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组学》
作者 | 菲尔斑(H.W.Fairbairn)著;何作霖编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3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38·新70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6018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第一部分组构和实验1
第一章引言1
组构类型2
方位类型4
构造岩及其有关的概念4
对称6
第二章矿物的方位类型8
石英8
云母20
绿泥石23
硬绿泥石24
方解石24
白云石28
石膏32
硬石膏32
橄榄石33
长石37
角闪石37
辉石38
萤石38
石盐38
重结晶构造岩与未重结晶构造岩的比较38
重结晶构造岩与模拟结晶构造岩的关系40
在同一构造岩内不同矿物的方位42
第三章混合单元的方位48
变质前的单元48
未破裂的s面 149
变质期的单元51
第四章与s面有关的方位57
未破裂的s面57
破裂的s面(裂纹)64
第五章褶皱与晶粒方位的关系71
第六章变形实验77
引言77
变形类型79
第七章可逆流动与破裂88
弹性变形88
破裂与破碎89
第八章不可逆的流动和重结晶作用95
滑移流动95
退火重结晶作用108
假粘流(荷载重结晶)110
第九章石英方位的发生115
破裂假说115
第二部分解释和应用115
根据页理而定的平移假说122
与页理无关的平移假说129
晶格方位的假说130
三维方位(形体方位)131
结论132
第十章其他矿物方位的发生133
方解石133
白云石137
云母140
石英-云母-碳酸盐类方位的关系143
橄榄石144
斜长石和角闪石147
石盐147
第十一章s面的发展149
显微裂纹153
第十二章转动与相对移动157
各种组构单元的证据157
s面的证据159
第十三章构造岩的重结晶作用162
分析记录与实验记录的对比162
片理岩的重结晶作用164
重结晶作用的理论165
重结晶作用与模拟结晶作用169
第十四章褶皱与褶皱作用171
分类171
推理174
弯曲褶皱与交叉线条构造在时期上的关系178
第十五章岩组分析的应用180
野外地质180
其他方面的应用194
第十六章岩石流动的假说198
固态流动198
液态流动212
第十七章构造运移214
有限运移214
无限运移216
褶皱轴与运移方向的关系221
物体的延伸与运移方向的关系222
张裂隙与运移方向的关系228
交叉环带与运移方向的关系229
火成岩内构造运移与颗粒方位的关系230
第十八章关于片理和线条构造的说明234
有关片理和线条构造理论的发展234
轴面片理238
第三部分岩组分析及有关的技术241
第十九章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241
标本的选择和标记241
野外量度242
标本定位247
岩组分析前的准备248
第二十章显微镜和X射线的研究方法252
普通光线下的检查252
显微镜下的检查(不用旋转台)253
旋转台方法257
X射线法268
第二十一章记录的表示276
光学记录的投影276
密度图的绘制286
误差的来源291
X射线记录的投影291
第二十二章二维组构图的统计分析296
第二十三章三维组构图的统计分析307
参考文献325
1981《岩组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菲尔斑(H.W.Fairbairn)著;何作霖编译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岩浆岩岩石学
- 1962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岩石学 岩浆岩部分
- 长春地质勘探学院
-
- 岩浆岩岩石学
- 北京地质勘探学院
-
- X射线岩组学
- 199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岩浆岩岩石学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岩石学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火成岩岩类学与岩理学
-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岩石学
- 1991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岩石学·沉积岩石学
- 195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岩石学
- 1992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 变质岩岩石学
-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岩石学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 197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火成岩岩石学
- 1998 北京:地质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