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青年和共青团 上》求取 ⇩

凡例1

序言 宋平1

绪论 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1

总序1

第一编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战斗历程29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的青年运动(一九四八--一九四九年十月)29

第一节 横扫残敌,解放全中国30

第二节 参军、支前、加紧生产31

第三节 护厂、护校、协助接管城市政权32

第四节 随军南下,开辟新解放区工作3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青年运动新纪元38

第二章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青年运动(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38

第二节 在三大运动和恢复国民经济中受教育起作用40

第三节 迎接祖国建设的新时期45

第四节 蓬蓬勃勃的独立活动51

一、青年突击队53

二、青年节约队54

三、青年监督岗54

四、农村青年生产队55

五、青年志愿垦荒队55

八、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56

九、阅读书报活动56

七、积极开展扫盲学习56

六、开展“三好”活动56

十、文娱体育活动57

十一、“向科学进军”活动57

第三章 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青年运动(一九五六--一九六六年)59

第一节 在曲折道路上前进59

第二节 青年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68

第三节 全国青年学习雷锋活动70

第四节 引导青年革命化任务的提出73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青年(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78

第一节 令一代青年痛苦反思的红卫兵运动78

第二节 在严峻现实中思考和探索83

第三节 站在“四五”运动的前列84

第五章 改革开放形势下的青年运动(一九七六--一九九一年)89

第一节 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和发展89

一、揭批“四人帮”89

二、共青团“十大”的召开90

第二节 迎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阔步前进92

一、真理标准的讨论92

二、青年工作重心的转移93

三、共青团“十一大”的召开96

四、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98

五、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101

六、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103

第三节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104

一、共青团“十二大”的召开104

二、推进新形势下团的建设106

三、在政治风波中经受锻炼109

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作用作贡献110

五、青年统战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13

第六章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青年工作的新发展(一九九二--一九九七年)116

第一节 明确跨世纪青年工作的思路116

一、共青团“十三大”的召开116

二、规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工作跨世纪发展框架117

三、青年工作思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118

第二节 全面推进两项跨世纪青年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120

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20

二、青年文明号活动121

三、青年岗位能手活动122

四、希望工程123

五、少先队“手拉手”互助活动124

六、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125

七、树立青年典型,建立表彰体系126

八、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127

第三节 新形势下团的基础建设127

一、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127

二、推动新经济组织和社区团的建设128

三、发展青年社团,延长工作手臂129

四、发展团办实业,增强物质依托130

第四节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青年工作的初步经验131

第一节 青年职工工作得到加强138

第二编 当代中国的青年工人138

第七章 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138

第二节 投身抗美援朝和社会改革运动139

一、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139

二、推动社会改革140

第三节 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141

一、破定额,创纪录,推广先进141

二、学技术,找窍门,创造新工具143

三、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145

第八章 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148

第一节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148

一、参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9

二、参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0

第二节 踊跃投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51

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51

二、劳动竞赛蓬勃开展153

三、各种形式的青年生产组织应运而生156

四、第一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60

第三节 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商业的繁荣和发展161

一、学会为社会主义做生意162

二、开展多种形式竞赛活动163

三、改进服务163

第九章 为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忘我劳动165

一、青年工人代表会议和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166

第一节 青年的社会主义热情日益高涨166

二、青年突击队更加活跃167

三、红旗竞赛广泛开展169

第二节 在“大跃进”中的钢铁生产170

一、冶金战线青年的苦苦奋争170

二、煤炭战线青年挥汗掘进171

三、各行各业青年的辛劳172

第三节 开展“攻关键、省材料”活动173

一、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迈进173

二、努力提高质量174

三、进一步开展节约原材料活动175

一、开展技术革新活动176

第四节 技术革新运动的蓬勃发展176

二、组织先进经验观摩交流活动178

三、加强青工的技术培训179

第十章 十年动乱中从受害到觉醒18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青年工人的伤害182

第二节 与左倾思潮抗争获得一定成果183

第三节 投身粉碎“四人帮”的斗争186

第十一章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创新进取188

第一节 “青”字号组织发挥生力军作用189

一、青年突击队活动189

二、青年掘进队192

三、青年质量管理小组193

四、青年安全监督岗195

五、青年文明岗196

第二节 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198

一、青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198

