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研究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地势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作为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集“老、少、山、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典型区域,在广大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 《中国经济文库·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二):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和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该政策在三峡库区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全书的研究结论及后续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文库·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二):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成效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研究区与案例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并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之处及其产生原因;第五章是对《中国经济文库·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二):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固碳释氧四个方面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重庆市万州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构建与保障机制;最后,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并给出建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