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全集 第1册 全六册》求取 ⇩

三民主义(十六讲)1

自序1

民族主义1

第一讲1

第二讲12

第三讲25

第四讲34

第五讲44

第六讲53

民权主义65

第一讲65

第二讲80

第三讲91

第四讲105

第五讲119

第六讲137

民生主义157

第一讲157

第二讲177

第三讲192

第四讲209

附录223

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蒋中正敬述223

第一章序言223

第一节 育乐两篇的补述223

第二节自由安全社会的建设224

一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224

二 社会组织不能适应225

三 自然趋势与人为的灾祸226

四 社会的演变与社会改革226

五建设实业于合作基础之上使劳工得到娱乐幸福与自由227

六 为自由安全社会而计划228

第二章育的问题228

第一节生育问题228

甲、国民生育率与人口数量229

马尔萨斯人口论229

二 中国人口问题之所在229

三 人口增减的因素230

乙、革命建国中之国民生育率231

人口城市化与国民生育率231

二 小家庭的生育率231

三 生育率能否控制232

丙、人口问题的对策232

人口均衡分布与市乡建设计划232

二 关于人口问题的教育与社会政策232

第二节养育问题233

甲、儿童问题233

儿童问题的严重性233

二 家庭组织转变中的儿童234

三 破碎家庭的儿童悲剧234

四 匪化儿童再教育的难关235

五 从三方面研求解决方法235

乙、疾病残废问题237

从社会变迁看疾病残废问题237

二 生理的疾病238

三 生理的残废239

心理的疾病和残废240

(子)心理的疾病240

(丑)心理的残废241

(寅)精神生活的重要性241

丙、鳏寡孤独问题241

社会变迁中的鳏寡孤独问题241

二 家庭破碎问题242

三 游荡问题243

丁、老年问题243

年老退休问题244

二 养老制度245

三 养老院245

戊、丧葬问题245

丧葬问题的本质245

二 丧葬与公墓246

第三节教育问题247

甲、教育改革的必要247

变动的社会中的教育247

二 过去学校教育的缺点248

乙、民生主义教育的方针250

教育的内容为四育与六艺250

二 教育的使命在促进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252

三教育的任务在充实学生生活的内容252

四 学校教育的目的与功效252

五 各种计划与设施的配合253

六 各种文化宣传工具的配合254

丙、民生主义教育的几个部门254

儿童强迫教育与成人识字运动255

二 家庭生活教育255

三 公民教育256

四 职业生活教育257

五 大学教育259

六 成人教育260

七 国民军训261

八 童子军262

九 劳动服务262

第三章乐的问题263

第一节康乐的意义263

一 身心的平衡263

二 情感与理智的和谐263

三 城市与健康264

四 闲暇与娱乐265

第二节康乐的环境266

一 城市乡村建设的原则266

山林川原的设计266

(子)森林267

(丑)川流268

(寅)城市中的园林268

第三节心理的康乐269

一 文艺与武艺269

二 社会变动中的文艺269

三 音乐与歌曲270

四 美术——书昼彫刻272

五 电影和广播273

六 精神的安定力——宗教274

第四节身体的康乐275

一 国民生理的康乐275

二 健康的习惯275

三 国民体育276

四 现代国民必须具备的几种艺术和技能276

第四章结论278

第一节民生主义建设的物质与精神条件278

一 民生主义建设的物质条件278

二 民生主义建设的精神条件280

第二节民生主义建设的最高理想281

一 礼运篇中的「三世」281

二 大同社会282

三 小康社会282

四 民生主义社会建设及其使命283

革命方略285

同盟会革命方略285

军政府宣言285

军政府与各处国民军之关系287

军队之编制288

战士赏恤289

第一赏典289

第二 恤典290

军律291

招军章程292

招降清朝兵勇条件294

略地规则294

第一略地之分别295

第二 略地之办法295

因粮规则298

第一因粮局298

第二 因粮之法298

安民布告301

对外宣言302

招降满洲将士布告(附条件)303

扫除满洲租税厘捐布告307

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313

第一编军政313

第一章总纲313

第一节 革命军之目的313

第二节 革命军之宣誓313

第二章组织316

