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理论与适用》求取 ⇩

第一节 仲裁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

一、概述1

第一章 仲裁制度概述1

二、国外仲裁的起源和发展2

(一)仲裁制度的起源2

(二)仲裁制度的确立与发展3

(三)国际仲裁的发展6

三、我国仲裁制度的历史沿革9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仲裁制度9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仲裁制度10

四、我国仲裁法的制定14

(一)仲裁法制定前的立法状况及问题14

(二)仲裁法的起草过程、主要争论及重要突破18

一、仲裁的概念和种类25

(一)仲裁的概念和特征25

第二节 仲裁的概念和性质25

(二)仲裁的种类27

(三)仲裁与调解和诉讼的联系与区别31

二、仲裁的性质35

(一)国内仲裁的性质35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36

三、仲裁方式的利与弊39

(一)仲裁方式的优点39

(二)仲裁方式的缺陷40

第二章 仲裁的范围41

第一节 确定仲裁范围应当考虑的因素41

一、仲裁是一种法律冲突救助机制41

(一)在调整社会关系的各种手段中,仲裁是作为社会冲突救助机制而存在的42

(二)仲裁在解决社会冲突的各种手段中,是作为一种法律冲突救助机制而存在的42

二、仲裁是一种民间性质的法律冲突救助机制43

(一)冲突双方实体地位的平等性是该冲突成为民间仲裁对象的前提44

(二)争议权利具有可处分性,是该争议成为民间仲裁对象的必要条件44

第一节 概述45

三、国际惯常作法46

(一)国外仲裁范围的法源47

第二节 仲裁范围的法源和界定方式47

一、仲裁范围的法源47

(二)我国仲裁范围的法源48

二、仲裁范围的界定方式49

(一)国外界定仲裁范围的方式49

(二)我国界定仲裁范围的方式51

三、我国仲裁法关于仲裁范围的规定52

第三节 仲裁范围实务中的疑难问题55

一、已过时效的纠纷能否仲裁55

二、破产程序中因未清偿之债务引起的纠纷能否仲裁56

三、行政合同纠纷能否仲裁58

第三章 仲裁的基本原则和制度60

第一节 仲裁的基本原则60

(一)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出于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61

