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全部正史(从《史记》直至《清史稿》)中的财政经济专篇----《食货志》和《货殖传》,对于古涩的词句和今人不熟悉的典章制度、官职衙署、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一一做了简明的注释,并字斟句酌地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 我国古代治国者十分重视理财活动,数千年来创行过许多行之有效的社会经济措施和财政赋税制度,保证了中国文明的绵延不断。历代优秀思想家更是不断提出了许多卓异的理财思想、理财理论和观点。《食货志》中详细记载了我国历代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和单产数量等统计数据,为研究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和方向,提供了基础数据;也记述了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财政赋税制度的演变;记述了我国赋税形态从劳役经实物到货币化的演变轨迹。对于中国历史上非常突出的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问题,封建统治者“农本工商末”的对策,以及与此相关的专卖制度,都可从《食货志》中找到来龙去脉。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先进耕作技术,比如区田法、代田法等《食货志》中也都有详细记载。就思想成果来说,管仲、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的经济思想,以及他们改革赋税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思想和实践,在《食货志》的记述中也都历历在目。 我国有着注重修史的历史传统,历代史官推崇秉笔直书的职业精神。因此,历代正史中的《食货志》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我国经济财政历史发展轨迹的基本史料。但是,我国正史多是纪传体的断代史,《食货志》因散见于卷帙浩繁的史书中,而显得检索困难。又因为古今语言变迁,能驾轻就熟地阅读和使用古汉语的人在社会上只是少数,所以本书作者将史料全部译为现代汉语就更显得重要和实用。正是这种编撰体例和作者的扎实工作,奠定了本书的巨大实用和历史价值。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