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求取 ⇩

第一章农业长期稳定增长的目标、现状和政策1

第一节 农业长期稳定增长的目标和现状1

一、对农业长期稳定增长目标的分析1

二、我国农业增长的回顾5

第二节 农业长期波动的原因8

一、对粮食增长波动的因素分析8

二、对农业增长趋缓和比较利益下降的因素分析12

第三节 保持农业长期稳定增长的政策16

一、保护粮食长期稳定增长的政策17

二、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20

第二章农科教结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24

第一节 农科教结合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24

一、农科教结合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24

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27

第二节 农科教结合的有效途径31

一、农科教结合的障碍31

二、农科教结合的有效途径33

第三节 建立农科教结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体制和机制36

一、建立农科教结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体制36

二、形成有利于农科教结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机制38

第三章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与农业现代化41

第一节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41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概念41

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2

第二节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模式44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特点44

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46

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48

第三节 因地制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48

二、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51

三、全面开发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资源53

四、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54

五、加强市场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56

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指导56

第四章积极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58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的必由之路58

一、产业分类及我国农业产业化背景58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的必由之路60

第二节 夯实基础,分类指导,抓住关键环节62

一、农村多种经营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生成的基础62

二、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类型63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抓好四个支撑点65

一、贸工农一体化有效地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68

第三节 进一步加大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实施力度68

二、贸工农一体化能有效地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的问题69

三、实施贸工农一体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70

第五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72

第一节 持续性和持续能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72

一、持续性及持续农业的内涵72

二、持续性与持续能力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74

三、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76

第二节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78

一、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资源环境78

二、发展高技术农业80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道路82

一、持续农业发展的经验模式82

二、拓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道路85

第一节 市场农业的弱质性及其效应88

一、市场竞争中农业的弱质性88

第六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政策88

二、农业弱质性的效应91

第二节 农业保护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96

一、农业保护的国际经验96

二、我国农业保护的水平99

第三节 以农业保护政策来稳定和发展农业101

一、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中对农业保护不力102

二、对农业保护政策的选择104

第七章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108

第一节 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启示108

一、改革前的县域产业结构演变108

二、改革开放以来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启示111

一、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原则117

第二节 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原则与优化标准117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121

第三节 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123

一、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123

二、全力推进“特、新、名、优”战略和人才战略125

三、在集中力量建立主导产业的同时也要两条腿走路126

第八章小城镇建设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道路128

第一节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128

一、城市聚集效应与小城镇的作用128

二、发展农村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132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选择135

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工业化城市化进展135

二、形成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的主要历史原因和条件137

三、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道路选择新的历史要求和机遇140

四、要搞好我国产业和城市的分工布局142

一、全国小城镇发展概况144

第三节 深化改革为小城镇发展创造良好条件144

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46

三、发展小城镇的基本原则147

四、深化改革,促进小城镇建设149

第九章农业各类市场的发展和改革151

第一节 农村各类市场发展的现状151

一、农村各类市场建设取得进展151

二、农村各类市场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154

第二节 巩固和扩大农村商品市场157

一、扩大城市工业品的销售157

二、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159

第三节 建立健全农村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市场162

一、建立健全农村的资金市场162

二、建立健全农村的技术市场164

三、建立健全农村的土地市场166

四、建立健全农村的劳动力市场167

第十章农村经济发展与所有制政策169

第一节 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169

一、进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170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72

第二节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74

一、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175

二、深化认识,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扫除思想障碍177

三、进行组织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178

四、加强管理,使农村集体经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179

五、创造条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180

第三节 积极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181

一、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81

二、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183

三、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183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186

第十一章农村人口增长、流动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化186

第一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严峻局面186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严重局面189

第二节 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191

一、我国农村人口流动192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193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障碍及出路197

一、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客观必然性197

二、目前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障碍198

三、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出路200

第十二章农村社会分层与结构优化203

第一节 农村社会的分层与结构状况分析203

一、农业群体的主体——农业劳动者群体203

二、农民中的亚群体205

一、提高农村生产专业化程度,优化农村社会分层与结构209

第二节 优化农村社会分层与结构的途径209

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村社会分层与结构210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农村社会分层与结构211

