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 上》求取 ⇩

壹、名词之涵义1

一、极1

目次1

自序1

传略1

第一章 本体论1

第一节 无极而太极1

(二)太极2

(一)无极2

二、无极而太极2

2.太极为万物之理3

1.太极为上天之理3

3.太极为无极之真4

4.太极为万善之源5

5.太极即道体6

壹、来源8

第二节 太极图8

一、太极先天之图10

贰、图形10

二、周?溪之太极图11

三、图解12

一、太极生阴阳15

叁、?溪太极图说15

二、太极为阴阳动静之理—性16

四、分阴分阳,两仪立马18

三、动静无端,阴阳无始18

五、阳变阴合,而生五行24

六、五行阴阳与太极26

七、太极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28

八、人为万物之灵30

九、圣人立人极32

十、三才难别,太极则一34

壹、天地之理37

第一节 理37

第二章 理气论37

贰、天地之心38

二、无心抑有心39

一、天地之道39

叁、理为物之所以为物之理40

九、克己与克伐怨欲41

壹、太虚之气41

第二节 气41

一、形成天地42

贰、阴阳之气42

叁、阴阳化育42

二、化生万物43

第三节 理气之先后45

第四节 理气一体46

第一节 阴阳为气49

第三章 阴阳论49

贰、一体两用50

壹、阴阳一体50

叁、阴阳与游气53

第二节 阴阳为太极之体54

壹、易之涵义57

第三节 易与阴阳57

贰、阴阳与八卦59

一、乾卦61

叁、阴阳与乾坤61

(一)卦义62

(三)卦象63

(二)卦德63

(三)卦象64

二、坤卦64

(一)卦义64

(二)卦德64

一、阴阳流行67

肆、阴阳之流行与定位67

(一)定位69

二、阴阳之定位与对待69

(二)对待70

伍、阴阳变化72

壹、鬼77

第四章 鬼神论77

第一节 鬼神之诠释77

贰、神78

第二节 自然界之鬼神79

壹、造化之迹80

贰、二气之良能81

叁、精英与神82

肆、一物两体83

壹、人之生死85

第三节 人世间之鬼神85

贰、魂魄说86

一、以动静区魂魄并言其功用87

二、感应之因90

一、神之怪91

叁、鬼神之怪91

二、鬼之正与怪92

壹、祭祀之诠释94

第四节 祭祀论94

一、祭95

二、祀96

贰、感格之理97

(一)斋戒以请神98

(二)诚敬以感之99

三、祖考与子孙一气相通100

四、人与天地鬼神理气相通103

第一节 天之涵义107

第五章 天人论107

壹、王宰之天108

贰、驳杂之天110

壹、性与气112

第二节 人品之素质112

贰、阴阳失调114

叁、人应尽道115

第三节 天人相与118

壹、希腊哲学中之灵魂说120

第四节 灵魂说120

叁、近代哲学中之灵魂说121

贰、士林哲学中之灵魂说121

肆、灵魂之性质122

二、由造物主创造123

一、与肉体有别之自立体123

(一)生物之生魂123

(二)禽兽之觉魂123

(三)人有灵魂123

三、灵魂可脱肉身而永存124

壹、道器之释义127

第六章 道器与体用127

第一节 道器论127

贰、阴阳与道器131

叁、心与物133

壹、体用之涵义136

第二节 体用论136

一、有形之体用137

二、无体之体139

二、心贯体用140

贰、心与体用140

一、心兼体用140

肆、体见于用141

叁、用上体下141

伍、体用无定142

一、道与理143

二、仁与道和德144

陸、道兼体用该费隐149

第一节 本然之性153

第七章 人性论153

壹、性即理154

贰、性本善155

壹、源流159

第二节 气质之性159

贰、理论161

一、昏浊蔽塞166

叁、气质之偏差166

二、通于一路168

第三节 性论历程169

第八章 心灵论175

壹、心与理通176

第一节 心与理176

贰、心有善恶178

叁、心之存养179

第二节 心性之别183

壹、心与情186

第三节 心王性情186

贰、心与性情187

一、志188

叁、心之功能188

二、意189

(二)情中之欲190

三、欲190

(一)志中之欲190

四、才191

(三)私欲191

