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学》
作者 | 刘清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5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700332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0257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篇 工业发展论1
第一章 我国工业现代化道路1
第一节 工业现代化和我国工业发展战略1
一、工业现代化的含义1
二、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和意义3
三、我国工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转换7
第二节 制定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15
一、制定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依据15
二、制定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原则22
第三节 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实现的步骤和措施24
一、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的步骤24
二、实现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措施32
第二章 我国工业市场40
第一节 我国的市场和工业市场40
一、市场的含义和作用40
二、工业市场及其范围42
第二节 开放和扩大我国生产资料市场43
一、开放和扩大生产资料市场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43
二、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45
第三节 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47
三、开放和扩大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对策47
第四节 我国工业市场新的组织形式54
——物资贸易中心54
第二篇 工业结构论57
第三章 我国工业部门结构57
第一节 工业部门的形成和分类57
一、工业部门及其形成57
二、工业部门的分类58
产联系和比例关系68
一、工业部门的生产联系68
第二节 工业部门结构——工业部门的生68
二、工业部门的比例关系70
三、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75
第三节 影响工业部门结构的因素和我国76
工业部门结构的发展变化76
一、影响工业部门结构的因素76
二、我国工业部门结构的发展变化80
第四节 研究工业部门结构的数学方法84
——部门联系平衡法84
一、部门联系平衡表86
二、相应的线性方程组88
一、工业分布的客观性93
第一节 工业分布的客观性和意义93
第四章 我国工业分布93
二、工业分布的重要意义97
第二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99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99
二、社会生产方式100
三、科学技术条件102
第三节 工业生产的特点对分布的要求104
一、趋向原料产地分布的工业106
二、趋向消费地区分布的工业106
三、趋向能源基地的工业106
四、趋向劳动力资源的工业107
五、趋向科技资源的工业108
第四节 走向2000年我国工业布局的对策和措施109
一、正确估价当前我国工业分布的态势109
二、我国工业布局的原则111
三、我国工业布局的三个层次及其任务112
四、我国工业布局战略方针的选择112
五、实现我国工业布局战略的对策和措施114
第五章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和结构122
第一节 工业企业规模和结构的发展122
一、工业企业规模和划分标志122
二、工业企业规模的发展趋向124
三、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126
第二节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128
一、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演变128
二、我国工业企业合理的规模结构131
第三节 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135
一、从不同工业部门及其产品的生产技术经济特点出发135
二、社会需求的趋势136
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影响136
五、与工业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化相联系137
六、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137
四、生产要素的制约137
第四节 工业企业规模138
一、工业企业的适宜规模138
二、工业企业的实际规模140
第三篇 工业技术论145
第六章 我国工业技术基础145
第一节 工业技术基础的作用及其发展的基本方向145
一、工业技术基础的含义和作用145
二、工业技术基础发展的基本方向149
三、工业技术基础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51
第二节 建立和发展我国现代化工业技术基础的基本方式151
一、工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52
二、工业技术的引进161
第三节 实现我国技术基础现代化的基本途径169
一、工业的基本建设170
二、工业的技术改造172
第七章 我国工业原材料182
第一节 工业原材料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作用182
一、工业原材料的含义和分类182
二、工业原材料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作用184
一、工业原材料结构的含义187
二、我国原材料结构及其发展趋势187
第二节 我国工业原材料结构及其发展趋势187
第三节 我国工业原材料的开发191
一、发展采矿业,开发矿物原料191
二、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192
三、发展农村原料196
四、开发海洋资源197
第四节 我国工业原材料的合理利用199
一、工业原材料合理利用的意义199
二、合理利用原材料的主要途径199
三、节 约原材料的经济效益指标204
一、能源的含义和分类206
第一节 能源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6
第八章 我国工业能源206
二、能源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8
第二节 工业能源结构209
一、合理选择能源结构210
二、影响能源结构的因素212
第三节 工业能源的发展趋势213
一、从能源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上看工业能源的发展趋势213
二、从能源结构变化上看工业能源的发展趋势215
三、我国工业能源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216
一、我国工业能源的开发218
第四节 我国工业能源的开发与节 约218
二、我国工业能源的节 约224
第九章 我国工业环境保护231
第一节 工业与环境231
一、工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31
二、工亚生产对环境污染的三个主要方面233
三、工业污染的危害性236
四、防治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必要性238
第二节 工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239
一、我国工业污染的基本特点239
二、工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241
一、控制新的污染源,防患于未然247
第三节 我国防治工业污染的基本途径和措施247
二、控制和治理现有的工业污染251
第四篇 工业组织管理论255
第十章 我国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255
第一节 专业化协作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55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协作的含义255
二、专业化协作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56
三、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的经济效益258
六、专业化协作发展的途径260
第二节 专业化协作的形式和水平260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形式260
二、工业生产协作的形式261
三、专业化协作的水平262
四、决定专业化协作水平的因素263
五、衡量专业化协作经济效益的标准264
一、横向经济联合的含义270
二、横向经济联合的客观必然性271
三、横向经济联合的作用和意义272
四、横向经济联合的形式及其选择273
第三节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276
五、横向经济联合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77
一、公司的由来和我国公司的发展280
第四节 工业公司280
二、工业公司的优越性282
三、关于公司的企业化283
第十一章 我国工业体制290
第一节 工业体制及其制约的因素290
一、什么是经济体制290
二、工业体制的含义292
三、制约工业体制的因素295
第二节 我国工业体制的形成和弊端297
一、我国原有工业体制的形成297
二、我国原有工业体制的弊端301
第三节 我国工业体制必须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把改革放在首位的必要性304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我国工业体制必须改革的理论基础304
二、我国工业体制改革的过程和取得重大进展306
三、把改革放在首位的必要性310
第四节 我国工业体制模式的转换313
一、计划分配产品经济论是我国旧有的僵化封闭工业体制模式的理论依据313
二、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工业体制模式的探索315
三、新旧工业体制转换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渐进性323
第五节 增强企业活力是工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325
一、增强企业活力,搞活经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25
二、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是实现 “七五”计划的战略措施327
1988《工业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清汉主编 198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工业经济学
- 1987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工业企业会计学
- 1993年09月第1版
-
- 工业经济
- 1930
-
- 工业经济管理学
- 1986
-
- 工业经济学 上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工业经济
- 1987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工业经济学
- 198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工业经济学基础
- 1998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工业经济
- 1992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工业经济
- 1988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工业经济管理学
- 1990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工业经济效益学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工业经济
- 1985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化学工业经济
- 198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工业经济管理学
- 1995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