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经济分析》
作者 | 赵凤培著 编者 |
---|---|
出版 | 三民书局 |
参考页数 | 314 |
出版时间 | 197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632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一经济问题的性质1
稀少与选择1
资源的配置3
二最适产量组合的决定5
边际价值的递减5
边际成本的递增6
边际均等定律8
三经济活动的循环流转9
所得的分配9
经济活动的循环流转10
四市场与价格11
市场11
价格12
价格体系的功能13
五总体经济学的性质与范围14
总体经济学的内容14
总体经济模型15
总体经济政策17
六基本概念20
存量与流量20
均衡与不均衡21
静态与动态23
事前与事後28
第二章国民所得会计30
一从生产面观察所得30
生产等於附加价值30
所得等於生产32
二从支出面观察所得33
所得等於支出33
消费者的购买34
企业的购买35
政府的购买36
外国的购买36
非生产性交易的剔除37
非市场交易的加计39
三从分配面观察所得41
企业的储蓄41
家庭的所得42
政府的税收43
四所得账的编制43
从生产与支出面编制所得账43
从所得面编制所得账44
国民生产净额45
国民所得46
个人所得47
个人可用所得48
五个国民所得概念之间的关系48
五基本恒等关系49
两个部门的经济50
三个部门的经济51
四个部门的经济54
第三章国民所得的决定55
一消费与储蓄56
消费函数56
储蓄函数60
二均衡所得的决定61
总合需要总合供给法62
储蓄等於投资法66
三储蓄与投资的均等68
储蓄与投资的动机68
计划的与实现的储蓄与投资68
储蓄等於投资70
第四章国民所得的变动72
一总合需要的变动对於所得的影响72
图形说明72
方程式说明73
二乘数原理74
乘数的代数诱导74
乘数的图形诱导77
三乘数的动态分析78
动态模型的建立79
均衡所得的求取81
投资的持续性增加83
第五章消费函数85
一消费与所得的关系85
消费函数的形状85
消费函数与不同的所得水准87
二长期消费函数88
长期消费函数的性质88
短期与长期消费函数89
绝对所得与相对所得92
永久所得与临时所得94
三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96
耐久性资产97
货币性资产97
信用的条件99
价格100
所得的分配102
人口103
第六章投资函数105
一投资的概念105
投资的意义105
投资的形态106
投资函数107
二投资的决定107
影响投资决定的因素107
资本的边际效率111
厂商的资本的边际效率表112
总合的资本的边际效率表113
三资本存量与投资流量115
资本存量与投资率的关系115
成本不变时的资本供给116
成本递增时的资本供给118
四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利率119
资本的边际效率表的弹性119
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表的弹性的因素121
资本的边际效率表的移动122
五投资与所得122
诱发性投资与自发性投资123
所得的均衡水准124
均衡所得的变动125
节俭的矛盾性127
六加速原理128
资本产量比率与加速系数128
加速效果129
乘数与加速原理的交互作用132
第七章政府的经济活动与所得135
一政府预算与所得的决定135
政府支出与均衡所得135
政府课税与均衡所得138
预算平衡乘数140
二租税的经济效果142
累退税142
比例税143
累进税145
三 移转性支付146
第八章对外经济关系与所得148
一对外贸易与所得的决定148
输出函数148
输入函数149
所得的均衡水准150
二对外贸易乘数与所得的变动153
对外贸易乘数153
扩大的对外贸易乘数154
反馈的效果155
第九章古典派的所得与就业理论156
一生产、所得与就业的决定156
生产函数156
劳动的需要与供给157
生产量与就业量的决定159
赛伊定律160
二货币数量学说162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准162
交易方程式163
三古典派的模型164
模型的建立164
货币供给变化的效果166
劳动供给变化的效果167
生产函数变化的效果169
非伸缩性货币工资的效果170
古典派理论的缺点173
四储蓄与投资175
储蓄、投资与利率175
储蓄与投资的变动178
第十章货币市场180
一货币的需要、供给与利率181
凯恩斯以前的货币需要模型181
凯恩斯的货币需要模型182
货币的需要189
均衡利率的决定190
二均衡利率的变动191
所得水准的变动192
货币的投机需要的变动193
货币供给的变动194
流动性陷阱195
第十一章所得、货币与一般均衡197
一财货市场197
财货市场的均衡197
IS曲线的求取200
IS曲线的变动201
二货币市场202
货币市场的均衡202
LM曲线的求取203
LM曲线的变动205
三财货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206
货币的供给与需要不均衡时的调整206
储蓄与投资不均衡时的调整208
四一般均衡的变动209
投资的变动209
储蓄的变动210
货币供给的变动211
五政府的经济活动与一般均衡212
政府的支出与课税213
IS曲线与LM曲线的弹性214
货币与财政政策216
第十二章产量、所得、就业与价格221
一厂商及产业的供给曲线221
厂商的供给曲线221
产业的供给曲线226
二总合供给函数227
总合供给函数的求取227
生产函数的变动231
货币工资的变动231
三总合供给函数与总合需要函数的综合232
总合需要函数的求取233
总合供给与需要、价格及产量水准235
总合供给、需要与就业水准235
总合供给、需要与货币工资238
第十三章价格水准与膨胀理论241
一价格水准的测度241
价格指数的意义241
假想的价格指数241
货币的价值243
通货膨胀的意义244
二IS-LM曲线与价格水准244
充分就业与价格水准244
失业与价格水准246
三需要拉动的通货膨胀248
需要与价格水准248
超额需要与膨胀缺口250
货币数量学说与超额需要251
控制需要层面通货膨胀的其他因素252
四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54
成本与价格水准254
工资与通货膨胀255
利润与通货膨胀255
总合需要的变动256
五费立普曲线257
费立普曲线的意义258
费立普曲线的位置259
六通货膨胀的影响260
对於固定收入者的影响260
对於贷借关系的影响261
对於储蓄的影响261
对於生产的影响261
第十四章货币与财政政策264
一银行对於货币供给的创造264
存款货币的乘数创造265
银行创造货币供给的限制271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72
货币政策的目标272
法定准备率的变更273
贴现率的变更274
公开市场操作276
三货币政策的功效278
徵象之间的冲突278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279
利率的作用279
四政府预算的自动安定效果280
安定与不安定的变化280
政府支出的自发性变化280
税收的自发性变化281
内在的财政安定装置282
五主动的财政政策283
财政计划283
主动的财政政策的效果285
高度就业预算政策287
财政累赘290
六预算291
年度的平衡预算292
循环性的平衡预算292
功能性的财政293
公债的负担与利益294
第十五章经济成长理论296
一经济成长的性质296
经济成长的意义296
经济成长的测度297
经济成长的成本298
二古典派的成长理论299
古典派成长理论的基本命题300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301
三现代的成长理论302
投资的双重性质303
成长的模型304
成长的途径305
适度成长率与自然成长率306
新古典的成长模型307
四落後经济的成长理论309
成长的模型310
成长的决定因素312
1975《总体经济分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凤培著 1975 三民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经济体制分析和比较
- 198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分析日本经济
- 昭和60年10月 东洋经济新报社
-
- 个体经济分析
- 1979
-
- 总体经济学
- 1991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总体经济学
- 1980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比较经济体制分析
- 1999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质量经济分析
- 198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保险经济分析
- 1992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医生成功之路
- 199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家庭经济分析
- 1987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经济数量分析概论
- 198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工程经济分析
- 1987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企业经济分析
- 1998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 技术经济分析
- 1986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