一、体与天地同大194

第四节 心之功夫194

壹、心之体用194

二、用与天地流通196

一、沈潜深入199

贰、如何用心199

二、祛除闲散203

三、王静穷理205

四、深造以道206

五、专精静定208

(二)俭质210

六、刚果俭质210

(一)刚果210

一、用心之益212

叁、用心之益与不用心之弊212

二、不用心之弊215

一、何谓浩然之气218

肆、养浩然之气218

二、养气之方219

(一)有气魄220

(三)知言集义223

(二)不动心223

1.孟子224

(四)颜孟比较224

2.颜子227

1.持志即养心228

(五)持其志勿暴其气228

2.勿暴其气229

伍、条理思路230

(二)静谋231

一、圣贤之紧要用功处231

(一)默识231

(五)观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232

(三)克复232

(四)根除232

陸、平实求进233

二、通透洒落,不可强求233

壹、心学源流236

第五节 人心与道心236

二、道心239

贰、人心道心之别239

一、人心239

(三)人心道心来源不同241

三、韩学者之四说241

(一)人心为私欲,道心为天理241

(二)操而存者为道心,舍而亡者为人心241

(四)心,一而已242

壹、识心244

第六节 识心与放心244

一、识心之弊247

二、识心之理249

一、心不待求255

贰、放心255

三、何谓放心256

二、心只一心256

四、如何求放心257

五、宋儒放心观258

第九章 仁论263

叁、义264

第一节 仁之涵义264

壹、形264

贰、立264

一、以爱训仁270

肆、宋儒训仁270

二、以以人体公训仁271

三、以觉训仁272

四、以万物与我合一训仁274

一、爱之理276

第二节 文公对仁之诠释276

壹、仁为心之德,爱之理276

二、心之德277

贰、温和柔软者为仁278

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81

肆、仁与义283

伍、仁与智285

一、仁与公288

陸、仁与公与恕288

二、仁与恕289

一、无私欲不足以当仁290

柒、仁辨诸说290

二、知觉难以称仁291

(一)全体292

三、全体不息之谓仁292

(三)仁有大小293

(二)不息293

(四)聚类说仁之利弊294

壹、仁包四德295

第三节 文公以仁释心性295

贰、四德与阴阳四时299

叁、四德与五行300

肆、仁为天地万物之生气301

伍、仁为天地生物之心305

陸、仁即造化309

柒、天心与圣心311

壹、知之涵义317

第十章 知行论317

第一节 知317

一、格物318

贰、知之功夫318

(一)切己319

(二)遂事观理320

(三)本末兼该321

(四)周全会通322

(五)乘机待发323

(六)合内外之理324

3.穷理功夫325

(七)格物须知325

1.格物与穷理有别325

2.理有正有权325

4.穷理层面326

(1)收歛326

(2)虚心静虑326

(3)反身以求326

(3)彻底327

(1)范围327

(2)实用327

(4)推广328

(一)循第一义329

二、致知329

(三)致良知330

(二)别是非330

(四)辨义利331

(五)致之对象334

1.天之明命335

2.四德336

3.天理337

1.专精警觉338

(六)致之功夫338

2.读书明理339

3.求真知341

(七)致知与格物342

(八)致知与知至343

壹、诚意346

第二节 行346

(一)诚之涵义347

一、释诚347

(二)诚与忠信之别349

(四)诚敬之别351

(三)诚信之别351

(五)仁与诚之别352

(一)第一段353

二、诚意传353

(三)第三段354

(二)第二段354

(四)第四段355

三、知至而后意诚356

四、析语录所论诚意360

五、正心与诚意修身369

六、反身而诚372

七、诚为物之终始373

一、行之诠释374

贰、行之途径374

(一)中庸第一章375

二、由内而外375

(1)天命之谓性376

1.首段376

(2)率性之谓道378