第一节 革命军大元帅316

第二节 各省317

第三节 旗帜及服制317

第四节 勋记及饷项320

第五节 抚恤321

第六节 公文程式321

第三章举义322

第一节 举义前之要务322

第二节举义后之要务323

第一项 攻取323

第二项 响应325

第二编军政府325

第一章 大本营325

第二章 各部通则328

第三章 外交部329

第四章 内务部331

第五章 陆军部335

第六章?海军部339

第七章 财政部345

第八章 关于财政交通事务补则348

第九章 行政会议352

第十章 总督府组织353

第十一章 总督府事务分掌规程355

第十二章 总督府军务厅组织362

第十三章 警察总署组织363

第十四章 府知事署组织365

第十五章 县知事署组织370

第十六章 公署办事通则377

第十七章 陆军司令部通则380

第十八章 警备队职务规程381

第十九章 宪兵职务规程382

第二十章 海军总司令部条例383

第廿一章 海军司令部条例385

第廿二章 海军要塞司令部条例385

第廿三章 要港部条例386

第廿四章 海军区域令388

第廿五章 本初子午线经度及标准时条例389

第三编服制、勋记389

第一 陆军服制条例389

第二 授勋章程392

第四编军律、军法398

第一 军律398

第二 军法执行条例401

第三 戒严地刑罚及条文405

第五编因粮征发及其他则例408

第一 因粮局组织408

第二 征发令409

第三 委任通则412

第四 印章条例412

第六编文告413

中华革命军大元帅檄413

安民布告415

四言安民告示415

保护公共建筑古迹名胜告示416

布告416

建国方略419

孙文学说(心理建设)419

自序419

行易知难423

第一章以饮食为证423

第二章 以用钱为证432

第三章 以作文为证441

第四章 以七事为证446

第五章 知行总论456

第六章 能知必能行463

附录474

陈英士致黄克强书474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480

附录485

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画书485

第八章有志竟成490

实业计画(物质建设)507

507

附录509

英文本实业计画序(译文)509

绪言511

第一计画517

第一部北方大港(插第一图)518

第二部 西北铁路统系(插第二图)521

第三部 蒙古新疆之殖民525

第四部 开濬运河以联络中国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526

第五部 开发直隶山西煤铁鑛源设立制铁炼钢工厂527

第二计画529

第一部东方大港(插第三第四图)529

第二部 整治扬子江(插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图)534

第三部 建设内河商埠546

第四部 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551

第五部 创建大士敏土厂556

第三计画558

第一部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插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图)558

第二部 改良广州水路系统(插第十四第十五图)565

第三部 建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插第十六图)572

第四部 建设沿海商埠及渔业港(插第十七图)578

第五部 创立造船厂588

第四计画590

第一部中央铁路系统590

第二部 东南铁路系统600

第三部 东北铁路系统605

第四部 扩张西北铁路系统614

第五部 高原铁路系统623

第六部 设机关车客货车制造厂629

第五计画632

第一部粮食工业633

第二部 衣服工业637

第三部 居室工业639

第四部 行动工业642

第五部 印刷工业643

第六计画645

第一部铁铁646

第二部 煤铁646

第三部 油鑛647

第四部 铜鑛648

第五部 特种鑛之采取648

第六部 鑛业机械之制造649

第七部 冶铁厂之设立649

结论651

附录654

一、关于广州至重庆与兰州支线之借款与建筑契约草案654

二、驻京美国公使芮恩施覆函(译文)660

三、美国商务总长刘飞尔覆函(译文)662

四、意大利陆军大臣嘉域利亚将军覆函(译文)663

五、北京交通部顾问之铁路专门家碧格君投函(译文)664

六、美国名士寓居罗马以世界中都计画名著之安得生君覆函(译文)664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667

