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卫生基本数据手册》求取 ⇩

目 录3

一、 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篇3

1.1 安全规程与标准3

1.1.1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3

1.1.2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一览表3

1.1.3我国1980~1995年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目录汇编9

1.1.4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公约一览表21

1.1.5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建议书一览表24

1.1.6 日本以劳动安全卫生法为中心的法令体系26

1.1.7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体系表27

1.1.8德国安全法概要表29

1.1.9香港安全健康法规汇总表30

11.10台湾劳工安全卫生法规体系表31

参考文献31

1.2.1.1系统安全大纲编制要点32

1.2.1系统安全分析32

1.2 系统安全与事故预防32

1.2.1.2实现系统安全的措施33

1.2.1.3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关键34

1.2.1.4各种能量伤害实例34

1.2.1.5杜邦公司的FMEA表式35

1.2.1.6美国危险概率分级35

1.2.1.7事故概率分级35

1.2.1.8人的错误分析的主要内容及目的36

1.2.1.9灾害事故的原因和对策36

1.2.1.10安全生产三十六计37

1.2.1.11行为抽样随机时间表38

1.2.2事故统计分析39

1.2.2.1故障树分析符号39

1.2.2.2本世纪美国意外事故统计40

1.2.2.3世界各国道路机动车事故状况42

1.2.2.4三种控制图的控制线方程43

1.2.2.6美国各种事故死亡情况44

1.2.2.5近20年全球民航事故数据44

1.2.2.7美国1980~1992年公共交通事故死亡数据45

1.2.2.8英日两国部分行业的FAFR值45

1.2.2.9 NSC社会容许行业死亡率46

1.2.2.10美国各类行业死亡率安全指标46

1.2.2.11美国各行业的负伤安全指标47

1.2.2.12 英国工厂的FAFR值47

1.2.2.13英国工厂的危险率47

1.2.3.2工伤事故受伤部位分类48

1.2.3.3工伤事故受伤性质分类48

1.2.3 事故管理48

1.2.3.1工伤事故分类与代码48

1.2.3.4工伤事故致害物分类49

1.2.3.5工伤事故起因物分类50

1.2.3.6工伤事故伤害方式分类50

1.2.3.7工伤事故不安全状态分类51

1.2.3.8工伤事故不安全行为分类52

1.2.3.10工伤骨折损失工作日换算表53

1.2.3.9工伤截肢或完全失去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表53

1.2.3.11工伤功能损伤损失工作日换算表54

1.2.3.12美国永久性局部丧失劳动能力时间(工日)损失计算表56

1.2.3.13美国西部电气研究所事故原因分类57

1.2.3.14日本事故类型分类58

1.2.3.15事故直接原因分类分组60

1.2.3.16日本事故起因物分类60

1.2.3.17 日本运输机械制造厂的事故原因分类66

1.2.3.18事故经济损失分类69

参考文献69

1.3安全人机系统70

1.3.1 人机系统基本数据70

1.3.1.1成年男性标准头型尺寸70

1.3.1.2成年女性标准头型尺寸71

1.3.1.3我国人体尺度的均值和标准差72

1.3.1.4人体主要尺寸(男)72

1.3.1.5人体主要尺寸(女)73

1.3.1.7立姿人体尺寸(女)74

1.3.1.6立姿人体尺寸(男)74

1.3.1.8坐姿人体尺寸(男)75

1.3.1.9坐姿人体尺寸(女)76

1.3.1.10人体水平尺寸(男)77

1.3.1.11 人体水平尺寸(女)78

1.3.1.12人体头部尺寸(男)79

1.3.1.13足部尺寸(男)79

1.3.1.15足部尺寸(女)80

1.3.1.14人体头部尺寸(女)80

1.3.1.16手部尺寸(男)81

1.3.1.17 中国六大地区男性人体数据81

1.3.1.18手部尺寸(女)82

1.3.1.19 中国六大地区女性人体数据82

1.3.1.20立姿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男)83

1.3.1.21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男)83

1.3.1.22立姿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女)84

1.3.1.23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女)84

1.3.1.25男子尺寸项目推算表85

1.3.1.24坐姿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男)85

1.3.1.26坐姿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女)86

1.3.1.27女子尺寸项目推算表86

1.3.1.28与作业有关的工作岗位尺寸87

1.3.1.29操纵杆柄部基本尺寸数据87

1.3.1.30操纵手轮设计尺寸87

1.3.1.31带矩手轮和转向把的手柄基本尺寸数据88

1.3.1.32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限值88

1.3.1.33扳钮开头柄部基本尺寸数据88

1.3.1.34操纵杆最大作用力限值88

1.3.1.35手轮、转向把和曲柄的最大作用力限值89

1.3.1.36扳钮开关的作用力数据89

1.3.1.37脚控操纵器的作用力数据89

1.3.1.38按钮式和按键式开关的作用力数据90

1.3.1.39旋钮的操作力矩数据90

1.3.1.40常用机床占用面积表90

1.3.1.42生产车间工作面上的最低照度值91

1.3.1.41踏板适宜用力表91

1.3.1.43设备、用具与身高比例92

1.3.1.44各种听觉报警显示的性质与特点92

1.3.2作业环境与人体疲劳93

1.3.2.1 我国有代表性的成年男女单件服装的隔热值93

1.3.2.2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93

1.3.2.3我国部分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94

1.3.2.4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等于或高于30 ℃的地区高温作业分级94

1.3.2.5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小于30℃的地区高温作业分级95

1.3.2.6体力劳动强度相关因素数据95

1.3.2.7体力搬运重量限值95

1.3.2.8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96

1.3.2.9各种不同区域作业和活动的照度范围96

1.3.2.10光源的色表分组96

1.3.2.11人在不同劳动状态下的呼吸状况96

1.3.2.15高温作业者体温分布97

1.3.2.14气温对人体温度的影响97

1.3.2.12人在不同劳动强度情况下所需氧气量97

1.3.2.13我国正常人的基础代谢率97

1.3.2.16高温作业者心率分布98

1.3.2.17工效与温度、湿度、风速的关系98

1.3.2.18各种感觉的适应刺激和识别特征98

1.3.2.19感觉通道的特性比较99

1.3.2.20运动器官与感知时间99

1.3.2.21各种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99

1.3.2.24人的感官对各种感光道的反应时间100

1.3.2.22视距与字符高度表100

1.3.2.23视距与仪表刻度线长度表100

1.3.2.25人对复合刺激的反应时间101

1.3.2.26全身垂直振动对工作能力的影响101

1.3.2.27不同温度环境的主诉症状和生理反应102

1.3.2.28全身低温和高温可耐限度与水气分压和气速的关系102

1.3.2.29全身横向(前后)及其他振动对工作能力的影响103

1.3.2.30不同高温条件下的热惊厥出现率103

1.3.2.33浸于低温水中的主诉可耐时间104

1.3.2.31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劳动的矿井救护人员的最大可耐时间104

1.3.2.32达到虚脱的全身热暴露时间104

1.3.2.34不同深部体温的临界症状105

1.3.2.35元件或产品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105

1.3.2.36不同低温条件的主诉感受106

1.3.2.37常用的失效后果严重等级的划分表106

1.3.2.38起重机失效重要度表106

1.3.2.39失效概率分级表107

1.3.2.40起重机的容许失效概率表107

参考文献107

1.4 个 体 防 护108

1.4.1 防尘用品108

1.4.1.1各型简易式防尘口罩的物理性能108

1.4.1.2 自吸式防尘口罩塑料部位性能指标108

1.4.1.3各型复式防尘口罩的物理性能109

1.4.1.4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性能指标109

1.4.1.6 国内外防尘口罩阻尘效率标准110

1.4.1.5 防尘呼吸器主要品种和结构110

1.4.1.7 自吸式防尘口罩橡胶部位性能指标111

1.4.1.8国内外防尘口罩呼吸阻力标准111

1.4.1.9国产过滤式防尘口罩等级和使用条件112

1.4.1.10根据粉尘浓度选择防尘口罩112

1.4.2防毒用品113

1.4.2.1 防毒用品的分类113

1.4.2.3防毒面具的规格114

1.4.2.2 国产过滤式防毒面具种类和作用条件114

1.4.2.4防毒面具主要部件材料的理化性能参考数115

1.4.2.5 防毒面具的性能指标115

1.4.2.6 防毒面罩的阻力值规定116

1.4.2.7滤毒罐对空气流的阻力规定116

1.4.2.8带滤烟层滤毒罐的烟雾透过系数规定116

1.4.2.9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分类116

1.4.2.10国产面罩性能数据表117

1.4.2.11滤毒罐的防毒性能118

1.4.2.16国产化学氧呼吸器规格120

1.4.2.15分式防毒衣规格120

1.4.2.12 59型头罩选配表120

1.4.2.14连式防毒衣规格120

1.4.2.13 72型头罩选配表120

1.4.2.17国产密闭循环式氧气呼吸器规格121

1.4.2.18氧气呼吸器规格121

1.4.2.19空气呼吸器规格121

1.4.2.20过滤式自救器规格121

1.4.2.21隔绝式自救器规格122

1.4.2.22 自救器的类型和防护特点122

1.4.3 防噪用品123

1.4.3.1耳塞按声衰减性能分类123

1.4.3.2耳塞塑料、橡胶及橡塑材料物理性能要求123

1.4.3.3耳塞的声衰减量要求123

1.4.3.4耳罩声衰减量要求…………………………………………………………………………(123 )1.4.3.5软盔式防噪声帽的隔声值123

1.4.4.3绝缘橡胶制品的机械性能124

1.4.4.2绝缘用品定期复验防电性能124

1.4.4.1 绝缘用品的机械性能124

1.4.4 防电用品124

1.4.4.4皮安全鞋的强度要求125

1.4.4.5带电作业屏蔽服性能试验时的试验电压标准125

1.4.4.6脚部电阻值125

1.4.4.7国内各种服装的带电量125

1.4.5 防高温和强光用品126

1.4.5.1从事红外线作业选用遮光色号参考表126

1.4.5.2 白帆布工作服的隔热效能126

1.4.5.3各种遮光镜片表面光洁度要求127

1.4.5.4ISO防护眼镜的透过率标准127

1.4.5.5铝膜隔热布的隔热效能128

1.4.5.6铝膜布隔热服规格128

1.4.5.7 白帆布衬呢工作服的隔热效能128

1.4.5.8焊接滤光片透过率性能要求129

1.4.5.10护目镜各遮光号的适用范围130

1.4.5.11焊接面罩尺寸130

1.4.5.9焊工防护眼镜遮光片选用表130

1.4.6 防酸碱用品131

1.4.6.1各种合成纤维的耐酸性能131

1.4.6.2聚氯乙烯薄膜服的规格131

1.4.6.3橡胶耐酸服的规格132

1.4.6.4橡胶耐酸碱靴物理机械性能132

1.4.6.5耐酸碱皮鞋性能指标133

1.4.6.6耐酸碱胶靴性能指标133

1.4.6.7耐酸碱塑料模压鞋性能指标133

1.4.7防机械外伤和脏污用品134

1.4.7.1各种布料的物理机械性能134

1.4.7.2工作服的针距密度134

1.4.7.3白纱手套的规格质量135

1.4.7.4护肘和护膝规格135

1.4.7.5防角膜异物伤眼镜规格135

1.4.7.7作业条件与手套的形状及其材料136

1.4.7.6工作服规格的测量方法136

1.4.8 防水用品137

1.4.8.1防水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137

1.4.8.2胶布的物理机械性能137

1.4.8.3胶面胶鞋的物理机械性能137

1.4.8.4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卫生性能要求138

1.4.8.5救生衣用各种浮体材料性能138

1.4.8.7防水胶布的外观质量139

1.4.8.6盐滩靴的物理机械性能139

1.4.9防坠落用品140

1.4.9.1锦纶纤维的物理性能140

1.4.9.2维纶纤维的物理性能140

1.4.9.3绵纶绳在几种条件下的破断拉力140

1.4.9.4安全绳冲击力141

1.4.9.5安全带破环负荷141

1.4.9.6我国与国外的安全带和配重量比较表142

1.4.9.7几种常用化纤主要性能比较表142

1.4.9.9 国外安全网主要技术指标比较143

1.4.9.8 电工安全带的规格143

1.4.9.10 国内几个标准安全网的主要技术数据144

1.4.10防冲击用品145

1.4.10.1胶布矿工帽外观质量145

1.4.10.2安全帽的使用场所及测试项目146

1.4.10.3安全帽分类用途146

1.4.10.4胶面防砸安全靴性能要求147

参考文献147

2.1.1 电气安全相关背景数据151

2.1.1.1 电磁学单位换算表151

二、 工业安全技术篇151

2.1 电 气 安 全151

2.1.1.2矿物油的主要电气性能152

2.1.1.3合成油的主要电气性能152

2.1.1.4各种橡胶的主要电气性能152

2.1.1.5热固性塑料的主要电气性能153

2.1.1.6 电线电缆用塑料的主要电气性能153

2.1.2.1 电流频率与死亡率的关系154

2.1.1.7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电气性能154

2.1.2电流对人体的伤害154

2.1.2.2电气事故分类155

2.1.2.3交流电通过人体时的生理作用155

2.1.2.4直流电通过人体时的生理作用156

2.1.2.5 人体中最常见的几种电流途径图示及特性156

2.1.2.6不同通电途径的心脏电流系数157

2.1.2.7 人体带电和静电电击的关系157

2.1.2.8工频条件下的人体电阻157

2.1.2.9不同接触电压下的人体总阻抗值158

2.1.2.10有电击感时的人体电阻158

2.1.2.11手与足的电阻值158

2.1.2.12人体电阻随通电时间的变化159

2.1.2.13人体电阻的条件159

2.1.2.14 IEC364—4—1出版物所规定的允许接触电压159

2.1.2.15 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的最大持续时间和预期接触电压159

2.1.2.19 电容器放电电流160

2.1.2.18心室颤动起始电流160

2.1.2.16感知电流临界值160

2.1.2.17手~手摆脱电流160

2.1.3 电气设备、设施及电动工具的安全161

2.1.3.1第一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161

2.1.3.2安全隔离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161

2.1.3.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值162

2.1.3.4灯具的最小绝缘电阻值162

2.1. 3.5第二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电气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162

