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族反帝运动史》
作者 | 印维廉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华通书局 |
参考页数 | 398 |
出版时间 | 193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351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1
陈大齐先生序1
杨幼炯先生序1
楼桐孙先生序1
马鹤天先生序1
李超英先生序1
自序1
东亚之部1
第一朝鲜1
一序幕1
一 朝鲜情势概观1
二 历史述概3
三 地理述概4
四 民族概况5
二背景6
一 日本呑并朝鲜的经过6
二 政治压迫8
三 经济压迫15
四 文化压迫20
三演进22
一 亡国前的抗日22
二 惊动世界的三一革命23
三 三一革命以后的趋势26
四 一九二九年的大革命28
五 一九三一年的革命32
六 虹口炸弹案32
七 朝鲜革命党的主张38
四将来39
一 朝鲜革命过去的检讨39
二 到民族独立的途径40
第二台湾42
一序幕42
一 台湾情势概观42
二 历史述概43
三 地理述概44
二背景45
一 日本呑并台湾的经过45
二 政治压迫46
三 级济压迫49
四 文化压迫54
三演进56
一 单独的抗日运动57
二 和平的抗日运动59
三 欧战后的抗日运动61
四 农民组合62
五 工人组合63
六 番人的抗日运动63
七 台湾民众党的主张64
四将来66
一 台湾革命的检讨66
二 台湾革命与中国67
南亚之部69
第三印度69
一序幕69
一 印度情势概观69
二 历史述概70
三 地理述概71
四 民族概况72
二背景73
一 英国并呑印度的经过73
二 政治压迫76
三 经济压迫83
四 文化压迫88
三演进89
一 一八五七年的独立战事89
二 欧洲前印度民族运动概观91
三 欧洲战期间印度革命之情势95
四 不合作运动97
五 一九二七年后印度民族革命之激进101
六 两次圆桌会议与印度革命104
四将来105
一 印度革命现在的弱点105
二 今后民族独立的路线107
第四东印度109
一序幕109
一 东印度情势概观109
二 历史述概110
三 地理述概111
四 民族概况113
二背景113
一 荷兰掠夺东印度的经过113
二 政治压迫115
三 经济压迫116
四 文化压迫118
三演进119
一 原始的革命运动119
二 印度党与回教党120
三 民族革命组织健全时期122
四将来124
一 东印度革命的本质及其前路124
第五暹罗127
一序幕127
一 暹罗情势概观127
二 历史述概128
三 地理述概129
二背景130
一 不平等条约的缔结130
二 武力压迫131
三 政治压迫132
四 经济压迫134
三演进135
一 刷新内政135
二 修约的成效135
三 欧战期间暹罗恢复国权运动的成效136
四 美法不平等条约的废除137
五 暹美暹法条约的内容138
六 暹罗废约运动的成功141
四将来141
一 暹罗废约运动成功的所在141
二 暹罗现在的缺陷和我们的希望142
附暹罗最近政变详记143
第六安南152
一序幕152
一 安南情势概观152
二 历史述概153
三 地理述概154
二背景155
一 法国并呑安南的经过155
二 经济压迫156
三 政治压迫159
四 文化压迫163
三演进165
一 革命的组织165
二 革命的主张169
三 革命的行动171
四将来175
一 安南革命力量不集中175
二 当前革命的两大障碍——民众不觉悟与封建势力作伥177
三 安南革命之路177
第七菲律宾179
一序幕179
一 菲律宾情势概观179
二 历史述概180
三 地理述概181
四 民族概况182
二背景183
一 美国掠夺菲律宾的经过183
二 政治怀柔政策184
三 经济榨取政策187
四 文化同化政策190
三演进191
一 反西运动191
二 联美的失败192
三 和平的独立运动193
四 直接行动的开展194
五 美国的挑拨离间政策197
四将来198
一 菲律宾民族之特点198
二 美国不让菲律宾独立199
三 菲律宾革命今后应走的途径200
西亚之部201
第八土耳其201
一序幕201
一 土耳其情势概观201
二 历史述概202
三 地理述概204
四 民族的由来205
二背景206
一 内身的腐败206
二 外来的压迫208
三演进216
一 少年土耳其党的由来及其革命的经过217
二 少年党革命失败的原因219
三 凯末尔与土耳其国民党221
四 国民党执政与国民公约222
五 反动势力回光返照与国民政府的成立225
六 国民党的对外革命226
七 对外革命的成功229
八 国民党的对内革命231
九 土耳其与苏俄的关系236
四将来237
一 革命成功的原素237
二 新土耳其的前路239
第九波斯241
一序幕241
一 波斯情势概观241
