西泉张一清主簿240
悼养新谢仲和贡士240
谢谢少溪惠鱼次谷少岱韵 五首240
即事次前韵 三十四首241
次前韵贺杨东江生子 三首243
翁见海以方岳升大中丞经过敝邑承赐拜简行急未及相会予方据韵和诗因以一首贻之聊见谢意云243
再次前韵赠刘尔愚秀才243
闻王云峰卧病仍次前韵诗以问之244
诗虽次少岱韵未有专为少岱作者特补赠 六首244
再次前韵送武城簪亭王尚贤 三首244
再次前韵寄赠武城令谢南洲244
杏里王亚卿致政抵家再借前韵为诗代候 二首245
贺谢正甫选东床未成钦赐秀才245
漫题245
谢友人惠雪梨葡萄245
僻远村舍245
奉谢杨方城寄书245
岁终寒夜有怀念庵子245
悯世偶书245
即事 三首246
冬夜赏菊及杂花次日有作246
叹时政 四首246
叹老246
家人有患瘰疬疮者良医洪石塘治之有效诗以谢之 一韵二首246
田家乐 二首247
望长白山247
醉游危山铁墓顶247
塞上曲序247
塞上曲 一百首248
塞上曲后序255
塞上曲跋 二篇256
数诗赠武定医士小峰石建寅256
赠善书门客朱云江257
经过绣江刘太守墓下 一韵二首257
审处 有序257
赠造刻漏者 有序257
李中麓闲居集后序258
跋 弭少庵258
闲居集之五259
序259
东谷孙公去思诗序259
海岱诗集序260
送陈平冈大名别驾序261
烟霞小稿序262
东村乐府序263
送黄方泉擢守济宁州序264
送陈仁斋长教汤溪序265
莱芜县志序266
奉贺李翁七十二寿序267
寿彭翁七十序268
贺太儒人段母朱氏八十寿序269
贺西楼金封君暨孺人寿同七十序270
再贺金摄山父母七十双寿序271
贺洛涯丁二尹父母七十借寿序271
遥贺西庄赵大夫七?寿序272
贺寿官张岳丈九十二岁序273
贺双溪杨公孺人时氏同封偕寿序274
贺吾潭程尹马政膺奖序275
贺东泉王二尹马政膺奖序277
赠相士刘长沙序278
贺谷少岱丧目重明序280
送西川萧通判还府序281
醉乡小稿序282
雪蓑千文序前283
赠刘门双节序284
贺郡守项减峰升井陉兵备宪副序285
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286
再贺贺洪滨奖异序287
贺沾化石尹敦奖序288
送济南府推范滹汀考满序289
贤贤小集序290
送邑令董沄溪钦承征取序290
贺总督蓟辽保定大司马兼大中丞东江杨公五十寿序292
唐荆川批选名贤策论序293
贺马母金氏八十寿序294
送平冈陈大参升任云南宪长序295
乔龙溪词序297
张小山小令序297
乔梦符小令序298
歇指调古今词序299
送训导昝条冈应山东乡试序299
陆岐泉奕世儒医赠言录序300
送兰川魏太守入观序301
送见川刘尹朝觐序302
送崖松曹典史应朝序303
吕江峰集序304
贺邑令洙滨张君抚台奖励序305
谢外科医士洪石塘序306
存友录序307
存友录后序308
追先法史录序308
存友续录序309
存友续录后序309
四世恩荣录序310
赠长教刘文江春风时雨序311
幸览编序312
幸览编后序312
贺藩吏李久夫序313
思贤集序313
贺长山尹冯通山荣膺河道奖励序314
谢龙盘回文诗序315
改定元贤传奇序316
改定元贤传奇后序317
王氏家乘序317
王氏家乘后序318
伤逝编序318
伤逝编后序318
闲居集之六320
南北插科词序320
市井艳词序320
市井艳词后序321
市井艳词又序321
市井艳词又序322
中麓拙对序323
中麓拙对后序324
山东盐运司志序325
贺马南冶七十三寿序327
送月溪温节推还莱州序328
赠张云霞诗序329
雪蓑千字文序329
贺袁西野七十三寿序330
孝廉堂序330
贺莱芜杨尹屡膺奖励序333
勒石考德集序334
西野春游词序334
重订双修揭要集序335
贺双台王国贤荣膺冠带序336
中麓续对序337
续对后序338
续对又序338
拙续对又总序339
新泰县志序339
贺泰安州守杨孔峪膺奖序341
均平首政序342
诗外微擏序343
