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手册》求取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自然概况1

第一节概述1

一、中东的范围与地理位置1

二、海湾、海峡和内海4

三、石油及其它矿产资源6

第二节高原为主的地形9

一、伊朗高原9

二、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12

三、阿拉伯高原13

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13

五、地中海东岸山地14

六、尼罗河下游谷地及其相邻的沙漠台地14

一、气候特征16

第三节干热的气候16

二、气候区19

(一)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19) (二)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区(20) (三)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21)(四)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21

第四节内流区与无流区面积广大22

一、无流区23

二、内流区23

三、外流区25

二、草原及栗钙土、灰钙土27

一、荒漠、半荒漠及漠钙土27

第五节面积辽阔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27

三、地中海式植被及褐色土28

四、森林及森林土28

第二章居民29

第一节人口29

一、人口增长及其类型30

二、人口结构及其变化32

三、人口分布和聚落形式特点33

… 四、人口迁移35

五、城市化问题41

第二节种族与民族44

一、种族及其分布44

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45

第三章古代和中世纪的中东53

第一节古代的中东53

一、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53

二、两河流域55

三、古波斯57

第二节阿拉伯帝国的形成58

一、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58

二、伊斯兰教的产生及其传播60

三、四大哈里发时期的对外征服63

四、倭马亚王朝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65

五、倭马亚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68

第三节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帝国70

一、阿拉伯帝国的兴盛71

二、阿拔斯王朝的衰落73

第四节阿拉伯文化78

一、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79

二、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80

三、阿拉伯的文学艺术82

第五节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及扩张84

一、奥斯曼帝国建立84

二、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和经济86

第六节伊朗的统一90

一、沙发维王朝的建立90

二、阿富汗人统治伊朗92

三、纳狄尔王朝的统治和扩张94

四、卡扎尔王朝的建立97

第七节阿富汗的独立99

一、奥斯曼帝国基础的破坏101

第四章近代的中东101

第一节奥斯曼帝国的衰落101

二、对外战争屡遭失败103

三、国内分裂日趋严重106

四、谋求改革106

五、列强在经济上的入侵108

六、立宪改革的失败108

第二节 1908—1909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110

一、青年土耳其运动111

二、青年土耳其党革命的性质及其政策112

第三节伊朗的半殖民地化114

一、伊朗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116

二、巴布教起义118

三、阿米尔·尼扎姆的改革121

第四节 1905—1911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22

一、反对专制、反对殖民奴役125

二、1907年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128

三、反革命政变131

四、外国武装干涉、革命失败134

第五节阿富汗的三次抗英战争136

一、第一次抗英战争138

二、第二次抗英战争139

三、第三次抗英战争141

第六节近代埃及143

一、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143

二、伊斯梅尔统治时期(1863—1879年)149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东153

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153

一、帝国主义重新划分中东势力范围153

二、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156

第二节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57

一、穆德洛斯停战协定与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157

二、色佛尔条约与土耳其大规模的民族独立战争159

三、洛桑和约与土耳其共和国162

(一)改革国家制度和政体制度(163)(二)清除封建教权势力(163)(三)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164

第三节阿拉伯各国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斗争165

一、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165

二、叙利亚和黎巴嫩人民的反法斗争167

三、伊拉克人民的反英斗争169

四、沙特阿拉伯的统一171

五、巴勒斯坦人民反对英国占领172

第四节伊朗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173

一、阿塞拜疆人民反英反封建的起义173

二、吉兰人民的武装斗争174

三、苏俄和伊朗友好条约175

四、巴列维王朝的建立176

第五节阿富汗的独立176

一、阿富汗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176

二、阿富汗的独立战争177

三、苏俄和阿富汗友好条约179

四、阿曼努拉的政治改革和深远影响179

第六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中东181

第一节大战期间的中东181

一、列强在中东地位的变化181

二、阿拉伯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183

(一)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控制的斗争(183) (二)伊拉克反对英国的统治(184)(三)叙利亚和黎巴嫩取得了民族独立185

三、被占领的伊朗187

第二节 战后中东局势的变化189

一、西方列强对中东的争夺191

(一)英、法殖民主义势力的削弱(191)(二)美国势力的扩张(193)(三)中东军事联盟195

二、苏联势力的渗入198

(一)苏联中东政策的新变化(198)(二)改善与邻国的关系(198) (三)英联势力进入阿拉伯国家200

第三节 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203

一、埃及革命和苏伊士运河事件203

(一)埃及革命(203) (二)苏伊士运河国有化206

(三)英、法、以侵略埃及208

二、新月肥沃地带人民的斗争209

(一)叙利亚和黎巴嫩取得完全独立(209) (二)伊拉克革命(211)(三)英、美对黎、约两国军事干涉的失败(213)(四)巴格达条约组织的瓦解214

三、伊朗人民的反帝斗争215

(一)要求外国占领军撤离(215)(二)石油国有化运动217

四、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斗争220

(一)也门推翻君主政权(220)(二)民主也门共和国的诞生(222) (三)波斯湾诸酋长国的独立224

五、阿富汗人民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228

(一)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228) (二)查希尔王朝的垮台和共和国的建立(230) (三)苏联对阿富汗的干涉232

