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学者关心和研究的焦点。目前国内研究存在较大的分歧,不少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是弱式有效的,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本文以这些研究和争论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标准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指出制度缺陷是造成我国股票市场低效率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若干途径。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国外成熟股票市场的差异,以此说明有效市场理论在评价市场效率方面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股票市场效率的内涵。研究表明,作为新兴的股票市场,中国的股票市场还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距有效市场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假设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市场有效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市场效率,前者只反映了后者的一个方面,即信息效率。本人认为,股票市场效率除了信息效率外,还包括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通过股票市场的价格机制,将金融资源从储蓄者手中向生产者手中转移,从而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它又包括两重涵义,即资金的有效动员和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资金的有效动员是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的效率,而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指通过股票市场筹集到的资金能够得到充分高效的运用。本文随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对于信息效率的检验是利用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运用时间序列相关性检验和游程检验进行的。本人对股指的检验始终未能呈现出弱有效性,即使对于长单位期间的周数据而言,整体来说,我国股票市场运行不具有随机性,还不是弱式有效股票市场。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是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的,分别考察了IPO筹集资金和再融资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股票市场的资源动员能力。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在资源动员方面的效率比较高,但在资金使用方面的效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