一、自愿原则61

(二)向哪个仲裁机构提请仲裁,由当事人双方协商选定62

(三)仲裁庭的组成人员由当事人自主选定62

(四)当事人可以约定交由仲裁解决的争议事项63

(五)当事人可以约定审理方式、开庭形式等有关的程序事项64

二、仲裁独立原则64

(一)仲裁独立于行政65

(二)仲裁组织系统之间相对独立66

三、根据事实、符合法律、公平合理原则67

(一)以事实为根据67

(二)以法律为准绳69

(三)公平合理69

四、仲裁当事人地位平等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70

第二节 仲裁的基本制度72

一、基础意义上的仲裁制度72

(一)协议仲裁制度73

(二)或裁或审制度74

(三)一裁终局制度77

(一)仲裁时效制度80

二、具体工作中的仲裁制度80

(二)仲裁代理制度83

(三)仲裁证据制度86

(四)仲裁回避制度94

(五)司法监督制度96

第三节 仲裁基本原则和制度实务中的有关问题97

一、违背自愿原则但尚未明令废止的有关规定97

二、违背或裁或审制但尚未明令废止的有关规定99

三、违背一裁终局制但尚未明令废止的有关规定100

四、法院监督中是否有可以主动监督的例外情况101

第四章 仲裁组织机构103

第一节 仲裁委员会103

一、仲裁委员会的设立103

(一)国外设置仲裁机构的有关情况103

(二)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条件105

(三)仲裁委员会的设立程序106

二、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108

(一)仲裁委员会的人数及条件108

(二)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成份108

第二节 仲裁协会及仲裁员109

一、仲裁协会109

(一)仲裁协会的性质及其职责109

(二)仲裁协会与仲裁委员会的关系111

二、仲裁员111

(一)仲裁员的条件111

(二)仲裁员的法律地位116

(三)仲裁员的解职118

(一)依法组建原则120

第三节 仲裁机构组建实务中的有关问题120

一、关于重新组建仲裁机构的原则120

(二)着眼社会效益原则121

(三)根据实际需要原则122

二、关于仲裁委员会的登记123

(一)登记的性质123

(二)登记的内容124

(三)登记的具体程序125

(一)当事人在原仲裁机构终止前发生争议如何处理125

三、关于新仲裁机构成立前后案件的衔接125

(二)当事人在原仲裁机构终止后发生争议如何处理126

第五章 仲裁协议128

第一节 仲裁协议的性质和法律特征128

一、仲裁协议的概念和特征128

二、仲裁协议的性质和作用130

(一)仲裁协议的性质130

(二)仲裁协议的作用133

(一)明示仲裁协议与默示仲裁协议135

第二节 仲载协议的种类、形式及内容135

一、仲裁协议的种类135

(二)事前仲裁协议与事后仲裁协议137

二、仲裁协议的形式138

(一)主合同条款式仲裁协议138

(二)主合同之外的独立仲裁协议139

三、仲裁协议的内容141

(一)仲裁协议的法定内容141

(二)仲裁协议的约定内容142

(一)仲裁协议成立的一般要件144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144

一、仲裁协议的有效条件144

(二)仲裁协议成立的特别要件146

二、无效仲裁协议147

(一)不可补救的无效仲裁协议147

(二)可以补救的无效仲裁协议148

三、仲裁协议的补充及异议149

(一)仲裁协议的补充149

(二)仲裁协议的异议150

(一)不明确仲裁协议的种类、问题及原因152

第四节 仲裁协议实务中的有关问题152

一、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有关问题152

(二)不明确仲裁协议的影响及处理154

二、关于仲裁协议不明确问题,与仲裁法相悖的现行司法解释156

三、有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又向法院起诉怎么办157

一、申请仲裁及其条件159

第六章 仲裁程序159

第一节 仲裁的申请和受理159

二、仲裁申请的提出162

(一)仲裁申请书的形式162

(二)仲裁申请书的内容162

三、仲裁申请的受理164

(一)受理的概念及法律意义164

(二)受理程序165

第二节 仲裁庭的组成167

一、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及其与仲裁委员会的关系167

(一)仲裁庭的组成方式167

(二)仲裁庭与仲裁委员会的关系169

(一)当事人约定了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时的产生方式170

二、仲裁员的产生方式170

(二)当事人没有约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时的产生方式172

三、仲裁员的回避174

(一)回避的方式174

(二)回避的原因175

(三)回避申请的提出177

(四)是否回避决定的作出178

(五)仲裁员的重新确定179

(六)重新确定仲裁员后对已进行程序的处理180

第三节 开庭审理182

一、审理方式183

(一)开庭审理183

(二)书面审理184

二、审理程序186

三、审理制度187

(一)不公开审理制度187

(二)调解制度189

(三)和解制度194

(四)撤回申请和缺席裁决制度198

第四节 仲裁程序实务中的有关问题200

一、申请仲裁对诉讼时效的影响200

二、裁决已经作出及不开庭审理的,当事人能否申请回避201

三、关于仲裁收费202

(二)案件受理费的具体标准203

(一)仲裁费用的构成203

(三)仲裁费用的预交与分担204

(四)对仲裁收费的监督205

第七章 仲裁裁决206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作出及类型206

一、裁决的作出206

(一)作出裁决的主体206

(二)作出裁决的期限207

(三)裁决书的内容208

二、裁决的类型209

(一)对席裁决与缺席裁决209

(二)合意裁决与非合意裁决209

(三)中间裁决、部分裁决与最终裁决210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效力211

一、仲裁裁决的既判力212

(一)仲裁裁决既判力的内容212

(二)仲裁裁决既判力的根据214

(三)仲裁裁决既判力的形成时间215

(一)裁决作为履行根据的效力216

二、仲裁裁决的执行力216

(二)裁决作为强制执行根据的效力217

第三节 错误裁决及其补救218

一、错误裁决的补救对象218

(一)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仲裁裁决218

(二)存在实质性错误的仲裁裁决219

(三)存在非实质性错误的仲裁裁决220

二、错误裁决的补救途径221

(一)通知重裁或撤销裁决221

(二)裁定不予执行221

三、客观原因导致的错误裁决及补救程序222

第四节 仲裁裁决的撤销223

一、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和意义223

二、撤销仲裁裁决的事由224

(一)国外有关撤销裁决事由的规定224