2.1.3.6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线圈绝缘电阻163

2.1.3.7工具的最小绝缘电阻值163

2.1.3.8有避雷线架空电力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163

2.1.3.9 电气设备的接线盒内带电部分之间漏电距离与电气间隙限值163

2.1.3.12电机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164

2.1.3.13油浸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164

2.1.3.14 电气设备外壳表面温度限值164

2.1.3.10 Ⅱ类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164

2.1.3.11 Ⅲ类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164

2.1.3.15手持式电动工具各零部件温升限度165

2.1.3.16柱型接线端子的规格166

2.1.3.17 X型联接接线端子和导线接头允许联接的导线截面166

2.1.3.20电动机型式的选择167

2.1.3.21按电动机工作制选择保险丝167

2.1.3.19铝绝缘导线连接长度表167

2.1.3.18螺孔接线端子的规格167

2.1.3.22三相380伏异步电动机熔丝选择参考表168

2.1.3.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温度和温升限度表168

2.1.3.24 电动机的控制电器和负荷线选择表169

2.1.3.25 KD型压力继电器技术参数170

2.1.3.26灯具与电源的连接方式170

2.1.3.27连接灯具与电源的软缆或软线的标准截面积170

2.1.3.28 电源各级与灯具的金属外壳之间的泄露电流限值170

2.1.3.29灯具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值171

2.1.3.30灯具带电部件和邻近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间隙171

2.1.3.31灯具基本部件的最大温度172

2.1.3.33按照最大电流的导体标称横截面积173

2.1.3.32用于灯具的普通材料的最大温度173

2.1.3.34灯具各部分工作温度限值174

2.1.3.35按照接线柱规格的导体标称截面积174

2.1.3.36柱形接线柱要求175

2.1.3.37螺钉接线柱和螺栓接线柱要求175

2.1.3.38鞍形接线柱要求175

2.1.3.41灯头的壳体与带电体之间的爬电距离176

2.1.3.42电气试验标准176

2.1.3.40罩式接线柱要求176

2.1.3.39接线片式接线柱要求176

2.1.3.43各种电气设备和绝缘物的绝缘电阻试验周期及标准177

2.1.3.44各种电气设备和绝缘物的耐压试验周期及标准178

2.1.3.45 电气设备绝缘交流耐压试验的周期及标准179

2.1.3.46 电动机绝缘交流耐压试验的周期及标准179

2.1.4.2各国的安全电压值180

2.1.4.1安全电压标准180

2.1.4触电安全防护180

2.1.3.47 电力电缆绝缘直流耐压试验的周期及电压标准180

2.1.4.3各种安全标志的使用方法及式样181

2.1.4.4模拟母线涂色的规定182

2.1.4.5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182

2.1.4.6室内配电装置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182

2.1.4.7用电设备的间距183

2.1.4.8 户内线路与工业管道和工艺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183

2.1.4.9变压器外廊与变压器室四壁之间的最小距离184

2.1.4.10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184

2.1.4.11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184

2.1.4.12人身与带电导体间的安全距离184

2.1.4.13绝缘操作杆和绝缘工具、绳索的有效长度185

2.1.4.14跨越其他导线、弱电流线的距离185

2.1.4.15小型水冲洗操作杆的绝缘有效长度185

2.1.4.16喷嘴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185

2.1.4.20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186

2.1.4.19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186

2.1.4.17导线与建筑物之间最小距离186

2.1.4.18导线与地面、水面的最小距离186

2.1.4.21 配电线路与铁道、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最小距离187

2.1.4.22导线最小线间距离187

2.1.4.23同杆架设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188

2.1.4.24接户线对地最小距离188

2.1.4.25低压接户线(绝缘线)与建筑物、弱电线路的最小距离188

2.1.4.26低压接户线的线间距离188

2.1.4.29主变压器、配电装置与冷却塔、喷水池间最小距离189

2.1.4.27配线与管道间最小距离189

2.1.4.28裸导线的线间和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离189

2.1.4.30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的最小允许净距190

2.1.4.31屋内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190

2.1.4.32钳形电流表与高压裸露部分的最小允许距离191

2.1.4.33起重机械与输电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191

2.1.4.34屋外高压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表191

2.1.4.35直接埋地电缆与工程设施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191

2.1.4.37配电盘盘面设备间距表192

2.1.4.36人体遮栏和绝缘板与带电导体间的最小安全距离192

2.1.4.38工作或保护接地、工作或保护接零的异同193

2.1.4.39接地目的的分类194

2.1.4.40土壤电阻率参考值194

2.1.4.41土壤的电阻率与土壤类别的关系195

2.1.4.42土壤电阻的季节系数196

2.1.4.43各种水的电阻率196

2.1.4.44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196

2.1.4.47接地棒的时间电流容量197

2.1.4.48接地线的截面积197

2.1.4.46接地极的集合系数η197

2.1.4.45接地线的最小规格197

2.1.4.49接地极周围的电压分布198

2.1.4.50各种低压熔断器规格型号表198

2.1.4.51 RG1A系列瓷插式熔断器技术数据199

2.1.4.52低压熔丝规格199

2.1.4.53常用低压熔体规格200

2.1.4.56 RL1系列螺旋式快速熔断器技术数据201

2.1.4.54 RTO系列有填料密封管式熔断器技术数据201

2.1.4.55 RS系列有填料密封管式快速熔断器技术数据201

2.1.4.57铅锑合金熔丝技术数据202

2.1.4.58配电盘闸箱内熔丝的熔量表202

2.1.4.59配电变压器保险丝选择表202

2.1.4.60 JBO击穿保险器的击穿电压203

2.1.4.61各类自动开关的保护特性及用途203

2.1.4.62常用自动开关技术数据204

2.1.4.63 DW10系列自动开关脱扣器的技术数据205

2.1.4.64 DZ10自动开关脱扣器的技术数据206

2.1.4.65 DZ系列塑料外壳式自动开关技术数据207

2.1.4.66 DW系列框架式自动开关技术数据207

2.1.4.67各类型漏电保护装置适用范围208

2.1.4.68国产电流型漏电开关的基本参数208

2.1.4.69橡皮绝缘电线(铜、铝)安全载流量209

2.1.4.70钢芯铝绞线安全载流量209

2.1.4.72铝锰合金管导体安全载流量210

2.1.4.71矩形铝导体安全载流量210

2.1.4.73通用橡套软电缆的安全载流量211

2.1.4.74多股铜芯塑料绝缘软线的安全载流量211

2.1.4.75普通粘性浸渍纸绝缘铝三芯电力电缆安全载流量212

2.1.4.76裸导体载流量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下的综合系数212

2.1.4.77 6~35千伏交联聚乙烯(铝)电力电缆安全载流量213

2..1.4.78 电缆在空气中多根并列敷设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213

2.1.4.79 电缆在土壤中多根并列埋设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213

2.1.4.82绝缘导线在周围空气温度为35℃时的安全载流量214

2.1.4.80环境温度变化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214

2.1.4.81 不同土壤热阻系数时电缆载流量校正系数214

2.1.4.83周围空气温度为35℃时架空线用的各种裸导线安全载流量215

2.1.4.84矩形截面母线安全载流量215

2.1.4.85圆截面母线安全载流量216

2.1.4.86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的载流量216

2.1.4.87 6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217

2.1.4.88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的载流量217

2.1.4.90塑料绝缘电线的安全载流量218

2.1.4.89架空线用的各种裸导线的安全载流量218

2.1.4.92每极2—4片矩形截面母线在70℃时的载流量表219

2.1.4.91 每极单片矩形截面母线在70℃时的载流量表219

2.1.4.93橡皮和塑料绝缘导线明敷设时的安全载流量220

2.1.4.94橡皮和塑料绝缘导线装入钢管内时的安全载流量220

2.1.4.95橡皮和塑料绝缘导线装入塑料管内时的安全载流量221

2.1.4.96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标准221

2.1.5静电安全222

2.1.5.1静电放电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引燃性222

2.1.4.97登高安全工具试验标准表222

2.1.5.2典型静电序列223

2.1.5.3防静电措施224

2.1.5.4常用静电测量仪器仪表225

2.1.5.5静电消除器的类型及特点225

2.1.5.6危险场所和防爆型静电消除器的选择226

2.1.5.7 电介质的击穿强场226

2.1.5.8所穿鞋袜与人体带电关系226

2.1.5.11气体和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阻率227

2.1.5.9穿棉织内衣和其它织物的衣服时,在不同情况下的静电电压227

2.1.5.10穿合成纤维内衣和其它各种织物时不同情况下的静电电压227

2.1.5.12各种地面的泄露电阻值228

2.1.5.13固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阻率228

2.1.5.14不同场所对地面泄露电阻的要求228

2.1.5.15总泄露电阻与带电状态的关系229

2.1.5.16一些材料的半衰时间229

2.1.5.17某些液体的半衰期229

2.1.5.18玻璃表面电阻与湿度的关系230

2.1.5.19烃类液体取样、检尺或测温前所需静置时间230

2.1.5.20防静电添加剂的分类230

2.1.6防雷保护231

2.1.6.1建筑物和构筑物防雷电侵入波要求231

2.1.6.2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防直击雷要求232

2.1.6.8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中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型式233

