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分割与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由高越著,本研究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内生生产分割的理论分析、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实践、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第一部分是关于内生生产分割的理论分析,侧重于从理论方面对国际分工理论加以深化,包括内生国际生产分割的基本模型以及在这个模型基础上扩展出的异质性公司模型和内生生产率的生产分割模型。考虑到在前人关于生产分割的研究中,各生产阶段的划分以及各阶段的特点都是外生给定的,基本模型考虑内生的生产分割情况,即考察跨国公司如何分割其生产阶段并在不同国家进行配置;在异质性公司模型中,不同的跨国公司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本模型主要考察跨国公司生产率的不同对供应国外市场模式和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不同影响;在内生生产率的生产分割模型中,既考虑了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对其在国际生产分割中地位的影响,又考虑了从事国际生产分割对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生产率的变化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反过来又会推动技术进步的改变,二者存在着互动地影响关系。在第二部分中,对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现状和影响中国参与生产分割的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使用加工贸易数据、直接投资数据和垂直专业化指标计算了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程度,然后对影响中国各地区参与生产分割程度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第三部分是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国际生产分割对中国生产率的影响、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国际生产分割体系下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生产分割条件下汽车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程度不断加深,生产分割对行业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我们将区分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分割、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分割,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业,以及区分不同的贸易伙伴考察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影响;国际生产分割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际生产分割的内涵性发展,另一种是国际生产分割的外延性发展,二者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不一样,本书区分了这两种形式的生产分割并考察了它们对产业升级的不同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互动地影响关系,我们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考察;最后,以汽车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生产分割体系下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最后,《国际生产分割与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结合前文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提出中国利用国际生产分割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