第三节 先富带后富,防止两极分化212

一、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212

二、允许一部分地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214

三、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216

第十三章农村家庭组织的演进与建设218

第一节 家庭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变迁218

一、解放前我国农村家庭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结构218

二、解放后至70年代末我国农村家庭组织功能的变迁221

三、8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家庭组织的功能变迁222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家庭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23

一、农村家庭组织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23

二、农村家庭组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224

三、家庭组织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225

第三节 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家庭组织的现代化226

一、家庭组织现代化的内容227

二、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家庭组织的现代化229

第十四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35

第一节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35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235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237

三、上级党委要履行党要管党的原则239

第二节 把村支部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240

一、选好带头人,配好一班人241

二、农村党支部建设要实现分类指导,重在建设和落实242

第三节 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增进干群鱼水关系244

一、要注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244

二、努力调动和保护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245

三、慎重处理农村基层干部的干群关系247

第十五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51

第一节 农村精神文明现状分析251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积极、健康发展的态势251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255

第二节 强化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258

一、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258

二、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农民的现代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260

第三节 移风易俗,建立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66

一、扫除封建家族意识266

二、消除封闭意识,确立开放意识266

三、消除封建迷信思想意识,树立现代文明意识267

四、消除经验型的生活方式,培养科学型的生活意识268

一、经济体制转变是县乡政府职能转变的依据269

第一节 县乡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269

第十六章转变县乡政府职能269

二、现实情况需要县乡政府加快职能转变271

第二节 建立精干高效的县乡政府272

一、对县乡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探讨272

二、改进县乡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方法274

三、加快县乡政府领导机构的改革277

第三节 强化县乡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79

一、强化县乡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是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279

二、强化县乡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281

三、当前强化县乡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措施284

第十七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86

第一节 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性286

一、以史为鉴看兴替286

二、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性288

第二节 农民负担的现状透视291

一、农民负担的合理性界定291

二、减轻农民负担的努力293

三、农民负担中存在的严重问题295

第三节 农民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298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集体经济薄弱298

二、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财税任务过重299

三、机构臃肿,干部队伍庞大299

四、腐败行为在农民负担问题上推波助澜300

五、部门利益膨胀,纷纷向农民伸手300

第四节 减轻农民负担要标本兼治300

一、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301

二、精简机构,规范政府行为302

四、要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303

三、农民要有依法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303

五、党政干部要奉公守法,廉洁从政304

六、建立和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304

第十八章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306

第一节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重大意义306

一、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306

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307

三、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大战略307

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市场市场经济的需要308

五、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改变传统生育观,实行计划生育308

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资金积累309

第二节 建立符合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309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特点309

二、发展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311

三、积极稳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316

第三节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的探讨317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17

二、农村养老保险319

第十九章农民的现代化322

第一节 农民由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转变的必然性322

一、传统角色农民的特点与缺陷322

二、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324

第二节 现代农民需具备的条件326

一、现代农民需具备现代市场经济意识326

二、现代农民需熟悉并应用科学技术329

三、现代农民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330

第三节 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民的现代化331

一、现阶段我国农民素质的状况331

二、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民的现代化333

后记339

1997《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家驹,虞梅生主编 199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走向21世纪的海战(1995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海战
1995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1世纪 中国教育的走向( PDF版)
21世纪 中国教育的走向
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PDF版)
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420世纪50年代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PDF版)
420世纪50年代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经济(1997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经济
199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1999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
199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高压喷射钻井(1978 PDF版)
高压喷射钻井
1978 大庆科学技术委员会
走向21世纪的江苏(1995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江苏
1995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1997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
1997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重庆(1997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重庆
1997 重庆:重庆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国有企业(1998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国有企业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走向21世纪(1993 PDF版)
走向21世纪
1993 北京:海洋出版社
走向21世纪  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1992 PDF版)
走向21世纪 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1992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大国关系(1999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大国关系
1999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1993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
1993 重庆: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