2.1.6.7保护旋转电机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型式233

2.1.6.6避雷器至3~10千伏变压器的最大电气距离233

2.1.6.5避雷器至35千伏变压器的最大电气距离233

2.1.6.3保护间隙的主间隙最小距离表233

2.1.6.4保护间隙的辅助间隙最大距离表233

2.1.6.9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型式234

2.1.6.10管型避雷器外间隙的数值234

2.1.6.11 FCD系列磁吹避雷器的电气特性234

2.1.6.12 Fz系列普通阀型避雷器及FCZ系列磁吹避雷器的电气特性235

2.1.6.13 FS系列普通阀型避雷器电气特性236

2.1.6.14低压阀型避雷器的电气特性236

2.1.6.15 GXS系列管型避雷器的电气特性236

2.1.6.16按烟囱的高度选择避雷针的根数237

2.1.6.17避雷设施引下线之间的距离237

2.1.6.18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流散电阻简化计算式237

2.1.6.19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比值237

2.1.6.20防雷水平接地体形状系数238

2.1.6.21接地体流散电阻简化计算式238

2.1.7.2防爆型电气设备的性能与标志239

2.1.7.1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和标志239

2.1.6.22防雷接地装置所用材料最小尺寸239

2.1.7防爆电气安全239

2.1.7.3防爆标志的规定及举例240

2.1.7.4按爆炸危险场所选择电气设备241

2.1.7.5与爆炸危险相邻场所等级表242

2.1.7.6按GBJ58—83规范选择电气设备242

2.1.7.7按火灾危险场所等级选用电气设备表242

2.1.7.8按CD90A4—83规范选择电气设备243

2.1.7.9爆炸危险场所内电气设备的极限温度和温升243

2.1.7.10增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243

2.1.7.11 增安型电气设备的爬电距离244

2.1.7.12增安型电气设备绝缘绕组的极限温度244

2.1.7.1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244

参考文献245

2.2.1.2压力容器分类一览表246

2.2.1.1压力单位换算表246

2.2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46

2.2.1 压力容器及气瓶安全246

2.2.1.3压力容器按壁厚分类247

2.2.1.4压力容器按介质性质分类247

2.2.1.5 压力容器锅炉和气瓶的安全系数247

2.2.1.6钢管厚度负偏差C1248

2.2.1.7压力容器钢板选用表248

2.2.1.10手工焊焊缝允许的表面缺陷249

2.2.1.11焊缝加强高度的规定值249

2.2.1.9压力容器焊缝外形尺寸要求249

2.2.1.8钢板厚度负偏差C1249

2.2.1.12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压力的规定250

2.2.1.13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250

2.2.1.14强度计算公式251

2.2.1.15气瓶主体材料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253

2.2.1.16气瓶漆色标准253

2.2.1.17气瓶焊缝中的允许气孔点数256

2.2.1.19焊接气瓶的焊缝减弱系数257

2.2.1.18常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气瓶设计压力257

2.2.1.20氧气瓶爆炸的原因258

2.2.1.21 气瓶内压升高时的容积增大系数258

2.2.1.22气瓶焊缝中不同直径气孔换算系数258

2.2.1.23气瓶焊缝中允许存在条状夹渣259

2.2.1.24液化气体60℃时的饱和蒸汽压力259

2.2.1.25 乙炔瓶内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259

2.2.1.26不同环境温度下乙炔瓶的静置压力260

2.2.1.27常用压缩气体绝热指数K260

2.2.1.28常用压力下的气体容器爆破能量系数(一)260

2.2.1.29气体特性系数x与绝热指数K的关系260

2.2.1.30压缩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高充装压力260

2.2.1.31 常用永久气体在不同充装温度下的最高充装压力261

2.2.1.32高压液化气体在不同设计压力下的充装系数262

2.2.1.33低压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263

2.2.1.34常用压力下的气体容器爆破能量系数(二)263

2.2.1.37液化气体铁路槽车设计压力264

2.2.1.35液化石油气汽车槽重量充装系数264

2.2.1.36液化石油气钢瓶型号及参数264

2.2.1.38卧式椭圆形封头容器基本参数265

2.2.1.39常用绝热材料265

2.2.1.40防爆片的最高使用温度265

2.2.1.41安全阀参数266

2.2.1.42几种膜片材料最高使用温度267

2.2.1.43安全阀公称直径与最小流通直径对照表267

2.2.1.44单级式氧气减压器型式及参数267

2.2.1.45减压器常见故障及防止措施267

2.2.1.46减压阀参数268

2.2.1.47常用的减压阀产品型号及规格268

2.2.1.48疏水阀的性能比较表269

2.2.1.49常用疏水阀产品型号和规格269

2.2.1.50用气设备燃烧器的煤气额定压力269

2.2.1.51独立的氧气实瓶或氧气空瓶、实瓶库的气瓶最大贮量269

2.2.2.2我国工业蒸汽锅炉的参数系列270

2.2.2.1工业锅炉类型270

2.2.2锅炉本体、设备装置安全270

2.2.2.3热水锅炉参数系列271

2.2.2.4 SZY10—25/400型锅炉主要规格271

2.2.2.5 SHF型锅炉主要规格271

2.2.2.6 AZD20—25/400型锅炉主要规格272

2.2.2.7几种热水锅炉的主要规格272

2.2.2.8锅炉燃烧方式代号272

2.2.2.9燃烧种类代号272

2.2.2.11锅炉钢板的技术标准273

2.2.2.10工业锅炉用煤分类273

2.2.2.12锅炉钢管的技术标准274

2.2.2.13锅炉锻件的技术标准274

2.2.2.14锅炉紧固件的技术标准275

2.2.2.15锅炉铸钢件的技术标准275

2.2.2.16锅炉锻钢件的技术标准276

2.2.2.17锅炉钢材在不同计算壁温下的基本许用应力276

2.2.2.20常用压力下干饱和蒸汽容器爆破能量系数(一)277

2.2.2.21常用压力下干饱和蒸汽容器爆破能量系数(二)277

2.2.2.18锅筒附加量C277

2.2.2.19不同压力下单位体积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爆炸能量277

2.2.2.22常用压力下饱和水容器爆破能量系数(一)278

2.2.2.23常用压力下的饱和水容器爆破能量系数(二)278

2.2.2.24不同压力下的饱和水、饱和蒸汽爆炸后的体积膨胀倍数278

2.2.2.25锅筒焊缝减弱系数278

2.2.2.26不绝热锅筒筒体的最大允许壁厚278

2.2.2.29热水锅炉强制流动受热面中水的平均流速279

2.2.2.30压力表的基本要求279

2.2.2.28集箱、管子焊缝外侧边缘偏差279

2.2.2.27不绝热集箱的最大允许壁厚279

2.2.2.31水位计的基本要求280

2.2.2.32锅炉安全阀开启压力280

2.2.2.33蒸汽锅炉安全阀开启压力280

2.2.2.34锅炉水压试验压力的规定281

2.2.2.35锅炉部、组件及元件水压试验压力281

2.2.2.36锅炉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质量标准281

2.2.2.39水的硬度单位换算表282

2.2.2.38锅炉给水中的pH、总二氧化碳、联氨、油等含量标准282

2.2.2.37锅炉给水中的硬度、氧、铁、铜、二氧化硅、钠含量标准282

2.2.2.40立式水管式、立式火管、卧式内燃等燃煤锅炉的水质标准283

2.2.2.41火管锅炉水质标准283

2.2.2.42燃油、燃气锅炉的水质标准284

2.2.2.43热水锅炉水质标准284

2.2.2.44水管锅炉和水火管组合锅炉水质标准285

2.2.2.45低压锅炉因炉、因水制宜选用水处理方法参照表286

2.2.2.47防垢剂用量287

2.2.2.48集箱和防焦箱计算壁温287

2.2.2.46几种水垢的导热系数287

2.2.2.49管子和管道的计算壁温288

2.2.2.50过热蒸汽温度的允许偏差288

2.2.2.51锅筒和过热器上安全阀安装规定288

2.2.2.52压力容器建筑物的安全要求289

2.2.2.53管束区域的系数K289

2.2.2.54有加固横梁火箱顶板的系数K289

2.2.2.55冲天管锅炉平封头及平炉胆顶的系数K289

2.2.2.56锅炉钢结构组装前的偏差289

2.2.2.58管孔的直径和偏差290

2.2.2.57组装钢架的偏差290

2.2.2.60弯曲管的外形偏差291

2.2.2.61弯曲管的不平度291

2.2.2.62管端伸出管孔的长度和偏差291

2.2.2.63焊接管口的端面倾斜度291

2.2.2.59锅筒、集箱就位时的偏差291

2.2.2.64组装铸铁省煤器的偏差292

2.2.2.65组装钢管式至气预热器的偏差292

2.2.2.66链条炉排组装前的偏差292

2.2.2.67组装链条炉排的偏差292

2.2.2.68锅炉钢构架组合件的允许误差293

2.2.2.69锅炉钢构架安装允许误差293

2.2.2.70钢管空气预热器安装允许误差294

2.2.2.71刚性梁组合或安装的允许误差表294

2.2.2.72水冷壁组合允许误差表294

2.2.2.73过热器、再热器组合安装允许误差表294

2.2.3.1 厂区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净距295

2.2.3.2埋地热力管道和热力管沟外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295

2.2.2.74省煤器组合安装允许误差表295

2.2.3压力管道安全295

2.2.3.3埋地热力管道和热力管沟外壁与其它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296

2.2.3.4厂(矿)区埋地压缩空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296

2.2.3.5厂(矿)区埋地压缩空气管道与其他埋地管线的净距297

2.2.3.6厂(矿)区架空压缩空气管道与交通电路和架空导线的水平净距297

2.2.3.7厂(矿)区架空压缩空气管道与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的交叉净距297