二、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在纺织、建筑业率先兴起199

三、“精英杯”竞赛202

四、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203

五、技术比武活动跨上新台阶205

第三节 开展“五小”智慧杯竞赛活动207

一、“五小”活动的前奏--“小发明”活动208

二、第一届青工“五小”智慧杯竞赛209

三、第二、三、四届“五小”智慧杯竞赛活动212

四、综观“五小”智慧杯竞赛活动219

第四节 基建战线青工开展为重点建设献青春竞赛221

一、总结典型经验221

二、竞赛活动全面展开222

三、把竞赛活动推向新阶段225

四、在竞赛中培育新风貌228

第五节 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在全国普遍开展231

第六节 “窗口”行业青年开展文明经营优质服务活动232

一、开展文明经营233

二、树立财贸新风尚235

三、文明经营示范236

四、优质服务,争创效益239

五、公交系统青年开展优质服务240

六、青春在旅游业中闪光241

第七节 发展城镇个体经济的青年243

一、“三结合”就业方针的贯彻243

二、加强街道团的组织建设245

三、学习辛福强争做先进青年个体劳动者活动247

四、税法宣传普及教育活动250

五、青年文明号活动251

第八节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252

一、应运而生252

二、工作起步254

三、蓬勃发展255

四、稳步前进257

五、开创新局面260

第三编 当代中国的农村青年265

第十二章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265

第一节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辛勤劳动266

第二节 围绕农事需要开展突击活动274

第三节 为了摆脱贫困而大显身手276

第十三章 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农村的科学、文化和技术进步281

第一节 学文识字,扫除文盲281

第二节 开展农村科学实验活动288

第三节 学科学、用科学和学习实用技术活动294

第四节 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301

第一节 五十年代颇具声色的青少年植树造林活动305

第十四章 青少年造林绿化活动305

一、在合作造林中的示范带头作用306

二、第一次造林绿化高潮307

三、第二次造林绿化高潮310

四、存在的问题312

第二节 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植树绿化情况313

一、为建设社队林场艰苦创业314

二、绿化美化校园315

第三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少年造林绿化活动的发展和深化316

一、投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316

二、开展采种支甘活动318

三、义务植树和承包造林320

四、青年绿化工程建设323

第十五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2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26

一、五十年代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和下乡327

二、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330

三、有组织、有计划的上山下乡333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38

一、第一次高潮338

二、第二次高潮340

三、矛盾积聚,路子越走越窄340

四、这代青年的奋斗业绩343

一、两次“解决”344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解决344

二、艰难的转折346

三、对上山下乡的认识348

第十六章 农村变革中的年轻人352

第一节 参加土地改革运动353

一、放手发动青年农民354

二、青年农民的作用356

三、在斗争中锻炼成长357

第二节 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358

一、带头入社和说服家人入社359

二、以社为家,争做一个优秀社员361

三、记工学习班和技术夜校362

四、青年生产队和生产突击活动363

第三节 历史性的飞跃和当代青年农民的历史作用365

一、勇闯“禁区”,实行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367

二、第二步改革中的农村青年372

三、流通领域中的农村青年383

第四编 奋斗在国防战线上的青年战士390

第十七章 三军青年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锻炼成长390

第一节 扫残敌,剿匪特,卫海防390

第二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96

第三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405

第十八章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技术408

第一节 向科学文化进军409

第二节 勤学苦练军事技术415

第三节 学习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两套本领424

第十九章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努力奋斗432

第一节 发扬雷锋精神,做“四有”新人432

第二节 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442

第三节 尽心尽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腾飞450

第二十章 在国防科学技术战线上无私奉献456

第一节 扎根戈壁,艰苦创业457

第二节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463

第三节 为国防现代化事业作奉献470

一、做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需要的新型人才4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青年学生479

第二十一章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青年学生479

第五编 当代中国的青年学生479

二、留学生踊跃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486

三、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490

四、在社会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中锻炼成长492

第二节 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青年学生496

一、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实践497

二、学习毛泽东著作、学做雷锋式的革命接班人501

三、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对教育制度的改革504

四、参加政治运动509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青年学生511

一、参加“文化大革命”,当“红卫兵”512

二、接受“再教育”,做“工农兵学员”515

三、与“四人帮”抗争,参加“四五”运动518

第二十二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青年学生521

第一节 认真思考和不懈追求521

一、追回被“文化大革命”耽误的青春521

二、实现现代化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523

三、在改革开放中“团结起来,振兴中华”528

四、改革进程中的曲折530

五、立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31

第二节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发成才535

一、“三好”活动的广泛开展535

二、成才道路上的青年学生540

一、到边疆去545

第三节 听从祖国的召唤,好儿女志在四方545

二、立志成才是“志在四方”的时代特征550

第四节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551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起552