二 历史述概242
三 地理述概244
二背景245
一 内身的腐败245
二 外来的压迫250
三演进261
一 波斯民族特性与土耳其民族特性的比较261
二 波斯革命与土耳其革命的比较262
三 革命的先驱262
四 国民党的组织264
五 反帝国主义运动的失败264
六 第二次革命266
七 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压迫267
八 李查的崛起269
九 内政的革新270
十 财务的整理271
十一 叛藩的勘平272
十二 国权的恢复274
四将来276
一 近东新兴国的联合276
二 李查革命功过的评判277
三 新波斯应注意的几要点278
第十阿富汗279
一序幕279
一 阿富汗情势概观279
二 历史述概280
三 地理述概282
二背景282
一 内身的弱点283
二 外来的压迫284
三演进290
一 民族革命的导火线290
二 阿玛努拉宣布独立291
三 一九一九年的抗英战争292
四 刷新内政294
五 改革外交299
六 反动势力的回光返照306
七 萨高的扰乱308
八 帝国主义对于阿富汗内乱的态度309
九 弱小民族对于阿富汗内乱的态度310
十 那第尔组织新政府310
四将来312
一 我们对于阿富汗革命的认识312
二 那第尔的治国方针313
三 阿富汗革命的弱点314
第十一阿拉伯诸国316
一序幕316
一 阿拉伯情势概观316
二 历史述概318
三 地理述概320
四 民族特性323
二背景323
1英国对阿拉伯诸国的侵略(阿拉伯内部及南部、伊拉克、巴拉斯坦)323
一 英国侵阿的两种阴谋323
二 英国对阿拉伯本部及南部的侵略324
三 对伊拉克的侵略326
四 对巴拉斯坦的侵略328
2法国对阿拉伯诸国的侵略(敍利亚)331
一 战前法国对敍的侵略331
二 战后法国对敍的侵略333
三演进335
1阿拉伯民族统一运动的行程336
一 民族统一运动的主张336
二 民族统一的最初行动——沙得的崛起337
三 英国御用下的汉志王国339
四 沙得的武功及其取得汉志的经过340
五 沙得对内的革新342
2敍利亚独立运动的行程343
一 最初的民族运动343
二 欧战后的独立运动344
三 敍利亚国民会议宣言345
四 法国以暴力强占敍利亚346
五 大马司寇的屠杀348
六 和平的革命方略349
3伊拉克独立运动的行程350
一 最初的独立运动350
二 一九二二年革命及其影响351
三 伊拉克独立将成功352
四将来354
一 阿拉伯诸国革命的前路354
附录357
九一八事变与中日357
一狼子的野心357
二 暴日予我钜创的一笔旧账359
三 从万鲜惨案一直到暴日入寇辽吉的前夕366
四 悲惨命运的突临勿忘民国二十年九一八国难376
五 国难中国民奋起努力的标的380
本书著者其他著述编纂之书籍387
参考中文书目388
1934《亚洲民族反帝运动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印维廉编著 1934 华通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义运动
-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概况 民族解放运动资料汇编之二
- 1963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
- 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
- 1947
-
- 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史讲义 1963
- 1963
-
- 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 1951 新华书店华华东总分店
-
- 东南亚的民族解放运动
- 1949 东北新华书店
-
- 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解放运动
- 1957 光华书店
-
- 人民反战运动
- 1946 和平社
-
- 非洲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 1976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
- 亚洲运动史上空前的盛会
- 1975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第九届亚洲运动会
- 1984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史论
- 1992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