2.2.3.9碳素钢管中氧气的最大流速298

2.2.3.10氧气管道的管材选用表298

2.2.3.8厂(矿)区车间架空压缩空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的净距298

2.2.3.11氧气管道上法兰用的垫片299

2.2.3.12常用介质适用的垫片299

参考文献300

2.3 机 械 安 全301

2.3.1 机械加工一般安全要求301

2.3.1.1机械加工车间通道宽度301

2.3.1.2手操纵器种类、形状和尺寸301

2.3.1.3平稳转动的操纵力推荐值301

2.3.1.7机床噪声允许标准302

2.3.1.6视距与显示数字高度302

2.3.1.5平稳转动操纵的最大用力302

2.3.1.4操纵器旋钮尺寸302

2.3.2 冲压机械安全303

2.3.2.1操作按钮与压力机危险区的最小距离303

2.3.2.2拨手板摆动幅度303

2.3.2.3分离刀宽度的选用303

2.3.2.4工作台开口量与刀轴直径的关系304

2.3.2.5冲压设备技术参数304

2.3.2.6 冲压机工作台面与防护罩的最大开口空隙尺寸304

2.3.2.8冲压作业手用安全用具305

2.3.2.7 冲压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305

2.3.2.9模具安全防护306

2.3.2.10液压机滑块允许的惯性下降值306

2.3.2.11 压力机行程长度与采用的光线束数306

2.3.2.12压力机操纵器的操纵力、行程和主要外形尺寸307

2.3.2.13压力机工作台面与防护罩的最大开口空隙尺寸307

2.3.2.14压力机用光线式安全装置的特性参数307

2.3.2.17压力机安全保护控制装置的选择308

2.3.2.15 压力机用光线式安全装置的位移振幅及相应的振动频率308

2.3.2.16压力机安全保护装置的选择308

2.3.2.18冲压车间光照度309

2.3.2.19冲压车间通道宽度309

2.3.2.20大型压力机的排列间距309

2.3.2.21 中型压力机的排列间距309

2.3.2.22小型压力机的排列间距310

2.3.3切削机械安全310

2.3.3.1工艺设备上加在手柄上的力310

2.3.3.2高速砂轮线速度310

2.3.3.3普通砂轮最大工作线速度310

2.3.3.4磨具的最高工作线速度311

2.3.3.5砂轮孔径允差311

2.3.3.6砂轮主轴的最小直径312

2.3.3.7砂轮中心孔与砂轮主轴或砂轮卡盘的配合表312

2.3.3.8砂轮磨损的极限尺寸312

2.3.3.11平刨机安全装置313

2.3.3.12木锯机安全装置313

2.3.3.9工、零件装夹防护313

2.3.3.10切削防护313

2.3.3.13通用防护罩主要尺寸314

2.3.3.14主轴平面磨削用砂轮防护罩最大外露量314

2.3.3.15砂轮防护罩的材料和最小厚度314

2.3.3.16切割砂轮防护罩的最小厚度315

2.3.3.17工作速度≤35m/s时环带式砂轮防护罩壁厚最小尺寸315

2.3.3.18工作速度≤35m/s时固定式砂轮防护罩壁厚最小尺寸316

2.3.3.19砂轮防护罩最大开口角度316

2.3.4铸造、锻造及热处理安全317

2.3.4.1铸造散发物317

2.3.3.20刨刀轴试验规范317

2.3.3.21刨刀片离心试验规范317

2.3.4.2铸造危害的类别319

2.3.4.3铸造车间通道尺寸319

2.3.4.4锻造车间通道尺寸320

2.3.4.5几类钢的锻造温度范围320

2.3.4.6热加工伤害的类别和易发生的工序或场合320

2.3.5.1机械传动安全装置321

2.3.5其它机械安全321

2.3.4.7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可能发生的事故与安全措施321

2.3.5.2螺杆用蜗杆机械安全防护322

2.3.5.3链条、齿条、凸轮、运输带防护322

2.3.5.4木工机床操作者周围的粉尘浓度限值322

2.3.5.5木工机床的噪声最大声压级限值322

2.3.5.6上肢弧形可及安全距离数值323

2.3.5.7穿越方形孔隙可及安全距离数值324

2.3.5.8穿越条形缝隙的可及安全距离数值325

2.3.5.9避免挤压伤害安全距离数值326

2.3.5.12木工机床操作手柄离地面的高度327

2.3.5.10木工机床防护装置开口量与开口量至危险点之间距离327

2.3.5.11木工机床隔离防护装置至危险点之间距离327

2.3.5.13木工机床操纵手轮、手柄操纵力328

2.3.5.14木工机床工作台面离地高度328

参考文献328

2.4 防 火 防 爆329

2.4.1 物质的燃烧爆炸特性329

2.4.1.1爆炸物品名称表329

2.4.1.4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举例332

2.4.1.5爆炸性气体和蒸气的特性332

2.4.1.3爆炸性混合物,按自燃温度分组332

2.4.1.6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示例表337

2.4.1.7爆炸性粉尘的分级、分组标准和典型粉尘示例337

2.4.1.8爆炸性悬浮粉尘的点燃危险性338

2.4.1.9爆炸性气体、蒸气的点燃危险性339

2.4.1.10爆炸性气体的点燃危险性(与氧混合)342

2.4.1.11爆炸性混合物按最小引爆电流分级342

2.4.1.13部分可燃物质最高允许含氧量343

2.4.1.14白炽灯泡烤燃可燃物时间和温度关系表343

2.4.1.12部分气体最低引爆能量343

2.4.1.15常用炸药的爆速344

2.4.1.16常用炸药的威力和猛度344

2.4.1.17常用猛炸药的性能345

2.4.1.20典型气体的爆炸危险度346

2.4.1.19常用炸药的撞击和摩擦感度346

2.4.1.21典型气体和蒸气的爆炸威力指数346

2.4.1.18常用炸药的反应动力学参数346

2.4.1.22粉尘爆炸性能参数347

2.4.1.23各种爆炸性气体爆炸三角形特征参数值347

2.4.1.24各种粉尘和空气混合时的最小点火能量348

2.4.1.26火焰长1.5米情况下,爆炸概率、爆炸极限的关系349

2.4.1.27几种易燃液体的燃烧速度349

2.4.1.25各种煤气的爆炸范围349

2.4.1.28几种易燃液体的饱和蒸气压350

2.4.1.29几种气体和蒸气的燃烧热和内能350

2.4.1.31几种气体混合物的爆轰范围351

2.4.1.32几种物质的最低引爆能量351

2.4.1.30几种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爆炸压力及其增长速度351

2.4.1.34几种可燃气体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爆炸范围352

2.4.1.35几种常用炸药的爆热实测值352

2.4.1.33几种气体混合物的爆轰速度352

2.4.1.37几种常用炸药的爆温实测值353

2.4.1.38几种燃性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和爆炸浓度极限的比较353

2.4.1.36几种液体的受热膨胀系数β值353

2.4.1.39 甲烷和空气混合物在不同管径时的传播速度354

2.4.1.40几种常用起爆药的性能及安全技术要求354

2.4.1.41可燃性固体的燃点、熔点和闪点357

2.4.1.42可燃性固体的自燃点358

2.4.1.43可燃气体燃烧热358

2.4.1.44可燃气体的最小发火能量359

2.4.1.45可燃性气体、蒸气的级别、组别360

2.4.1.46可燃混合物用惰性气体稀释后不发生爆炸时氧的最高含量367

2.4.1.47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时浓度和所需氧分子数的关系367

2.4.1.48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表368

2.4.1.49可燃物质的燃烧热与爆炸极限的乘积375

2.4.1.50空气冲击波安全系数377

2.4.1.51硫铁矿矿粉的自燃点377

2.4.1.52露天硝铵炸药组成、性能与爆炸参数计算值378

2.4.1.53某些气体及液体的自燃点378

2.4.1.54某些常见物品的自燃点379

2.4.1.55某些可燃物质加入惰性气体后允许最高含氧量379

2.4.1.56某些高级炸药的换算系数380

2.4.1.57 某些可燃物质的TNT当量381

2.4.1.58煤气温度与爆炸极限的关系381

2.4.1.59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质382

2.4.1.61气体和蒸气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383

2.4.1.62气体火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83

2.4.1.60气相爆炸原理383

2.4.1.63起爆药的火焰感度384

2.4.1.64染料主要中间体物理化学性质384

2.4.1.65物质的燃烧热和燃烧温度385

2.4.1.67压力对甲烷爆炸极限的影响386

2.4.1.68岩石硝铵炸药的组成、性能与爆炸参数计算值386

2.4.1.66温度对丙酮爆炸极限的影响386

2.4.1.70液化气-氧气混合气的燃爆范围387

2.4.1.71液体根据闪点分类分级387

2.4.1.69液相、固相爆炸387

2.4.1.72一些有机蒸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范围388

2.4.1.73一些可燃气体在φ25.4mm管道中火焰传播速度389

2.4.1.74一些可燃物的爆炸极限性质389

2.4.1.75一些粉尘的自燃点392

2.4.1.76 108种物质的燃烧爆炸参数392

2.4.1.77一些物质的燃烧温度396

2.4.1.78一些物质火焰温度396

2.4.1.79易燃易爆粉尘和易燃纤维特性397

2.4.1.80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的闪点401

2.4.1.81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延滞时间403

2.4.2.1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04

2.4.2.2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404

2.4.2. 防火防爆综合管理与措施404

2.4.2.5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等级划分表405

2.4.2.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405

2.4.2.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级405

2.4.2.3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405

2.4.2.7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原则406

2.4.2.8焦化厂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407

2.4.2.9大爆破分级407

2.4.2.10石油产品火灾危险性分类408

2.4.2.11焦化厂主要爆炸危险场所等级408

2.4.2.12煤气加压站、混合站与焦炉煤气抽气机室主厂房火灾危险性409

分类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409

2.4.2.14与涂漆区相邻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划分1410

2.4.2.1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410

2.4.2.13涂漆作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10

2.4.2.16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411

2.4.2.17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412

2.4.2.19气瓶仓库的最大储存量413

2.4.2.20禁止一起贮存的物品413

2.4.2.18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分类表413

2.4.2.21烟火药化工原材料分类贮存表414

2.4.2.22烟火药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415

2.4.2.23地面库单一库房各类爆破器材的最大允许容量415

2.4.2.25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416

2.4.2.26殉爆安全系数值416

2.4.2.24爆破器材的允许共存范围416

2.4.2.30礼花弹生产每人每次装球限量417

2.4.2.29装、筑烟花爆竹产品时药物领料配制方法及限量417

2.4.2.31组装烟花每人每次组装量417

2.4.2.28危险建筑物的破坏等级与防护土堤的关系417

2.4.2.27雷管库殉爆安全距离系数417

2.4.2.33阻火器的内径大小和外壳长度与管道直径的关系418

2.4.2.34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418

2.4.2.32烟花药、半成品、成品堆垛高度418

2.4.2.35铁合金生产中的易燃、易爆场所419

2.4.2.36不同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的最高容许层数419

2.4.2.38燃放试验场地与生产区及仓库距离420

2.4.2.39拆除爆破爆区与中、长波电台(AN)的安全距离420

2.4.2.37建筑物的破坏等级与冲击波峰值超压表420

2.4.2.42拆除爆破爆区与超高频(UHF)电视发射机的安全距离421

2.4.2.41拆除爆破爆区与甚高频(VHF)电视发射机调频(FM)发射机的安全距离421

2.4.2.43热煤气发生炉厂房与生产车间的距离421

2.4.2.40拆除爆破爆区与移动式调频(FM)发射机的安全距离421

2.4.2.45煤气管道与平行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水平净距422

2.4.2.46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422

2.4.2.44 多台水煤气发生炉之间的中心距离422

2.4.2.48水下爆破对人员的水中冲击波安全距离423

2.4.2.49水下爆破对施工船舶的水中冲击波安全距离423

2.4.2.47架空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423

2.4.2.50计算对人员和施工船舶的水中的冲击波安全距离的系数K0值424

2.4.2.51爆破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424

2.4.2.52隧道式硐库至住宅区或村庄边缘的最小外部距离425

2.4.2.53各种被保护对象的防护等级系数426

2.4.2.54厂房安全疏散距离426

2.4.2.55爆破材料仓库的安全距离427

2.4.2.56雷管仓库到炸药仓库的安全距离427

2.4.2.57地面爆破器材库或药堆至住宅区或村庄边缘的最小外部距离427

2.4.2.58 A1级仓库之间的最小距离428

2.4.2.59 A2级仓库之间的最小距离428

2.4.2.60 A3级仓库之间的最小距离428

2.4.2.61 A级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的比例系数428

2.4.2.62石油化工工艺生产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429

2.4.2.63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的防火间距429

2.4.2.65 甲类物品库房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431

2.4.2.64汽车加油机、地下油罐与建筑物、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431

2.4.2.66易燃、可燃液体的贮罐区、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432

2.4.2.67易燃、可燃液体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432

2.4.2.68易燃、可燃液体贮罐与泵房装卸设备的防火间距433

2.4.2.69水槽式可燃气体贮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433

2.4.2.70水槽式氧气贮罐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433

2.4.2.71液化石油气贮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434

2.4.2.72空分车间吸风口的防火间距434

2.4.2.73露天、半露天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435

2.4.2.74 乙炔站、氢气站、煤气发生站与建筑物、构筑物防火间距435

2.4.2.75堆场、贮罐、库房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436

2.4.2.76化工厂同居住区、邻近工厂、交通线路等的防火间距436

2.4.2.77石油化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437

2.4.2.78厂房的防火间距440

2.4.2.79 甲、乙、丙类液体贮槽之间的防火间距440

2.4.2.80铁路油品装卸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440

2.4.3.1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及适用的灭火剂表441

2.4.3灭火器材及措施441

2.4.3.2烟火原材料和烟花爆竹产品相应的灭火物质446

2.4.3.3烟雾灭火剂组分表446

2.4.3.4烟雾灭火剂理化性质表446

2.4.3.5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技术性能表447

2.4.3.6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技术性能表447

2.4.3.7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技术性能表448

2.4.3.8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技术性能表449

2.4.3.9手提式、舟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技术性能表449

2.4.3.10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技术性能表450

2.4.3.11横式空气泡沫产生器性能450

2.4.3.12空气泡沫枪主要性能450

2.4.3.13灭火器性能及使用方法450

2.4.3.14常用灭火器的性能及用途451

2.4.3.16灭火器的选择和数量452

2.4.3.15小型灭火器的设置452

2.4.3.17手提式灭火机设备数量453

2.4.3.19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454

2.4.3.20建筑物的室外消防用水量454

2.4.3.18小型灭火机设置数量454

2.4.3.22室内消防用水量455

2.4.3.23泡沫或混合液供给强度及连续供给时间455

2.4.3.21露天装置消防用水量455

2.4.3.26厂房、库房二氧化碳灭火剂用量456

2.4.3.25油罐单位面积上所需的干粉量456

2.4.3.27不同容积厂房、库房二氧化碳灭火剂用量456

2.4.3.24炮沫供给强度及泡沫产生器保护半径456

2.4.3.28按面积计算二氧化碳灭火剂用量457

参考文献457

2.5.1.1起重机工作类型表458

2.5.1 起重机及设备机构、零部件安全458

2.5.1.2起重机的利用等级458

2.5起重搬运安全458

2.5.1.3起重机工作级别举例表459

2.5.1.6机构工作级别460

2.5.1.5起重机工作级别的划分460

2.5.1.4机构利用等级460

2.5.1.7起重机使用的安全技术要求461

2.5.1.8几种起重机工作速度范围461

2.5.1.9 国产下回转快速安装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462

2.5.1.10国产上回转及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性能表463

2.5.1.11 3~250吨电动桥式起重机起升高度系列464

2.5.1.12 3~250吨电动桥式起重机跨度系列464

2.5.1.13门式起重机装卸桥常用跨度与幅度464

2.5.1.14 TQ2—25吨塔吊技术规格464

2.5.1.15少先吊技术规格465

2.5.1.16少先吊起重性能465

2.5.1.17梁式起重机金属结构检查表465

2.5.1.18起重机的载荷状态及其名义载荷谱系数K0465

2.5.1.20起重机对输电线的安全距离466

2.5.1.21塔式起重机润滑周期表466

2.5.1.19机构载荷状态及其名义载荷谱系数466

2.5.1.22起重机馈电裸滑线与周围设备的安全距离与偏差467

2.5.1.23起重机安全装置468

2.5.1.24安全防护装置在各种起重机上设置的要求(一)468

2.5.1.25安全防护装置在各种起重机上设置的要求(二)470

2.5.1.26安全防护装置在各种起重机上设置的要求(三)471

2.5.1.27吊钩材料机械性能抽检数量472

2.5.1.28动力驱动的吊钩的检验载荷472

2.5.1.29吊钩组检验473

2.5.1.30设备吊装的安全技术要求473

2.5.1.31井架使用的安全要求474

2.5.1.32吊索具的基本参数表474

2.5.1.33滑轮尺寸表475

2.5.1.34滑轮组的极限长度475

2.5.1.35起重量与滑轮组倍率表475

2.5.1.36滑轮组的效率475

2.5.1.40齿轮齿厚的允许磨损量476

2.5.1.38滑轮或卷简直径与链条直径的比476

2.5.1.39卷筒或滑轮与钢丝绳的直径比476

2.5.1.37滑轮或卷简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476

2.5.1.41齿轮联轴器齿轮齿厚的磨损限度477

2.5.1.42斜梯尺寸表477

2.5.1.43安全钳制停距离477

2.5.1.44制动器种类477

2.5.1.46制动器的安全系数478

2.5.1.47JCZ200~600制动器技术参数478

2.5.1.45制动器安全技术要求478

2.5.1.48人力操纵制动器人的控制力与行程479

2.5.1.49钢丝绳用途推荐表479

2.5.1.50钢丝绳起重能力与曲率半径关系480

2.5.1.51 点接触钢丝绳6×19股(1+6+12)480

2.5.1.52 点接触钢丝绳6×7股(1+6+12+18)481

2.5.1.53线接触钢丝绳瓦林吞型6×(19)股(1+6+6/6)482

2.5.1.54线接触西尔型钢丝绳6×(19)股(1+9+9)483

2.5.1.55钢丝绳安全系数483

2.5.1.58其它用途钢绳的安全系数484

2.5.1.57钢丝绳选择系数C和安全系数N表484

2.5.1.56钢丝绳最小安全系数N值法484

2.5.1.59钢绳报废断丝数485

2.5.1.60钢丝绳更新标准486

2.5.1.61用绳卡连接时的安全要求486

2.5.1.62塔式起重机钢丝绳绳端固接强度486

2.5.1.63塔式起重机与绳径匹配的绳卡数486

2.5.1.64缓冲器缓冲容量的计算487

2.5.1.65HCQ系列缓冲器技术参数487

2.5.1.66液压缓冲器的缓冲速度及行程表488

2.5.1.67弹簧缓冲器最小缓冲行程表488

2.5.1.68桥式起重机车轮直径488

2.5.1.69桥式起重机车轮轮缘高度488

2.5.1.70 LX10系列行程开关基本技术数据489

2.5.1.71推动开关操动臂的极限速度489

2.5.2.1卷扬机分类表490

2.5.2.2卷扬机按工作类型划分表490

2.5.2 其它起重搬运设备安全490

2.5.2.5千斤顶使用安全要求491

2.5.2.4卷扬机操作手柄的作用力和行程491

2.5.2.3卷扬机制动安全系数、制动时间、制动距离表491

2.5.2.6千斤顶的试验载荷492

2.5.2.7电动葫芦分类表492

2.5.2.8 电动葫芦的日常检查项目492

2.5.2.9 CD1-A型 MD1-A型(固定式)电动葫芦规格、性能参数表493

2.5.2.10手动葫芦的检查项目494

2.5.2.11 电动葫芦的月检项目及考核标准494

2.5.2.12电动葫芦年检项目及考核标准496

2.5.2.13 HS型手动葫芦性能参数表497

2.5.2.14起重链条质量等级表497

2.5.2.15链条尺寸规格表498

2.5.2.16链条的安全系数498

2.5.2.17焊接链温度与起重能力表499

2.5.2.18焊接环形链的安全系数499

2.5.2.19链条检查试验数据公差表499

2.5.2.20运输设备分类500

2.5.2.21 架空索道用钢丝绳允许的断面缩小值500

2.5.2.22连续运输机的安全技术要求501

2.5.2.23客运架空索道转向轮、卷简、鞍座与钢丝绳的关系502

2.5.2.24客运架空索道用钢丝绳抗拉安全系数502

2.5.2.25货运架空索道驱动轮、回转轮、托索轮鞍座卷筒与钢丝绳直径之比503

2.5.2.26货运架空索道用钢丝绳抗拉安全系数503

2.5.3电梯安全503

2.5.3.1 电梯制造与安装中常用符号与单位503

2.5.3.2电梯主参数系列505

2.5.3.3乘客电梯有效尺寸、参数505

2.5.3.4住宅电梯有效尺寸、参数506

2.5.3.5病床电梯有效尺寸、参数508

2.5.3.6载货电梯有效尺寸、参数509

2.5.3.7杂物电梯有效尺寸、参数509

2.5.3.8电梯曳引机系列表509

2.5.3.9电梯乘客数量确定表510

2.5.3.10电梯额定载重与最大有效面积之间的关系511

2.5.3.11 多梯共用机房尺寸要求511

2.5.3.13电梯井道的安全技术要求512

2.5.3.12候梯厅深度512

参考文献513

2.6 焊 接 安 全514

2.6.1各种焊接方法的代号514

2.6.2乙炔发生器的种类514

2.6.3各种类型中压乙炔发生器的主要性能515

2.6.4五种乙炔发生器的技术性能515

2.6.5 乙炔发生器特性比较516

2.6.6减压器型号及性能516

2.6.7管道防爆安全措施517

2.6.8 中压乙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时管壁最小厚度517

2.6.9高压乙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时管壁最小厚度517

2.6.10氧气管道的管材选用517

2.6.13电石的等级与发气量518

2.6.14乙炔瓶内允许极限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518

2.6.15乙炔瓶公称容积和直径518

2.6.12 电石粒度与分解时间的关系518

2.6.11碳素钢管中氧气的最大流速518

2.6.17氩弧焊各项工艺参数选用表519

2.6.18焊接电缆截面与最大焊接电流和电缆长度的关系519

2.6.16气瓶(桶)仓库的最大储量519

2.6.19弧焊机的空载电压限值520

2.6.20水中电焊的触电状况520

2.6.21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卫生标准521

2.6.22焊接滤光片透过率性能要求521

2.6.24焊接面罩尺寸522

2.6.25各种遮光号的滤光片透过率522

2.6.23手工电弧焊滤光片的使用选择522

2.6.27电石库的防火间距表523

2.6.28水槽式乙炔贮罐的防火间距表523

2.6.26滤光片遮光号的选择523

2.6.30厂区架空乙炔、氧气管道与建、构筑物的水平净距524

2.6.31车间架空氧气、乙炔管道与其他管线的净距524

2.6.29架空氧气、乙炔管道铁路、道路、电线之间的交叉垂直净距524

2.6.33乙炔站及电石渣堆与空分设备吸风口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表525

2.6.34空风设备吸风口处空气内乙炔的允许极限含量表525

2.6.32乙炔站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表525

2.6.35装有压缩或液化气体的气瓶仓库与建筑物等的间距表526

2.6.36乙炔瓶库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表526

2.6.37不同焊接切割工作高度和工作压力下熔渣的飞散距离526

2.6.38直流电焊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527

2.6.39交流电焊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527

2.6.40硅整流电焊机的故障处理528

参考文献528

2.7.1.2家用电气器具安全技术方案530

2.7.1.3家用电气器具的输入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偏差规定530

