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法》
作者 | 陈朴生著 编者 |
---|---|
出版 | 三民书局 |
参考页数 | 594 |
出版时间 | 197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1859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刑事证据法之性质1
第二章 刑事证据法之沿革6
第三章 证据裁判主义13
第四章诉讼程序於证据制度之影响17
第一节 侦查20
第二节起诉26
第一款 起诉程式26
第二款 诉因28
第三节审判39
第一款 基本原则39
第二款 陪审裁判与法官裁判45
第三款 当事人进行与职权进行47
第四款 公判中心与裁判中心49
第五款 起诉认否程序与简易程序51
第六款 第一审中心与第二审中心55
第五章 法定证据主义与自由心登主义66
本论69
第一章证据69
第一节 证据之性质及其过程69
第二节证据之方法69
第一款人的证据方法77
第一项 被告(包括共同被告)78
第二项 共犯81
第三项证人(包括鉴定证人)84
第一目 证人之特性84
第二目 证人之能力99
第三目 鉴定证人108
第四项鉴定人(包括鉴定机关)109
第一目 鉴定之性质109
第二目 鉴定人114
第三目 鉴定机关118
第五项 被害人119
第六项 自诉人或告诉人121
第二款 物的证据方法123
第三款 证据书类126
第三节证据之分类129
第一款 本证与反证129
第二款 原始证据与传闻证据132
第三款 通常证据与补助证据134
第四款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136
第五款 情况证据与供述证据139
第六款 主证据与补强证据146
第二章要证事实及其证明方法148
第一节 事实之假定148
第二节 要证事实152
第三节证明155
第一款 证明之意义155
第二款证明之对象156
第一项事实156
第一目 假定事实156
第二目 显在性事实与潜在性事实168
第二项 法规175
第三项 经验法则176
第三款证明之方法177
第一项事实177
第一目 严格事实与自由事实177
第二目 外部事实与内部事实197
第三目 实体事实与程序事实207
第四目 基本事实与关连事实230
第五目 直接事实与间接事实235
第二项 法规247
第三章证据能力(证据适格性)249
第一节 证据能力之意义249
第二节 证据之许容性251
第三节 程序禁止与证据禁止254
第四节 证据能力之限制261
第五节 任意性法则265
第六节 关连性法则275
第七节 传闻法则278
第八节 合法性法则286
第九节 意见法则296
第四章证据责任302
第一节 证据责任之意义及分配302
第二节 主张责任303
第三节立证责任与审理义务306
第一款 举证责任307
第二款 提出证据责任315
第三款 毋庸举证之事实317
第四款 推定法则324
第五章证据调查331
第一节 调查证据之意义及基本原则331
第二节 证据预测之禁止335
第三节 优先法则341
第四节 调查证据之权限343
第五节 调查证据之顺序364
第六节调查证据之方法368
第一款人证之讯问368
第一项 被告之讯问368
第二项证人之讯问376
第一目 证人之义务376
第二目 证人之讯问393
第三目 证人信用性之调查409
第三项鉴定415
第一目 鉴定人(机关)之义务415
第二目 鉴定之任务417
第三目 鉴定之权能418
第四目 鉴定之类型419
第五目 鉴定命令420
第六目 鉴定程序422
第七目 再鉴定424
第二款 检证425
第三款 证据书类之晓示429
第七节 调查证据之范围435
第八节 关连性证据438
第九节 必要性证据440
第十节 调查证据之声请443
第十一节 调查证据之异议453
第十二节 上级审之调查证据465
第十三节 非常救济程序之调查证据472
第六章证据资料476
第一节供述证据476
第一款 被告(包括共同被告)之陈述476
第二款 共犯之陈述488
第三款 证人之证言493
第四款 鉴定人(包括鉴定机关)之鉴定494
第二节 情况证据之情况495
第三节 物的证据502
第四节 瑕疵资料503
第五节 矛盾资料505
第七章证据价值507
第一节供述证据之真实性及其担保507
第一款 被告自白之真实性507
第二款 共犯自白之真实性518
第三款 共同被告自白之真实性521
第四款 证言之凭信性526
第二节 预防规则527
第三节 补强规则534
第四节 传闻证据543
第八章证据判断547
第一节 自由心证之形成547
第二节 直觉与推理558
第三节 合理性559
第四节 关连性562
第五节 经验法则563
第六节 论理法则572
第七节 证明力之判断574
第八节 事实之认定579
第九节 证据违法与判断违法586
第十节 事实之误认及其救济方法590
1970《刑事证据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朴生著 1970 三民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巨大的转变:美国与东亚 1931-1949
- 1991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刑事证据论文案例选编
- 1985
-
- 刑事证据纵横谈--南京刑事证据会议专辑
- 1987
-
- 刑事证据百例评析
- 1991
-
- 刑事证据学
- 1997
-
- 刑事证据学
- 1997
-
- 刑事证据纵横谈——南京刑事证据会议专辑
- 1987
-
- 刑事证据法
- 1970 三民书局
-
- 刑事证据大全
-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证据法学
- 1990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刑事证据理论与应用
- 1987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刑事诉讼证据浅说
-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 1993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