(3)修道之谓教380

3.三段381

2.次段381

5.五段382

4.四段382

(二)中庸第二十一章384

(一)论语述而385

(三)中庸第三十一章385

三、由外而内385

(二)中庸第二十一章386

1.首段387

(三)中庸末章387

2.二段388

4.四段389

3.三段389

6.末段390

5.五段390

2.立天下之大本391

(四)中庸第三十二章391

1.经纶天下之大经391

壹、克己392

3.知天地之化育392

第三节 实践功夫392

一、克己之诠释393

二、克己以求仁394

(1)细密良心397

(一)良心分类397

1.据理智而分397

(1)正确良心397

(2)错谬良心397

2.据意志而分397

(2)顽固良心398

三、克己与复礼401

四、理与礼405

五、克己与持敬行恕407

六、克复与乾道坤道410

七、克己与持敬致知413

八、克己与持敬观理415

贰、收放心422

一、存心423

(一)洁净心田427

二、治心427

(三)专一提撕428

(二)翦除杂念428

(四)控制情绪429

(五)知行相发430

第四节 笃行432

壹、定静安虑434

贰、以人治人437

叁、随时以处中439

第一节 修为443

第十一章 修为与伦理443

(一)庭训445

一、晦翁修为思想之演变445

壹、未发与已发445

(二)习修释道447

(三)师事延平450

(四)心学体悟451

(五)传道即传心455

二、未发已发之体认历程456

三、中和旧说之内容459

(一)中之涵义469

四、未发已发之真谛469

(二)未发为体,已发为用470

(三)时中473

贰、涵养与察识476

一、敬之作用480

(一)先涵养而后察识481

(二)先察识而后涵养482

二、重返师门484

三、涵养与察识之浑化490

四、涵养与致知493

五、涵养与穷理498

六、小学之涵养501

(一)思之涵义503

一、释思503

叁、思与几503

(二)立心504

1.治学505

(三)思之用505

(1)探索义理506

(2)熟读穷究509

(3)反求诸己511

(4)宁静深析517

(1)别天理人欲521

2.明辨521

(2)循天理以去人欲523

(3)养天理以消人欲524

Ⅰ 明理以躬行526

Ⅱ 宁思虑527

Ⅲ 致中和532

3.思诚534

4.思无邪537

二、释几541

(一)几之涵义542

(二)几为第一观切功夫543

1.格物致知546

(三)基本功夫不可偏废546

2.王敬集义547

(一)圣548

一、圣贤之涵义548

肆、圣与贤548

(一)就知而言549

二、圣贤之学549

(二)贤549

1.尚志551

(二)就行而言551

2.自任552

3.博学553

(1)聪明556

4.聪明多能556

(2)多能557

(2)何谓德558

(1)何谓才558

5.才德兼备558

五、圣人之德562

四、圣贤之境562

三、圣贤之功562

(一)圣德之全与偏563

(二)圣德之优劣与常变565

(三)圣德一贯566

第二节 伦理567

二、何谓人欲568

一、何谓天理568

壹、天理与人欲568

三、天理人欲与道心人心569

四、善用此心571

五、辨天理人欲同体之谬575

(一)忠577

一、忠恕之涵义577

贰、忠与恕577

(二)恕578

(一)忠恕之释义579

二、晦翁忠恕观579

4.恕为通道桥梁580

3.天道与人道580

(二)忠恕之关系580

1.体与用580

2.本根与枝叶580

5.恕能兼忠581

三、学者之忠恕582

四、圣人之诚仁(忠恕)583

2.一贯与忠恕586

1.一贯即一理586

五、忠恕与一贯586

3.一贯与博学589

4.一贯与天道592

(一)善593

一、善恶之涵义593

叁、善与恶593

(二)恶594

(一)何谓理595

二、善乃理之发散595

(二)顺理为善596

(二)发而不中节者为恶597

(一)人欲为恶597

三、不循理为恶597

五、善非有二598

四、善之无对抑有对598

(三)气禀之差598

六、一善之宇宙观599

一、命之涵义602

肆、论命602

(四)遭命603

(三)随命603

