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短期波动性对长期增长趋势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特点:1978年之前影响为负,1978年之后到本轮经济下行之前为正,进入新常态以来又为负。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经济波动性变化对增长趋势的影响呈现出“负-正-负”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经济波动性变化对增长趋势的影响为什么会呈现这种阶段性特征本文具体从投资率、资源在企业内配置以及资源在企业间配置的角度研究了经济短期波动如何对长期增长产生影响。通过逐项分析发现,1978年之前,中国经济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的筛选效应无法发挥作用,因此中国经济波动性增大时会抑制长期增长。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阻碍资源自由流动的闸门被打开,市场的筛选效应开始起作用。改革开放之初,虽然存在大量低效率企业,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弱。而后随着我国金融发展程度的提升,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不断加强,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高峰。21世纪以来,由于国有企业职工占比的不断下降,低效率企业的不断减少,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再结合中国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引进空间越来越小,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不断减弱,两者之间越来越偏向负相关关系。这便导致了经济波动性变化对增长趋势的影响呈现出“负-正-负”的阶段性特征。此外,本文还分别将金融波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纳入进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得出,由于共振效应,金融波动和经济波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波动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交互作用。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尤其要注意应对各类风险因素共振带来的威胁。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