(二)我国对撤销裁决事由的规定225

(一)证据条件227

三、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条件227

(三)申请期限228

(二)受申请的法院228

四、法院撤销裁决的程序和效力229

(一)撤销裁决的程序229

(二)撤销裁决的效力231

第五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232

一、执行的概念及意义232

(一)申请的形式233

二、执行裁决的申请233

(二)申请的期限234

(三)受申请的法院234

三、裁决不予执行的事由235

四、执行程序的中止、终结和恢复238

(一)执行程序的中止238

(二)执行程序的终结239

(三)执行程序的恢复240

第六节 仲裁裁决实务中的有关问题241

一、法院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发回重新仲裁241

二、裁决书生效日是仲裁员签名之日还是仲裁委员会盖章之日242

第八章 涉外仲裁制度245

一、涉外仲裁的概念和特征245

(一)涉外仲裁的含义245

(二)涉外仲裁与其他仲裁的联系与区别246

(三)涉外仲裁与诉讼的联系与区别248

(一)我国涉外仲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49

二、我国涉外仲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49

(二)我国关于涉外仲裁的法律规定252

(三)我国涉外仲裁的组织256

(四)我国的涉外仲裁规则和受案范围258

第二节 涉外仲裁协议263

一、仲裁协议与仲裁管辖权263

二、仲裁协议的有效性266

(一)仲裁协议的有效条件266

(二)仲裁协议的无效267

三、仲裁协议的形式和内容268

(一)涉外仲裁协议中的仲裁地点问题269

(二)涉外仲裁协议中的仲裁机构问题269

第三节 涉外仲裁的申请和受理270

一、仲裁申请270

(一)仲裁申请的提出270

(二)仲裁申请的审查272

(一)答辩273

二、答辩与反请求273

(二)反请求274

(三)申请、答辩和反请求的其他问题275

三、仲裁庭的组成277

(一)指定仲裁员277

(二)仲裁员的披露与回避279

第四节 涉外仲裁的审理和裁决281

一、开庭281

二、仲裁审理中的调解284

三、裁决285

五、裁决的撤销287

四、保全措施287

第五节 涉外仲裁的简易程序288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288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90

三、简易程序中仲裁员的指定291

四、简易程序的案件审理292

第六节 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294

一、概述294

二、不予执行的条件296

三、申请承认与执行的方式298

(一)申请承认和执行裁决的地点298

(二)申请承认和执行时应提交的文件299

(三)申请承认和执行裁决的方式300

四、裁决在我国的申请执行301

(一)我国裁决在我国的申请执行301

(二)外国裁决在我国的申请执行304

五、裁决在外国的申请执行306

(一)外贸代理合同争议仲裁案的当事人资格309

一、几种特殊情况下的仲裁当事人资格问题309

第七节 涉外仲裁实务中的有关问题309

(二)合资合作合同争议仲裁案的当事人资格311

(三)涉外融资租赁合同争议仲裁案的当事人资格312

(四)股票争议仲裁案的当事人资格313

二、涉外仲裁的费用问题314

(一)仲裁费用的范围314

(二)仲裁费用的确定315

(三)仲裁费用的收取方法316

(四)仲裁费用的承担316

(一)“94规则”与“89规则”比较317

三、新旧涉外仲裁规则比较317

(二)“95规则”与“94规则”比较322

附录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325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草案)》的说明339

仲裁委员会章程示范文本343

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示范文本348

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356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359

1997《仲裁法理论与适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景一,乔世明著 1997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瑞典的法律与仲裁(1985 PDF版)
瑞典的法律与仲裁
1985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国际仲裁法理论与实务(1995 PDF版)
国际仲裁法理论与实务
1995
仲裁实用全书( PDF版)
仲裁实用全书
仲裁法理论与适用(1997 PDF版)
仲裁法理论与适用
1997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中国海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1998 PDF版)
中国海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常用仲裁法律法规(1999 PDF版)
常用仲裁法律法规
1999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外国仲裁法(1982 PDF版)
外国仲裁法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1999 PDF版)
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
1999 北京:法律出版社
诉讼指南(1991 PDF版)
诉讼指南
1991 北京:法律出版社
新土地管理法理论与适用(1999 PDF版)
新土地管理法理论与适用
1999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仲裁法概要(1995 PDF版)
仲裁法概要
1995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外国仲裁法与实践(1992 PDF版)
外国仲裁法与实践
1992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仲裁法学(1997 PDF版)
仲裁法学
199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际仲裁法理论与实务(1995 PDF版)
国际仲裁法理论与实务
1995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仲裁法学(1996 PDF版)
中国仲裁法学
1996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