(一)定命603

(二)哲命603

(一)命有两种604

二、晦翁释命604

(二)性与命605

三、气禀之不齐,由于气数607

四、德气相胜之由610

(一)禀受之命612

五、禀受之命与时运之命612

(二)时运(遭遇)之命613

六、正命与非正命614

七、正命而行616

(一)知天命618

八、知天命与知命618

(二)知命620

(一)为学623

九、晦翁居易以俟命623

(三)据德624

(二)志道624

(1)四书之编定625

1.学术625

(四)修身625

(五)齐家625

(六)事业625

(5)理学626

(4)治史626

(2)周易本义与诗经集注626

(3)论断626

2.施教627

(6)纠正时弊627

3.从政628

十、气数633

第一节 绪论643

第十二章 政治与教育643

二、张子之变化气质645

一、周子之主诚645

壹、修养法之毕举645

五、上蔡之去矜646

四、伊川之用敬致知646

三、明道之识仁646

九、象山之先立乎其大647

八、朱子之格物致知647

六、延平之内观647

七、南轩之辨义利647

一、诸儒之教人,随事指点648

贰、教育之复兴648

(一)程董?则649

二、订立学规649

(二)白鹿洞书院教规651

叁、哲学之大昌653

肆、本末之一贯654

第二节 政治655

一、帝王之学—道统656

壹、正心术656

二、大学之格物致知658

(一)如何以正心660

三、正心术以立纲纪660

1.正心于燕居663

2.齐家于宫闱664

1.亲贤臣,远小人670

(二)如何立纲纪670

Ⅰ 贤人672

(1)何谓贤臣672

Ⅱ 君子676

(2)何谓小人678

2.明义理之归680

3.闭私邪之路682

1.振肃纪纲683

(三)振肃纪纲,变化风俗683

2.变化风俗686

四、正心以资团结689

二、仁义为人君成功之本692

一、仁义为人之道692

贰、行仁义692

四、仁义之实践693

(二)义者断制693

三、仁与义之真谛693

(一)仁为天地之心693

(一)克己复礼695

(二)敬恕699

(三)缄默700

2.爱人701

1.仁者先难而?获701

(四)胞与为怀701

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702

4.以友辅仁703

5.修德704

6.好仁恶不仁705

7.仁者安仁706

8.我欲仁斯仁至707

9.仁者不忧708

11.观过知仁709

10.仁者有勇709

12.杀身成仁710

14.仁者己立立人,己达达人711

13.仁者静711

15.能好人,能恶人712

17.刚毅木讷近仁714

16.无终食之间违仁714

五、行仁举例715

2.箕子为之奴716

1.微子去之716

(一)殷有三仁716

(二)伯夷叔齐717

3.比干谏而死717

(三)管子718

(四)才与德别720

3.冉有为宰721

2.子由治赋721

1.仲弓南面721

1.子文之忠722

(五)一节难概生平722

4.公西华掌朝会722

2.文子之清723

1.宰我食稻衣锦724

(六)忘亲犯分为不仁724

2.季氏之舞佾歌雍725

(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727

六、孝悌727

1.孝以修身齐家729

(二)至德要道729

4.孝能通神730

3.孝以平天下730

2.孝以治国730

叁、辨王霸731

一、正心修身以求之733

肆、求贤才733

二、任贤去邪735

三、重用大臣——屏私邪以任公正740

(二)录用庸材之由742

(一)不任公正之因742

四、选宰相744

五、远便嬖以近忠直749

伍、明人伦751

一、教753

壹、教育之诠释753

第三节 教育753

(一)教具二义754

(三)教谓立己达人755

(二)教训文治教化755

(二)字义757

(一)字形757

二、育757

一、传授民彜758

贰、教育之目标758

三、教育758

二、为国育才763

(一)明道体764

一、德育764

叁、教育之内容764

(二)科目769

1.小学769

2.大学770

二、智育771