二、共青团和学联倡导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554

三、勤工助学活动的形成558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高涨和深入发展563

五、走正确的成长道路567

第五节 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应运而生569

一、实践教育活动的兴起569

二、实践教育活动的全面展开573

三、实践教育活动取得可喜成果576

第六节 以科技活动为重点的校园文化蓬勃发展578

一、课余社团活动的恢复与发展578

二、“校园文化”的提出和兴起580

三、“挑战杯”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586

第七节 改革开放中的出国留学590

一、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590

二、出国留学是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593

第八节 在推进跨世纪青年工程中肩负起为新世纪做准备的重任594

第六编 科技、体育界的青年601

第二十三章 科学技术界的青年601

一、物理学领域606

第一节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成绩突出的青年606

二、数学领域612

三、化学领域615

四、天文学领域619

第二节 在应用学科研究中成绩优秀的青年620

一、地质学领域620

二、生物及动物、植物学领域622

三、农牧、土壤学领域628

四、材料学领域631

五、计算机及自动控制领域633

六、地理学及资源考察领域636

第二十四章 体育界的青年639

第一节 田径642

第二节 游泳645

第三节 跳水648

第四节 体操650

第五节 举重654

第六节 射箭656

第七节 射击657

第八节 自行车659

第九节 柔道660

第十节 棋类运动660

第十一节 航空运动663

第十二节 击剑663

第十三节 水上运动664

第十四节 冰上运动665

第十五节 登山运动666

第十六节 乒乓球运动668

第十七节 羽毛球运动672

第十八节 足球运动674

第十九节 篮球运动676

第二十节 排球运动678

第七编 文学、艺术界的青年683

第二十五章 文学界的青年683

第一节 青年文学人才得到了切实的重视和培养683

第二节 讴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正义斗争687

第三节 反映和赞颂新中国的成就689

第四节 表现当代中国青年的生活心态692

第五节 表达青年一代对现实生活的思考695

第六节 不断创新和开拓新题材698

第七节 青年文学人才辈出700

第二十六章 舞台艺术界的青年703

第一节 戏剧703

一、一批青年编导、演员脱颖而出703

二、青年在戏剧舞台复苏中的作用705

第二节 戏曲708

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的青年戏曲演员708

二、“文化大革命”对戏曲艺术和青年演员的摧残712

三、新时期戏曲人才辈出713

一、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715

第三节 音乐715

二、开创中西结合新路718

三、新时期的音苑百花争妍720

四、走向世界的青年音乐家725

第四节 舞蹈729

一、新一代舞蹈家茁壮成长730

二、在继承、发展、创新中探索735

三、突出民族特色,参与国际文化交流738

第五节 曲艺741

一、南腔741

二、北调742

三、相声744

四、新时期的曲艺745

第六节 杂技746

第二十七章 造型艺术界的青年753

第一节 美术753

一、雕塑753

二、版画754

三、油画757

四、中国画758

五、探索创新的青年画展759

六、走向世界的青年美术家762

七、书法765

第二节 工艺美术767

第三节 摄影774

第二十八章 影视艺术界的青年781

第一节 电影781

一、纪录片781

二、科教片784

三、动画片785

四、故事片787

五、探索片795

第二节 电视剧798

第二十九章 公安战线上的青年809

第一节 为保卫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流血牺牲809

第八编 政法战线上的青年809

第二节 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813

第三节 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斗争中,青年民警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822

第四节 惩治犯罪,扫除社会丑恶现象,保障公共安全的青年民警830

第五节 奋战在公安科技战线上的青年836

第三十章 武警部队青年842

第一节 为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甘洒热血842

一、剿匪清特打残敌843

二、保卫首脑机关,要害部门和重要目标的安全844

三、打击犯罪,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847

第二节 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祖国作奉献851

一、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新风851

二、赴汤蹈火,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854

三、积极为国家的经济腾飞做贡献859

第三节 为加强武警部队建设,建功立业861

一、爱警习武,刻苦训练862

二、扎根基层,艰苦创业866

三、顽强拼搏,为国争光870

第三十一章 司法战线上的青年877

第一节 秉公执法的法院青年879

第二节 在监狱管理和劳动教养工作岗位上的青年,呕心沥血塑新人887

第三节 青年律师和青年公证人员894

第四节 农村青年司法工作人员900

第五节 在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中的青年906

英文目录912

1998《当代中国的青年和共青团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佘世光主编 1998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的青海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青海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青年的误区(1990 PDF版)
当代中国青年的误区
1990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讲话(1962 PDF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讲话
196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讲话(1958 PDF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讲话
1958
中国共青团工作全书  上( PDF版)
中国共青团工作全书 上
北京:红旗出版社
中国共产主义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PDF版)
中国共产主义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协和青少年团  满洲国的青少年运动(1943 PDF版)
协和青少年团 满洲国的青少年运动
1943 协和会中央本部
共青团1958年的任务(1958 PDF版)
共青团1958年的任务
1958 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
共青团历史上的人和事( PDF版)
共青团历史上的人和事
中国共青团简史(1992 PDF版)
中国共青团简史
1992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青年和共青团  上(1998 PDF版)
当代中国的青年和共青团 上
1998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问答(1966 PDF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问答
196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青年特点与共青团工作(1983 PDF版)
青年特点与共青团工作
198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当代中国青年诗选(1991 PDF版)
当代中国青年诗选
1991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讲话(1965 PDF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讲话
196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