2.7.1.5家用电器能量形式与事故类型531

2.7.1.4家用电气器具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531

2.7.2.1家用电热器具冷态电气强度试验532

2.7.2 家用电热器具的安全532

2.7.2.2家用电热器具产品对泄漏电流的要求533

2.7.2.3人体触及发热部位允许温度534

2.7.2.4家用电热器具产品分类535

2.7.2.5五种电热形式的比较535

2.7.2.6热双金属控温器在家用电热器具中的作用536

2.7.2.7加热器功率与居室面积的匹配536

2.7.2.9人体所允许的电磁场安全标准537

2.7.2.10美国健康教育与福利部规定的微波灶电波泄露安全标准值537

2.7.2.11美国保险商试验室规定的微波灶电波泄露安全标准值537

2.7.2.8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537

2.7.2.12 日本电气用品取缔法规定的微波灶泄露安全标准值537

2.7.3.1几种电动器具的主要特点538

2.7.3家用电动器具的安全538

2.7.3.2洗衣机型号中字母的含义539

2.7.3.3 XD型洗衣机电动机主要指标539

2.7.3.4绝缘材料的等级及耐温温度539

2.7.1.1家用电气器具的温升限值表539

2.7.1 家用电气器具的安全管理539

2.7 家用电器安全539

2.7.3.5几种常用单相电动机比较540

2.7.3.6电吹风的风速与热风温升要求541

2.7.3.7吸尘器电气系统技术要求541

2.7.4.1 电冰箱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542

2.7.4家用制冷器具的安全542

2.7.4.2发热试验时电冰箱各部件的最高温度542

2.7.3.8吸尘器的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542

2.7.4.4电冰箱电源线的标称截面积543

2.7.4.5空调器软缆和软线的最小截面积543

2.7.4.3房间空调器各部件的温升限值543

2.7.4.6电冰箱电气强度试验电压544

2.7.4.7家用冰箱常见压缩机的电阻值544

2.7.4.9几种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545

2.7.4.10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性能545

2.7.4.8常用制冷剂的潜热545

2.7.4.11氟利昂制冷剂性能546

2.7.5.1常用照明灯泡及电热器具技术数据547

2.7.5.2荧光灯主要元件选配547

2.7.5 家用照明器具的安全547

2.7.5.3荧光灯的主要技术参数548

2.7.5.4白炽灯的主要技术参数549

参考文献549

3.1.1.1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表553

3.1.1 物质毒性分级553

3.1.1.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表553

3.1 工 业 防 毒553

三、 工业卫生技术篇553

3.1.1.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表554

3.1.1.4部分物质的IDLH值表555

3.1.2 有害物质容许浓度560

3.1.2.1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表(一)560

3.1.2.3涂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564

3.1.2.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表(二)564

3.1.2.4一些国家车间有害物质容许浓度表565

3.1.1.5五十六种常见毒物危害程度定级表568

3.1.2.5台湾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表599

3.1.2.6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表示法的换算系数表608

3.1.3.2合成纤维生产中的毒物表611

3.1.3物质毒性危害611

3.1.3.3氰化氢对人体的毒作用表612

3.1.3.4合成橡胶生产中常见毒物表612

3.1.3.5塑料生产中常见毒物表613

3.1.3.1苯浓度对人体的影响表614

3.1.3.6常见化学危险品危害性一览表614

3.1.4 防毒技术666

3.1.4.1铵盐镀锌配方及操作条件666

3.1.4.2无苯稀料配方666

3.1.4.3几种混合气的燃烧速度667

3.1.4.4几种混合气的爆震速度667

3.1.4.5某汞蒸气吸附罐的工艺尺寸和操作条件667

3.14.6各种吸附剂防护性能的比较667

3.1.4.7不同粒度的活性炭对汞蒸气吸附量的影响668

3.1.4.8几种检气管668

3.1.4.10吸附剂的物理性质669

3.1.4.11废气燃烧净化所需的温度、时间条件669

3.1.4.9 由选择性方面来看各种吸附剂的位置669

3.1.4.12几种常见气体在水中溶解度670

3.1.4.13若干有机物质为炭吸附的吸附热值671

3.1.4.14氨在水中的溶解度672

3.1.4.15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数值673

3.1.4.16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数值673

3.1.4.17一些有机液体的相对挥发度674

3.2.1.1矿岩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675

3.2.1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675

3.2.1.2各种建筑石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675

3.2 防 尘 技 术675

3.2.1.3金属矿山矿岩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676

3.2.1.4工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676

3.2.1.5铸造车间粉尘分散度677

3.2.1.6粉尘粘性力分类677

3.2.1.9不同品种水泥粒度的分散度678

3.2.1.8井下粉尘分散度实测结果678

3.2.1.10部分矿尘的真密度678

3.2.1.7部分工业粉尘的真密度和堆积密度678

3.2.1.11各种工业粉尘的安息角679

3.2.1.12不同粒径不同相对湿度的粉尘安息角值680

3.2.1.15几种矿物的矿尘湿润接触角681

3.2.1.14几种粉尘浸润性数据681

3.2.1.16(1)几种工业粉尘比电阻范围681

3.2.1.13几种粉尘的流动性指数681

3.2.1.16(2)几种工业粉尘的电阻682

3.2.1.17几种矿尘的比电阻682

3.2.2.2粉尘气动形状修正系数值683

3.2.2.1单位密度的球形尘粒在20℃时的压力对临界沉降速度的影响683

3.2.2.3对于密度为1的尘粒在标准状态下达到其临界速度所需时间683

3.2.2 粉尘的空气动力学性质683

3.2.2.6单位密度尘粒的吸附力、重力、气流力的比较684

3.2.2.5单位质量球形尘粒初速为1000cm/s其运动距离终止时间表684

3.2.2.7单位密度球形尘粒在20℃时有关扩散的性质684

3.2.2.4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的尘粒的张弛时间684

表面的累积沉降粒数685

3.2.2.9单位密度尘粒由一气溶胶浓度经过扩散和重力沉降到一个水平685

3.2.2.10单极电荷气溶胶的半值时间685

3.2.2.8粉尘因布朗运动不同时间向已知方向移动1mm的逸出概率685

3.2.3.2某些钢铁生产工艺粉尘发生量686

3.2.3.1某些有色冶炼工艺粉尘发生量686

3.2.3.3水泥厂粉尘发生量686

3.2.3工厂通风防尘686

3.2.2.11双极电荷气溶胶的半值时间686

3.2.3.5冲天炉烟气的起始含量表687

3.2.3.6冲天炉烟尘粒径质量分布百分比687

3.2.3.4炼钢电弧炉烟尘粒径质量分布687

3.2.3.8不同燃烧方式锅炉烟尘的粒径分布688

3.2.3.9各机械排风系统的分类与特点688

3.2.3.7不同燃烧方式锅炉烟气含尘浓度688

3.2.3.10全面通风气流组织的比较689

3.2.3.11柜式排风罩操作口平均吸入风速689

3.2.3.12各种外部排风罩罩口形式及吸气量计算式690

3.2.3.13吸气罩吸捕速度选择表691

3.2.3.14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691

3.2.3.15除尘通风管道内最低空气流速692

3.2.3.16通风除尘系统风管阻力估算值692

3.2.3.17有消声要求的风管流速692

3.2.3.18风机性能比较693

3.2.3.19常用的风机系列所用的叶片基本形式693

3.2.3.20不同用途风机的分类694

3.2.4矿山通风防尘694

3.2.4.1煤矿各作业地点的矿尘浓度694

3.2.4.2某矿机采工作面煤尘浓度分布状况694

3.2.4.4某露天矿主要生产工序产尘强度测定结果695

3.2.4.5某露天矿作业环境粉尘浓度695

3.2.4.6不同掘进工作面矿尘浓度695

3.2.4.3干式、湿式作业条件下各工序产尘量的比例695

3.2.4.9矿山粉尘浓度规定696

3.2.4.8井下作业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标准696

3.2.4.10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力696

3.2.4.7有无防尘措施时粉尘浓度696

3.2.4.11用不完全的棚架支护的巷道之摩擦阻力系数697

3.2.4.12其他各种井巷的摩擦阻力系数值697

3.2.4.13矿井各种局部阻力系数ξ值698

3.2.4.16不同粒径尘粒的布朗运动平均移动距离与重力沉降距离700

3.2.4.15硅尘在静止空气中沉降速度700

3.2.4.17硅尘的最低排尘风速700

3.2.4.14不同密度矿尘层流运动的极限粒径700

3.2.4.18《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的最低排尘风速701

3.2.4.19各作业场所排尘风量参考表701

3.2.4.21风筒和局扇配套选用表702

3.2.4.22采用不同喷雾器降尘后各类粉尘含量702

3.2.4.20凿岩排尘风量建议值702

3.2.4.24各产尘点喷雾洒水器数量参考表703

3.2.4.25几种爆破法除尘的效果703

3.2.4.23湿式凿岩时各种条件下的产尘状况703

3.2.4.27各种注水方式预湿煤层的注水特点704

3.2.4.28采空区灌水预湿煤层的方法分类及适用条件表704

3.2.4.26几种爆破法排除炮烟的效果704

3.2.5.1除尘器的性能比较705

3.2.5.2重力沉降室内使某些尘粒重返气流的速度705

3.2.5除尘设备705

3.2.5.4各种除尘器对不同粒径粉尘的效率706

3.2.5.5旋风除尘器性能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706

3.2.5.3百叶窗式惰性除尘器分级效率706

3.2.5.6旁路式旋风除尘器对不同物料的除尘效率707

3.2.5.7几种滤料在不同过滤速度下的除尘效率707

3.2.5.8袋式除尘器对各种粉尘的常用过滤风速708

3.2.5.9各类湿式除尘器的性能709

3.2.5.10电除尘器基本设计参数及应用范围709

3.2.5.11 主要工业窑炉电除尘器的电场风速与有效驱进速度710

3.2.5.12飞灰的设计电晕功率密度710

3.2.5.15 国内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宽间距电除尘器711

3.2.5.14不同电晕线形式比电晕电流的一般范围711

参考文献711

3.2.5.13几种工业窑炉电除尘器的比电晕功率711

3.3.1.2一些声源的声功率和声功率级712

3.3.1.1噪声声级对谈话干扰程度712

3.3.1.3语言听力损伤调查712

3.3.1 噪声特性712

3.3 噪 声 控 制712

3.3.1.4常见声音的A声级713

3.3.1.5典型声压级与人耳感觉713

3.3.1.6频带声压级与频带响度指数的转换714

3.3.1.7 ISO噪声致聋危险性估算717

3.3.2.2机动车辆允许噪声718

3.3.2.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718

3.3.2.3现有企业暂时允许的噪声标准718

3.3.2噪声控制标准718

3.3.2.6海洋船舶各舱室噪声级的最大限制值719

3.3.2.5声级计精度标准719

3.3.2.4新建、扩建、改建企业的噪声标准719

3.3.2.7 内河船舶噪声级限值的规定720

3.3.2.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720

3.3.2.9内河船舶不同舱室噪声级的最大限制值720

3.3.2.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721

3.3.2.11气导听力零级标准721

3.3.2.12 ISOR389听力零级标准721

3.3.2.13 ISO不同时间的环境噪声标准修正值722

3.3.2.14 ISO不同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修正值722

3.3.2.15 ISO室内噪声标准修正值722

3.3.2.16 ISO非住宅区室内噪声标准722

3.3.2.17 ISO听力保护噪声标准723

3.3.2.18美国噪声标准723

3.3.2.19一些国家的工业噪声标准723

3.3.3.2室内物体吸声量的值724

3.3.3.1各种耳塞的隔声性能724

3.3.3噪声控制技术724

3.3.3.3组合结构吸声系数表725

3.3.3.4国产吸声材料主要吸声性能726

3.3.3.5常用建筑材料吸声系数值727

3.3.3.6玻璃纤维布的相对声阻率727

3.3.3.7玻璃丝、玻璃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吸声系数表728

3.3.3.8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吸声系数表729

3.3.3.9金属网的相对声阻率729

3.3.3.10泡沫塑料吸声系数表730

3.3.3.11建筑材料(砖、土等)吸声系数表731

3.3.3.12门的隔声量732

3.3.3.13双层微孔板吸声系数表732

3.3.3.14窗的隔声量733

3.3.3.15单层微穿孔板吸声系数表733

3.3.3.16一些墙体的隔声量734

参考文献734

3.4.1职业病分类标准735

3.4职业病残管理735

3.4.2职工工伤职业病致残程度分级表736

3.4.3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部分)737

3.4.4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部分)738

3.4.5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741

3.4.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普外、胸外、泌尿生殖科部分)744

3.4.7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职业病内科部分)747

3.4.8工伤致残视力减弱补偿率749

3.4.9工伤致残无晶体眼视觉损伤程度评价参考表749

3.4.10工伤致残肝功能损害的判定基准750

3.4.11职业病肺功能损伤分级750

3.4.12工伤致盲及低视力分级标准750

3.4.13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基准751

3.4.14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常见致病物761

参考文献761

4.1.1.1 新鲜甜菜或冻甜菜制糖车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5

4.1.1废水排放765

4.1.1.2甜菜制糖糖蜜酿造车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5

4.1.1.3石油开发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量765

4.1 三 废 排 放765

四、厂 矿 环 保 篇765

4.1.1.5甘蔗制糖糖蜜酿造车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6

4.1.1.6合成脂肪酸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6

4.1.1.4亚硫酸法和碳酸法制糖车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6

4.1.1.8裂解法生产烷基苯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7

4.1.1.9烷基苯生产合成洗涤剂污染物排放标准767

4.1.1.7氯化法生产烷基苯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7

4.1.1.11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68

4.1.1.12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68

4.1.1.10制革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68

4.1.1.14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69

4.1.1.15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一般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69

4.1.1.13石油炼制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量769

4.1.1.17船舶生活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70

4.1.1.19电影洗片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量770

4.1.1.18电影洗片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70

4.1.1.16船舶含油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70

4.1.1.20生产梯恩梯产品最高容许排放废水量771

4.1.1.21工厂废水排出口处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71

4.1.1.22火炸药厂排放废水中酸和硝化物排放量及排放浓度标准771

4.1.1.23生产黑索金废水和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量772

4.1.1.24生产黑索金酸性废水最高容许排放量和酸性废水水质标准772

4.1.1.25黑索金生产厂废水排出口的水质标准772

4.1.1.26雷汞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允许值772

4.1.1.27雷汞生产废水处理后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标准773

4.1.1.28生产二硝基重氮酚废水和总硝基化合物排放标准773

4.1.1.29生产雷管工厂总排放口废水中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73

4.1.1.30雷管工厂废水排入“不能发挥或不宜稀释作用的地面水”774

或农田用水容许浓度标准774

4.1.1.31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74

4.1.1.32生产每吨铬盐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量775

4.1.1.33石油化工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775

4.1.1.34黄磷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和pH值776

4.1.1.35船舶工业镀件镀液污染物排出量最高容许值776

4.1.1.36硫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777

4.1.1.37船舶工业电镀废水排放标准777

4.1.1.38轻金属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值778

4.1.1.39重有色金属工业及有色金属加工业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标准值778

4.1.1.41石油沥青及沥青制品工业废水排放标准779

4.1.1.42普钙生产废水排放标准779

4.1.1.40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的排放标准最高容许浓度779

4.1.1.43铁路货车货洗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和pH值780

4.1.1.44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81

4.1.1.45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82

4.1.1.46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84

4.1.1.47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87

4.1.1.48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89

4.1.1.49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92

4.1.1.50兵器工业(火炸药)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93

4.1.1.51兵器工业(火工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95

4.1.1.52兵器工业(弹药装药)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96

4.1.1.53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97

4.1.1.54排入地表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98

4.1.1.55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799

4.1.2废气排放800

4.1.2.1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00

4.1.2.2雷汞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01

4.1.2.3生产每吨铬盐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量801

4.1.2.4硫酸工业尾气排放标准802

4.1.2.5船舶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02

4.1.2.6钢铁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05

4.1.2.7轻金属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06

4.1.2.8重有色金属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807

4.1.2.9水泥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808

4.1.2.10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值809

4.1.2.11沥青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10

4.1.2.1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11

4.1.2.13普钙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12

4.1.2.14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标准813

4.1.2.15燃煤电厂烟尘排放量计算标准815

4.1.2.16居住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816

4.1.3.1 含铬废渣排放标准817

4.1.3.2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817

4.1.3固体废物排放817

4.1.3.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818

4.1.3.4船舶垃圾排放规定820

参考文献820

4.2.1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821

4.2.2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821

4.2 三 废 控 制821

4.2.4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值822

4.2.5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值822

4.2.3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822

4.2.6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823

参考文献823

4.3.1 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824

4.3.3辅助用室的冬季室内空气温度824

4.3.2车间的空气调节夏季空气温度规定824

4.3 劳 动 环 境824

4.3.4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825

4.3.5工厂浴室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825

4.3.6硫酸盐造纸厂卫生防护距离825

4.3.7黄磷厂卫生防护距离826

4.3.8氯丁橡胶厂卫生防护距离826

4.3.9铜冶炼厂卫生防护距离826

4.3.10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826

4.3.11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827

4.3.12炼铁厂卫生防护距离827

4.3.13烧结厂卫生防护距离827

4.3.14焦化厂卫生防护距离828

4.3.15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828

4.3.16小型氮肥厂卫生防护距离828

4.3.18普通过磷酸钙厂卫生防护距离829

参考文献829

4.3.17钙镁磷肥厂卫生防护距离829

预处理标准排放限制值830

4.4.1 美国工业新建附属炼焦工厂排入公共污水处理厂新污染源830

4.4.2 美国新建工厂石油化学分类排放限制值830

4.4 国外三废排放标准830

4.4.3 美国联合企业现有炼油厂废水排放限制值831

4.4.4美国新建石油联合企业废水排放限制值831

4.4.5美国新建钢铁厂执行标准832

4.4.6美国制革厂废水排放限制值832

4.4.8美国新建硫酸和硝酸厂的排放标准值833

4.4.9 美国新建硝酸厂新污染源执行标准和新污染源预处理标准的排放标准833

4.4.7 美国以丁烯氧化脱氢法生产丁二烯的工厂排放限制值833

4.4.13美国现有和新建硝酸铵生产厂新污染源执行标准及新污染源834

4.4.12美国现有合成氨厂排放标准834

预处理标准排放限制值834

4.4.11 美国新建合成氨厂新污染源预处理标准和新污染源执行标准的排放标准834

4.4.10美国现有硝酸厂排放标准834

4.4.16美国现有尿素生产厂最佳实用技术排放限制值835

预处理标准排放限制值835

4.4.17 美国生产磷酸盐的现有工厂和新建工厂的污水排放限制值835

4.4.15美国现有或新建尿素生产厂最佳可行技术、新污染源执行标准及新污染源835

4.4.14美国现有硝酸铵生产厂最佳实用技术排放限制值835

4.4.19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粗蔗糖加工废水排放限制………………………………………………(836)836

