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话剧的美学特征》
作者 | 葛聪敏著 编者 |
---|---|
出版 | 智燕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88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22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言7
第一章「中国式」的新型人性美27
一 人性观念的重构27
(一)人的觉醒时代27
(二)外国人道主义思潮的冲击30
个性主义与封建精神框架的解体30
人道主义与「民主」洪流33
二 崭新形态的人性之美38
(一)美与丑的重新审视38
(二)情感构成的内在易位45
(三)以社会为归一的人性观48
三 向人性的深层进逼52
(一)现代意识对人性观念的再次撞击53
(二)灵魂搏斗的不同归宿59
四 「爱中国和中国人」62
第二章色彩纷呈的创作流派73
一 审美的「历史主义」——现实主义道路的奠基73
(一)审美从「问题」开始76
(二)创造「永久性的」「人生的戏剧」81
(三)具有总体意义的创作原则87
二 多色调的激情——浪漫主义剧作的勃兴94
(一)感情的内省96
(二)奔放的天才106
(三)崇高的意蕴118
三 「心灵幻想」的启示——同步於西方文学的「现代派」剧作122
(一)心理表现的物化趋向123
(二)新的创作手法的尝试126
(三)「新的精神」与「大胆的剧作」131
第三章悲剧的时代与时代风格147
一 「觉醒」、「严肃」与「预感」和「问题」147
二 「新潮流向着悲剧方面流去」151
三 改变「对於命运悲剧的解释」161
四 「深刻者……世界末的时症么?」172
(一)「世纪病」?「世界苦」?「人类苦」?173
(二)「没有激情的生活更使人痛苦」179
(三)「人生为着美的爱?」182
第四章美学追求的不断发展207
一 美「为那一时代而存在」208
二 「题材的改革」与「布局设境」212
三 「溶入情绪的坩埚」228
四 「诗的意境」,「谨严的建筑」231
五 逼肖似「雕像」,宛然如「油画」237
六 「幻觉」、「幻视」与「综合全体的欲求」246
七 「含蓄到浑然无迹」252
结语263
1990《五四话剧的美学特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葛聪敏著 1990 智燕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四明风云 三幕五场话剧
- 1957 东海文艺出版社
-
- 京剧形式特征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 黎明的爱 四幕话剧
- 1957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海滨激战 四幕五场话剧
- 195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新诗的审美特征
-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五四”史话
- 1978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
- 1984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三人行 四幕五场话剧
- 1962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陶瓷美学与中国陶瓷审美的民族特征
- 1989.11 杭州市: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
- 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综论
- 1998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旋转的“第四堵墙” 欧美戏剧史话 下
- 1993 海口:海南出版社
-
- 论文学的特征
- 1954 新文艺出版社
-
- 新时期小说的美学特征
- 199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辽河边上的姑娘 四幕五场话剧
- 1960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
- 无罪的人 四幕话剧
- 1952 上杂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