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译文 3》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70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190·10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4036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从哲学角度看罗曼·茵加登的美学理论要旨〔美〕[安娜-特丽莎·提敏尼加]1
“审美无利害性”的起源〔美〕[杰罗姆·斯托尔尼兹]17
艺术与视知觉--形式论(续)〔美〕[鲁道夫·阿恩海姆]46
表现〔美〕[苏珊·朗格]92
情感的象征符号〔美〕[苏珊·朗格]104
审美经验〔美〕[弗吉尔·奥尔德里奇]126
审美知觉:“看作……”〔美〕[乔治·迪基]158
艺术心理学:过去、现在及未来〔美〕[托玛斯·芒罗]167
托玛斯·芒罗的美学著作〔美〕[赫伯特·舒勒尔]208
美学的当代发展〔美〕[M.C.比尔兹利]224
社会惯例和迪基的艺术惯例的理论〔英〕[凯瑟琳·洛德]235
艺术的“创造性”概念〔英〕[哈罗德·奥斯本]247
艺术〔英〕[克莱夫·贝尔]259
一个结构主义主题的变换〔英〕[R.A.夏普]280
原始人及史前时代的艺术〔德〕[麦克斯·德索]306
论非永恒性〔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324
诗人与幻想〔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328
二十世纪德国的美学〔法〕[雷蒙·巴耶]338
审美特性--前言〔匈〕[G.卢卡契]355
人的存在及其可能性--人与技术(手稿片断)〔日〕[今道友信]374
“美”字在《说文》中的本义和审美意识的起源〔日〕[笠原仲二]381
赫伯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美学〔苏〕[Л.г.菲洛诺娃]390
美学(条目)411
唯美主义和艺术作品--与弗里德曼先生商榷〔英〕[哈罗德·奥斯本]468
1984《美学译文 3》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 198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实用翻译美学
- 199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西方文艺理论译丛 美学史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美学 3 上
- 1999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
- 美学 3 下
- 1999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
- 接受美学译文集
- 198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美学译文
- 198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体育译文 3
- 1978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美国学译文集
- 1987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 第2卷
-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 第1卷
-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 第3卷
-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 第4卷
-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