(一)学前教育771

(二)小学773

1.乡三物773

(1)六德773

(2)六行774

(3)六艺774

2.十二教774

(三)大学779

1.官学779

2.书院779

一、立志782

(一)志之诠释782

肆、教育之万法782

(二)志在圣贤784

(三)志求上进787

(四)立志之方789

(一)居敬790

1.敬之诠释790

二、修身790

2.敬与静别791

3.文公论静与敬792

(1)静792

Ⅰ 静乃无私欲793

Ⅱ 静不落空793

Ⅲ 主静立人极794

Ⅳ 虚静有黑白795

Ⅴ 静之功夫795

(Ⅰ)心之体用796

(Ⅱ)心之功夫796

Ⅵ 心796

Ⅰ 敬是收歛797

Ⅱ 心不可容一物797

(2)敬797

Ⅲ 敬为随事专一799

Ⅳ 王一之谓敬800

(Ⅰ)随事检点801

(Ⅱ)常惺惺法801

Ⅴ 敬之功夫801

(Ⅲ)行著习察803

(Ⅳ)择善而从803

(Ⅴ)勿助勿忘804

Ⅵ 念兹在兹804

Ⅶ 整齐严肃805

Ⅷ 敬之辅德807

(Ⅱ)和808

(Ⅲ)生意808

(Ⅰ)公与直808

(Ⅳ)定与专809

(Ⅵ)恕810

(Ⅶ)活泼泼地810

(Ⅴ)笃厚810

(二)格物811

1.格物释义811

2.格物范畴812

3.格物进程814

4.格物境界817

5.处事接物而得其当822

(1)严谨恩爱822

Ⅱ 笃恩义823

(2)公正无私823

Ⅰ 重名分823

(3)出处:去就取舍,惟义是从824

(4)尽分825

(5)谨小慎微825

(一)读书宗旨826

1.识心之所得826

三、读书826

(1)读何书827

(2)如何读828

2.明经义830

3.重圣训831

4.明理行道833

(二)读书方法838

1.熟读839

2.专一841

3.精研842

(1)逐句玩味844

(2)着意玩味846

(3)玩索穷究847

(4)融会义理848

(5)尽心探讨849

(6)志趣高洁850

(7)老少不同,专心至要851

4.遇疑释疑853

5.切己855

(1)道学与俗学之分857

(2)求圣贤立言之旨857

(3)即知即行858

(4)切忌拾牙慧捡现成859

(5)虚心庄敬860

6.如何读史862

(2)以实求是,不应人云亦云863

(3)真是非不以成败计863

(1)培养真见解863

(4)以史作鉴864

(5)论人物别是非865

7.应注意事项865

第四节 结论870

1985《朱子学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孺松著 1985 教育文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朱子学的(1916 PDF版)
朱子学的
1916 福州:福建经学会出版社
朱子(1943.11 PDF版)
朱子
1943.11 日本評論社
朱子(1985.03 PDF版)
朱子
1985.03 集英社
朱子大全  上( PDF版)
朱子大全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子学归  3(1936 PDF版)
朱子学归 3
1936 商务印书馆
朱子学归  2( PDF版)
朱子学归 2
朱子学归(1936 PDF版)
朱子学归
1936
朱子学  下(1985 PDF版)
朱子学 下
1985 教育文物出版社
朱子新学案  中(1986 PDF版)
朱子新学案 中
1986 成都:巴蜀书社
朱子新学案  下(1986 PDF版)
朱子新学案 下
1986 成都:巴蜀书社
朱子理学美学(1999 PDF版)
朱子理学美学
1999 北京:东方出版社
福建朱子学(1986 PDF版)
福建朱子学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朱子学的(1936 PDF版)
朱子学的
1936 商务印书馆
朱子语类选注  上(1998 PDF版)
朱子语类选注 上
1998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子学派(1928 PDF版)
朱子学派
1928 中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