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储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居民储蓄年末余额迅速增加。巨额的居民储蓄给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为此,1996年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内需,分流储蓄,刺激经济增长,但是收效甚微。江苏居民储蓄在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不但没能有效转化为社会投资,以充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且,城乡储蓄总量和城乡居民个体储蓄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居民储蓄的这种差异?这种差异会生产什么影响?这种差异对政府的储蓄分流政策意味着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是当今理论工作者和政策决策者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在前人研究进展下,秉承区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储蓄行为数据的做法,弥补两人没有将不确定性和预防性储蓄有效结合的不足之处,专门针对城乡居民总量和个体行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城乡居民在收入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面对不确定性因素风险时的谨慎而保守的消费行为和高储蓄存款倾向。为了对城乡居民储蓄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分为五章展开。第一章为导论;第二、三章为本文作了理论和实践特征的铺垫。第四章作为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重点研究了影响城乡居民储蓄总量和个体行为差异的因素。第五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为有效促进储蓄分流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而言:第一章:导论。这部分将严格按照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路线,分步提出研究的问题、方法及论文框架。第二章:居民储蓄理论及文献综述。本章在总结居民储蓄理论的基础上,按照国内研究方法和研究焦点发展的线索,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对居民储蓄方面的文献,以提炼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