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加中国银行团的经过》
作者 | (美)F.V.菲尔德,(F.V. Feild)著;吕浦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166 |
出版时间 | 196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17·23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207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1
第一章 作为美国远东政策的一个方面的银行团3
美国与门户开放政策3
门户开放政策的暂时崩溃7
第二章 湖广铁路借款14
美国强行加入四国联合组织15
同中国的谈判22
最后合同的条款25
其后的谈判和活动27
第三章 参加银行团的各国财团29
美国加入银行团是由哪一方面采取主动的29
其他财团的官方地位31
各国财团的成员32
第四章 早期银行团的范围35
对于有效的广泛计划的几种限制36
早期对范围之放宽37
其后对范围之缩小42
第五章 币制改革及满洲振兴实业借款47
中国请求美国贷予一笔借款48
这笔借款成为国际借款51
借款合同52
在东三省兴办实业的垫款54
借款的结果55
第六章 善后借款57
中国革命以来重大事件的概观57
外国对于借款的态度59
中国财政上的需要62
外国银行家提出的条件64
独立的比国借款65
中国进一步的需要和银行家们提出的条件68
外国监督问题70
独立的克利斯浦借款72
1912年底至1913年初关于借款的谈判73
中国对于谈判的态度79
最后合同的条款82
俄国和日本对于四国银行团的态度85
第七章 俄国与日本加入早期的银行团85
关于扩大银行团的谈判88
六国银行团协定90
第八章 美国政府撤消对于早期银行团的支持92
威尔逊撤消了美国官方的支持92
美国新立场的一个解释94
美国财团退出谈判96
银行团在1913年秋季的状况98
第九章 早期银行团与新银行团之间的时期98
促使银行团分裂的各种势力101
中国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103
中国要求一笔新借款105
美国对于独立借款的兴趣106
美国被力劝再度加入银行团109
日本在中国财政方面的力量日益增长110
美国政府回到银行团计划以内112
中断期的最后几个月114
美国新财团的组成117
第十章 新银行团的组成117
美国的新银行团计划119
关于政府支持的程度问题120
日本对于满洲和蒙古的保留权利126
新银行团协定133
新银行团的成员134
第十一章 新银行团的政策136
对于新银行团的最初的反对136
银行团强调发展基础企业138
对于金融垄断的反对141
中国人对于新银行团的反对意见141
对于银行团计划的政治含意的反对145
银行团对于中国银行家的态度151
新银行团的重要弱点153
新银行团的成就156
新银行团的活动158
银行团政策的总结160
附录:162
人名对照表162
银行、公司名称对照表163
1965《美国参加中国银行团的经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F.V.菲尔德,(F.V. Feild)著;吕浦译 1965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
- 1999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战时中国的银行业
- 1944
-
- 美国商业银行管理
- 中国工商银行长春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
- 战时中国的银行业
- 1944
-
- 美国投资银行
- 1978 国泰信托投资公司
-
- 中国银行信贷
- 1986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中国的银行业:英文
- 1998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美国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
- 198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美国的中央银行·德国的中央银行
- 199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中国医学教育与管理的研究 第1卷
- 1996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 1994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美国的银行
- 1982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过剩的中国经济
- 1997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