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电子学 上》求取 ⇩

第一篇基础篇3

第一章被动电路分析3

1.1 导言3

1.2 电源表示法3

1.3 电源性网路的基本结果4

1.4电阻性电路的分析6

1.4.1 简易电位器8

1.4.2 衰减器耗垫10

1.5 电抗与阻抗14

1.6 电纳与导纳18

1.7 串联与并联等效电路19

1.8串联RLC电路21

1.8.1 串联谐振与Q因数22

1.9并联调谐电路26

1.9.1 线圈自谐振30

1.10 集肤效应32

1.11 互感33

1.12耦合电路35

1.12.1 低频变压器35

1.12.2 高频变压器38

1.12.3 抽头电感器44

1.12.4 电容性抽头46

1.13 戴维宁定理47

1.14 最大功率转移48

1.15滤波器51

1.15.1 LC滤波器51

1.15.2 压电晶体滤波器54

1.15.3 由机械滤波器58

1.15.4 滤波器的复合转移函数59

1.16 习题59

第二章波形频谱63

2.1 导言63

2.2 复杂的重复性波65

2.3滤波作用对复杂信号的效应68

2.3.1 高通过滤波器72

2.3.2 通带滤波器75

2.3.3 低通滤波器76

2.4 习题76

第三章声频信号80

3.1 导言80

3.2 话音所需的频率范围80

3.3 声音所需的频率范围82

3.4 声压位准83

3.5 声音强度84

3.6 响度位准87

3.7 响度88

3.8 节距与频率88

3.9 间隔与八音度89

3.10 声音发生失真89

3.11 室内音响学90

3.12电声转换器93

3.12.1 微音器93

3.12.2 电话接收机与话筒99

3.12.3 扬声器101

3.13 习题103

第四章无线电传真与电视信号106

4.1 导言106

4.2传真的传输106

4.2.1 传真发报机107

4.2.2 传真接收机109

4.2.3 传真电报信号的传输115

4.3电视119

4.3.1 电视摄影机120

4.3.2 阴极射线管123

4.3.3 交错与图像扫描重复率127

4.3.4 纵横比与扫描的利用129

4.3.5 垂直鲜明度与水平重复率130

4.3.6 水平鲜明度与最大视频信号频率132

4.4 习题132

第五章杂讯134

5.1 导言134

5.2热杂讯135

5.2.1 串联电阻138

5.2.2 电阻并联138

5.2.3 电抗与等效杂讯频宽141

5.3 散弹杂讯146

5.4 分隔杂讯147

5.5 低频或颤动杂讯147

5.6 高频或变迁时间杂讯148

5.7 发生一结合杂讯148

5.8 等效杂讯电阻148

5.9信号对杂讯比150

5.9.1 放大对S/N比值的作用150

5.9.2 串接154

5.10杂讯因数155

5.10.1 用Rn表示的杂讯因数156

5.10.2 用F1表示的放大器输入杂讯157

5.10.3 串联放大器157

5.10.4 杂讯因数的测量159

5.11杂讯温度161

5.11.1 放大器输入的等效杂讯温度Te161

5.11.2 天线的等效杂讯温度162

5.12 应用165

5.13 习题167

第二篇电子通讯电路173

第六章电源供应173

6.1 导言173

6.2整流电路173

6.2.1 半波整流器174

6.2.2 全波整流器176

6.2.3 全波桥式整流器178

6.2.4 三相半波整流器180

6.2.5 电压倍增整流器181

6.3滤波器183

6.3.1 电容滤波器184

6.3.2 多元RC滤波器185

6.3.3 LCII-形滤波器186

6.3.4 电感器输入滤波器186

6.4稳压电路187

6.4.1 齐纳二极体分流稳压器188

6.4.2 串联稳压器190

6.4.3 回授控制稳压器191

6.4.4 电流调节器192

6.5 直流对直流转换器193

6.6 高压供应197

6.7电池199

6.7.1 碳锌干电池200

6.7.2 铅酸次级电池202

6.7.3 镍镉电池203

6.8 太阳电池205

6.9 马达发电机组208

6.10 习题209

第七章非调谐放大器212

7.1 导言212

7.2小信号非调谐交流放大器212

7.2.1 中频响应213

7.2.2 低频响应220

7.2.3 高频响应223

7.2.4 差动放大器228

7.3非调谐功率放大器232

7.3.1 A类功率放大器232

7.3.2 B类与AB类功率放大器236

7.3.3 互补推挽式B类放大器238

7.3.4 准互补推挽放大器239

7.4负回授240

7.4.1 负回授的原理240

7.4.2 增益稳定242

7.4.3 输入与输出电阻243

7.4.4 杂讯与非线性失真244

7.4.5 稳定度与补偿244

7.4.6 频宽效应245

7.4.7 运算放大器负回授电路246

7.4.8 自动增益控制一负回授的应用249

7.5 宽频带视频放大器250

7.6 习题255

第八章射频放大器258

8.1调谐射频放大器258