667

卷一结会670

第一章临时集会之组织法670

一节 会议之定义670

二节 会议之规则670

三节 会议之种类670

四节 召集之通式671

五节 开会之秩序671

六节 主座之选举671

七节 被指名者多人671

八节 指名之附和672

九节 选举书记等672

十节 委员会673

第二章永久社会之成立法673

十一节 立会673

十二节 章程及规则674

十三节 职员675

十四节 职员之选举675

十五节 其他之选举676

十六节 无人当选676

十七节 大多数与较多数677

十八节 团体之成立677

第三章议事之秩序并额数678

十九节 循行之事678

二十节 议事之公式秩序678

二十一节 额数定义679

二十二节 额数为开会前之必要680

二十三节 开会后缺额之效力680

二十四节 数额数之法680

第四章会员之权利义务681

二十五节 会长之义务681

二十六节 会长之权利681

二十七节 会员之权利义务682

二十八节 副会长并书记之权利义务682

二十九节 全体之权限并缺席与废置之规定683

三十节 特务会议684

卷二动议684

第五章动议684

三十一节 动议684

三十二节 处事之手续684

三十三节 动议之措词685

三十四节 何时可发动议685

三十五节 手续之演明式685

三十六节 附和动议686

三十七节 附和之形式687

三十八节 极端之当避687

第六章离奇之动议并地位之释义687

三十九节 收回动议之公例687

四十节 收回之演明式688

四十一节 例外之事688

四十二节 分开动议688

四十三节 对等动议689

四十四节 地位释义689

四十五节 地位之讨得689

第七章讨论689

四十六节 讨论之权利689

四十七节 讨论之定义690

四十八节 何时为讨论之秩序690

四十九节 讨论法演明式690

五十节 限制讨论之例691

五十一节 演明式692

五十二节 驳论言辞693

五十三节 竞争地位693

五十四节 逊让地位694

五十五节 讨论之友恭695

五十六节 一致许可695

第八章停止讨论之动议696

五十七节 停止讨论动议之用法696

五十八节 停止讨论动议之效力696

五十九节 停止讨论动议之讨论697

六十节 停止讨论之演明式697

六十一节 停止动议与本题动议之别697

六十二节 停止动议对于他动议之效力698

六十三节 停止动议对于本题一部分之效力698

六十四节 定时停止讨论698

第九章表决699

六十五节 表决方式699

六十六节 举手并起立699

六十七节 采法宜定699

六十八节 拍掌不宜用以表决699

六十九节 两面俱呈700

七十节 表决疑问700

七十一节 同数700

七十二节 主座之特权701

七十三节 主座有表决之权利701

七十四节 点名表决701

七十五节 投票表决702

七十六节 由少数或多于大多数以取决702

第十章表决之复议702

七十七节 复议之定义702

七十八节 复议动议之效力703

七十九节 何时可发复议动议703

八十节 何人可发复议动议703

八十一节 折衷办法703

八十二节 讨论复议704

八十三节 得胜方面之释义704

八十四节 复议之演明式704

八十五节 不能复议之案705

八十六节 复议动议宜慎用705

八十七节 取消动议705

八十八节 两动议之功效705

卷三修正案706

第十一章修正之性质与效力706

八十九节 修正之性质706

九十节 修正案须有关系706

九十一节 修正案之效力707

九十二节 第一及第二之修正案707

九十三节 第一第二修正案之演明式708

九十四节 同时多过一个之修正案709

九十五节 先事声明710

九十六节 接纳修正案710

第十二章修正案之方法711

九十七节 修正之三法711

九十八节 宣述修正案之方式711

九十九节 加入方法711

一百节 加入案之否决效力712

一百零一节 改变意思之必要713

一百零二节 删除之法713

一百零三节 删去修正案否决之效力713

一百零四节 删去案呈决之方式714

一百零五节 所弃之字可加入他处714

一百零六节 不字714

一百零七节 删去而加入之法714

一百零八节 删去而加入修正案否决之效力715

一百零九节 替代715

第十三章修正案之例外事件716

一百一十节 款项及时间之空白716

一百十一节 人名717

一百十二节 不受修正之动议717

一百十三节 复议案717

一百十四节 修正之秩序718

卷四动议之顺序718

第十四章附属动议之顺序718

一百十五节 顺序之定义718

一百十六节 独立动议附属动议718

一百十七节 七种附属动议及其顺序等级719

一百十八节 议案顺序之演明式720

一百十九节 七种附属动议之目的722

一百二十节 定秩序之理由722

第十五章散会与搁置动议722

一百二十一节 散会动议722

一百二十二节 独立之散会动议722

一百二十三节 散会议之限制723

一百二十四节 散会之效果723

一百二十五节 有定时间723

一百二十六节 搁置动议724

一百二十七节 搁置议之效力724

一百二十八节 抽出之动议724

第十六章延期动议725

一百二十九节 有定时之延期725

一 百三十节 其效力725

一百三十一节 此议之限制726

一百三十二节 无期延期726

一百三十三节 此议之效力726

第十七章付委动议727

一百三十四节 付委727

一百三十五节 付委议之效力728

一百三十六节 带训令之付委议729

一百三十七节 问题之一部分729

一百三十八节 委选之事宜729

一百三十九节 独立之付委议730

第十八章委员及其报告730

一百四十节 委员之性质730

一百四十一节 委员之权限730

一百四十二节 报告731

一百四十三节 报告之呈递732

一百四十四节 要求报告732

一百四十五节 少数之报告732

一百四十六节 报告之演明式733

一百四十七节 复付委733

卷五权宜及秩序问题733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733

一百四十八节 权宜问题之性质733

一百四十九节 权宜问题之定义734

一 百五十节 效力734

一百五十一节 演明式735

第二十章秩序问题736

一百五十二节 秩序问题之定义736

一百五十三节 主座之职务736

一百五十四节 秩序问题之效力736

一百五十五节 申诉737

一百五十六节 申诉表决之同数票737

一百五十七节 顺序738

一百五十八节 秩序问题及申诉之演明式738

结论744

附录745

章程并规则之模范745

议事表748

建国大纲751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751

宣言及文告755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民前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755