4.4.20美国新建硅酸盐水泥制造工业执行标准836

4.4.18美国现有结晶蔗糖工厂的排放限制836

4.4.22美国新建氯碱生产厂排入公共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限制值837

4.4.23美国现有水泥生产厂废水排放限制值837

4.4.21 美国现有液体蔗糖工厂的排放限制837

4.4.24美国现有氯碱生产厂排入通航水体的废水排放限制值838

4.4.25美国新建水泥生产厂任何-日最大容许排放限制值838

4.4.26美国新建氯碱生产厂排入通航水体的废水排放限制值839

4.4.27美国新建肥料工厂总氟化物排放标准839

4.4.29美国磷矿排放标准840

4.4.30美国硫酸铵工厂排放标准840

4.4.28美国现有隔膜电解法氯碱生产厂排入公共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排放限制值840

4.4.32美国尚无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钢铁工业现有附属炼焦工厂排入通航水体的841

最佳可行技术排放限制值841

4.4.31美国现有钢铁工业附属炼焦工厂排入通航水体的BPT排放限制值841

4.4.34美国现有附属炼焦工厂排入通航水体的一般污染物最佳控制技术排放限制值842

最佳可行技术排放限制值842

4.4.35美国现有工厂石油化学分类排放限制值842

4.4.33美国带有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钢铁工业现有附属煤焦工厂排入通航水体的842

4.4.37美国钢铁工业现有附属炼焦工厂排入公共污水处理厂新污染源843

预处理标准排放限制值843

4.4.36美国钢铁工业新建附属炼焦工厂排入通航水体新污染源执行标准排放限制值843

4.4.38美国氯乙烯排放标准844

4.4.39美国炼油厂新污染源执行标准845

4.4.40美国推荐的金属表面处理厂排放限制值846

4.4.41美国新建牛皮纸浆厂执行标准846

4.4.42美国现有纸浆和造纸厂废水排放限制值847

4.4.43美国新建纸浆和造纸厂废水排放限制值850

4.4.44联邦德国炼油厂废水指标850

4.4.45联邦德国金属表面处理工厂的排放指标851

4.4.46联邦德国大气排放标准表:制酸工业851

4.4.48联邦德国制革厂废水排入公共下水道的推荐值852

4.4.49联邦德国制革厂废水排入地表水的推荐值852

4.4.47联邦德国啤酒厂和麦芽厂房废水排放标准852

4.4.51英国钢铁厂颗粒污染物排放极限值853

4.4.52英国含氰污泥和固体物掩埋处理指标853

4.4.50联邦德国纸浆和造纸工业废水处理标准853

4.4.55英国水泥厂颗粒物排放极限854

4.4.54英国约克夏水管理局酿造废水的许可操作标准854

4.4.56加拿大氯碱制造工业含汞废气排放标准854

4.4.53英国约克夏水管理局排入公共下水道的金属表面处理废水排放指标854

4.4.58英国约克夏水管理局金属表面处理废水容许实施标准855

4.4.59英国大气排放标准表:制酸工业855

4.4.57英国约克夏水管理局制革厂排入公共下水道的废水指标855

4.4.62加拿大暴雨雨水排放时所采用的特殊指标856

4.4.61加拿大现有炼油厂废水质量856

4.4.63加拿大排放暴雨雨水时的特殊规定856

4.4.60加拿大水泥厂排放指标856

4.4.65加拿大金属表面处理废水水质目标857

4.4.66加拿大冶金焦炭制造工业排放指标857

4.4.64加拿大有害物质的容许沉淀物857

4.4.67加拿大化学纸浆厂废水耗氧物容许含量858

4.4.68加拿大纸浆和纸厂废水总悬浮物容许含量858

4.4.70瑞典纸浆和造纸厂废水排放指标859

4.4.71澳大利亚大气排放标准:制酸工业859

4.4.69瑞典钢铁工业颗粒污染物排放指标859

4.4.72瑞典纸浆和造纸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860

4.4.73巴西圣保罗州制革厂排放标准860

4.4.75印度制革厂废水排入地表水的容许值861

4.4.76印度染料和染粒中间体工业排入地面水污染物容许排放极限值861

4.4.74印度电镀废水排入地表水的容许值861

4.4.78印度对排入地面水体的磷肥制造废水的容许极限值862

4.4.79印度对排入地面水体的氮肥制造废水的容许极限值862

4.4.77印度废水排放容许极限862

4.4.80新加坡制革厂废水排放标准863

4.4.81新加坡最终废水中金属的排放标准863

4.4.83法国制革厂废水排入地表水的推荐值864

4.4.84法国化学纸浆厂废水中悬浮物和耗氧物最高容许含量864

4.4.82法国新建炼油厂已处理废水排放要求864

4.4.85意大利新建金属表面处理厂排放废水的允许极限值865

4.4.86塔斯马尼亚纸浆和造纸厂的废水排放标准865

4.4.87意大利接纳新制革厂废水的限制值866

参考文献866

5.1.1.1瞎炮和残炮产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869

5.1.1爆破安全869

5.1.1.2杂散电流的来源、量测和预防869

5.1 矿 山 安 全869

五、 产业安全篇869

5.1.1.3爆破材料加工厂危险品生产工序的危险等级870

5.1.15典型矿山杂散电流实测值871

5.1.1.6 A级建筑物与邻近建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871

5.1.1.4矿山室外动力线路通过爆破材料库的要求871

5.1.1.7 A、B、C级建筑物与公用设施的距离872

5.1.1.9地面库场地内单个库房的最大允许存放量873

5.1.1.10爆破材料储存量及所需面积873

5.1.1.8爆破材料场地总储存量要求873

5.1.2矿山环境安全874

5.1.2.1我国地震区、带划分874

5.1.2.2我国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的主要地区875

5.1.2.3矿山工程环境评价项目875

5.1.2.5部分矿山工作点噪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876

5.1.2.6浮游煤尘的爆炸条件876

5.1.2.4常用采矿设备噪声声压级876

5.1.2.8爆压与煤尘浓度关系877

5.1.2.9爆压与起爆点距离的关系877

5.1.2.7煤尘爆炸后的产物及其特征877

5.1.3.2斜坡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878

5.1.3.1斜坡提升主要计算参数878

5.1.3.3竖井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878

5.1.3矿山建井安全878

5.1.3.4建井期间工业场地发生火灾的原因与预防879

5.1.3.5建井工地建筑物防火间距参考表879

5.1.3.6煤层自燃倾向性的鉴定880

5.1.3.7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880

5.1.3.8煤层最短发火期的确定880

5.1.4矿山安全用水及防水881

5.1.4.1拌制混凝土用水水质标准881

5.1.4.2锅炉用水水质标准881

5.1.4.3压缩空气站冷却用水水质要求881

5.1.4.4防洪堤坝的设计与计算882

5.1.4.5泄洪沟的布置与要求884

5.1.4.6泄洪隧洞设计要求885

5.1.4.7低洼场地排涝885

5.1.4.8井下防水885

5.1.5.1矿山救护中队技术装备要求887

5.1.5矿山救护887

5.1.5.2矿山救护小队技术装备要求888

5.1.5.3矿山救护队成员个人装备要求889

5.1.6煤矿安全889

5.1.6.1煤矿巷道净断面安全要求889

5.1.6.4煤矿罐笼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890

5.2.7冶金主要火灾危险性分类890

5.2.6冶金厂区建筑物距道路边缘最小距离890

5.1.6.3电机车架空线悬挂点间距890

5.1.6.2矿(机)车轨道强度表890

5.1.6.6提升钢丝绳韧性指标891

5.1.6.7提升装置安全系数891

5.1.6.5立井提升容器最小间隙891

5.1.6.8环链及吊桶提梁安全系数892

5.1.6.9煤矿防爆电气设备类型892

5.1.6.10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选用893

5.1.6.11井下配电电压和电气设备额定电压等级893

5.1.6.12煤矿电气设备和电缆安全检查893

5.1.6.15煤矿安全帽灯参数要求894

5.1.6.13煤矿井下粉尘浓度标准894

5.1.6.14煤矿井巷风速要求894

5.1.6.16矿山井下个人CO自救器规格895

5.1.6.17煤矿井下瓦斯涌出控制标准895

5.1.6.18煤矿常用炸药895

5.1.6.19煤矿通风机漏风率要求896

5.1.6.20煤矿爆破材料运输安全要求896

参考文献896

5.2 冶 金 安 全897

5.2.1冶金工厂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897

5.2.2冶炼作业产生的各种煤气成分及主要性质897

5.2.3冶金工厂采暖通风1小时的耗量及耗电量898

5.2.4冶金工厂常用除尘器表899

5.2.5冶金厂区建筑物距铁路中心最小距离899

5.2.8轧钢主要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901

5.2.9冶金建构筑物小型灭火装置设置数902

5.2.10不同介质管线涂色规范902

5.2.11使用煤气生产区危险区域划分903

5.2.12轧制操纵台布置规定903

5.2.13起重用钢丝绳安全系数903

5.2.14起重用链条安全系数904

5.2.15起重用钢丝绳报废标准904

5.2.16轧钢厂主要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等级划分904

5.2.17冶金作业场所照度规定905

5.2.18冶金现有企业噪声标准906

5.2.19轧钢厂通风、降温、隔热和除尘规定907

5.2.20作业人员与带电部分安全距离908

5.2.21冶金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标准908

参考文献908

5.3.1.1 施工现场最小道路路面宽度909

5.3.1.2施工现场最小转变半径909

5.3.1.3路边排水沟最小尺寸909

5.3.1建筑施工安全909

5.3 建 筑 安 全909

5.3.1.6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910

5.3.1.7深度在3米以内的基槽边坡的最大坡度910

5.3.1.4墙型对土压力的影响910

5.3.1.5挡土墙背面的摩擦角910

5.3.1.8基槽(沟)的固壁支撑的选用911

5.3.1.9杉木脚手板安全荷重参考表911

5.3.1.10深度在5米以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大坡度911

5.3.1.11 降水各种井点的适用范围912

5.3.1.12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的材质标准912

5.3.1.13脚手板材质标准912

5.3.1.14架空输电线路下作业的安全操作距离913

5.3.1.15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913

5.3.1.16高压线路至接地物体或地面的安全距离913

5.3.1.17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913

5.3.1.18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913

5.3.1.21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914

5.3.1.22全国主要台站年平均雷暴日数914

5.3.1.23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914

5.3.1.20外用电梯性能表914

5.3.1.19带电体至遮栏、栅栏的安全距离914

5.3.1.24建筑行业有职业危害的工种915

5.3.2建筑安全设计916

5.3.2.1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标准建议916

5.3.2.2住宅外围护结构材料与部件基本技术要求918

5.3.2.3住宅内装材料与部件基本技术要求920

5.3.2.4住宅生活设备基本技术要求920

5.3.2.5住宅供排设备基本技术要求922

5.3.2.6住宅物业管理与住宅区配套材料设备基本技术要求922

5.3.2.9高层建筑与小型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923

5.3.2.8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距离923

化学易燃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923

5.3.2.7高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923

5.3.2.11 各类建筑设施、材料的防火间距924

5.3.2.12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距离924

5.3.2.10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煤气调压站等的防火间距924

5.3.2.13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925

5.3.2.14 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925

5.3.2.15工业建筑常用辐射防护材料930

5.3.2.16工业建筑防辐射个人剂量限制表931

5.3.2.17工业建筑防辐射最高允许剂量表931

5.3.2.18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通道之间的最小距离931

5.3.2.19工业建筑防辐射铁板的铅当量931

5.3.2.20工业建筑防辐射砖的铅当量932

5.3.2.21工业建筑防辐射混凝土的铅当量932

5.3.2.22工业建筑防辐射含钡混凝土的铅当量932

5.3.2.23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的防雷措施933

5.3.2.24烟囱避雷针根数936

5.3.2.25避雷针常用材料936

5.3.2.26避雷针接地极常用材料936

5.3.2.27混凝土小砌块房屋芯柱抗震设置要求936

5.3.2.28多层房屋抗震最大高宽比936

5.3.2.30混凝土中砌块房屋芯柱抗震设备要求937

5.3.2.31多层房屋抗震的局部尺寸限值937

5.3.2.3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937

5.3.2.29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总高度和层数限值937

5.3.2.35高层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938

5.3.2.34抗震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938

5.3.2.36梁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938

5.3.2.33抗震圈梁配筋要求938

5.3.2.38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939

5.3.2.39抗震墙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939

5.3.2.37柱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939

5.3.2.4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940

5.3.2.42柱加密区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940

5.3.2.40抗震墙分布钢筋配筋要求940

5.3.2.44建筑物的破环等级与冲击波峰值超压表941

5.3.2.45不同类型建(构)筑物的安全震速941

5.3.2.43砖房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941

5.3.2.47危险建筑物的破坏等级与防护土堤的关系942

参考文献942

5.3.2.46部分建筑物的自振周期942

5.4.1.1地下煤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943

5.4.1.2地下煤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943

5.4.1 石油化工基本安全943

5.4 石油化工安全943

5.4.1.3贮罐与一般民用建筑、重要的公共建筑或道路之间的防火间距944

5.4.1.4居民生活用的煤气双眼灶同时工作系数944

5.4.1.5几种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944

5.4.1.6用气设备燃烧器的煤气额定压力945

5.4.1.7 乙炔瓶库与其它建筑物的防火间距945

5.4.1.8 乙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时,管壁最小厚度表945

5.4.1.9厂区架空乙炔管道与铁路、道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交叉净距945

5.4.1.10 厂区、乙炔站及车间架空乙炔管道与其它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946

5.4.1.11 厂区埋地乙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946

5.4.1.12厂区埋地乙炔管道与其它埋地管线之间最小净距947

5.4.1.13 厂区架空乙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947

5.4.1.14空分设备吸风口与乙快站及电石渣堆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947

5.4.1.17碳素钢管中氧气的最大流速948

5.4.1.19氧气管道上法兰用的垫片948

5.4.1.18氧气管道的管材选用表948

5.4.1.20 厂区、氧气站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它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948

5.4.1.16 独立的氧气实瓶或氧气空瓶,实瓶库的气瓶最大贮量948

5.4.1.15空分设备吸风口处空气内乙炔的允许极限含量948

5.4.1.22 厂区架空氧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交叉净距949

5.4.1.23 厂区埋地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最小水平净距949

5.4.1.21 厂区架空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949

5.4.1.27厂(矿)区架空压缩空气管道与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的水平净距950

5.4.1.26 厂(矿)区埋地压缩空气管道与其它埋地管线的净距950

5.4.1.28厂(矿)区架空压缩空气管道与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的交叉净距950

