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分析了澳大利亚粮食市场开放,特别是AWB出口垄断权取消后,世界小麦贸易格局可能出现演变路径,以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小麦局出口专营权取消后,世界小麦贸易将会出现向寡头垄断的格局,从而导致中国利用进口稳定国内粮食供给的成本变高,面临粮食禁运风险更大,后果也更为严重。因此中国粮食安全成本会因潜在威胁的增加而提高。文章首先对本研究中粮食安全的内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从国内粮食供求状况和粮食贸易情况的角度对中国粮食安全现状进行评判。就目前来看,中国粮食安全供给的问题不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隐患主要来自于中国粮食生产所需资源约束和未来消费增长两方面压力。小麦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粮食贸易中,小麦贸易量占57.56%,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品种。在中国的粮食进口结构中,小麦占据了绝对的位置,在所有谷物粮食的进口中所占比例超过80%。因此,小麦的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对小麦销售保持干预和管制的政策,这种管制逐步被放开,1989年澳大利亚小麦的国内贸易完全放开,改变了以往由AWB垄断经营的局面,但是在小麦出口上还保持着垄断机制。1999年AWB由半官方机构改革为公司。2006年对小麦局“丑闻”事件的调查,使得其出口专营权走到了尽头。表面看AWB出口专营权的取消是由于美国借“丑闻”对其施压的结果,实质上专营权的取消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是国内外利益集团综合作用的结果。澳大利亚粮食市场的开放给加拿大小麦出口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加拿大小麦出口垄断格局必将被打破。这样一来,世界小麦贸易格局将发生变化,这两国小麦出口很大程度上将会被美国公司控制,从而导致世界小麦贸易格局向寡头集中。利用寡头理论和博弈论对中国粮食安全可能面临的潜在威胁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粮食安全将会因小麦贸易格局的变化而受到较大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给出新的小麦贸易格局下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对策,即重构粮食海外战略和推动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