六、土耳其人民的斗争233

第四节犹太复国主义与阿以冲突235

一、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35

(一)贝尔福宣言(236)(二)美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237

二、巴勒斯坦的分治方案239

三、第一次中东战争242

(一)以色列的诞生(242)(二)阿拉伯人的“圣战”242

四、第三次中东战争244

(一)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的背景(244)(二)六天战争245

五、第四次中东战争246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247)(二)斋月战争248

(三)斋月战争的历史意义249

第五节列强在中东地位的变化250

一、石油禁运对西方的打击250

(一)中东产油国对外国石油公司的斗争(250)(二)第一次大规模石油禁运(251) (三)第二次石油冲击(252)(四)石油武器的历史意义253

二、英国对中东统治的结束253

(一)英国撤出巴勒斯坦(253) (二)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254) (三)被迫撤离亚丁(254)(四)英国最后撤离中东255

三、苏联在中东的挫折255

(一)苏联军事力量被驱出埃及(255)(二)叙苏友好关系破裂(257) (三)伊拉克增加了对苏联的离心倾向258

四、美国积极恢复在中东的影响259

(一)美国竭力拉拢埃及(260) (二)改善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关系261

第七章当前中东的动荡局势263

第一节中东局势动荡的主要因素263

(一)阿以矛盾的发展和变化(264) (二)阿以矛盾的内容和实质264

一、阿以争端是造成中东局势动荡的主要因素264

二、中东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的矛盾是中东267

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267

(一)两伊战争反映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矛盾267

(二)阿拉伯世界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268

(三)中东各国内部的种种矛盾269

三、美苏争夺是中东局势动荡的外因270

(一)美苏在中东的争夺(270)(二)美苏争夺中东的态势和主要手段(270)(三)中东国家反对美苏控制与坚持独立的斗争274

第二节埃以和谈与埃以和约275

一、萨达特访问以色列275

(一)萨达特的和平战略(275)(二)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277

二、戴维营会谈及其协议278

(一)戴维营会谈过程中的斗争(278)(二)戴维营协议的主要内容(279)(三)戴维营协议是埃以互相妥协的产物280

三、埃以和约的签订与实施280

(一)埃以缔约谈判(280)(二)埃以签订和平条约281

(三)埃以和约的实施(282) (四)埃以和约的意义和反响283

四、美、埃、以关于巴勒斯坦自治的谈判286

(一)埃以在巴勒斯坦自治向题上的分歧(285) (二)以色列吞并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286) (三)巴勒斯坦自治谈判完全冻结287

第三节中东和谈与巴解组织的内部分歧288

一、有关各方的中东和平方案288

(一)阿拉伯非斯和平方案(288) (二)美国解决中东问题的方案(289)(三)苏联解决中东问题的6项原则291

(四)西欧国家解决中东问题的声明291

二、巴解组织的内部分歧292

(一)巴解组织内部分歧的由来和激化(292)(二)法塔赫内部的武装冲突和叙巴对抗(294) (三)亚丁协议和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7次会议295

三、约巴协议和围绕中东和谈的斗争297

(一)约旦和巴解组织签订联合行动协议297

(二)约巴协议达成后各方围绕中东和谈的活动298

(三)约巴联合行动中断和中东和谈陷于僵局(299)(四)1988年是“巴勒斯坦史的转折点”(301) (五)美苏两家的新态度303

第四节黎巴嫩内战和以色列侵略黎巴嫩的战争304

一、黎巴嫩是中东矛盾的一个焦点305

(一)黎巴嫩教派体制是国内矛盾的根源(305)(二)黎巴嫩成为巴解组织抗以斗争的基地(306) (三)黎巴嫩和巴组解织之间的矛盾307

二、黎巴嫩战乱的爆发和发展307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307)(二)叙利亚部队的介入(308) (三) “黎巴嫩阵线”和“全国运动”的对立阵势(309)(四)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侵犯310

(五)叙以“导弹危机”311

三、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312

(一)以色列闪电式的进攻(312)(二)以色列军围困贝鲁特西区(313)(三)美国的“调解”和促使巴解撤军314

(四)黎巴嫩国内局势更加动荡315

四、黎以撤军谈判和以色列被迫从黎巴嫩撤军316

(一)黎以撤军协议的签订和废除(316)(二)以色列通过联合国同黎巴嫩进行撤军谈判(317)(三)以色列被迫从黎巴嫩撤军318

五、黎巴嫩内部矛盾的发展和武装冲突的加剧319

(一)长枪党分裂和赛达地区的战斗(319) (二)争夺贝鲁特巴勒斯坦难民营之战(320)(三)特里波利的武装冲突(321)(四)贝鲁特的冲突和大马士革的和平协议322

六、黎巴嫩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危机323

(一)三方协议夭折(323)(二)阿迈勒运动走下坡路(324)(三)难民营战争规模空前(324) (四)外部势力不断渗透和干涉325

七、黎巴嫩民族和解希望渺茫325

(一)叙利亚军队的进驻(326)(二)“统一和解放阵线”的成立和失败(326)(三)长枪党内部争斗公开化326

八、黎巴嫩新的政治危机327

(一)同时进行三场战争(327)(二)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的出现328

一、苏联的南下战略和苏军发动侵阿战争329

第五节苏军入侵阿富汗和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斗争329

(一)阿富汗是苏联南下战略的重要目标(330)(二)苏联与阿富汗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330) (三)苏军入侵阿富汗333