8.1.1 单调谐A类放大器(具调谐初级圈的变压器耦合)259

8.1.2 单调谐A类放大器(具调谐次级圈的变压器耦合)263

8.1.3 双调谐变压器耦合放大器266

8.2 中和266

8.3特殊射频放大器269

8.3.1 共基极放大器269

8.3.2 叠接放大器274

8.4频率转换与混波器276

8.4.1 相加性混波器276

8.4.2 相乘性混波279

8.4.3 混波器电路280

8.5 中频放大器283

8.6C类与线性放大器288

8.6.1 C类放大器288

8.6.2 推挽式C类放大器295

8.6.3 线性功率放大器296

8.7发射器与放大器匹配298

8.7.1 发射器匹配网路298

8.7.2 放大器的线匹配303

8.8 习题305

第九章振荡器307

9.1 导言307

9.2 正回授振荡器308

9.3 RC相位移振荡器309

9.4 调谐LC振荡器311

9.5调谐电路振荡器314

9.5.1 通用的振荡器形式314

9.5.2 考匹玆振荡器315

9.5.3 柯雷普振荡器318

9.5.4 哈特来振荡器318

9.6 晶体振荡器319

9.7稳定度321

9.7.1 频率稳定度321

9.7.2 自发322

9.7.3 振幅稳定度323

9.7.4 线性323

9.8 负电阻振荡器323

9.9频率合成器326

9.9.1 相位锁定回路326

9.9.2 预除327

9.9.3 应用329

9.10 习题329

第三篇信号的调幅333

第十章调幅333

10.1 导言333

10.2调幅334

10.2.1 频谱337

10.2.2 平均功率339

10.2.3 有效电压与电流341

10.2.4 复杂波的调变信号342

10.2.5 调变的示波器显示345

10.2.6 调幅电路347

10.2.7 解调351

10.3 单旁带的产生与检波355

10.4 信号杂音比的比较361

10.5 习题363

第十一章角调变365

11.1 导言365

11.2调频365

11.2.1 频谱369

11.2.2 平均功率373

11.2.3 复杂波调变:偏移比373

11.2.4 调变指数的测量375

11.3相位调变375

11.3.1 正弦相位调变波的频谱376

11.4 FM与PM间的等效作用376

11.5角调变电路380

11.5.1 变容二极体380

11.5.2 电晶体角调变384

11.5.3 FM信号的检波387

11.5.4 弗斯特-西利鉴频器388

11.5.5 比例检波器391

11.5.6 一致鉴频器393

11.6调频中的杂音394

11.6.1 相位锁定回路鉴频器398

11.7 习题399

第十二章脉波调变与资料传输401

12.1 导言401

12.2脉波传输402

12.2.1 交互串音404

12.3脉波振幅调变405

12.3.1 瞬时PAM取样405

12.3.2 自然PAM取样406

12.3.3 平顶PAM取样406

12.4 分时多工408

12.5脉波时间调变408

12.5.1 脉波宽度调变411

12.5.2 脉波位置调变411

12.6脉波电码调变413

12.6.1 量子化413

12.6.2 量子化杂音414

12.6.3 音幅缩伸414

12.6.4 PCM编码415

12.6.5 PCM系统415

12.7三角调变416

12.7.1 斜率过荷418

12.7.2 适应性三角调变418

12.8电码与资讯理论419

12.8.1 资讯含量数-数元419

12.8.2 电码效率420

12.8.3 所需频宽420

12.8.4 平行传输422

12.9 电码422

12.10误差侦错与改正电码425

12.10.1 对等425

12.10.2 多余电码426

12.10.3 汉明电码427

12.11数位载波系统427

12.11.1 移频按键428

12.11.2 相位移按键428

12.11.3 差动相位移按键428

12.12 电传印字机430

12.13 习题433

第四篇信号的传输与发射437

第十三章传输线与电缆437

13.1 导言437

13.2 主要线常数438

13.3 相位速度与传输线上的波长440

13.4 特性阻抗441

13.5 传播系数443

13.6 相位与群速度448

13.7 驻波450

13.8 在射频的无损耗传输线453

13.9 电压驻波比455

13.10 射频的开槽线测量456

13.11 作为电路元件的传输线460

13.12 史密斯图465

13.13 时域反射器470

13.14 电话线与电缆472

13.15 射频传输线474

13.16 微条传输线474

13.17 习题476

第十四章导波管478

14.1 导言478

14.2长方形导波管479

14.2.1 TE10模式的特质480

14.2.2 驻波486

14.2.3 导波管接头487

14.2.4 衰减器489

14.2.5 管壁中的电流489

14.2.6 接触与接合491

14.2.7 无功残段491

14.3 其他模式493

14.4 习题495