5.4.1.29 厂(矿)区车间架空压缩空气管道与其它架空管线的净距950

5.4.1.25厂区埋地压缩空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950

5.4.1.24 厂区埋地氧气管道与其它埋地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950

5.4.1.30在101.325KPa大气压和25℃的空气中的灭火浓度及设计浓度951

5.4.1.31 在101.325KPa大气压和25℃的空气中的惰化浓度及设计浓度952

5.4.1.32 5.4.1.30表修正系数952

5.4.1.33各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953

5.4.1.34汽车库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贮罐的防火间距953

5.4.1.36停车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隔间面积954

5.4.1.37汽车库与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954

5.4.1.35汽车库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954

5.4.1.39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955

5.4.1.40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955

5.4.1.38石油库的等级划分955

5.4.1.41 石油库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956

5.4.1.42石油库分区及其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956

5.4.1.43石油库内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957

5.4.1.44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958

5.4.1.46桶装油品库房单栋建筑面积959

5.4.1.47 石油库内建筑物、构筑物的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级别959

5.4.1.45装卸油品码头至其它相邻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959

5.4.1.48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960

5.4.1.50化工区场地防洪标准961

5.4.1.51高架火炬卫生防护距离961

5.4.1.49油码头与相邻的其他码头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防火距离961

5.4.1.52循环水冷却塔与建筑物、构筑物间距962

5.4.1.53堆场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间距962

5.4.1.54地下管线之间的水平净距963

5.4.1.55地下管线之间的垂直净距964

5.4.1.56小型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净距964

5.4.1.57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965

5.4.1.58架空管线、管架跨越铁路、道路的最小垂直净距965

5.4.2.3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966

5.4.2.2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966

5.4.2.4厂房安全疏散距离966

5.4.2.5厂房的防火间距966

5.4.2.1 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966

5.4.2化工建筑防火966

5.4.2.8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967

5.4.2.7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967

5.4.2.9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967

5.4.2.6库房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967

5.4.2.11 甲类物品库房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968

5.4.2.12液体储罐与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968

5.4.2.10液体储罐成组布置的限量968

5.4.2.14湿式可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969

5.4.2.15湿式氧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969

5.4.2.13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969

5.4.2.19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的防火间距970

5.4.2.18汽车加油机、地下油罐与建筑物、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970

5.4.2.20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970

5.4.2.17库房、储罐、堆场与铁路的防火间距970

5.4.2.16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970

5.4.2.21堆场、储罐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971

5.4.2.22室外变压器水喷雾灭火用水量971

5.4.2.25抗溶性泡沫和混合液的供给强度972

5.4.2.24空气泡沫或空气泡沫混合液的供给强度972

5.4.2.26扑灭流散液体火焰需用泡沫管枪数量和泡沫混合液量972

5.4.2.23浮顶油罐的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972

5.4.2.28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防水枪用水量973

5.4.2.29室内消火栓用水量973

5.4.2.27冷却水的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973

5.4.2.30建筑物的防火间距974

5.4.2.31建筑物与贮罐、易燃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974

5.4.2.33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距顶棚(或屋顶)的距离975

5.4.2.34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975

5.4.2.32建筑物与厂房、库房、调压站等的防火间距975

5.4.2.39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976

5.4.2.40三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设计数据976

5.4.2.38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976

5.4.2.41边墙型喷头的保护面积和间距976

5.4.2.42标准喷头的保护面积和间距976

5.4.2.37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976

5.4.2.36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976

5.4.2.35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976

5.4.3.3露天生产装置消防用水量977

5.4.3.2工厂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977

5.4.3.4 固定顶贮罐的空气泡沫或混合液供给强度及连续供给时间977

5.4.3.5 浮顶罐泡沫(或混合液)供给强度及泡沫产生器保护半径977

5.4.3.1 化工厂小型灭火机设置977

5.4.3炼油安全977

5.4.3.6供氢站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978

5.4.3.7工艺装置及其内部的设备、机械、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979

5.4.3.8贮存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979

5.4.3.10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980

5.4.3.11工艺装置内部设备、机械、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980

5.4.3.9炼油厂防火间距980

5.4.3.12炼油厂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981

5.4.3.13原油储存天数982

5.4.3.14中间原料油储存天数982

5.4.3.15成品油储存天数983

5.4.3.16轻质油品罐和原油罐的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的选用规定983

5.4.3.17隔热材料制品的主要性能984

5.4.3.18热力管线的介质推荐流速984

5.4.3.20独立设置装置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985

5.4.3.21房间全面通风的换气次数985

5.4.3.19炼油厂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985

5.4.3.23桶装油料的安全容量986

5.4.2.24卸车和库内输转燃料油、渣油加热温度986

5.4.3.22工作区内油蒸气最高允许浓度986

5.4.3.26轻质油料静置时间表987

5.4.3.27日本规定的油料静置时间表987

5.4.3.25卸车和库内输转滑油加热温度987

5.4.4.4石油化工工艺生产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988

54.4.5合成氨及氮肥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988

5.4.4.3石油化工厂防火间距988

5.4.4.6石油化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988

5.4.4.7易燃、可燃液体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988

5.4.4.2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988

5.4.4.1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988

5.4.4化工安全988

5.4.4.11火场供水战斗车数989

5.4.4.10实瓶(桶)仓库的最大贮量989

5.4.4.12火场供水战斗车总数989

5.4.4.9可燃气体贮罐之间防火间距989

5.4.4.8液化石油气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989

5.4.4.15油品静电消散静置时间表990

5.4.4.14手提式灭火器设置990

5.4.4.16防液体类产生静电的流速推荐值990

5.4.4.13液化石油气球罐区火场供水战斗车数990

5.4.4.17原油和原料油储存天数991

5.4.4.18石油化工成品油储存天数991

5.4.4.20石油化工中间原料的储存天数992

5.4.4.21易燃、可燃石油化工成品的储存天数992

5.4.4.19中间原料油储存天数992

5.4.4.23酸、碱及液氨的储存天数993

5.4.4.24辅助车间通风换气次数993

5.4.4.22石油化工主要原料的储存天数993

5.4.4.25石油化工车间换气次数994

5.4.4.26正压室换气次数994

5.4.4.27化工设计中几种常见有害物质排放标准995

5.4.4.28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995

5.4.4.29聚氯乙烯树脂厂的卫生防护距离996

参考文献996

5.5.1.1氡及氡子体的物理特性997

5.5.1核燃料安全997

5.5.1.2 1CRP建议的氡年摄入量限值,年照射量限值和导出空气浓度997

5.5核 工 业 安 全997

5.5.1.3氡的扩散系数表998

5.5.1.4某些防氡材料性能表999

5.5.1.5排氡子体风量计算图999

5.5.1.7典型操作岗位和排放尾气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度特征1000

5.5.1.8不同产品β外照射剂量率与离物料距离的关系1000

5.5.1.6尿铀浓度与空气、口罩污染水平1000

5.5.1.9不同产品γ剂量率与离物料距离的关系1001

5.5.1.10几种类型反应堆乏燃料的特性1001

5.5.1.11 235U热中子裂变产物的总β放射性活度及各核素的相对贡献1002

5.5.1.12 235U混合裂度产物的γ辐射总释能率1010Mev(s.kw)1002

5.5.2核动力工程安全1003

5.5.2.1世界核电厂分布1003

5.5.2.2主要堆型的反应性要求1004

5.5.2.3秦山核电站部分热工数据1005

5.5.2.4超功率-超温安全保护极限1005

5.5.2.6沸水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释放量1006

5.5.2.7堆芯损坏概率比较1006

5.5.2.5压水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典型的释放量1006

5.5.2.11 发生设计基准事故时安全壳内的压力及温度变化1007

5.5.2.12满功率时控制棒组件慢速抽出时的瞬变1007

5.5.2.8失水事故的分类及发生概率1007

5.5.2.9满功率时控制棒组件快速抽出时的瞬变1008

5.5.2.10反应性线性变化时的切率响应1008

5.5.2.13不同反应性引入速率下相对功率水平随时间的变化1009

5.5.2.14 不同反应性引入速率下相对功率水平与反应性的关系1009

5.5.2.15 在给定功率保护下,启动事故达到的周期与低于保护水平的数量级关系1010

5.5.2.16几种保护系统的反应堆功率随时间变1010

5.5.2.17启动事故动态特性1011

5.5.2.18压水堆失水事故后堆芯主要参数的瞬态变化1011

5.5.2.19沸水堆失水事故瞬变曲线1012

5.5.2.20安全壳压力曲线1012

5.5.2.21操作失误概率值1013

5.5.2.22对核设施事故可能具有潜在重要性的放射性核素1014

5.5.2.23 ICRP新建议的剂量限值1014

5.5.2.24核电厂主要检修操作的集体剂量当量1015

5.5.2.25压水堆事故释放类描述1016

5.5.2.26压水堆假想事故释放类型汇总1017

5.5.2.27国际核事件分级表1018

5.5.2.28轻水核电厂各应急状态放射性释放量和预期发生的可能性1020

5.5.2.29不同事故阶段的可能照射途径及相应的防护措施1020

5.5.2.30核电厂应急计划区和计划实施各项应急措施区域的范围1021

5.5.2.31 不同事故阶段采取防护措施的剂量1022

5.5.2.32 IAEA干预水平指南值1022

5.5.2.33我国现行的导出干预水平1023

5.5.3.1 开放型放射源工作场所的分级1030

5.5.3.2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1030

5.5.3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应用安全1030

5.5.3.4操作方式与核素形态修正因子1031

5.5.3.5货包和运输工具表面放射性物质非固定污染限值1031

5.5.3.3表面放射性物质污染控制水平1031

5.5.3.6放射性货包距感光材料放置地点和人员经常停留处的最小容许距离1032

5.5.3.8计算不同材料的铅当量厚度的换算系数1033

5.5.3.9几种防护手套对β辐射的减弱1033

5.5.3.7几种屏蔽材料的半厚度值1033

参考文献1034

5.6.1 起爆药及猛炸药安全数据1035

5.6.1.1起爆药的特征1035

5.6火 炸 药 安 全1035

5.6.1.2常用起爆药性能对比表1037

5.6.1.3几种起爆药的最小静电点火能1043

5.6.1.4猛炸药的爆炸特性1044

5.6.1.5猛炸药的感度1045

5.6.1.6猛炸药的安定性1046

5.6.1.7一些单体猛炸药的性能和用途1047

5.6.1.8一些常用混合猛炸药的性能1050

5.6.1.9几种火炸药的最小静电点火能1051

5.6.1.10梯恩梯的质量标准1051

5.6.2 工业炸药的有关数据1052

5.6.2.1某些工业炸药爆轰参数值1052

5.6.2.2某些工业炸药爆速值1053

5.6.2.3几种铵锑炸药的热感度和撞击感度1054

5.6.2.4高体积威力工业炸药1054

5.6.2.5一些铵锑炸药的殉爆距离1055

5.6.2.6几种单质炸药敏化的工业炸药1055

5.6.2.8几种高威力铵锑炸药1056

5.6.2.9我国几种铵油炸药的组成和性能1056

5.6.2.7几种铵锑炸药的五分钟延滞期爆发点和撞击感度1056

5.6.2.10几种铵锑炸药的爆炸性能1057

5.6.2.11几种铵油炸药的主要性能1057

5.6.2.12部分岩石炸药的组成和性能1058

5.6.2.13几种露天炸药的组成和性能1059

5.6.2.14原苏联几种铵油炸药的组成和性能1060

5.6.2.15铵油炸药的爆炸性能1060

5.6.2.17新型铵木油炸药的配方及性能1061

5.6.2.18铵沥蜡炸药的组成和性能1061

5.6.2.16重铵油炸药的主要性能1061

5.6.2.20国内乳化炸药的性能1062

5.6.2.21乳化炸药技术标准1062

5.6.2.19国外乳化炸药的性能1062

5.6.2.22国外水胶炸药性能1063

5.6.2.23国内水胶炸药性能1063

5.6.2.25抑制剂的抑制效果1064

5.6.2.26我国安全被筒炸药规格1064

5.6.2.24硝酸铵类炸药燃烧的抑制剂和抑制效果1064

5.6.2.27我国粉状煤矿硝铵炸药的组成和性能1065

5.6.2.28液体炸药配方及主要性能1065

5.6.2.29硫矿和石油矿安全硝铵炸药1066

5.6.2.30硝酸类液体炸药的配方及性能1066

5.6.2.31国外工业耐热炸药配方及性能1067

5.6.2.32国内工业耐热炸药配方及性能1068

5.6.2.33我国主要胶质炸药配方及性能1068

5.6.2.34国内外工业含铝炸药的典型配方、性能及应用1069

5.6.2.35工业炸药常用物质的氧平衡值1070

5.6.3.2黑火药的粒度要求1071

5.6.3.1黑火药组成配比改变与其燃速的关系1071

5.6.3.3黑火药的理化性质1071

5.6.3火药及火箭推进剂安全数据1071

5.6.3.4典型的点火药1072

5.6.3.5某些火药的撞击感度1073

5.6.3.6典型单基溶剂压伸炮药(MI药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73

5.6.3.7典型的单基溶剂压伸轻武器发射药(IMR药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74

5.6.3.8典型的双基溶剂压伸炮药(M2药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74

5.6.3.9典型的三基溶剂压伸炮药(M17药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75

5.6.3.10典型的双基无溶剂迫击炮片状火药(M8)的组成和特性值1076

5.6.3.11典型的浇铸复合推进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77

5.6.3.12典型的高能浇铸或压伸复合推进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77

5.6.3.13双基溶剂压伸火箭推进剂(药剂M7)的组成和特性值1078

5.6.3.14典型的双基无溶剂压伸火箭推进剂(JPN)的组成和特性值1079

5.6.3.15典型的高能浇铸双基推进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80

5.6.3.16典型的高能浇铸双基推进剂的组成和特性值1081

5.6.3.17液体推进剂的性能1082

5.6.3.18液体二元推进剂系统的计算热化学特性1084

5.6.4爆炸冲击波及火药毒性防护1085

5.6.4.1冲击波峰值超压与动物伤亡等级的关系1085

5.6.4.2建筑物的破坏等级与冲击波峰值超压的关系1085

5.6.4.3危险品生产区内生产、加工或储存炸药的建筑物的外部安全距离表1086

5.6.4.4危险品总仓库区内储存炸药的建筑物的外部安全距离表1087

5.6.4.5危险品生产区内生产或储存“经燃烧易转化成有爆炸1088

危险的火药”的建筑物的外部安全距离表1088

5.6.4.6生产区或库区储存“以有燃烧危险为主的火药”的建筑物的外部安全距离表1089

5.6.4.7生产或储存Ⅰ、Ⅱ、Ⅲ类产品的建筑物的外部安全距离表1090

5.6.4.8独立的靶场、靶道和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试验台的外部安全距离表1091

