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发展》

前言1

第—篇 资源——社会财富发展的源泉1

第—章 资源与社会:从“劳动创造了人”说起3

第一节 工具的使用和人类的出现3

第二节 艰辛的创业史5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9

第四节 青铜器时代11

第五节 铁器时代12

第六节 煤炭时代15

第七节 石油时代18

第八节 石油时代之后将是什么时代?21

第二章 资源与国家:谁拥有了资源谁就是强者26

第一节 中国:曾经强盛的东方帝国27

第二节 英国:最成功的事业是掠夺全球资源与财富41

第三节 美国:石油堆砌起来的金元帝国44

第四节 日本:采用另一种占有世界资源的方式49

第五节 资源:国家间战争的动因53

第六节 理性归结56

第二篇 资源与当代全球问题59

第三章 围绕资源问题发生的全球大事件61

第—节 罗马俱乐部的警告和石油危机62

第二节《公元2000年的地球》和朱利安·西蒙的反驳64

第三节 世界观察研究所及其年度预警报告69

第四节 从“七国首脑会议”到“地球首脑会议”73

第五节 世界资源新格局78

第三篇 资源与21世纪85

第—节 日趋严峻的世界资源形势87

第四章 世纪之交的世界资源形势87

第二节 日益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129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不尽相同163

第四节 未来的资源争夺更加激烈,局部战争难以避免164

第五章 21世纪——迈向人与自然资源的新纪元174

第一节 面临重大调整的资源基础结构17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202

第三节 防止恶性发展:任重而道远的发展中国家214

第四节 人类共同的未来:携手合作218

第五节 哲学的革命:—种新的地球观资源观的诞生222

第六节 资源科学发展回顾232

第四篇 21世纪与中国235

第六章 21世纪:中国的机遇所在237

第一节 西雅图会晤与亚太经济区的崛起237

第二节 日本世纪永远不会出现:—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资源256

第三节 世界将关注中国259

第四节 拥有巨大资源潜力的中国将再执世界牛耳263

第五节 中华文化的重辉269

附录272

附录Ⅰ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272

附录Ⅱ 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275

附录Ⅲ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276

附录Ⅳ 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282

附录Ⅴ 资源科学的若干理论进展285

附录Ⅵ 世界能源需求预测291

附录Ⅶ 世界主要矿产产量、储量和保证年限293

附录Ⅷ 新兴材料与相关矿物原料296

附录Ⅸ 资源科学研究的定量方法体系299

参考文献300

1998《资源与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贤杰,邓国平编著 1998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1998 PDF版)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
1998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吕剧起源与发展(1990 PDF版)
吕剧起源与发展
1990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1997 PDF版)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1997 北京:海洋出版社
经济溯源与发展(1991 PDF版)
经济溯源与发展
1991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1994 PDF版)
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
1994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1998 PDF版)
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1998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塞内加尔  资源、环境与发展(1992 PDF版)
塞内加尔 资源、环境与发展
1992 北京:气象出版社
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1996 PDF版)
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
1996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92 PDF版)
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992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石油资源与山东经济发展(1998 PDF版)
石油资源与山东经济发展
199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县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998 PDF版)
县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998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长江地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999 PDF版)
长江地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999 武汉:武汉出版社
资源资产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999 PDF版)
资源资产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资源·环境与发展(1998 PDF版)
资源·环境与发展
1998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第1册(1987.12 PDF版)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第1册
1987.12 北京市: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