第十五章无线电波的传播496

15.1 导言496

15.2 自由空间中的传播496

15.3对流层传播500

15.3.1 无线电地平线504

15.3.2 等高线图507

15.3.3 超折射与副折射507

15.3.4 大气层中的衰减508

15.4电离层传播508

15.4.1 电浆频率与临界温度510

15.4.2 相位与群速度511

15.4.3 正割定律与最大可用频率512

15.4.4 最适工作频率514

15.4.5 虚高度514

15.4.6 地球磁场的效应518

15.4.7 工作范围519

15.4.8 电离层不规则性与干扰、衰落521

15.4.9 各层的总结522

15.5表面波523

15.5.1 地波525

15.5.2 广播衰落区525

15.6 低频与非常低频传播526

15.7 无线电波传播摘要530

15.8 习题530

第十六章天线533

16.1 导言533

16.2 发射的原理534

16.3 等向性发射器534

16.4 基本偶对(或赫玆双偶极)534

16.5 极座标图536

16.6 天线功率增益或方向性537

16.7 波束宽度与极化538

16.8 发射电阻539

16.9 半波偶极天线540

16.10垂直天线543

16.10.1 地反射543

16.10.2 接地垂直天线544

16.11 折叠元件547

16.12 接收天线的互易定理548

16.13 有效长度548

16.14 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550

16.15环路与陶铁磁体棒接收天线551

16.15.1 环路天线551

16.15.2 陶铁磁体棒天线552

16.16非谐振天线553

16.16.1 长导线天线553

16.16.2 菱形天线555

16.17驱动排列555

16.17.1 横向排列555

16.17.2 端射排列557

16.17.3 十字型天线558

16.18寄生排列558

16.18.1 寄生反射器558

16.18.2 寄生导向器558

16.18.3 八木排列559

16.18.4 平面反射器排列561

16.19VHF-UHF天线561

16.19.1 非锥形天线561

16.19.2 螺形天线561

16.19.3 对数周期性天线563

16.20微波天线563

16.20.1 号角563

16.20.2 抛物面反射器564

16.20.3 抛物面反射器的变化567

16.20.4 电介质透镜天线568

16.20.5 槽孔天线570

16.21 习题571

第五篇通讯系统577

第十七章接收机577

17.1 导言577

17.2 超外差接收机577

17.3 中频与振荡器频率的选择579

17.4 映像排拒581

17.5 邻近频道的选择性583

17.6 混附响应586

17.7 跟综588

17.8 自动增益控制590

17.9 自动频率控制592

17.10 振幅限制器594

17.11FM广播接收机596

17.11.1 解强596

17.11.2 FM立体系统598

17.12 双转换接收线602

17.13 单旁带接收机602

17.14 HF通讯接收机604

17.15 电视接收机609

17.16 习题617

第十八章发射机619

18.1 导言619

18.2 电报发射机619

18.3调幅发射机622

18.3.1 AM广播发射机625

18.3.2 单旁带发射机626

18.4FM发射机631

18.4.1 直接FM631

18.4.2 间接FM633

18.4.3 预强636

18.4.4 FM广播637

18.5电视发射机638

18.5.1 黑白电视638

18.5.2 彩色电视642

18.6 习题644

第十九章单频道与多频道通讯系统646

19.1 导言646

19.2 多工法646

19.3有线电话649

19.3.1 电话电路649

19.3.2 传输电桥654

19.3.3 四线接头组655

19.3.4 两线式转发器658

19.3.5 四线传输661

19.4公用电话网路661

19.4.1 系统661

19.4.2 步级制交换664

19.4.3 纵横制交换667

19.4.4 电子交换670

19.4.5 中继电路672

19.4.6 专用电话网路674

19.5数据传输675

19.5.1 电报与电传打字机传输675

19.5.2 其他类型的数据传输系统678

19.6 高频无线电系统679

19.7 VHF/UHF无线电系统681

19.8 微波系统684

19.9 卫星通讯686

19.10 习题688

附录A对数单位690

A-1 分贝690

A-2 奈691

A-3 对数尺度692

1981《通讯电子学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Dennis Roddy,John Coolen原著;许明全 1981 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