贤贤续集序344
贤贤续集后序344
训蒙谬说序345
送州佐詹昆峰升任庐州通府序346
送虹洲秦宪副转任浙江提学序347
边华泉诗集序348
送联峰徐通府升云南顺州知州序350
再送徐通府升顺州序351
赵浚谷诗文集序351
送李县丞致仕序352
松窗寤言序353
何氏辞赋集序353
游海甸诗序354
与善录序355
与善录后序356
送云山曹宪副提学升任楚藩大参序356
贺悔庵张翁八十寿序357
送见川刘尹升任武昌二守序358
送杞令王中宇之任序359
董孟才诗集序361
事定公评序362
事定公评后序362
十朝诏令序363
广与图序365
又广舆图序367
悼内同情集序368
悼内同情集后序368
遗览编序369
遗览编后序369
张小山小令后序369
乔梦符小令后序370
府同知叶沈湖章丘署政有声诗卷序370
一朝千古集序371
一朝千古集后序372
病愈谢屏岩李医序372
病愈谢小村天茂才序373
闲居集之七375
墓志375
医学训科董君墓志铭375
四川按察司副使前吏部文选司郎中函山刘先生墓志铭376
封孺人李妻路氏墓志铭381
中顺大夫彰德府知府王公合葬墓志铭382
资善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五经博士西桥刘公墓志铭384
山西按察司佥事前监察御史龙溪乔公合葬墓志铭390
庠生李松石合葬墓志铭394
太学生东楼高君墓志铭397
处士王治祥墓志铭398
灵宝知县秋潭张公墓志铭400
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敏渭崖霍公墓志铭402
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北泉蓝公墓志铭413
亡妹卢氏妇墓志铭417
亡妹袁氏妇墓志铭419
南顿巡检古泉王君合葬墓志铭420
醒斋开处士墓志铭423
豫作乡宾西野袁翁墓志铭425
听选官高君合葬墓志铭427
煤客刘祥墓志铭429
中宪大夫思州府知府梧冈王君墓志铭430
对峰相贡士墓志铭434
奉议大夫南京户部郎中贞庵刘君墓志铭437
承德郎吏部稽勋司主事南湖李子墓志铭440
东皋魏省祭合葬墓志铭443
闲居集之八447
唐县知县冶山王君墓志铭447
屯留知县姜君合葬墓志铭449
奉议大夫衡府右长史乐盘袁公合葬墓志铭452
诰赠中议大夫王公合葬墓志铭458
端岩王君合葬墓志铭462
封太宜人先母墓志铭464
诰封宜人亡妻张氏墓志铭466
赠孺人李妻应氏墓志铭468
累赠奉直大夫吏部验封司员外郎绿原显考墓志铭470
袁母白孺人墓志铭472
大中大夫太仆寺卿愚谷李公合葬墓志铭474
累封恭人邢妻孙氏墓志铭478
通奉大夫云南右布政使脉泉李公合葬墓志铭480
郑府右长史致仕进阶朝议大夫三溪王君合葬墓志铭488
奉政大夫南京户部郎中西屿董君墓志铭494
登仕郎阳城县主簿醴泉孙君墓志铭496
南冶马义士合葬墓志铭500
中宪大夫保定府知府右川康君墓志铭502
南京户部主事夹谷孙君墓志铭504
云峰王处士墓志铭508
对荆孙照磨墓志铭511
淑媛弭氏墓志铭512
儒林郎代州同知悔庵张君墓志铭514
通议大夫南京工部右侍郎杏里王公合葬墓志铭516
闲居集之九521
墓表521
处士张公配刘氏墓表521
先大父处士墓表523
敕赠安人项母周氏墓表524
封文林郎监察御史双溪杨公暨配太孺人时氏墓表525
听选官高君墓表530
行状531
西?举人张君行状531
镇抚李继孜行状535
传540
张寿翁传540
潘春谷传541
怀朴康君传545
宋素卿传547
温母常氏还金传549
亡妻张宜人散传551
湖东费相国传551
东谷张先生传558
袁西溪传565
泾野吕亚卿传566
溪田马光禄传575
中川王亚卿传577
闲居集之十579
昆仑张诗人传579
蒲汀李尚书传581
雪蓑道人传584
瞽者刘九传585
老黄浑张二恶传586
对山康修撰传593
渼陂王检讨传597
李崆峒传602
何大复传607