5.6.4.9混存火灾危险性与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分类1093

5.6.4.10接触或混合后能引起燃烧的物质1094

5.6.4.11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质1095

5.6.4.12互相接触或混合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1096

5.6.4.13炸药生产中排放污染物的毒性数据1098

5.6.4.14火化工生产工房危险等级表1106

5.6.4.15火化工危险仓库等级表1107

5.6.4.16火化工厂各级危险建筑物的外部距离1107

5.6.4.17废火炸药、火工品的销毁量和安全距离1108

参考文献1109

5.7.1.1石油的元素组成1110

5.7.1 石油天然气特性1110

5.7.1.2我国部分油田原油的某些性质1110

5.7 石油天然气安全1110

5.7.1.3石油产品的燃烧速度1111

5.7.1.4我国主要油田石油中汽油馏分的族组成1111

5.7.1.5煤柴油馏分的组成1112

5.7.1.6我国某些油气田天然气组成1112

5.7.1.8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温度1113

5.7.1.9我国油田液化石油气分类标准草案1113

5.7.1.7我国原油分类标准草案1113

5.7.1.11油品与原油在空气中的闪点与自燃点1114

5.7.1.12我国天然气分级标准草案1114

5.7.1.10我国天然汽油分类标准草案1114

5.7.1.13烃类和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极限1115

5.7.1.14 甲烷在不同原始压力时的爆炸极限1115

5.7.1.15几种可燃气体的密度和标准状况下的扩散系数1116

5.7.1.16可燃气体和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小点火能量1116

5.7.1.17天然气中有关成分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1117

5.7.1.20石油产品的危险等级1118

5.7.1.19几种石油气体的爆炸压力及爆炸威力指数1118

5.7.1.21英国石油学会(IP)油品危险等级1118

5.7.1.18甲烷和空气混合物的火焰传播速度1118

5.7.2.3炸药库房之间的安全距离1119

5.7.2.2爆炸品保险箱使用时的温升时间的规定1119

5.7.2.4爆破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1119

5.7.2.1爆炸品保险箱尺寸系列规定1119

5.7.2地震勘探爆炸安全1119

5.7.2.6雷管库距炸药库的安全距离1120

5.7.2.7在同一库房储存不同类型的炸药时的储存规定1120

5.7.2.5爆炸点影响范围1120

5.7.2.9 电雷管作业区与射频电源的安全距离1121

5.7.2.10当炸药量大于10kg时,爆炸作业船距爆炸点的安全距离1121

5.7.2.8裸露爆炸对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影响范围1121

5.7.3石油钻井作业安全1122

5.7.3.1 石油钻井钻鼠洞作业安全规程1122

5.7.3.2石油钻井接钻头作业安全规程1124

5.7.3.3石油钻井下钻铤作业安全规程1126

5.7.3.4石油钻井下钻杆作业安全规程1128

5.7.3.5石油钻井接方钻杆作业安全规程1130

5.7.3.6石油钻井接单根作业安全规程1132

5.7.3.7石油钻井卸方钻杆作业安全规程1134

5.7.3.8石油钻井起钻杆作业安全规程1136

5.7.3.9石油钻井起钻铤作业安全规程1138

5.7.3.10石油钻井卸钻头作业安全规程1140

5.7.3.11 石油钻井作业安全规程1142

5.7.3.12石油钻井下套、油管作业安全规程1144

5.7.3.13石油钻井完井试油作业安全规程1146

5.7.3.14钻井井控设备安装调试规程1148

5.7.3.15钻井溢流控制规程1150

5.7.3.16起下钻杆溢流控制规程1152

5.7.3.17起下钻铤溢流控制规程1154

5.7.3.18空井溢流控制规程1156

5.7.4石油天然气开发、储运安全1158

5.7.4.1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名词解释1158

5.7.4.2 国内外油罐间距对比表1159

5.7.4.3油(气)田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160

5.7.4.4通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160

5.7.4.5油(气)田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1161

5.7.4.6通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1161

5.7.4.7油气田和管道常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1162

5.7.4.8油气厂、站、库分级1162

5.7.4.9 油气井与周围建(构)筑物、设施的防火间距1163

5.7.4.10 甲、乙类油气厂、站、库外部区域布置防火间距1163

5.7.4.11 一、二、三、四级油气厂、站、库内部的防火间距1164

5.7.4.13装置内部的防火间距1165

5.7.4.14五级油、气站场平面布置防火间距1165

5.7.4.12装置间的防火间距1165

5.7.4.16液化气灌装站内储罐与有关设施的间距1166

5.7.4.17 油气田内部埋地原油集输管道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1166

5.7.4.15 甲、乙类液体常压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1166

5.7.4.18 油气田内部埋地天然气集输管道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1167

5.7.4.20美国、英国等国的地区等级划分标准1168

5.7.4.21油气田外部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1168

5.7.4.19油气田外部输气管道规范采取的地区等级划分标准1168

5.7.4.24油气田外部输气管道跨越道路、铁路净空高度1169

5.7.4.23油气田外部输气管道最小覆土层厚度1169

5.7.4.25油气田外部输气管道现场冷弯弯管的最小曲率半径1169

5.7.4.22油气田外部输气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及输气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1169

5.7.4.26油气田外部输油时输油站内用电设备负荷等级1170

5.7.4.27油气田外部输油站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动仪表类型选择1170

5.7.4.29不相容的灭火剂1171

5.7.4.30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1171

5.7.4.28油气田外部输油管道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和焊缝系数1171

5.7.4.31阻火器的内径大小和外壳长度与管道直径的关系1172

5.7.4.32六种爆炸灾害的预防对策1172

5.7.4.33石油工程生产设施及装置爆炸危险区域级别及范围1173

5.7.4.34爆炸性气体环境旋转电机防爆结构的选型1176

5.7.4.35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燃温度分组1176

5.7.4.37爆炸性气体环境低压变压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1177

5.7.4.38爆炸性气体环境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1177

5.7.4.36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分级1177

5.7.4.41爆炸性气体环境铜导线截面与最大允许电流1178

5.7.4.40爆炸性气体环境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1178

5.7.4.42爆炸性气体环境电缆配线技术要求1178

5.7.4.39爆炸性气体环境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1178

5.7.4.43爆炸危险环境钢管配线技术要求1179

5.7.4.44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设备防护结构的选型1179

5.7.4.47各类静电放电的特点和其相对引燃能力表1180

5.7.4.46人体带电电位与静电电击程度的关系1180

5.7.4.48接地干线和接地体规格表1180

非导体部件的最大表面积表1180

5.7.4.45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固定设备或可移动设备上具有的外露静电1180

5.7.4.51烃类液体在检尺、测温和采样前所需静置时间表1181

5.7.4.50利用空气电离原理使静电中和的静电消除器的各种型式1181

5.7.4.52油气厂、站、库内的储罐消防设置标准1181

5.7.4.49接地支线和连接线规格表1181

5.7.4.53扑救甲、乙、丙类液体流散火灾泡沫枪数量和连续供给时间1182

5.7.4.54油气田消防站规模、消防车辆、通信设备配置1182

5.7.4.56扑救非水溶性的甲、乙、丙类液体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1183

5.7.4.57扑救水溶性的甲、乙、丙类液体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1183

5.7.4.55油气田消防冷却水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1183

5.7.4.58泡沫管枪数量、供给泡沫时间、混合液量表1184

5.7.4.59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1184

5.7.4.60各种灭火剂适用的火灾范围1185

5.7.4.62 内浮顶储罐的泡沫产生器设备数量1186

5.7.4.63火灾种类和灭火器的选型规定1186

5.7.4.61外浮顶储罐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和连续供给时间1186

5.7.4.66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187

5.7.4.65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1187

5.7.4.67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187

5.7.4.64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1187

5.7.5.2石油开发工业废水中一般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188

5.7.5.1 石油开发工业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188

5.7.5.3油气田环境监测站主要通用仪器设备参考表1188

5.7.5 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安全1188

5.7.5.5放射性核素日最大操作量1189

5.7.5.6开放型各级放射工作场所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1189

5.7.5.4美国国家标准学会规定的有关气体的毒性1189

5.7.5.8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限值1190

5.7.5.9油气田放射性测井常用γ源1190

5.7.5.7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的最大年容许和年限制剂量当量1190

5.7.5.10油气田放射性测井常用的(α、n)中子源1191

5.7.5.11油气田放射性测井用到的几种放射性核素1191

5.7.5.13测井用源罐载源时表面与1m处剂量当量率限值1192

5.7.5.14抗油拒水防护服各项性能的指标要求1192

5.7.5.12各类运源车的内外剂量当量率限值1192

参考文献1193

5.8.1.1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驾驶员医学检查方法及其标准1195

5.8.1 综合交通运输安全1195

5.8.1.2欧洲汽车统一法规(ECE和EEC)一览表1195

5.8交通运输安全1195

5.8.1.5两冲程柴油机在怠速工况下允许的废气排放量1199

5.8.1.4摩托车怠速污染物规定1199

5.8.1.6柴油车允许排放烟度标准1199

5.8.1.3人体血液中酒精浓度与事故发生危险度1199

5.8.2.2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1200

5.8.2.1公路技术等级标准1200

5.8.2.3各级公路行车道宽度、路肩宽度1200

5.8.2公路交通运输安全1200

5.8.2.6公路紧急停车带1201

5.8.2.5各级公路最大纵坡1201

5.8.2.7公路中间带宽度1201

5.8.2.4各级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1201

5.8.2.10各种路面平整度养护标准规定值表1202

5.8.2.9公路休息设施的间距1202

5.8.2.11路面平整度指标评定值及对应措施1202

5.8.2.8公路纵坡长度限制1202

5.8.2.13路面养护摩擦系数1203

5.8.2.14厂内道路的路面宽度1203

5.8.2.12跨工梁、拱、墩、台横截面裂缝宽度限值1203

5.8.2.18厂内道路的视距1204

5.8.2.17厂内道路最小转弯半径1204

5.8.2.19厂内道路的最大纵坡1204

5.8.2.16城市道路最大纵坡度及坡长限制表1204

5.8.2.15城市道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建议值1204

5.8.2.22路面破损率Y指标评定值及对应措施1205

5.8.2.21 厂内电瓶车道主要技术指标1205

5.8.2.23路面强度系数N指标评定值及对应措施1205

5.8.2.20厂内道路边缘与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1205

5.8.2.24路面破损换算系数K值表1206

5.8.2.25漫水桥和过水路面通车规定1206

5.8.2.27减速车道长度111207

5.8.2.28加速车道长度151207

5.8.2.26动态视认距离较静态视认距离的折减率1207

5.8.2.30汽车上坡持续制动距离1208

5.8.2.31汽车平路制动距离表1208

5.8.2.29二次加减速车道长1208

5.8.2.33机动车的最高时速表1209

5.8.2.34机动车限速地点路段及最高行驶速度1209

5.8.2.32汽车下坡持续制动距离1209

5.8.2.36汉字高度与计算行车速度的关系1210

5.8.2.37机动车制动稳定减速度与跑偏量1210

5.8.2.35不同车速下的最小侧向安全间距和车轮至路边的最小距离1210

5.8.2.38机动车制动距离与跑偏量1211

5.8.2.39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1211

5.8.2.42公路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及烟雾浓度标准1212

5.8.2.41车辆在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力1212

5.8.2.43隧道照明标准1212

5.8.2.40汽车制动系统协调时间1212

5.8.3.1铁道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限速1213

5.8.3铁路运输安全1213

5.8.3.3铁道正线轨道类型1213

5.8.2.44冰厚及旅行车辆标准表1213

5.8.3.4站内两相邻铁道线中心线间的距离1214

5.8.3.2单线铁路道床顶面宽度1214

5.8.3.5新建和改建铁路车站,在直线地段上,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的距离1215

5.8.3.6厂内直线地段铁路中心线至建、构筑物的间距1215

5.8.3.9厂内铁路最小曲线半径1216

5.8.3.8厂内铁路与管线垂直净距1216

5.8.3.10厂内铁路线路最大纵向坡度1216

5.8.3.7厂内铁路与管线水平净距1216

5.8.3.12机车车辆调乘人员对道口的视距1217

5.8.3.13列车就地制动的手制动机数量表1217

5.8.3.11工业企业铁道道口标志设置位置1217

5.8.3.14机车、车辆换算闸瓦压力表1218

5.8.3.15列车运行与调车作业限速表1219

5.8.3.16使用自动制动机的旅客列车闸瓦压力表1219

5.8.3.17使用自动制动机的货物列车及混合列车闸瓦压力表1220

5.8.3.18铁路货运货车使用限制表1221

5.8.3.19铁路货运危险货物配装表1222

5.8.4.1船舶海损事故分级标准表1223

5.8.4.2海船号灯的主要特性1223

5.8.4水上航行安全1223

5.8.4.3海船基本号灯配备表1224

5.8.4.4海船作业号灯配备表1225

5.8.4.5海船号型配备表1225

5.8.4.6海船号旗配备表1226

5.8.4.8海船烟火信号配备表1227

5.8.4.9海船声响信号器具分类表1227

5.8.4.7海船烟火信号基本性能表1227

5.8.4.12油船应设置救生设备的乘员数对船上总人数的百分比1228

5.8.4.11海船号笛拉手或按钮配备表1228

5.8.4.13 客船救生设备乘员数对船上总人数的百分比1228

5.8.4.10海船声响信号器具配备表1228

5.8.4.14货船救生设备的乘员数对船上总人数的百分比1229

5.8.4.15救生艇属具1229

5.8.4.17几种渔业船应配备救生设备的乘员定额数对船上总人数的百分比1230

5.8.4.18救生圈配备表1230

5.8.4.16渔船配备救生艇、筏及救生浮具的乘员定额对船上总人数百分比1230

5.8.4.19海船消防设备、用品配备定额表1231

5.8.4.20货船(包括油船及拖轮)的消防用品配备表1232

5.8.4.21 客船消防用品配备表1233

5.8.4.22其他船舶灭火系统配备表1234

5.8.4.23客、货船主要的航行设备配备定额表1234

5.8.4.24第十一区各国发布航行警告的主管机构1235

5.8.4.25第十一区航行警告发布表1235

5.8.4.26各海岸电台重播航行警告的频率时间表1239

5.8.4.27海区标志灯光节奏及周期表1240

5.8.5.1普通喷气式和超音速飞机上的宇宙射线剂量率1241

5.8.5.2美国航空航天局的FMEA表式1241

5.8.5 民航安全1241

5.8.5.3全球100个台站气温、降水量统计表1242

5.8.5.4中国各地逐月大气透明系数1251

5.8.5.5中国各地年大风日数1254

5.8.5.6中国各地最大风速及其风向1256

5.8.5.7中国各地年沙暴日数1258

5.8.5.8中国各地年雹日数1259

5.8.5.9中国各地年雾日数1261

5.8.5.10中国各地雷暴日期及初终期1263

5.8.5.11 中国各地年雷暴日数1264

5.8.5.12中国各地年积雪日数1266

参考文献1268

索引目录1269

2.4.1.2爆炸性混合物按传爆能力分级3331

1997《工业安全卫生基本数据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罗云等主编 1997 北京市: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1982 PDF版)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1982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聚氨酯工业卫生与安全(1994.11 PDF版)
聚氨酯工业卫生与安全
1994.11 兰州大学出版社
化工工人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6年07月第1版 PDF版)
化工工人安全卫生培训教材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86年07月第1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劳工安全卫生法(1987 PDF版)
劳工安全卫生法
1987 经济部投资业务处
军队卫生防疫常用数据手册( PDF版)
军队卫生防疫常用数据手册
化学工程手册  化工基础数据( PDF版)
化学工程手册 化工基础数据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职业卫生·安全·工效(1990 PDF版)
职业卫生·安全·工效
1990
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工程图册( PDF版)
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工程图册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安全环保与工业卫生 BOOKS( PDF版)
安全环保与工业卫生 BOOKS
武钢工业卫生研究所
安全卫生(1999 PDF版)
安全卫生
1999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工业生产安全知识手册(1985 PDF版)
工业生产安全知识手册
198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实用工业卫生工作手册(1990 PDF版)
实用工业卫生工作手册
199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1986 PDF版)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1986 北京:海洋出版社
化工行业安全卫生监察基础知识(1992 PDF版)
化工行业安全卫生监察基础知识
1992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工业安全技术手册(1989 PDF版)
工业安全技术手册
198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