二、苏联加紧控制和掠夺阿富汗334

(一)全面控制卡尔迈勒政权,大力推行“苏联化”政策(335)(二)镇压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斗争335

三、阿富汗的抵抗组织和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战争336

(一)阿富汗的抵抗组织(337) (二)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战争337

四、苏军侵阿的国际影响和围绕政治解决阿富汗339

问题的斗争339

(一)苏军侵阿的国际影响以及各国的反应339

(二)围绕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斗争(341) (三)苏联撤出6个团,僵局仍未打破343

五、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和阿富汗面临的形势343

(一)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原因(344) (二)阿富汗当前形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345

第六节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346

一、战争的背景和起因347

(一)两伊矛盾由来已久(347) (二)两伊矛盾趋于激化(349) (三)战争的爆发350

二、战争的进程351

三、战争损失和两伊和谈354

(一)伊拉克进攻阶段(351) (二)第一个僵持阶段(352) (三)伊朗大举反攻阶段(352) (四)第二个僵持阶段(353) (五)伊拉克收复失地阶段354

(一)战争损失(354) (二)两伊和谈356

第七节塞浦路斯问题和希土矛盾357

一、塞浦路斯问题的由来357

(一)希土两族矛盾的历史原因(358) (二)希土两族矛盾激化的主要因素(358) (三)塞浦路斯的独立和两族矛盾的发展359

二、1974年政变后希土两族的分治361

(一)1974年政变后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361) (二)两族并存局面的形成和希土两族的谈判(362)(三)“北塞浦路斯共和国”成立后的局势(363) (四)希土两族领导人的直接谈判与主要分歧366

三、美苏对塞浦路斯的争夺366

(一)美苏竞相以“援助”为手段控制塞浦路斯367

(二)美苏相继插手希土两族的武装冲突(368) (三)1974年后美苏围绕塞浦路斯“分治”或“统一”的明争暗斗(369) (四)80年代美苏对塞、希、土的争夺370

四、塞浦路斯问题的新发展372

第八章 中东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党社团组织374

第一节 中东国家的政治制度374

一、中东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374

(一)中东国家政治制度演变频繁(374) (二)中东国家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75)(三)中东国家结构大都采取单一制(377) (四)中东国家军队在政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77) (五)宗教对中东国家政治制度具有重大影响378

二、中东各国政治制度379

(一)阿拉伯共和制国家的政治制度(379)(二)阿拉伯君主制国家的政治制度(385) (三)中东非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制度391

第二节 中东各国政党和社团397

资产阶级政党创建时期398

(一)中东地区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新奥斯曼党(398)(二)阿拉伯地区第一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埃及祖国党(400) (三)奥斯曼帝国属地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社团出现(402) (四)伊朗的小资产阶级激进派组织及社会民主团体403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夕404

(1918—1947)资产阶级政党取得执政经验、工404

人阶级政党创建时期404

(一)埃及华夫脱党(406)(二)土耳其共和人民党(407) (三)中东共产主义运动的诞生及其初期的特点和发展缓慢的原因(408) (四)一次大战后叙利亚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诞生410

(五)伊朗少数民族民主进步政党416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政党登上中东政417

治舞台的时期417

(一)土耳其从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419) (二)伊朗“民族阵线”发动石油国有化运动(422) (三)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发展及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执政(424) (四)纳赛尔建立一党制政权及其政治思想的发展和实践(430) (五)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运动438

(六)共产党在民族民主革命中遭受挫折及其以后斗争策略的改变446

四、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到目前,政党在中东国449

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时期449

一、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850—1917

三、第一次中东战争至第三次中东战争(1948—1967

1989《中东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竟主编 1989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上海市浦东新区手册(1993 PDF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手册
1993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昆虫人工饲料手册(1984年6月第1版 PDF版)
昆虫人工饲料手册
1984年6月第1版
中东史  (下册)(1979年07月第1版 PDF版)
中东史 (下册)
1979年07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东方  中册(1985 PDF版)
东方 中册
1985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东史  (上册)(1979年07月第1版 PDF版)
中东史 (上册)
1979年07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广东盟员手册( PDF版)
广东盟员手册
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情手册  2003( PDF版)
广东省情手册 2003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情手册  2004( PDF版)
广东省情手册 2004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浦东房地产开发手册(1993 PDF版)
浦东房地产开发手册
1993
东莞市民手册( PDF版)
东莞市民手册
山东省情手册  1995-1996年(1997 PDF版)
山东省情手册 1995-1996年
1997
东京艺术大学生手册( PDF版)
东京艺术大学生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广东省气候手册( PDF版)
广东省气候手册
广东省气象台
东南亚地名译名手册(1996 PDF版)
东南亚地名译名手册
1996 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
山东中草药手册(1970 PDF版)
山东中草药手册
1970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