后冈陈提学传610
江峰吕提学传612
遵岩王参政传616
荆川唐都御史传621
云广洪都御史传628
康王王唐四子补传633
闲居集之十一643
记643
重修济南府治记643
后知轩记644
竹隅季大夫德政碑记645
重修三官庙记646
莱芜县王许村重修玉皇庙记647
介休侯氏祠堂记648
长山尹温公生神碑记649
博兴县儒学重修文庙记651
临朐县重修儒学记653
武城县重修儒学记654
章丘县重修庙学记656
尊藏诰敕楼记657
心南楼记658
藏书万卷楼记658
注目楼记659
三宜楼记659
平楼记660
待月楼记660
四望楼记660
长春楼记661
近济楼记661
连璧楼记661
肩埠楼记662
览胜楼记662
是亦楼记662
夙兴楼记663
场圃楼记663
二用楼记663
河上楼记664
爱莲楼记664
壤白楼记664
探涨楼记664
逍遥楼记665
西成楼记665
烟楼记665
有年楼记666
延客小厅记667
中麓书院记667
我灵台记669
洨滨书院记670
张氏迁茔记672
姜烈妇杨氏碑记673
原性堂记676
水风卧吟楼记678
游龙藏洞记679
忆游南内记682
章尹董沄溪祠堂记685
江楼钱公祠堂记686
脉泉李方伯祠堂记687
巡抚朱镇山祠堂记688
跋语689
情京赋跋689
泰山赋跋690
跋宋元扇面诗书卷690
跋伯牙鼓琴图690
跋广川书跋690
淳化帖跋691
荆川诗卷跋692
雪蓑效禹碑字跋692
越绝书跋693
杨氏暨侍婢死节事跋693
邢尹善政录跋693
跋大公集跋694
幸览编跋695
闲居集之十二696
杂文696
钝庵赵尹征粮受奖帐文代佐贰作696
浚渠私说697
颜神事宜698
足前未尽702
苏息民困或问704
足前未尽710
白云湖子粒考715
漯议717
居丧杂仪720
祭文721
祭袁良玉处士文721
祭鲁太妃文721
家堂春祭文722
家堂秋祭文722
祭同年杨子襄行人文723
祭鹅湖费相国文724
祭萧一泉县尹文725
祭王梧峰表弟文725
祭李南湖主事文726
祭高翁承慧文726
祭卢省祭克敬文727
祭逯处士天泽文727
祭外祖母吕氏文728
祭程尹母张氏文728
祭岳丈张寿官文729
焚黄祝文代谢少溪作729
祭王外祖驿丞文730
祭封御史双溪杨翁配太孺人时氏文730
祭先母太宜人文731
祭亡妻张宜人文732
祭南冶马济周文732
祭愚谷李太仆文733
祭龙冈张母太淑人文733
祭右川康太守文733
祭脉泉李方伯文734
祭岳丈王古泉巡检文734
祭右川康母太安人文735
祭东里祖母陈氏文735
再祭岳丈王古泉文736
祭峰亭马母氏金氏文736
祭夹谷孙主事文736
祭云峰王士登文737
祭处士安国泰文737
祭贞庵刘郎中文738
预祭西野袁翁文738
祭张尹乃尊玉泉翁文738
祭周府昆仑奉国将军文739
祭霍秀才妻刘氏文739
祭贤?王母杨氏文740
祭龙冈张尚书文740
祭内兄张德浴文741
祭张典史母王氏文741
祭悔庵张州同文741
祭妹丈袁一新吏目文742
祭东?魏省祭文742
祭梧冈王太守文743
《李开先集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明)李开先著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考
- 198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李延平集 上
- 1866
-
- 李敬文集 上
- 1998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侠盗李开府 上
- 199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李开先传略
- 198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