香港兴中会宣言民前十七年正月二十四日756

致香港总督历数满清政府罪状并拟订平治章程请转商各国赞成书 民前十二年760

丙午萍乡之役致革命军首领照会 民前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62

中华国民军政府讨满洲檄民前五年四月764

中华国民军政府论保皇会檄 民前五年四月768

中国同盟会为团结同志宣言 民前一年九月773

中国同盟会本部宣言 民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776

附录778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宣言书民前一年闰六月六日778

布告全国同胞书 民前一年779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民国元年元旦780

临时大总统布告海陆军将士文 民国元年元旦782

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民国元年一月二日783

临时大总统布告友邦书 民国元年一月五日783

临时大总统告北军将士文 民国元年一月五日787

临时大总统禁止株连通电 民国元年一月十四日788

临时大总统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民国元年二月十八日788

中国同盟会开全体大会通告 民国元年三月三日789

宣布新选袁大总统宣誓电文 民国元年三月九日790

允袁世凯在北京就职通电 民国元年三月790

告粤中父老昆季勉合力维持粤局书 民国元年四月791

国民党宣言 民国元年八月十三日792

附录796

国民党政见宣言民国二年四月796

致康德黎请代发布告外国政府与人民书(译文)民国二年五月二日804

为袁氏叛国对国民宣言 民国二年七月二十二日806

望各省一致声讨袁氏通电 民国二年七月二十二日806

附录808

国民党国会议员会对于大借款问题宣言书民国二年六月808

附录811

国民党议员发布对于大借款问题之通告民国二年六月811

中华革命党成立宣言 民国三年九月一日813

中华革命党为讨袁告同胞书 民国三年十二月815

讨袁宣言 民国四年十月819

讨袁二次宣言 民国五年五月九日820

规复约法宣言 民国五年六月九日823

就陆海军大元帅职宣言 民国六年九月一日825

受任海陆军大元帅宣言 民国六年九月十一日825

坚持护法到底通电 民国六年九月十八日826

军政府为对德宣战布告中外书 民国六年九月二十六日827

国庆纪念布告国民文 民国六年十月十日828

为主张和平通电全国文民国七年二月二十二日829

大元帅通告驻华各国公使书 民国七年四月二十三日829

向非常国会辞大元帅职通电 民国七年五月四日832

辞大元帅职之通电 民国七年五月二十一日833

留别粤中父老昆弟书 民国七年五月二十一日834

护法宣言 民国八年五月二十八日836

南北和谈立场通电 民国八年837

为迁移军政府与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三总裁共同宣言民国九年六月三日839

规定国民党译名通告 民国九年十一月十日840

与唐绍仪伍廷芳宣布岑春煊等破坏护法罪状通电 民国九年十一月840

军政府为北方破坏和平宣言 民国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841

就大总统职宣言 民国十年五月五日842

就大总统职后对外宣言 民国十年五月五日843

宣布徐世昌卖国奸谋文 民国十年十二月十五日844

为徐世昌退职对外宣言 民国十一年六月六日845

工兵计画宣言 民国十一年六月六日846

宣布粤变颠末表示统一意见宣言 民国十一年八月十五日848

致本党同志述陈变始末及今后方针书 民国十一年九月十八日850

中国国民党宣言 民国十二年一月一日857

实施新颁宣言党纲总章通告 民国十二年一月861

讨伐陈炯明通电 民国十二年一月四日861

和平统一宣言 民国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862

为中俄关系与越飞联合宣言 民国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865

实行裁兵宣言 民国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867

与唐继尧等对西南时局通电 民国十二年三月十四日868

为否认北政府对外宣言 民国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869

中国国民党为曹锟贿选窃位宣言 民国十二年十月七日871

致列强宣言民国十二年十月九日871

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民国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872

关于海关问题之宣言 民国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873

