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发展道路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现。政府主导下的被动、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造成土地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形成制约。大量学者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人口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展开了广泛而热烈地探讨,取得了较多成果,然而对于新形势下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及经济效率水平的测度及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四个典型事实:一是中部地区地级城市层面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二是中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三是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效率的改善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四是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显著的条件收敛性。在逻辑思路上,本文基于空间视角以城镇化促进地区经济效率改善为科学命题,沿着“问题提出→理论基本与文献梳理→现状分析→城镇化与经济效率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经济效率的收敛性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的基本路径展开系统分析。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