为争关馀税收致美国国民书 民国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876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民国十三年一月三十一日877

通告党员释本党改组容共意义书 民国十三年三月二日887

通告任职党员服从党义严守纪律文 民国十三年三月十六日889

中国国民党为德发债票案宣言 民国十三年七月三日891

中国国民党关于党务宣言 民国十三年七月七日893

中国国民党对于各国退还赔款宣言 民国十三年七月十日894

中国国民党对中俄协定宣言 民国十三年七月十四日896

中国国民党对金佛郎案宣言 民国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897

中国国民党忠告日本国民宣言 民国十三年八月七日899

中国国民党对广州罢市事件宣言 民国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900

为广州商团事件对外宣言 民国十三年九月一日904

反对帝国主义干涉吾国内政之宣言 民国十三年九月905

为讨伐曹吴告军民文 民国十三年九月五日907

中国国民党为九七国耻纪念宣言 民国十三年九月七日908

为实现民治告粤民三事文民国十三年九月十日912

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 民国十三年九月十八日914

制定建国大纲宣言 民国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917

北上宣言 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十日919

派员宣传召集国民会议主张通电 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922

自天津行辕入京致各界通电 民国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923

入京宣言 民国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923

为说明「建国政府」之任务昭告国人文 民国十三年923

中国国民党为决定不参加善后会议宣言 民国十四年二月二日926

中国国民党反对善后会议制定国民会议组织法宣言 民国十四年二月十日927

中国国民党对金佛郎案二次宣言 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六日928

附录929

中国国民党接受总理遗嘱宣言民国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929

1981《国父全集 第1册 全六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编订 1981 中央文物供应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常识大全  第1集  全1册(1928 PDF版)
常识大全 第1集 全1册
1928 常识报馆
国父全集  第二册  专著 P102( PDF版)
国父全集 第二册 专著 P102
全唐文  第六册(1983 PDF版)
全唐文 第六册
1983
欧阳修全集(第六册)(1936.02 PDF版)
欧阳修全集(第六册)
1936.02 中央书店
袁枚全集  第1册( PDF版)
袁枚全集 第1册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黄震全集  第1册( PDF版)
黄震全集 第1册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宋别集六种  洪龟父集全( PDF版)
宋别集六种 洪龟父集全
北京:商务印书馆
十六国春秋  册全( PDF版)
十六国春秋 册全
北京:中华书局
国秀集  册全( PDF版)
国秀集 册全
昆曲大全  第1集  1册(1925 PDF版)
昆曲大全 第1集 1册
1925
图书集成医部全集  第六册( PDF版)
图书集成医部全集 第六册
李敖全集  第1册(1980 PDF版)
李敖全集 第1册
1980 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俄国童话集  全1册(1940 PDF版)
俄国童话集 全1册
1940 商务印书馆
中国南部之二叠纪地层  中英文合编(1932 PDF版)
中国南部之二叠纪地层 中英文合编
1932 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北京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
曾国藩全集  第1册(1997 PDF版)
曾国藩全集 第1册
1997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